分享

我们为什么要引“梦工厂”落户

 王兆善 2012-08-09

我们为什么要引“梦工厂”落户

——访徐汇区区委书记孙继伟

2012年8月8日   02:02-要闻     作者:张骏

 
  本报记者 张骏徐汇滨江东方梦工厂方案夜景效果图

    记者: 昨天,“东方梦工厂”项目正式落户上海徐汇滨江 “西岸传媒港”。未来“东方梦工厂”将呈现怎样的景象?

    孙继伟:“东方梦工厂”项目现在做两部分,一个是东方梦工厂影视技术公司,合拍动漫电影。另一个是“梦中心”(Dream Center),是一个新型的展示空间。它与梦工厂在洛杉矶的动漫制作公司不同,那边更像一个占地很广的校园。而这里将设置大大小小的剧场和电影院,用于观众体验,包括观看动漫制作过程,观赏梦工厂相关的音乐剧。

    记者:梦工厂为何选择落户徐汇滨江?

    孙继伟:徐汇需要新的 “引爆点”,我们在滨江主打文化牌。但到底做什么,我们也有困惑。文化建设,不是说你在城市空间划出一块文化用地就成了,而在于要找到具有足够带动力、影响力的项目。听说中美在洽谈梦工厂项目,我们率先与他们取得了联系。梦工厂这个项目对于徐汇滨江来说太重要了,它的引入,满盘皆活。

    另一方面,借世博东风,徐汇滨江的状态很具有吸引力。前有滨水岸线,腹地有便利的基础设施、文化服务、商业设施等作为涵养和支撑。我们提出,梦工厂应该是“有梦”的地方,要有参与,有活动,有夜生活,这些只有在中心城区能办到。我们竭力推荐了滨江水泥厂的工业遗址,我们觉得那里可以有无穷的想象力和发挥的空间。这点上,我们与梦工厂眼光一致。

    记者:梦工厂这个“引爆点”能为滨江带来什么?

    孙继伟:上海这几年在文化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当前更需要文化的集聚。梦工厂就是一张有集聚效应的名片。梦工厂所在的“西岸传媒港”,将引入TVB、腾讯、英皇、第一财经、星空传媒等,打造以影视制作、数字娱乐为特色的上海文化新地标。同时,在狭长的滨水地带,将聚集起一系列美术馆、博物馆、演绎空间等,成为文化发展走廊、产业集聚走廊。我们要打造最具文化特质和文化品位的滨水空间。

    还有一点也是区域发展须考虑的,现在城市建设普遍趋同,千城一面,都在建商务区,都在发展金融、商贸。国际化、信息化消解了大城市和小城市、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的差异,要保持城区的风格和特色,难度非常高。但有一点我们可以努力,就是挖掘城区文化的、人文的特质。从梦工厂到整个西岸,都体现着这种努力。

    记者:拿出大块地做文化,这笔账划算吗?

    孙继伟:不可能每块地都发挥经济价值,如果每块地都想挣钱,结果是都挣不到钱。最好的状态是物尽其用,多元混杂,该有文化价值的发挥文化价值,该有产业价值的发挥产业价值。有些要发光,有些要发热,如果全部发热就要烧毁了。

    如果算账的话,简单造商务楼,税收等各方面见效都要快,但对地区影响和长远带动,两者是没法比的。文化对一个地区的人气、影响力和知名度,对周边区域的开发,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要立足更大范围、以整体的眼光看问题。

    另外,文化产业可说是一种体验经济,这块我们是看好的。这不仅立足于未来人们生活的改善,也是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的需要。简单说,不管信息、网络对于传统商业冲击多大,人们吃饭、看戏、空间体验等都要亲自体验的,现在及早布局体验经济是需要的。

    记者:政府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孙继伟:如果做不出吸引力,做不出特色,那就是泡沫,最终会被挤掉。政府支持文化、引领文化发展,首先要想清楚做什么。要更多支持来自民间的、社会的、企业的,要营造一种土壤和环境,形成一种文化生态。通过政策支持有价值、有能力的主体去做,而不是政府埋单。我们在滨江引入私人美术馆,激发来自他们自身的活力和力量,放手让他们去运作。政府做好门槛标准,私人美术馆、博物馆良莠不齐,适不适合放到滨江,要看够不够吸引力,有没有特色,是否可持续、有完善的运营机制,政府一开始就要尽量选择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