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摘 :武装自己迎战大萧条 值得关注的四大类全球投资

 木莲花仙子 2012-08-09
 

武装自己迎战大萧条 值得关注的四大类全球投资

   一个国家出现经济问题,往往的根源都出自文化习惯上,也就是老百姓每天的生活工作方式。   欧洲“猪国”的人,好吃懒做,又没有支柱产业做摇钱树,出事只是迟早的事;华尔街贪婪无度,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无论是希腊人在硬着陆时的愤怒和慌张,还是日本人零增长二十年中的坚持和无奈,都给中国人上了一堂应对经济萧条的大课。

  中国几乎所有的理财产品的模式和理念,都学习自国外。

这让我们开始反思这些年“抄袭”来的理财理念,如果我们就这样维持下去,是否就成了明天的他们?

 

节俭不奢:加强存钱、控制负债

“在我们加入欧元区以后,民族精神就彻底改变了。希腊人离开了原本居住的岛屿和乡村,搬来城市,他们已变得病态,开始盼望贷款和宣传手册。”一位希腊的老百姓这么看待自己的国家,“现代希腊的民族精神,是债务缠身的美国消费者至上主义的赝品版本。”

在这场危机中,希腊人开始意识到“负债消费”给自己带来的巨大伤害。这种由现在金融制造出来的先进产品,已经普及到每一个国家。

勤俭持家是中国的传统,道教的思想中,更是把“俭朴”作为修行的至宝。但如今,喜好存款、勤俭节约更多是上一辈人的习惯。年轻的一代人更多是被负债消费诱惑得欲罢不能。因信用卡挥霍陷入窘境的不在少数,又有多少贷款买房子后财务状况极度不健康的案例。

就像高负债率的公司容易破产一样,高负债的家庭,经不起经济的动荡。

希腊人并不是没有存款。希腊有1100万人,国内一共有存款1800多亿欧元,折合每人有12.8万元人民币。中国有13亿人,2011年年底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是35.2万亿元,平均每人存款只有2.7万元,即使按照这些存款全部属于6.9亿城镇人口计算,人均存款也只有5.1万元,不到希腊人的一半(日本家庭储蓄金总值超过21万亿美元,折合每人104万元人民币)。

近日西南财经大学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收入最高10%的家庭,储蓄率为60.6%,其储蓄占当年总储蓄的74.9%。大量低收入家庭支出大于或等于收入,没有或几乎没有储蓄。 

希腊危机爆发以来,很多人连存款都用完了,只能露宿街头、吃救济粮。试问,中国如果出现希腊的危机,企业大量关闭裁员,每月都要还大笔房贷车贷的中国家庭,能撑多久不破产? 20年前日本和香港炒楼的那些人,破产之伤至今没有完全恢复。

不少人之所以敢提前消费,是因为相信,凭借自己的辛苦打拼,未来可以获得更好的收入。但是经历了20年经济停滞的日本人,用事实告诉我们,经济大环境不好的时候,个人再努力,收入也不会增加。

防范强盗:他们靠泡沫掠夺财富

你家里进强盗了吗?

你的回答是不是“没有”?其实,以美国为首、以华尔街为代表的强盗,一直躲在你家里,你的财富不经意间就溜进他们的腰包。

在全球货币都在围绕美元转的时代,美国以及其“侍女”华尔街,通过流向全球的美元,深度介入几乎每一个产业和原料市场,他们扮演着世界经济波动的指挥棒,可以搅动每一个市场,不管是吹起泡沫还是经济压制。美国的期货市场,决定了全球多数商品的价格;美国的评级机构,可以决定全球每一种债券的评级以及对金融机构的评级;美国政府就汇率问题可以向每一个国家施加压力。

在看似“公正”的背景下,在市场价格的“正常”波动中,利润就已经进了他们的腰包。当然,这是一个零和游戏,希腊倒了,高盛赚了;日本企业衰败了,美国企业赚钱了。

十多年前,希腊在高盛的参谋下作假,欺骗性地加入欧盟,也吹起了希腊这一大泡沫。如今,泡沫破灭,欧洲经济以及诸多产业遭遇摧毁性的打击,美国的诸多产业可谓不战而胜。

二十多年前的日本房地产业,成为美国经济战、汇率战的攻击重点,使得日本政府在通货膨胀后财政紧缩,靠巨量资金吹大的房市泡沫破裂,东京房价跌到原来的六分之一。

到现在,许多日本人发自内心警惕并拒绝暴富,因为历史的经验已经告诉他们:一夜暴富的神话幻灭后,必将带来无尽的哀伤与痛苦。所谓的暴富,也正是泡沫。

太多的事实证明,美国华尔街掀起的一拨又一拨经济震荡,吞下了大量的全球财富,可谓是全球经济的最大庄家,也是全球理财者最大的敌人。

好在这个庄家并不是隐形的,我们可以通过右边的这类全球核心指标了解到他的动向,提前知晓泡沫的形成与经济的复苏程度。

不做散户:炒股本就是非主流

三十多年前,高西庆、王波明等几个中国的热血青年,在美国华尔街艰苦打拼努力学习,然后把股市这种高风险的投资品种搬回国内,建立了中国股市。从此,撩起了多少国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2008年股灾之后,股市在中国人理财生活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当下更是大量的资金撤出股市,不过还是有很多股民依然期盼股市能成为自己的摇钱树。

不用埋怨炒股没能给自己带来财富升值,这个世界上喜欢炒股的国家只有美国和中国。

中国的证券市场只是个美国股市的山寨版。美国人买股票能赚钱,是因为他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以及美国成熟的机构投资者,散户对股票的长期持有。中国股市凭什么?是产业很牛、信息透明,还是散户的投资水平很高?

德国、法国、日本,这些经济强国,没有一个国家的人如今热爱炒股。

数据显示,德国股民人数仅占本国人口总数的7.1%,法国直接持有股票的家庭不超过5% ,日本个人投资者的成交额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中不到10%。而美国的股民比例高达为25%,中国以城镇人口计算,这一比例也高达20%。

德国人一直以理智、冷静著称,德国人在投资时都将规避风险作为首要考虑。德国证券交易所也曾试图吸引一般老百姓参与股票投资,但在2000年的科技泡沫导致的股市大崩盘后,全民炒股的热潮以惨败告终。法国人也类似,他们的理财方式一般包括储蓄、房产投资、保险和基金等。

同样经历过股市大崩盘的日本人,虽然后来股市还阳,但日本个人投资者还是不敢轻举妄动。外国投资者倒成了东京股市的主力。即使是美国,在经历过1929年“黑色星期二”和1987年“黑色星期一”之后的美国人,对于股票的心态已经很平静,普遍有一种平常心,也不会把买股票当成是人生大事。

在中国经济面临内忧外患,以及股市内部一大堆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离开股市,不做散户,对于多数的非专业投资者来说,是一个明智之举。

教育为本:勤劳没有终点

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靠“钱生钱”的理财难度加大,更多人会依赖职场的收入。

职场收入的高低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所在行业和公司的赚钱能力,一是自己的工作能力。

曾让意大利人引以为豪的时尚业(纺织、服装、皮鞋、皮具),从2008年到2010年,整个行业的销量下降了三四成,破产关闭企业多达1900家,失业人数明显增多。且不谈中国的纺织业抢了意大利企业的多少饭碗,光是西班牙的ZARA和日本的优衣库,就已经分别让企业主成为该国的首富。我所在国家的技术高、资金雄厚、产业掌控能力强,你就要跟在我的屁股后面干活。利润自然是我拿大头,你拿小头。

国家的实业由此拉开差距,在产业的激烈竞争中,拼的是创新、技术、对产业链的管理能力,这就对人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回过头来看中国曾经辉煌的产业,钢铁冶炼、重工业制造、温州的打火机、珠三角的制造业、深圳的山寨手机厂,这些如今要么利润率大幅下滑,要么倒闭迁出。产业的变局中,作为职场人,是成为产业变革的被动受害者,还是成为行业变迁的弄潮儿,这期间的差距是巨大的。

几年时间内,一个行业可能就出现兴盛或者衰落,在经济动荡中想要过安逸日子,只会是一条死胡同。不断的学习、人脉培养、职场训练、外语培训等等,会成为职场的主旋律。

正如牛刀所说,中国最后能保住财富的人是从事实业的人,他们才是社会财富的最终创造者。

 

世界经济变化的15个关键指标

信心指标

? 意大利十年期公债殖利率:上限7%

? 西班牙十年期公债殖利率:上限7%

? 美国十年期公债殖利率:低于3%

? VIX恐慌指数:在50上下能够回档

? 黄金价格:留意非理性飙涨

景气指标

? 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不能低于50

? 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不能低于50

?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不能低于50

? 美国第三季GDP成长率:不能衰退

? 中国第三季GDP成长率:不低于8.5%

? 中国CPI年增率:能降到6%以下

需求指标

? 国际油价:回升到每桶90美元以上

? CRB商品指数:停止向下探底

? BDI波罗的海指数:回到1500点以上

? 美国失业率:降至8%以下

 

(本文特别顾问:美国科威不动产——圣马力诺公司的房产经纪人任鲜英,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曾先后留学日本、美国,并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