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精神健康,我们在行动
精神残疾综合防治康复成效显著 国家“十五”计划期间,各级残联在280个市,459个县的4.6亿人群中开展了社会化、开放式的综合性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有274万重症精神患者得到综合防治康复。 2003年起,由国家彩票公益金支持,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组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了“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医疗救助项目”,主要为辖区内申领了精神残疾证的贫困患者每年免费提供基本精神科药品,有效地促进了社区精神残疾患者康复。在“十五”期间,救助的贫困患者达2万名。“十一五”期间,该项目覆盖范围扩大到700个县,患者数量预计增加到7万名。“十一五”期间计划实施的“贫困精神病患者住院医疗救助项目”,将为3万名贫困精神残疾者提供为期3个月的免费住院医疗,费用为每人每次3600元。 2004年,卫生部、财政部共同设立中央转移支付地方重症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以防治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可能出现的严重危害社会和自伤行为为目标。项目在全国54个地市(州)设立示范区,实施重性精神疾病医院社区连续管理和治疗,同时为其中贫困重性精神患者提供基本药物和住院治疗。 常见心理和行为问题预防和干预 在社会经济发展变迁的过程中,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各种心理应激因素急剧增加,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凸显,社会对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需求大大增加,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在许多地方迅速开展。2001年8月,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于2003年启动了面向社会的心理咨询职业资格考试;2002年10月,卫生部、人事部在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开设了“心理治疗师”系列职称考试,为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提供了人员保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