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胄《丰收图》《新疆姑娘》赏析

 文山书院 2012-08-11
黄胄《丰收图》赏析
2012-07-30 来源:《艺术品》2012年3月刊 作者:魏春雷

黄胄 丰收图
 

    黄胄(1925—1997),原名梁淦堂,字映斋,河北蠡县人。1942年从师学画,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事部队美术工作。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创作室和军事博物馆创作员、轻工业部工艺美术公司顾问、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届常务理事。代表作有《洪荒风雪》《庆丰收》《巡逻图》《载歌行》等。由他创建的我国第一座民办公助的现代化艺术馆——炎黄艺术馆于1991年建成开馆。
    黄胄是一位对生活始终充满激情的画家,他说:“在生活面前,我感到自己特别渺小,特别笨拙,画得再好,也就是一点一滴,没什么可以夸耀的。”“我的绘画,都是从生活中来的,生活是源泉,是根。任何艺术家都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能靠天才。努力不能在房子里努力,离开生活就没有激情,画也慢慢变颜色。”正因为如此,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现在看起来依然非常精彩。在这件作品中,黄胄再次向我们展示了其画毛驴的本领。毛驴一般都是黑、灰、褐几种颜色,在画多头驴子的时候,黄胄把毛驴间的毛色区别与墨色变化合二为一,所以在用墨上完全可以根据画面自由安排颜色,对比中求协调,统一中有变化。图中几头负重的毛驴墨色以淡为主,而小毛驴和狗则以浓墨为主,各自稍有变化,有效地避免了画面色彩的单一,又没有画“花”,可见黄胄此时在画驴上已经能充分发挥笔墨效果,至于造型,更不成问题了。人物的处理比较简约概括,着重刻画了动态,但在人物衣着的表现上,看似随意,却很得体,符合人物性别、年龄,看得出黄胄是给他们用心地“打扮”过的。当然,画家同时也注意了人物组合的色彩效果,巧妙地通过服饰本身的色彩变化,使人物互相映衬,彼此区别开来,又让画面色彩富于变化,既真实又美观。人物肤色、神态的变化,也不经意间展露了画家独具的匠心。

黄胄《新疆姑娘》赏析
2012-05-10  来源:《艺术品》2012年2月刊 作者:魏春雷

 

    这幅画表现了劳动的场面。画中新疆姑娘容貌俊俏,美目流盼中流露出一种特别的神情,让人过目不忘。其实,如果她只是那么走着,已经是很美了,而头上却偏偏要顶着一篮子水果,就给人不一样的感觉了。表情若无其事,姿态自然悠闲,头上的篮子似乎对她毫无影响,然而不难想见,一则她对这种劳动很熟悉,可以不露神色地做好,再则为了保持平衡,必然随时对身体的动态加以调整,画面也便在安静中暗藏动势。新疆姑娘无疑是画面主体,对背景作者未作更详尽的描绘,只添了一条狗在旁边,狗的灵动与人物的稳中有动既有对比又能协调,更为画面增添了活跃的气氛。黄胄过人之处在于,他不仅仅画人物,举凡生活场景、动物植物、劳动工具、生活用品等等,几乎无所不画,所以他作画就方便得很,需要什么就画什么,胸中有雄兵百万,自然指挥如意。生活在黄胄那是完整的,他和他笔下的人物都不曾脱离生活,这也是他的画耐看的根本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