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蔬菜网

 雨霧山庄 2012-08-11
李四清:湘南“菜王”致富经
( 2010-4-13 文章编辑:admin  浏览次数:370)
  他本不是农业科技方面的行家里手,却建起占地一万多亩、遍及3个县14个乡的基地,年生产蔬菜2万多吨,成为湘南最大的供粤港蔬菜基地,每天外销蔬菜100多吨。

  他负责的合作社迅速壮大,短短3年多时间,会员增至6000多户,户均增收4000多元,成为农民的“财神”,号称湘南“菜王”。

  他,就是宜章绿通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四清。

  想靠种菜赚钱,一定要知道市场在哪“桥”在哪

  脸庞黝黑、衣着朴素、手脚壮实的李四清,与陌生人说话时似乎有点紧张;谈到蔬菜时,他却滔滔不绝。

  李四清是宜章县黄沙镇新桥村村民,中共党员,曾当过兵,也曾在外务工多年。2003年,他回到宜章县黄沙镇,想种蔬菜发家致富。当时的李四清,边学边干,当年就获得了大丰收。他暗自盘算着收入,本以为可发笔小财。但周边市场容量有限,菜卖不出去。眼睁睁地看着那鲜嫩的蔬菜烂在地里,损失数万元,他欲哭无泪。

  冷静思考后,他发现问题在于自己只顾埋头种菜,没有主动对接好市场。于是,他南下广州、东莞,问行情、找市场。他发现,蔬菜产业要做好,不仅菜的质量要好,还要规模种植,便于运输、形成品牌。广东东莞润丰国际蔬菜交易中心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国际蔬菜交易中心,每天仅出口蔬菜就可达600余吨。李四清有目的地结识了那儿的几位大客商。

  2006年,他倾其所有,又种了120亩蔬菜。同时还联合本地的几个菜农,成立了绿通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抱团集中营销,为四乡八邻的蔬菜销售搭桥铺路。

  销路的畅通为产业做大做强、农户增收奠定了基础。

  如今的黄沙镇新桥村蔬菜基地,那怕是冬季,田野里也满是绿色。

  正在采摘蔬菜的李金土说: “以前可不敢种这么多,逢圩赶集,挑来挑去卖不了几个钱,多了只能喂猪。现在‘菜王’帮我们卖,有多少他收多少。今年,我光莴笋就种了2.3亩,收入可以达到1.4万元。”

  常年为合作社跑运输的司机李华方师傅说,现在每天五六台甚至八九台大卡车,来回不停地把蔬菜运往东莞、广州、长沙,每天外销都不少于100吨,大家都说李四清是菜农和市场的“红娘”。

  目前,李四清他们的合作社拥有会员6000户,蔬菜基地1万多亩,分布在湖南、广东两省3个县14个乡,年生产蔬菜2万多吨,年产值达7500多万元。同时,李四清还计划明年在宜章再增加三千亩小辣椒、一千亩茄子、五千亩红薯、其他品种五百亩,并建设一个储藏冷库、一个选货包装车间,建立一个现代化的蔬菜物流中心。

想把市场做大,一定要讲诚信讲义气

  谈到与李四清的合作,东莞润丰国际蔬菜交易中心客商吴月来说:“他最大的特点是讲信用,2007年茄子市场行情紧俏,收获前我们订货价每斤1元,几天时间涨到1.5元。广州、长沙等地客商按每斤1.5元价格收购,他一斤都没有卖,全部按合同价卖给我。这令人感动,和四清合作靠谱!只要是他的货我们照单全收,实在‘吃’不下,就帮他联系别的客户。”

  “农民有土地、勤劳能吃苦,为什么发不了财?缺少资金、技术和市场。”李四清对农村经济有深刻的见解。绿通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就承诺为社员提供优质品种、化肥农药和全部合格产品的收购。

  里田乡松华村年过60的杨献晋老人,一看见李四清就不停地唠叨,“好人呀!好人!”杨大爷说,他家里比较困难,一直都找不到改变现状的路子。是李四清理事长听说他的情况后,建议他先种2亩茄子试一试。李四清还送来了种子、化肥和一些喷洒药。茄子本来长势很好,可他们不识字,一次大意用错了农药,茄苗不到一天就枯萎了一大片。当老伴急得眼泪婆娑时,李四清带领技术员来到田间,迅速采取相关措施并跟踪管理。一年下来收获茄子2.1万斤,纯收入7800元。

  江东升是广东省乐昌市白石镇的蔬菜种植大户,加入合作社多年,他说,合作社给的社员保护价等于给菜农们买了保险,“市场变化万千,常会出现外销价低于社员保护价的情况,但就是亏本合作社也会定时收购。有一年黄瓜价格很低,销售收入还不够运费。合作社收的黄瓜过完称后就由农户挑回家去,或吃或喂猪,合作社每天损失5000多元,但按保护价给农户的货款一分不少。”

  今年9月底。因市场行情不好,某经销商不愿再收购临武县武水乡葡萄湾村蔬菜。之后陆续有老板去收购,可都压价。葡萄湾村农民慕名找到绿通合作社。李四清二话没说, 9月26日下午,就开始全部高价且长期收购,保证农户效益,并让葡萄湾村农户自愿加入绿通合作社,成为有保障的蔬菜种植成员。

  “跟着四清理事长种菜,放心!”

  诚信与义气使李四清获得了广大蔬菜种植户与客商的信赖,成了农民心中的“财神”、蔬菜客商们可信赖的朋友。合作社6000多户会员,平均每户菜农实现年增收4130元。

想要稳住市民的菜篮子就要生产放心菜

  4月1日凌晨4时, 一车20吨蔬菜运抵东莞,顺利通过严格的检疫程序准备发往香港。

  从外观看几乎相同的同一种蔬菜,从内陆运到香港,价格可以涨一倍以上。同样是大白菜,在宜章可能是1元钱一斤,但到了香港也许能卖到3-4元,甚至6-7元一斤。

  “高价位的背后,是高品质”,东莞润丰蔬菜交易中心的市场营销人员说,供粤港蔬菜必须“无公害”、“绿色”、“放心”。据他介绍,东莞润丰国际蔬菜交易中心拥有一套完整的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体系,质监、卫生人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农产品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农药残留超标等现象,处罚起来绝不手软。如果供货商及供货基地将被拉入“黑名单”,可能“终生”取消其蔬菜及相关农产品的对港供应资格!

  绿通合作社村级技术负责人李贵红说,为了保证质量,合作社在每个基地都有技术负责人,基地与菜农签订生产协议,按照制订的规程进行管理,技术员随时进行指导、督促。合作社定期组织基地技术负责人进行集中培训,提高技术水平。为强化菜农标准化生产意识,合作社在蔬菜包装箱内设有产原地标志,如果菜农违规操作,产品检测不合格的损失由自己负责。

  宜章县蔬菜质量检测中心主任吴德刚,讲述了一件令他很震撼的事。2007年还没有分箱装载,一农户为了增加灭虫效果,背着合作社使用非专用农药,少数黄瓜混装入车。李四清知道后,铁青着脸把整车近三吨黄瓜倒掉,填满了半个池塘,在场的农户社员个个目瞪口呆。虽然有人说“这人疯了”,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出现农户违规用药。

  几年来,经李四清销售出去的蔬菜,没有发生一次质量问题,茄子、生菜、黄瓜、节瓜等在供港澳蔬菜严格的检验检疫中,没有出现一起农药残留超标,是市民实实在在的“放心菜”。

  吴主任说:“李四清每出产一种蔬菜,都会主动拿来检测,产品全都达到了A级、AA级标准,已形成了茄子、辣椒、生菜、黄瓜、节瓜、马铃薯等10多个畅销品牌。”

  东莞客商吴月来说,“在东莞润丰蔬菜交易中心,李四清蔬菜,是我们心中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