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有讲究

 军休强军路 2012-08-11
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有讲究

发表日期:2006年2月3日        已经有564位读者读过此文

 

  精神疾病病人常常需要使用抗精神病药长期维持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应注意以下问题:
  必须定期监测血象。有些病人和家属表示不能理解,认为病人服药后没有任何不适,却要定期查这儿查那儿实属多此一举。更有部分人认为是医院为了赚钱而滥作检查,以致引起诸多误会。其实,大多数抗精神病药对血液中的粒细胞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严重的可危及生命,尽管是极少数仍不可大意。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粒细胞减少的副作用以氯丙嗪、氯氮平为多见。在用药过程中病人如出现原因不明的发热、咽痛、头痛、颌下淋巴结肿大等感染症状时,应提高警惕并及时复查血象。
  此类药物引起白细胞减少有如下几个特点:(1)多见于中年以上女性。(2)通常出现于用药后第2周至第9周之间。(3)大部分患者有过敏史或原来白细胞数目偏低,或伴有其他内科疾病。(4)与使用药物的剂量大小无明显关系。白细胞减少症或粒细胞缺乏症最主要的预防措施为治疗前应检查白细胞计数,治疗期间要定期监测并与原来水平作对照,一般用药的第1个月内应每周监测一次,第2~3个月每两周查一次,第4个月起每月查一次。若发现血象异常,则应缩短测查的间隔时间。 
  撤停抗精神病药物应缓慢递减进行。否则会引起一些副作用,而且可能会引起精神病复发。突然撤停药后可能产生的表现有:①睡眠减少,包括总睡眠时间、快波睡眠时间及其潜伏期均减少;②胆碱能反跳,两周内会出现失眠、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③迟发性运动障碍,停药后可出现口,唇,舌,下颌,肢体,躯干不自主的、持续性的刻板运动,睡眠时消失,焦虑紧张时加重;④超敏性精神病,即继续用抗精神病药但复发率仍高,对抗精神病药耐受,增量无明显副作用,且病情仍恶化,减量后出现新的或更重的精神病症状等;⑤病情复发;⑥神经心理效应,撤药者的注意性操作能力及信息处理能力比不撤药者减退,撤药者驾驶汽车等机械操作的危险性比不撤药者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