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逢谦遇泰:与宋辽三足鼎立的西夏王朝突然消失之谜

 易之复 2012-08-11

       一个在历史上消逝的民族                                        作者在西夏王陵前留影

一个在历史上消逝的民族                                     西夏王陵现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一个在历史上消逝的民族                                        西夏王陵三号陵简介碑

一个在历史上消逝的民族                                          远眺西夏王陵陵台


一个在历史上消逝的民族                                     西夏王陵三号陵陵墓城墙遗迹
                 
   三次去宁夏开会,每次都去西夏王陵参观。每当看见那被世纪风雨侵蚀或矮化、或倒塌、或已剩下基础的遗迹时,头脑中禁不住在想着同一个问题,即一个曾经与宋、辽、金呈三足鼎立的民族,竟然在中国历史上消逝殆尽,成为中国二十四史外的民族。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段展示和介绍历史的平台,就我本人的职业习惯和经验(已有20年博物馆从业经历和参观过世界上200家以上的博物馆)来说,看一处遗址,参观不参观博物馆得到的收获绝对是不一样的。前两次去那里,没有见到有西夏王陵博物馆,这次有机会进馆参观后,对西夏历史及其西夏王陵有了基本的了解。

    西夏王朝是怎么回事?据史料记载,西夏国存在于公元十一世纪至十三世纪,以党项族为主体而建立的民族国家政权。何为党项族?它是我国古代广布于西北地区的羌族中较晚起的一支,开始时居住在今四川、西藏、青海交界一带的辽阔草原上。党项族有八个部落,各自独立,其中以拓跋氏最为强盛。唐朝末期,党项平夏部参加了对黄巢农民起义军的镇压有功,其酋长拓跋思恭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赐给李姓,爵号夏国公。公元1038年,拓跋氏首领李元昊正式称帝,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国号大夏,因其地处祖国的西北部,故史称西夏。

    其实,西夏在中国是占有一段历史的,它先后与北宋(公元960——1127年)、辽(公元916——1125年)、南宋(1127——1279年)、金(公元1115——1234年)并存长达二个世纪之久。西夏王朝的实际存在有189年(公元1038——1227年)先后有十人称帝,前后分为两个时期,即夏景宗元昊到崇宗乾顺之末为王朝前期(公元1038——1139年),这一时期西夏与北宋、辽三足鼎立;仁宗仁孝即位前后到西夏灭亡为该王朝后期(1140——1227年),即西夏与南宋、金三国割据。从上述历史时期看,西夏政权存在的时间比同时期的北宋、南宋、辽、金更为长久。虽然因为内斗、饥荒,以及外部与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六次入侵征战下,最终受降于蒙古军而灭亡,但西夏国在我国古代发展史上曾经的辉煌却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王朝的更替是正常的,但每个朝代都会留下大量的史料,供后人传承和评说。但西夏王朝却存史很少,个中的原因何在呢?据说,当年成吉思汗第六次发兵进攻西夏王国时,病死在西夏境内的贺兰山下秘不发丧,他的子孙们攻下西夏国后大肆屠城,烧毁了包括西夏王陵在内的文物史料。特别是在后来蒙古人当政的元朝,不仅消毁西夏民族的文化文字,而且拒绝整理和书写有关西夏纪传体专史,造成了西夏的史料断层和缺失。所以史上有“毁族先毁史”的说法,实在是有一定哲理的。

西夏王陵位于今宁夏银川市西部大约3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西夏王陵这个名词并不是代表一座王陵,而是个总称。它代表着东西宽5公里,范围达50公里的9座帝陵、205座陪葬墓。广大观众和笔者参观的是三号陵,也就是西夏国开国帝王李元昊之坟墓。这座曾经遭到蒙古军严重破坏和焚烧的陵墓,又经过近千年风风雨雨的侵蚀,但陵园的基本布局仍然清晰可见,其中的角台、阙台、碑亭、月城、内城、献殿、陵台等遗迹,或呈城墙状、或呈楼台状,或成墓道状,均为不完整的残迹,与光秃秃的贺兰山脉背景,一同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构成了历史的沧桑。据说,陵园内最为高耸的陵台原先的形状为八角形塔状,现在已经成为一座椎形的高大黄土堆,酷似埃及古老的金字塔,只是形态和规模有所不同。它向南来北往的游人们说着历史的辉煌与不幸。

    离开西夏王陵后,一种感悟从心中油然升起——一个民族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传承和历史文脉的延续,实在是一件大事。当下,我国正在推动和实施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战略,显然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成稿于2012年8月11日

    

 

  · 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研究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