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葡萄酒的农药残留现状无法改观

 xcaq 2012-08-12

  中国葡萄酒的主要产地在河北张家口沙城和山东烟台,这是因为最大的种植地在张家口宣化和烟台,由此产生的地域优势决定了葡萄酒的生存空间和内在质量。但是地域优势决定不了葡萄酒的外在的质量,这是生产工艺的不同和农药残留量以及防腐剂的品种决定的。生产工艺可以改进提高完善,防腐剂可以采用最好的无致癌致畸的化合物,只有农药残留最难改变,可能在未来10至20年内无法改变,这是中国的小农国情体制决定的悲惨现状。

 

     葡萄酒质量的好与坏离不开其原料葡萄的质量,葡萄的质量现在面临的最头疼的问题是农药残留。其实在国外这不是个问题,因为他们不使用杀菌剂多菌灵、甲霜灵、代森锰锌、霜脲氰、抑霉唑、甲基托布津等,所以他们的葡萄不含有毒有害农药的污染,由此生产出的葡萄酒也不含这些农药的残留。与西方不同的是我们的葡萄种植者过于依赖这些有毒有害的有机杀菌剂,而且存在过度使用的问题。这是由于种植者为一家一户的小单元操作系统,人多嘴杂,想法不一,防治病虫害各有各的绝招,很难统一管理,只重视产量不重视质量,只重视葡萄品种质量而不注重农药化肥污染造成的葡萄质量下降这一外在因素。我们国家的葡萄种植户为包产到户的农民,不是西方那样的有组织有纪律的合作社Coop,很难管理,谁也不听谁的,一个比一个“精明”,造成植保体系形同虚设。葡萄生长过程中最容易受到病害的侵扰,黑痘病、霜霉病、白粉病等很严重,必须使用杀菌剂。对于农民来说哪个效果好见效快就使用哪个,不管它的毒性大小。因葡萄酒厂决定不了农民使用什么样的农药,只能决定种植葡萄的品种,所以葡萄酒厂酿制的酒都存在着农药残留问题,这是不争的事实,早就存在。张裕葡萄酒存在农药残留,其他的酒厂就不存在吗?严格地说,国内的所有葡萄酒厂都存在农药残留问题,无一例外。中国的农药使用现状决定了葡萄酒的农药残留问题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虽然每个县都有植物保护站,都有专家,但是没有统一的号令权,还赶不上农药经销商的嘴皮子好使。一个县有几十家农药经销商,竞争惨烈,各自使出十八般武艺,忽悠老百姓。农业局植保站的工作人员也不断地混进经销商的队伍,经销商放个屁都是香的,可以说流氓经济左右了农资市场。我在以前写过一篇《强盗与流氓的经济》的文章,已经把中国的经济现状讲的很清楚了,这里不再罗嗦了。

 

     我在多个场合和讲座中都提到了葡萄生产必须使用无毒无害的杀菌剂,不能使用多菌灵、甲霜灵等有机杀菌剂,甚至福美双、甲基托布津、霜脲氰、咪鲜胺都不能使用。我在与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药械处的农药专家交流时也谈到这个问题。我还列举了意大利法国葡萄生产过程中只使用波尔多可湿性粉剂、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氧氯化铜硫磺可湿性粉剂产品,避免了有毒有害的农药,从而可以生产出无毒无农药残留的葡萄酒,享誉全球。葡萄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铜和硫,而使用铜制剂和硫制剂恰恰既可以起到杀菌作用又可以起到营养作用,一举双得。

 

     我国的葡萄酒还面临一个严重的防腐剂问题,在美国使用苯甲酸钠是不允许的,因为它属于致癌物。但是,在我国还在使用,不只是葡萄酒,就连大陆销售的可口可乐都在使用。在美国销售的的可口可乐不敢使用,而在中国却在使用而无人监管,饮料标准落后与时代。啤酒也是如此,有多少啤酒在使用甲醛,应当公开检测,公布于世。我建议使用脱氢醋酸钠防腐剂用于发酵生产的葡萄酒和啤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