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诗经·郑风》21篇

 闲之寻味 2012-08-12

读《诗经·郑风》21

秋雨

《诗经·郑风》就是春秋时期采自郑国民间的诗歌,《诗经》中有21首。孔夫子编纂的《诗经》深受周人的影响,认为郑卫淫声,属于桑间之音,其实是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殷商帝辛,原本是由三千,孔夫子进行了大量地删节,他所删除的主要对象一是淇河卫地区域的卫国的诗歌,第二就应该是郑国溱洧河岸边的诗歌。郑国相当于今天郑州市的大部分区域,郑国始自周厉王的小儿子,故地在今陕西省华县东边一带。郑国东迁后,才日益强大起来。郑国于公元前765年灭了东虢,开始在现在的郑州市发展起来。郑国是春秋时期的强国,后为韩国所灭。

1. 《诗经·郑风》收录的21篇中:

2. 《山有扶苏》中“山有扶苏,隰有荷华”诗句开启了华夏荷文化。

3. 《溱洧》开启了华夏兰文化。

4. 《萚兮》是一首秋歌。

5. 《缁衣》就是一首好贤者赠衣的诗歌,可能是郑国某一统治贵族遇有贤士来归,则为他安排馆舍,供给衣食,并亲自去看他,这首诗歌也许叙写的就是这件事情。

6. 《将仲子》像是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的原版。

7. 《清人》记述的是一历史事件,表面讽刺的对象是郑国带兵的高克,其实真正斥责的是郑文公昏庸。

8. 《子衿》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曹操《短歌行》直接引用。

9. 《羔裘》写的是君子的品质德行,赞美了一位郑国官员。

10. 《叔于田》《大叔于田》均是猎人之歌。

11. 《出其东门》写的是郑国之春月,文字优美不亚于《北国之春》。

12. 《遵大路》《女曰鸡鸣》《有女同车》《狡童》《褰裳》《丰》《野有蔓草》《东门之墠》《风雨》《扬之水》属于爱情、情感方面的诗篇,与君君臣臣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如果非要用比兴之后的再次比兴、引喻、暗喻等解释该诗,笔者认为皆是牵强附会,不是诗人的立意初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