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海县加强校地合作拓宽引才渠道

 yu175 2012-08-13
宁海县加强校地合作拓宽引才渠道
发布日期:2010-08-10 信息来源:宁海县人事局 浏览次数: 1 字号:[ ]

       近两年来,宁海县建立完善校地合作引才机制,通过项目牵引、柔性引才、技术交流等途径,与全国22所重点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吸引1000多名各类高层次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一是项目牵引,互利共赢。举办科研院校牵手百强县活动,组织企业到高校对接项目,开展点对点合作。2009年和2010年,组织全县20余家重点企业到湖南大学、吉林大学进行科技、人才等方面的现场对接,签订人才科技合作协议。在吉林大学的对接会上,该县企业提出了17项技术问题,校方安排了化工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的10余位教授专家当场解答,同时双方还在研究生见习、应届本科生引进等方面达成了协议。在此基础上,利用高校的人才资源为企业提供智力、技术和培养后备开发人员,实现了校企双赢。目前,该县汽车零部件协会下属企业已经和湖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青岛化工学院、浙江科技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等国内一批重点高校的重点院系建立了合作关系。

  二是柔性引才,借智登高。由高校提供人员和技术,地方提供配套资金和政策,通过建立各类工作站点,共同构建合作平台。去年,该县成立宁波双林博士后工作站,并与浙江大学、浙江科技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密切合作,引进博士后工作人员,由双方共同对博士后工作站建设情况进行考核评估,检验合作效果。引进了美籍华人专家袁崇生博士,在该县建立生物医药园,同时依托生物医药园区建设,引进一批该领域知名的高级人才,目前已经和宁波大学等相关高校达成了人才引进、智力项目合作的协议。同时,根据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需求,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相关人才前来提供技术咨询,灵活聘用机制,实施柔性引才,解决技术难题。近两年,该县双林集团、东方日升公司等用人单位通过柔性智力合作解决技术难题38个。

   三是资源共享,筑巢引凤。在重点企业建立大中专毕业生实践基地,并出台了《宁海县大中专毕业生实践基地管理办法》。同时,通过组织开展各地高校宁海企业行活动,邀请有关院校的教师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加强地方和高校的人才信息交流。目前,该县和贵州、青海、江西、湖南、湖北、陕西、东三省等22所高校建立了岗位需求、学生就业信息即时通报制度,通过及时将企业实习岗位和实习人员数量与有关院校进行协商,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实习。该县重啤大梁山集团已经连续5年从贵州商专引进600余名高校毕业生,被团中央授予优秀学生实践基地称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