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伦敦奥运】不同的使命 作者:洪峰

 4U 2012-08-14

不同的使命

(2012-08-12 11:36:18)
 

    不同的使命不同的使命不同的使命

    伦敦奥运女子100米预赛跑道上,发令枪声响后,身穿长衣长裤,裹
着头巾的塔米娜最后一个跑出去,也是最后一个到达终点。 她的成绩为
14秒42,的确是太慢了。

  塔米娜这个成绩在我们国家进不了县一级业余体校,跑进13秒的中国
女孩成千上万,但是由于各个地区和国家的宗教习惯不同,阿富汗的妇女
能参加奥运会,已经是现代文明中的一个进步,还有的国家和地区因为宗
教原因女选手从来不可以参加体育比赛。

  塔米娜是阿富汗代表团唯一的女选手。其他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交通
工具先进而舒适,而塔米娜是战胜了贫困、死亡以及宗教传统、性别歧视
的障碍,才能够踏上奥运赛场。她是奥林匹克的光荣,观众给她的热烈掌
声是对这位伟大女性由衷的赞颂。念中学时,塔米娜爱打篮球,但她一直
是队伍里最糟糕的一个,常被队友呵斥。这迫使她重新寻找一个新的项目,
这种运动应该可以独立完成,不需要依赖别人的帮助便可以成功。2004年,
在观看雅典奥运会时,她看到阿富汗女运动员罗比娜跑100米,塔米娜找
到了这个目标。

  伦敦奥运会女子体操跳马决赛,37岁的德国女将丘索维金娜经过艰苦
的比赛获得了第五名。这是她第六次参加奥运会体操比赛,人毕竟不会永
远年轻,丘索维金娜可能是最后一次出现在奥运体操赛场上了。

  最终,丘索维金娜没能登上领奖台,但每次她出场,都得到最热烈的
掌声。数年来,为了给身患白血病的儿子治疗,丘索维金娜更换了国籍以
便获得参赛资格,她需要挣钱挽救自己的儿子。

  对于女子体操这个项目来讲,20岁就已经是大姐大了,到了37岁,已
不是妈妈辈,而是奶奶辈了。解说员和评论嘉宾在点评时也都尊敬地称她
为丘妈,丘妈又来跳了。在丘妈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人类最本能也最伟大
的母爱,每次看见丘妈上场,我想很多人会和我一样,希望她创造夺牌奇
迹。那将意味着她不仅仅获得参赛国给予的奖励,得到一些商家的特别赞
助,甚至有可能代言某领域的广告,所有收入都有助于她的儿子得到更好
的治疗。

  中国前女子花剑奥运会和世锦赛双料冠军栾菊杰1976年进入中国国家
击剑队,1984年获美国洛杉矶奥运会女子个人花剑比赛冠军,成为第一个
在奥运会上获击剑冠军的亚洲人。

  1989年退役之后,栾菊杰到加拿大亚伯达大学留学,同时在一家击剑
俱乐部兼任教练。先后担任爱明顿市击剑俱乐部教练、亚伯达省击剑协会
技术部主任、加拿大国家队女子花剑总教练。

  栾菊杰生有三个子女,顾梦佳、顾梦圆和顾宏涛。怀上大女儿的时候,
栾菊杰已经33岁了。剖腹生下女儿,还没来得及体会初为人母的幸福,就
被告知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她之所以选择定居加拿大,是因为当地福
利包括家有残疾的孩子由政府负责收养,家庭愿意自己抚养的政府会出钱。

  2000年,栾菊杰以42岁年龄代表加拿大队参加悉尼奥运会击剑比赛,
创造世界体坛奇迹。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栾菊杰再次创造了一个奇迹,
50岁的她再次代表加拿大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她的主要目的只有一个:回
到自己挚爱并曾为之付出了青春和热血的祖国看看。

  顺利晋级32强的栾菊杰并没有立即离开赛场,她从场边的背包里掏出
一面红底黄色的横幅,她把横幅举起来:“祖国好”。横幅实在太大了,
为了把它举起并且展示,栾菊杰上半身都被遮住了。她说,她只能用这种
方式表达一下她对祖国和同胞的感激和怀念。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一边
鼓掌一边叫着栾菊杰的名字,无数人热泪满面。

  在奥运赛场上,我们会发现很多运动员承载的不是那个虚幻的体育精
神,他们有各自不同的个人使命要去完成。为此,他们奋斗不止。他们甚
至比那些带着国家使命去拼搏的人更加执着,也更加受到世人的爱戴和敬
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