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慕御窑址

 苏迷 2012-08-14
陆慕御窑址

陆慕御窑址位于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镇御窑村,由两座姊妹窑组成。

古砖窑为清朝晚期,始建年代要更早一些,砖窑拱形门尚保留历年维修的痕迹,据调查曾为清皇室烧制过金砖。窑为双窑连体窑,南北座向,平面呈椭圆形,东西长35米,南北长33米,占地1255平方米。外部为连体结构,内部窑膛和烟囱各自独立,渗水池位于窑顶,更为科学合理,此种渗水系统从未在相关的专业书刊上有过记载,为江南一带独有。

窑内呈圆锥形,底面直径6.70米; 拱形窑门,宽2.42米,高3.05米;圆柱形烟囱,直径1.00米,高4.25米。

  1984年,它成功烧制了传统金砖,此后为故宫、天安门和国内外宫殿庙宇及古建筑维修烧制了大量传统金砖。苏州地方志曾记载,从明代起,御窑开始专门为宫廷烧制建筑用金砖。现在北京故宫、长城等宫廷及古建筑中均发现御窑金砖。现在,建于明代的陆慕古御窑窑基依然十分牢固,窑身历经几十次修缮保持着原有风貌。

御窑村烧制“金砖”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从明代开始,御窑村就受到历朝历代皇帝的重视,是烧制御用砖瓦的地方,相传这里受到过永乐皇帝的称赞并赐名“御窑”。而“金砖”是大型方砖之雅称,因质地密实,敲之作金石声,故称“金砖”;后又因专运北京的“京仓”,供皇室使用,称之“京砖”。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御窑金砖的制作工艺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年,陆慕御窑址被省政府列为第六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金砖(京砖)

清·乾隆砖;款识:乾隆叁拾捌年成造尺柒细料金砖/江南苏州府知府孔传炣照磨任钟峘管造/大四甲窑户共明□;56×56×7.5cm





“金砖”为全手工制作,分为打探洞、取土、练泥、制坯、装窑、烧窑、窨水、磨制等8个步骤。其中,取土和窨水两个步骤是制砖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

选用正宗老黄泥也是决定“金砖”质量的重要因素。

取土,要先除去表土,选取无杂质、不含沙的黄色粘泥;然后将黄泥堆放在露天场地上,由风、雨等自然因素使其团粒结构受到破坏而分解,这样得到的泥土无硬块、易翻踏,质细而粘性强。

窨水,是从密封的窑顶持续放水,在一定的水流速度下,使烧红的砖瓦呈青黑色;在这一过程中绝对不能漏水,否则会使砖瓦出现白斑,成为次品,甚至报废整个砖窑。磨制,就是将窨水后的砖瓦进行打磨,使之成为一块合格的“金砖”。

青砖为何叫“金砖”呢?两种说法:

一、这种砖是应皇宫烧制的细料方砖,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敲起来有金石之声,故名“金砖”;

二、这种砖只能运到北京的“京仓”供皇宫专用,因此叫“京砖”,逐步演化,变为“金砖”。

清·乾隆砖;款识:乾隆叁拾捌年成造尺柒细料金砖/江南苏州府知府孔传炣照磨任钟峘管造/大大甲窑户曹大成 / 尺寸: 56×56×7.5c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