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潮州地名由来、传说

 寒江读舟 2012-08-14

潮州市 潮州市在广东省东南部,市人民政府驻湘桥区。东晋咸和六年(331)设海阳县。隋开皇十年(590)设义安县,翌年置潮州,因临大海,潮流往复,遂以潮名州。1991年建潮州市(地级),辖湘桥区、潮安县和饶平县。

揭阳市 揭阳市在广东省东南部。市人民政府驻榕城区。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始建揭阳县,属南海郡。以县西北秦戍五岭之一 的揭阳岭得名。1991年建揭阳市(地级),辖榕城区、揭东县、揭西县、惠来县和普宁市。

  汕头市 汕头市广东省东南部,市人民政府驻金园区。清康熙八年(1669)改鮀浦水寨为汕头汛。始有汕头之称。因市区原处韩江三角洲之沙堤上,常设栅薄捕鱼,栅薄古称汕,故名沙汕头。后简称之为汕头。民国10年(1921)与澄海县分治,置汕头市政厅。民国19 年(1930)正式建市。1991年调整潮汕地区行政区域,分设潮州、揭阳3市,汕头市(地级)辖金园、龙湖、升平、达濠、河浦等5区和潮阳、澄海、南澳3县(市)。
  
  汕尾市 汕尾市在广东省东南部。市人民政府驻城区。因地处海滩沙坝尾部而得名。清雍正八年(1730)设汕尾巡司,乾隆二十一年(1756)设县丞驻此,称汕尾镇。民国16年(1927)曾设汕尾市。1950年又置汕尾镇。1988年建汕尾市(地级),辖城区、海丰县、陆丰市和陆河县。

 

  枫溪各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枫溪,
相传创于南宋,原为海阳县怀德乡一个辖村,因有溪流贯村中,岸上多植枫树,故名枫溪,村以溪名。早在新石器时代,域内已有人居住,北宋元丰年间(1028—1085)和清代属海阳县。枫溪宫前,一处文物古迹有“吴殿邦”对联手迹:枫老山门古,溪深谷泽长。
  白塔村,
在潮汕公路西侧,东隔潮汕公路便是古板头翁厝村,西邻詹厝,北接田龙及石路村,南面便是槐山岗官料桥村。村创于明代曾名官廖,俗写官料。传说古为官方驿道,设有篷棚(村民称寮)供避风雨,故名(因“料”与“寮”谐音)。清光绪间已称白塔(时间可能更早),传说境内两侧有古庙-白塔,以此名村。曾于1954年与田龙、詹厝建白龙岗乡,1973年拆出至今。原村中有苏、杨、蔡、曾、章、颜、王、陈、唐等姓,现仅苏姓。
  高厦村,
含高田、厦厝2个自然村。在潮汕公路两侧,东与全福、英塘为一路之隔,西、北两面为山边、槐山岗,南为山边。明朝先民陈凝基从福建莆田县来此定居,原由高田、厦厝两自然村组成,后各取一字,命名高厦。。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游击队秘密据点。
  高田,
一名“龙藏村”,位于高厦片村北部,村中单姓黄,祖先出自江夏肖山,后迁入福建莆田兴化,该村黄氏即于明代从兴化迁来。
  厦厝,
位于高厦片村南部,村中单姓陈,为明代由陈凝基自福建莆田迁来,高厦村址设于村东。
  池湖,
位于枫溪广场潮汕路段东侧,初名锦湖,明代《郭志》即有池湖之名,创村当在嘉靖丁末(1547)年之前。全村原有陈、谢、杨、柯、洪、庄、李、郭、郑、马10姓,现村陈、谢、杨、柯、洪5姓,为多姓聚居,谢姓人口最多。陈姓祖由庵埠内文里东郊迁来,杨姓来自庵埠外文里乡石鼓祠,柯姓来自登塘镇白水村,洪姓来自揭阳玉湖。
  安南庙,
位于池湖村东北,村紧傍护堤公路,传此处有一古庙,后庙址移至南堤顶,解放后因缮修堤防拆除,多为潮之往来安南(今越南)等地商贾旅人登船前祭神之处,故名。创村时以庙名村,传创村已400多年。古有许、姚、黄三姓,初为许姓人,后姚氏从今东凤的横沙迁来,黄氏则为堤外上埔村的长房分居至此,现仅存黄、姚两姓。
  四望坪(或作躲军坪、度军坪),
又含三洲寮(或作钻仔寮),原是凤凰山区的两个小山村,在现赤凤镇辖内。主村四望坪因处于可望四周山水的高山之上得名,曾称思茅坪,何姓,先辈何玉渡于清嘉庆年间(嘉庆元年为1796)从梅县雁洋乡高坑村迁来。三洲寮为李姓,先辈于清代中期从大埔三洲迁来,初时搭寮而居,故称三洲寮。
  蔡陇村,,
夹于潮汕、护堤两公路间,北为池湖,南为古板头,由蔡陇、宫上两自然村组成。
  陇上,
在蔡陇村西部。村内有大陇、陇上两个角落。清以前旧志作蔡西陇,明《郭志》已有其名,全村蔡姓,传自今之古巷镇福庆村迁来,建村于沙陇之上,故名蔡陇,创村人蔡养熙。古巷福庆祖先原为福建莆田桃李园人,故溯祖为福建莆田。后村中有第五房迁往揭阳锡坑,第四房迁往现枫溪区东田的上东埔创村定居。
  宫上,
位于蔡陇片村南郊,全村单姓陈,来自福建莆田。因过去蔡陇、宫上两村共祀一庙,陈姓居庙上方,潮语惯称庙为宫,故蔡陇人称对方为宫上,约定俗成而沿为村名。
  堤头村,
在护堤公路西侧,过公路便是韩江南堤,隔堤与东北角城西的古美村相望,西与古板头村、南与云步村为邻。相传明代创村,因此处是南堤起点,故名堤头。村中有:杨、林、邱、谢、郭、李、陈、董八姓,先祖多属因来修南堤后,自愿至此定居,1948年,八姓合建祠堂一座,名“八德公祠”,八德公祠的对联是:
  八面玲瓏呈瑞氣,
  德星毓绣繞祥雲。
  云步,
云步村主村落,宋末创村,因村中有一古庙名“云里古庙”,取“云里信步”之意,故名云步。元代在此建著名“法光寺”。现村中尚有陆、黄、陈、杨、郭、蔡、唐、刘、卢、王、张、林、彭、翁14姓,以陆姓最多。据记载,陆姓为宋末名相陆秀夫之后,其它姓氏部分来此做生意开铺号后落脚,如张姓来自江东元巷。
(PS.我记得一部分人也称“云步“为“长铺“)

  巷下,
位于云步村西南部,与上东埔村、洋头村相邻,清《海阳县志》作一独立村记载,全村原有肖、李两姓,肖姓不知迁自何方,李姓约于500年前来自福建莆田巷下,逐以巷下名村。
  四甲,
位于云步村最北端,与堤头村为邻,古代虽没将其列为独立村,但近代习惯将其作一自然村。原有王、李、刘、邱、陈五姓,以王姓为多数,他姓仅数户。王姓原从英塘村迁来,考村名起源据《海阳县志》登云都的“云步”条名之下,言云步“古分八甲,今村四甲”,该村可能为云步的第“四甲”沿化为名。
  上东埔村,
《海阳县志》将上、下东埔合称东埔,今才有上、下之分。村位于云步村东南,毗邻巷下,据传原称上东都,后因音近讹而称今名,村内习惯称一村。全村蔡姓,创村于明嘉靖八年(1529),由蔡东兴从蔡陇迁来,
  下东埔村,
于2000年4月10日从东田片村分拆出为独立村田头村,位于下东埔村东,地处东田片村中心地带,村内惯称三村,村头(最东)有一“龙头古庙”。创村于明代,村中原有刘、洪、余、黄等姓。刘姓为刘延钟从磷溪 溪口迁来,“太史第”一支则从彭厝沟迁来;洪姓由洪可成、洪可珍从浮洋洪巷迁来,洪姓另一支则由洪克直自梅县地区迁来。
  田头何村,
近护堤公路处,以前也称田头村,与田头村同名,因全村何姓,为别于前,习惯称“田头何”,
  古板头村,
俗称橄榄头,含谢厝、翁厝、上林、下林4个自然村。潮汕公路东侧,隔路与白塔村相望,北为蔡陇村,东为堤头村,南为全福村。。宋代创村,因村中有古老橄榄树,得名橄榄头村。明代以后出现古板桥之后(为橄榄头的谐音),故以桥名村
  翁厝,
位于古板头最北端邻蔡陇村处,创村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村中原有周、高、翁、陈4姓,后周、高、陈先后他迁,现单姓翁,翁氏祖先系洪武军队南征后,翁姓人在潮落户。
  下林,
位于古板头南端,与谢厝村、上林村几成东西一线排列而居西侧。创村约500年,原村中有林、洪、周等姓,现单姓林,林姓来自福建。
  谢厝,
由于居上、下林之间,故又有中乡之称。创村约500年,原村中有王、谢、赖等姓,谢姓人口占村中大多数,赖、李仅数户。谢姓来自福建莆田,赖姓来自南陇,因到韩江附近沟渠捕鱼为生,而后于此落户,清末村中尚武,人才辈出,有武举2人,秀才18人。
  上林,
位于古板头最东,与下林村相对称,由于原地势较高缺水,故又有“上头山”之称。村中现有林、王、蔡3姓,以林姓人口占大多数,林姓 由林吉生 自下林村迁来,时间约400年前;王姓自该片村谢厝村迁来;蔡姓来自蔡陇。
  东边,
位于全福片村最东部,临云步及四甲,明末创村,村中有刘、舒、吴多个姓氏。
  全福陈厝,
与全福林厝同称全福,也称田打(潮音拍),外地为区别,称此为田打陈。位于全福片村中部,为陈姓聚居地,为明代自今浮洋的厦里美村移入。
  全福林厝,
与全福陈厝同称全福,又称田打,外地为区别,称田打林。位于全福片村西部,原有林、陈、许多个姓氏,现仅一姓林,为明代 林月丰 自今浮洋的仙庭移入。
  英塘村,
在潮汕公路东侧,南北分别是洋头村和全福村,东南遥望云步,西南隔公路与高厦村相对。明初(约1400)王纯叟从福建莆
 
 
  洋头村,
含郑厝、廖厝、洪厝3个自然角落。潮汕公路东侧,为枫溪区最南端村落之一,东北为东田、云步,西面隔公路与西边村相望,北为英塘,南与潮安县浮洋镇乌洋村相邻。
  村中有洪、廖、郑三姓,洪姓据传自元代由洪翁从福建莆田迁来(一说是南宋开禧年间,1205-1207);廖姓于明代来此,创始人为廖东稳;郑姓于明代由郑奕殷从西边村东迁于此定居。因村西南地势低洼,韩江若海潮顶托,内涝难排,村前顿成汪洋,唯村周围地高无涝,故称洋头(有一说村名由来与地处乌洋山前‘头’)
  詹厝村,
原名詹厝潭,后简称詹厝。在安揭公路南侧,东南邻白塔,东北界田龙,西南接李厝,北关引韩第五支渠傍村西而南流,清末与田龙,李厝同称福全岗,故又称福全岗詹。
  据《詹氏族谱》记载:“清康熙年间(1662-1722)詹延黑公从饶平县来此定居,原名詹厝潭。”1956年因与白塔、田龙两村合并,建白龙岗乡,被简称为詹厝
  李厝村,
含上李、中李、下李3个自然村。在安揭公路南侧。西面遥望古巷镇的枫洋乡,南对山边山,与槐山岗村为邻,东北为詹厝村,北关引韩第五支渠从村旁流过。明洪武六年(1373)先民李云轩从揭阳官硕蛟南村来此定居,因村民全姓李,以李姓名村。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前,曾与詹厝、田龙等称福全岗(考明《郭志》即有福全之名),原称呼为“福全岗李厝”,后简称今名。1947-1949年地下党、游击队曾于此设秘密活动点。
  槐山岗村,
含槐梓沟、官料桥两个自然村。在山边山北麓,南面紧连山边山(旧志作槐梓山),北为李厝、白塔,西与凤塘的浮岗村相邻,由槐梓沟、官料桥两个自然村组成。槐梓沟(小溪流名)自东向西流经村中,故名槐梓沟。
  明洪武年间(1368-1398)蔡氏先祖自银湖(今龙湖镇)放鸭群至此定居,时村外有一沟,岸植槐,梓林带,故村因此得名。1954年与山边、福全岗、李厝合并成立槐山岗乡政府(取3个村名一字命乡名),1977年夏拆出成3个大队至今,槐梓沟保留原名槐山岗。
  槐梓沟,为槐山岗主村落,位于上边山北麓,因其村中有一小溪自东而西经过,溪岸周围遍布槐树、梓树,便以此为名(当地惯称较小溪流为沟),名山(现山边山旧志作槐梓山)、名村。村中原有蔡、陈、周、詹、党五姓,现仅存一姓蔡。据传该村蔡姓祖先自宋元更替时,从福建建龙府建阳县随宋帝君臣逃难来潮,后居现在龙湖镇银湖乡,至明洪武年间,创村始祖因放养鸭母流徙至此,见此间溪涧田园可以驻足,遂申报府县许可,标划地界、溪界,定溪地税,于此创村立业。
  官僚桥,位于槐山岗村东面,村中一姓蔡,由槐梓沟分开为自然村落。《海阳县志》大和
  都图说有地名曰:官廖桥,未列入村名中。或曰:有津梁为白塔乡(又名官廖)南行要道,以村名桥,后蔡姓在此创村,又以桥名村。又村中旧有“官廖古庙”,故村名又称“官僚桥”。
  山边村,
含山边、中段(《潮州市地名志》作东段)、高美3个自然村。
  北面靠山与槐山岗村紧连,东接高厦,南为凤塘镇的塘边等村。1954年合为槐山岗乡政府,
  1961年曾单独置山边大队。南宋年间(约1260),因金兵入侵,先祖 谢仕广 从浙江会稽县南迁,
  见这里:
  平原突起一山峰,南陵北穴熏气冲:
  伊然犹如牛眠地,牧童吹笛乐其中。
  遂创村于此,取名山边。
  山边,位于片村东北,槐梓山西南麓,紧邻槐梓沟,因村落建于山坡,故称山边,槐梓山也因此而称山边山。为山边片村主村落。村中原有谢、陈、詹、林等姓,后随着谢姓人口增多,陈、詹、林等姓先后他迁,全村以谢姓为主。
  中段,
因处于山边与高美中间而称为中段,姓谢,由山边村分出。
  高美,
位于片村南面,西与凤塘的双冈村为邻,北紧接韦厝。《海阳县志》作沟美。全村谢姓,系明代由山边村第八代孙移居于此。
  人家前,
在前进片村东,为前进片村主村,全村姓黄,明末(约1600)创村,先民黄光衡因避乱从福建莆田来海阳县谋生,在当时阮、廖、王等人家前面荒埔架搭茅棚以栖身,后逐步建房,被称人家前,沿用至今。
  石路,
东北紧傍人家前村,西、南分别与田龙、白塔村为邻,创村时间约在明朝后期,传至今16代。村名据传是因必经村东北人家前村一段石板路而得名。
  西边村,
在潮汕公路西南侧,为枫溪区最南端村落之一,西与潮安县凤塘镇湖美村接壤,南与浮洋镇乌洋村相邻,北接高厦村,东隔潮汕公路与洋头村相望。明中期创村,时居住陈、郑、袁、黄4姓,陈氏来自凤塘乡,陈氏五房之祖为凤塘陈姓九世祖,明钦差巡按、北京行部户曹主事、工部主政陈铿。袁氏祖为宋兵部尚书袁琛,入潮后家揭阳,后人才入潮城。袁琛墓在云步村界内。郑、黄来此年代不详。时还未有村名。至明末(约1600),郑奕殷东迁洋头村,因其故里在洋头之西面,称其故里为西边,沿用为村名。
  枫一村,
明弘治年间(1448-1505),先民佘梅江从澄海来此放养鸭群,后在此定居,以佘姓名村。全村以佘姓最多,还有邱、卢、吴等姓。
  枫二村,
包括徐厝桥、埔美(尾)两村,东与池湖村相连,北与湘桥区的田东、西塘、云梯接壤;在枫溪村里主要与怀德社区居委会相交,多为工农混居,三利溪、安丰路穿越村中,安揭公路从村中掠过。村中有吴、刘、陆、章等姓,以吴姓为多。吴氏明代又称“五含”,自漳属云霄迁来。明代建筑清代重建的吴氏大宗祠(现为枫溪小学)内保存有吴殿邦墨迹石刻,枫溪寨(方型寨)为吴氏人聚居地。日本侵略枫溪的罪证—日本炮楼,就位于村铺美路段。
  长美一村,
即原美光大队,1983年废大队建乡时用今名。位于长美西北部,与古巷镇的孚中村、福庆村为邻,东南为长美二村,主姓邱。
  长美二村,
即原十月大队,1983年废大队建乡时用今名。位于长美东南部,东与枫溪,西与潮安县枫洋、古巷,南与湖厦,北与长美一村及古巷镇孚中村毗邻。安丰公路横贯村中,穿市井将村分为两片,西溪旧道由东北蜿蜒至村东。主姓邱。
  湖厦村,
西与古巷镇枫洋乡相邻,曾属长美大队,1983年建村时用今名,内有长美社区居委会居民,为工农混居地区。明末(约1600)先民苏北温从凤塘鹤陇来此创村,因地势低洼,常遭西山溪水泛滥之灾,堤围屡被冲垮,田野一片水茫茫似湖,故名湖厦。原有张、林、洪、郭、高、苏六姓,现单姓苏。


元朝的《古潮州春城路》

一行辗转出西湖 ,
顺着城基过谢庐*1,
芳香十里春城路*2 ,
映日荷花入画图 。


注: *1:谢少苍 家族“府第”。 *2:南春路尾与下寺交界处有一春城楼(潮州府志载),往南护堤到云步市刚好十里,韩堤上有“十里长亭”,江边有一码头,云步市是水陆交通要道、商贾云集之地。云步有一建于元朝的“法光寺”(2004年重建,现已将竣工),比“开元寺”名列其次(潮州府志载)。
从春城楼到云步市古称春城路,路西侧多池塘,种的是莲藕,菱角,当荷花盛开季节到来之时,映日荷花、芳香四溢,是古潮州的一大优美风景线。

 
  太平路及东平路、西平路
  
  潮州城里有一条贯穿南北的长街,以前叫做“大街”。现在地道的潮州城人在口头上还是叫这条路为大街。
     1926年,军阀洪兆麟在潮州城开辟马路,于大街北端近上水门街口左近,掘出一块石碑。碑约一人高,近三尺宽,碑阳镌刻“太平”两个大字,碑的左下侧,镌刻“致和元年”四个小字。致和是元朝泰定帝的年号,是年为公元1328年。太平碑是六百多年前之物。
     洪兆麟获得此碑,乃于大街北端筑一三级圆台,树碑其上,称为百花台。太平碑背北面南,正前方就是大街。洪兆麟遂将大街易名为太平路。原大街左右两侧也各有一条纵贯南北的长街称为东堤和西街,至此也易名为东平路和西平路。
     军阀盘踞时期的太平路并不太平。就在洪兆麟驻潮期间,有一次因欠饷而发生乱兵上街抢劫。太平路与竹木门街**汇的南侧,有一家百货商店,店名“潮一”,因关门不及,与乱兵推拒,有一店员当场被击毙。东平路,福盛烟丝店也同时遭劫。又在另一次乱兵抢劫时,太平路羊玉巷口有一间庄吉昌的旧衣店,因店门已关闭,被乱兵把招牌从左向右看,店号昌吉庄,以为是银庄,也遭抢劫。
     洪兆麟所筑的百花台,在潮州解放前夜,被镇衙锣鼓馆连夜拆毁,太平碑不知所终。太平路的路名则定下来了。
  (PS.现在的百花台职业中学,名称就是由此而来。太平路就是现在牌坊街所在地)

东平路 长1400米,宽3-6米。以水平路为界,北段称上东平路,南段称下东平路。昔时属韩江堤岸,称东堤,明洪武三年(1370年),潮州指挥俞良辅筑石砖城,被围进城里成为一条内街,称为东街,解放后改称今名。

西平路 长1495米,宽4米。旧称西街,以开元路为界,以北称上西平路,以南称下西平路。司巷一段,旧有“岳伯”、“省郎”两牌坊,称“岳伯亭街”。下西平路北端昔有分巡道行署衙门,其后面小巷称道后巷。

  青龙庙
  
   青龙庙在府城的南大堤上,首当韩江之冲。神明一贯灵验,经常化为蛇状的灵物蜿蜒盘曲在神龛上,显现于香案之间。因其色青,所以称为青龙;时隐时现。当地人说,如果见到了,就会大吉大利。不论士大夫或是商人,经过潮州时,都前片拜祭;过后必然有好报应。潮人如果看见青龙出现,就认为是神龙降临,虔城地奉侍,不敢有所怠慢。并将神龙供奉于庙中,让人求愿。
   建庙的时代已不可考证。相传神是蜀汉时的永昌太守王伉。诸葛亮征蛮的时候,守城的王伉为抵御贼寇献身而成为神。明时有个云南人到潮州做官,他把神像也带到此地供奉,称为安济圣王。并建了庙,用来镇水灾,祈求获得安宁。这就是相传若治理有功,人民就会祀奉他的情况吧!

  
潮州竹竿山
名字的由来,民间有个传说。唐朝大文豪韩愈被贬到潮州之后,正逢潮州大雨成灾,洪水泛滥,田园顿成泽国。他马上成立“防洪抗灾领导小组”,又亲自到城外巡视,只见北面山洪汹涌而来。韩愈心急如焚,心想这山洪如果不堵住,百姓难免受害惨重。于是他骑马到城北,先看了水势,又看了地形,随即吩咐手下紧随他的马后,凡马走过的地方都插上竹竿,作为堤线的标志。韩愈插好了堤线,就通知百姓,按着竿标筑堤。久受洪水之苦的百姓,见新来的刺史为他们办实事,都十分感动,纷纷赶来筑堤。岂料一到城北,只见那些插下竹竿的地方已拱出了一条山脉,堵住了北来的洪水。从此,这里不再患水灾。百姓纷纷传说:“韩文公走马牵山。”这座山,后来就叫做“竹竿山”。


环城路 文革期间划段为“解放东路、解放西路、解放南路、解放北路”,因为它们环绕古城东、西、南、北侧,1981年地名普查时统称环城东路、环城西路、环城南路和环城北路
  韩山
  
  韩山在潮州城的东面,旧称双旌山。山顶有三个峰,形似笔架,故又称笔架山。韩昌黎在潮州当刺史时,常到此山游览,因此又称韩山。后来在山上建了一祠。宋代陈尧佐、刘允、杨万里都写有关于韩山的诗。祠左面有侍郎亭;亭左面有陆忠正祠,是纪念宋代丞相陆秀夫的。中峰北面有巨石,叫双旌石;左峰的山麓(广济桥的东面)有一个宁波寺。康熙十九年庚申,知府林杭学把昌黎祠、文昌阁及曲水流觞亭翻新;二十年辛酉,重建陆忠正祠,又修建了玉皇殿,但现在又荒废了。书院在山麓,即旧称韩山书院的,现在是师范。
  
  中山路 别看中山路只有674米,6—7米宽,却牵扯了很多大人物的故事。
  
   虹桥头(即虹桥中学门口)一带曾称刘厝埔,相传清末黑旗军首领刘永福家人曾经住在此地,因而得名。
   西平路口旧称九板桥头,因桥得名,桥废名存。同仁里至九板桥头一段,曾为清城守营都司署所在地,故称城守头。
   中山路东端官诰巷头附近原有武庙,是潮州总镇署衙门旧址,故此段称为镇内或镇前。民国十一年(1922年),军阀洪兆麟建将军楼于城守营旧址(今老干部活动中心),楼前置假山园林,以其字湘臣取名湘园,后整修马路称湘湖路。其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中山路。
  
  昌黎路
  
   此路是潮人为纪念唐时在潮为官的韩愈而兴建的。此路长340米,宽约10米,它位于昔时府衙前,称府巷。东段称东府巷,西段称西府巷。东端与太平路相交处原有“韩昌黎伯”坊,上书“昌黎旧治”,1922年辟为马路时,命名为昌黎路。
  (PS.潮州电影院及学宫位于昌黎路)
  
  文星路
  此路南连昌黎路,北接中山路,南端西侧有明朝年间重建的海阳县儒学官(俗称学宫),人谓“一路文星”,意为缅怀老师,盼文运亨通,因此称文星一路。原来在路首竖有“文星一路”石碑,后来简称为文星路。
  
  义安路
   明初名“仙街”或“新街”,因路北正对昔时府治大门,又称府前街。1923年拓建马路时,为纪念潮州昔时“义安郡”的美誉,遂改名为“义安路”。
  
  南春路
  长1207米,宽10米。旧名南门街,明洪武三年(1370年),筑石砖城,开七门,出南城门过南濠吊桥就是街首,街头向西南延伸与春城楼,1927年开辟马路,取南门到春城楼首字改称南春路。
  
  西马路
   长761米,宽6米,从太平路百货大楼至仙街头一段,因旧时开元寺范围较大,路在开元寺后,称开元后巷,简称后巷,与太平路相接,称后巷头。中段与西平路相交处,原有一小庙,石匾门额题“名胜境”,故此路段也称名胜境。由此到西门一段称西门街。民国期间经整修,为通向西门主道路,统称西马路。
  
  北马路
   旧称赞善街或北门直街。明嘉靖《潮州府志·卷八·杂志》载:“自北门抵观音阁,赞善街向南延伸至玄武庙(今真武宫)。”民国11年(1922年),辟中山路横穿赞善街后,赞善街遂止于中山路,南段改称“真武宫巷”,北段改称北马路。1947年秋,北门商户集资,对北马路裁弯取直,1974年又进行全面整修,现为北门主要商业街。
  
  开元路
长668米,因开元寺而得名。文革时曾改称群众路
  
  开元镇国禅寺
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区中心。前身为荔峰寺,唐代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敕建开元寺,元代改为“开元万寿禅寺”,明代称:“开元镇国禅寺”,又称”镇国开元禅寺”,加额“万寿宫”,俗称开元寺一直沿用至今。向为历朝祝福君主、宣讲官府律令之所。以地方宽敞、殿阁壮观、圣像庄严、文物众多、香火鼎盛而名闻遐迩,为粤东地区第一古刹,有“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之美誉。
  义井巷
  因巷正对义井而得名(昔名佛道巷)
潮州开元路不远处的东畔有一口古井,人称为“义井”井对面的胡同,便称为“义井巷”。
相传南宋末年,元兵入侵,南宋皇室南逃。帝昰死后,陆秀夫、张世杰等大臣拥立赵昺为皇帝。次年,元兵进一步南侵,帝昺继续逃走。当他们一行来到潮州的时候,由于当时兵荒马乱,城中居民门户紧闭,帝昺一行口渴难忍。当他们走到城南时,见路旁有一口井,井水清澈。可是,到处找不到汲水用具,真是望水莫及。宋帝昺长叹一声:“难道井水也来欺负朕么?”
说来也怪,话音未落,但见井水蓦然上涨,涌至井面。帝呙大喜,以手掬水痛饮,感慨地说:“井也知君臣之义!”并封为“义井”。
从此,“义井”和“义井巷”的名字便叫开了,并留传至今。


  
  石牌巷
  因巷中有“石牌古庙”而得名,
  
  庵巷
  因“六通庵”而得名。
  
  辜厝巷和郑厝巷
  因潮州先贤辜朝荐(明末太帝寺少卿,为辅助郑成功七公之一)和郑崇(明永乐大理寺平事)的府第所在而得名(郑厝巷因面对四目井,故又名四目井巷)。
(ps.潮州太平路南段郑厝巷对面,有一古井,叫“四目井”据载为宋时卢陵人彭延年所建。
当年,彭延年由大理寺少卿谪知潮州时,正值交趾南天国王侬智高反叛,兵迫潮州城下。当时,潮州城被团团围困,缺粮断水。为稳定民心,鼓舞士气,彭延年特命在全城内打了36眼井供人民汲用。不久,彭延年破敌,射杀敌首,平定反叛,升为大理寺卿。这四目井就是当年彭延年所打的 36眼井之一。
相传,当年井内有4条金丝鲤鱼,每条长约1尺半。每当中午时分,鱼儿游戏井中,十分诱人。后来,有一个地方无赖之徒,偷偷地钓去一条,并迫不及待地煮了吃。第二天,这个人就死去了。
消息传开,人人都以为红鲤鱼是圣物,再也没有人敢偷钓了。)

  
  家伙巷和甲第巷
  据考证和传说因巷中曾存放附近道台的兵器(潮人俗称家伙)和原为校场地而得名(校场因潮语与甲第谐音),但对此史籍并无明确记载。
  (PS.又有一个说法是说跟林大钦有关,我没找到相关记载。)
  
  “浮洋”和“浮岗”
  
   潮州市浮洋镇的“浮洋”和凤塘镇“浮岗”村的来历
  
  在宋朝治平四年(1067年)九月,潮州发生大地震,海阳县地震泉涌,房屋倒塌,城郭顷倒。原一些沼泽升为高地。浮洋和浮岗就此产生。
  
  ----------------
  
  “长尾”和“割尾”
  
  枫溪“长美”和城西“古美”的来历:
  
  三利溪流过潮州城西南15里的地方多沟渠池塘,有块长长椭圆形的2平方里的绿洲,人们叫它作“长尾”为了文雅,称为:“长美”。
  
  韩江在300多年前,有一次崩堤,崩安南庙“孝子坟”时“岸西乡”尾被洪水割去一大半,剩下现“潮安造船场旁边那个村,人们叫它”割尾“,为了文雅,称为:“古美”。不会被割的称“拍索上埔”。
  
  枫溪“田寮” 与“客仔寮”
  
  古潮州**体是从北方和中原经福建莆田迁入,
  这里是潮水往复地带,刚来是一家人或几家人在沼泽高地找地方搭个寮住下来,自然村就是这样慢慢形成的,“田龙”又名:“田寮”,
  就是一家人或几家人在田头找地方搭个寮住下来,这里就是现在枫溪区田龙管理区,以前一度叫“藏龙”。
  浮洋镇“新安”村,又名:“客仔寮”,“客仔寮”住着客人的后裔,这里就是现在的浮洋镇的新安村。
  
  枫溪“古板头”一名的由来
  古板头有三个自然村,1:翁厝、2:上林(又叫上头山)、3:谢厝和下林。三个自然村的点连起来成一等腰三角形,在等腰三角形的中点建一座龙女庙,叫姐宫,即龙王第三女儿,因为在建庙的前几年老是干旱,听说建龙女庙定址是请虱母仙来看的,虱母仙原是元末农民起义军主力陈友谅的军师何野云,陈友谅在长江与朱元璋一战中箭身亡,自此何野云当了和尚从浙江来到潮汕一带为民搞建筑看风水,世人称虱母仙。三个自然村形状象一粒橄榄的头部,潮州人叫“橄榄头”,为了文雅,称“古板头”。
  
  乌洋、羊头和羊尾下,
  
  浮洋镇的乌洋村、枫溪区英塘村和洋头村有它们的来历:
  
  这三个村的地理象一只黑山羊,各有各的位置,顾名思义,
  乌羊主姓陈、林。羊头(洋头)主姓洪、廖、郑。英塘主姓王。
  英塘:原名“羊尾下”,意思是:能生殖千子万孙的地方,其实是风水宝地。后来也证实在几个村中,英塘繁衍后代特别快、素质高、富裕。但就是名字不好听,后来出了个贤人“王延康”,在原来明朝初年虱母仙为乡里造的风水地:造“七星伴月”大门楼两旁加写了一副对联,英才合沓兴槐里,塘水流连荫梓庭。“羊尾下”村,自次改名英塘村。
  据说:名字改后,虽好听,但繁衍后代的数量急剧下降,还有在大门楼内,原来有七块大石和一口大井,叫“七星伴月”,大井能够供全村人饮水之用,这口井里有块浮雕龙石,到正午时,日照井底:活龙活现,就是再干旱,泉水还是源源不断。“七星伴月”,旧址还在,有兴趣者可以前往观赏。
  
  PS:
   流传最广的还是“仙佛造桥”的故事:说是韩愈到潮州后想在溪上建一座桥以造福两岸百姓,但水深流急难于施工。便请他的侄孙、八仙之一的韩湘子和活佛广济和尚来帮忙,广济和尚负责西段,八仙负责东段。于是仙、佛各显神通。
     广济和尚到了桑埔山,一念咒,满山石头霎时变成一群羊,被他赶往潮州城。八仙则到凤凰山,把山上石头变为一群猪,也赶往府城来,别人都走得快,铁拐李腿脚不便走得慢,半路上碰到一个孝妇在坟前啼哭,这晦气一冲,法力失灵了,那群猪随即倒下,变成现在的猪山。广济和尚到潮州时,发现羊少了二只,急忙回头去找,找到后刚要赶来,不料遇到一个贪心的财主,硬说羊是他的,拖到自己的田里。羊不肯走,财主抽了一鞭,二只羊变成两座山,把财主的几百亩田都压在山下。这就是现在的“乌洋山”。
     八仙少了一群猪,广济和尚少了两只羊,石桥建到中间便合不拢。铁拐李急得直跺脚,结果把东岸一个桥墩踩低了一角。正在此时,只见何仙姑把手中的宝莲花抛下江中,花瓣散开来变成十八条梭船,对岸的广济和尚也把禅杖抛下江,变成长绳把梭船连成一道浮桥。
     因为是仙佛合力建造的,所以这条桥就有二个名字:湘子桥和广济桥。
             (本资料摘自潮州日报)
 
  韩江,北源汀江,出福建长汀县上坪七星岽,南源梅江出广东紫金县白山岽,在大埔县三河汇合,南流至汕头、澄海市附近入海,全长约470公里。上中游多峡谷,下游为三角洲平原,分北溪、东溪、西溪流经澄海、汕头入海。由于水深流急,自古在梅州以下可通航,是水运的交通要道。韩江早在唐朝时就有鳄鱼在此繁衍生殖为患,故韩江的名称也随着鳄鱼的存亡而变更。现把已发现的韩江古今20个名称辑录如下
  
  一、员水。据《中国古今地各大辞典》:韩江条“上源曰汀水,亦曰鄞江。出福建长汀县北观音岭,南流经上杭县东而南,纳永定县水,入广东大埔县境。经县西三河司东北,纳大靖溪,又纳梅江(即清溪水),三水既会,水势始盛,曲折南流……分流入海,即古员水。”《辞源》也载,韩江“即古员水。”
  
  二、恶溪。因昔时产鳄鱼而得名。韩愈《鳄鱼文》一开始就有“维年月日,潮州刺史韩愈,使军事衙推秦济,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以与鳄鱼食……。”《昌黎文集·泷吏》载“下此三千里,有川始名潮,恶溪瘴毒聚,雷电常汹汹。鳄鱼大于船,牙眼怖杀侬……”
  
  三、恶溪水。亦因江中鳄鱼故名。宋黄裳《新定九域志·古迹》潮州条下有“恶溪水”之称。
  
  四、恶水。亦因江中有鳄鱼故名。也是恶溪水之简称。《辞源·韩江》“韩愈谢上表,所称过海口,下恶水。涛泷壮猛,难计程期,即此。”
  
  五、鳄溪。亦因江中有鳄鱼而故名。潘载和《潮州府志略》载:“意溪,旧名恶溪,又名鳄溪,在县东五里,韩愈驱鳄即于此处,实即韩江之一段。”《潮州志·丛谈志·鳄鱼》“意溪其水险恶,一名恶溪,以产鳄又曰鳄溪。”
  
  六、鳄水。亦因江中鳄鱼故名。林大川《韩江记·镇平会馆》有“领凤城襟鳄水山辉川媚于斯萃海岳精华”之联句。
  
  七、鳄波。据林大川《韩江记·大佛殿》载:“林一铭题‘鳄波塔影’一额,鳄波谓鳄溪。”
  
  八、意溪。恶溪之转谓。据清顺治《潮州府志·韩江小记》载:“鳄溪一名恶溪,亦名意溪。”
  
  九、溢溪。意溪的别称。据光绪《海阳县志·杂录》载:“意溪”即溢溪,见梁梦剑(修东堤堤记》。
  
  十、蔡家围,鳄溪的俗称。据郑昌时《韩江闻见录》载:鳄溪俗呼蔡家围。”又韩江竹枝词“龙湫宝塔水云隈,一曲琵琶向晚催,绝爱洲前春涨活,蔡家围外载花来。”(笔者按:蔡家围实为意溪镇内一处地名,作为韩江别称似不那么恰切。)
  
  十一、湫水。因龙湫水而得名。据《旧唐书·韩愈传》载:“初,愈至潮阳(指潮州),既视事,询吏民疾苦,皆:‘郡西湫水有鳄鱼,卵而化,长数丈,食民畜产将尽,以是民贫’。愈往视之,令判官秦济炮一豚一羊,投之湫水……”。郑昌时《韩江闻见录》载潮州八景诗,“龙湫听涛”其中有:“当年宝塔镇龙湫,此日龙湫水自流”之句。
  
  十二、凤水。因一源于凤凰水而得名。“城之东有溪,其水自循梅汀赣而下,日鳄渚……曰凤水者,以凤凰山一水缘溪而出”(引自《永乐大典》潮字号《图经志·州治形胜》);“郡治东南数十里有洲……洲外为韩江;一日凤水”。(引自林大春《凤凰台记》)。
  
  十三、凤凰溪。得名与凤水同。据清周硕勋《潮州府志·山川》载:“凤水城北,发源于凤凰山,汇于鳄溪,一名凤凰溪、意溪;一名恶溪、鳄溪”。
  
  十四、鳄渚。因韩愈在此驱鳄而得名。郑昌时《韩江闻见录》鹦鹉碑歌有“波澜鳄渚添淋漓”之句。据《永乐大典》潮字号《图经志·州治形胜》载:“城之东有溪,其水自循梅汀赣而下,曰鳄渚者,以韩公驱鳄于此而得名也”。(笔者按:渚指水中的小块陆地,鳄渚指韩江别称似不恰切。自古曾作为意溪的别称。)
  
  十五、韩江。因潮人纪念韩愈刺潮祭鳄而得名。始于何时不详。笔者认为韩江得名应与韩祠韩山同时改称的。明郭春震《潮州府志·地理志》载:“韩江,在城东源于汀赣会于三河合产溪、九河、凤水、过凤栖峡及于意溪至于韩江。(江即鳄溪,昔鳄为民害,唐韩愈作文驱之,州人德韩故以名)”。
  
  十六、韩溪。意与韩江同。清周硕勋《潮州府志》载:“明广西副使周宗礼(海阳人)《筑南堤新涵沟碑》:澄邑凡七都……南北有二堤,为三都,保障韩溪水东注,夹堤左右,堤内曰数万计”。
  
  十七、韩水。韩江别称,林大川《韩江记·上谕》有“韩水韩山外……”之称。
  
  十八、韩川。韩江别称。林大川《韩江记·胡卧云》有“秋风吹梦到韩川”之句。
  
  十九、湘江。因韩湘子得名。据林大川《韩江记·湘江》载:“湘江即韩江,以湘子得名。”
  
  二十、东江。因地处潮城之东而得名。《永乐大典·潮州学校》载:“……按旧图经云,州学自宋以来,凡六迁。初建于夫子庙,于治城南址,庆历间,立学于东江之湄”。(《四库全书》第562册579页)《韩江水利》:“韩江亦宜曰东江,不曰东江者,不与惠州争也。”意谓韩江有一名称叫东江,因避免与惠州的东江相混,故后不称之.
  
  韩江自古以来,沿用的名称有员水、恶溪、恶溪水、恶水、鳄溪、鳄水、鳄波、意溪、溢溪、蔡家围、湫水、凤水、凤凰溪、鳄渚、韩江、韩水、韩溪、韩川、湘江、东江等20个。其中的员水是古韩江的本名;恶溪、恶水、恶溪水、鳄溪、鳄水、鳄波、鳄渚、意溪、溢溪、蔡家围十名,是因当时韩江有鳄鱼而得名,或因此而转称的;凤水、凤凰溪皆因韩江有一水源于凤凰山;韩江、韩溪、韩水、韩川都是后人纪念韩愈治潮祭鳄而改名的;湫水因龙湫水而得名;湘江即相传韩湘子辅建湘子桥而得名;东江因地处潮州城之东而得名。韩江沿用的20个名称中,有的原专指韩江的一段,有的泛指整条韩江。韩江诸多名称,现常用的只有韩江一名。其中的意溪一名已成为特指潮州城东一个镇的专用地名,鳄渚、蔡家围又是意溪的别称。
    
 
  “陈桥”一名由来
  
  离卢氏宗祠约150米,在现在的陈桥19队,有一条大约5米宽的水利沟,沟边有个土地庙。这就是“陈桥”。
  这里离“潮汕平原”最早的人是“陈桥人”的发源地——“陈桥贝丘”约一里路。
  在古时候,这里住着最早来创祖开基姓陈的一户人家。沟两边周围有自家的房子和田地,为了方便,自建一小桥,自枫溪西塘一带的人要上潮州府城,经大园、莲墩、云里、必经此桥,才能进城。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这里叫“陈桥”,
  后来才有卢姓(陈桥卢)、周姓(后人家周)、十亩卢、新埔卢、新埔林等。由于种种原因,后来,姓陈的家族搬走了几百年。
  但直至现在,整个村庄还叫“陈桥”。
  往往一些人误认为:陈桥,最早是指,老潮汕铁路经过的新埔村粉碎瓷土水对边、大榕树旁那个火车桥,其实不然。
(PS.其他资料:
陈桥村位于四联村西头,古时住过陈、吴、詹、庄几姓,后来几姓皆流徙他乡。当时陈家有一座桥,称“陈桥”“ ,因此村庄也取名“陈桥”。现在陈桥有卢、林两姓。卢姓先祖发源于范阳,后迁居福建,再从福建迁澄海冠山(关陇)。明代初年,先辈卢玉峰从澄海冠山迁来陈桥定居,及后子孙蕃衍,部分人迁往十亩、新埔居住。林姓的先辈发源于福建,明代初年才从福建迁来陈桥定居。
陈桥村卢、林两姓,绵延几百年。
十亩村位于四联村的正中南面,祖先自明代时从陈桥村搬来十亩定居。因村中有一个鱼池十亩地,因此村名也就称为“十亩’。十亩村单一姓氏,皆姓卢。
新埔村位于四联村东头,古时住有郭姓、邱姓,后来迁居。现住卢、林、丁三姓。卢姓的祖先系明代时由陈桥村经十亩村再分居而来;林姓从福建迁来,丁姓系清代才从磷溪镇仙田村搬来。因为新埔的村庄建在一个土丘(埔)上,故名“新埔”。

  
  花园村
  
    潮州西门外有花园村,传说即明朝潮州西郊的蔚园,为潮剧《荔镜记》中五娘之父黄九郎所居。屋舍今已不存,惟旧址尚存一古井,人称“五娘井”。相传五娘常于此井汲水浇花。还有“五娘墩”,也传说是五娘眺望园林和田野景色之所。西郊还有一地段名曰“楼下”,相传系五娘绣楼原址附近地界。
现有林、谢、王、吴、陈、李等姓氏,当地人习惯称头乡、中乡、尾乡。

  PS.五娘墩已经被推平建成住宅小区(新嘉华庭)、五娘井倒还在、住旁边的村民还经常在那里打水用。希望伟大的ZF和开发商别把手伸向那里,给我们留点东西怀念。
  
  
  潮州城西,后沟村,来历。
  
  后沟村古时候原是:一个大埔和一条大水沟,后沟村后来也是因此而得名。附近是现在的“潮州体育馆”和“新乡村”。传说后沟村最早原是:潮州北门李嘉诚祖坟守坟人住的地方。(李嘉诚的祖上是居住在潮州北门面线巷)。后来由于在别处有一块风水地比后沟埔这里更好,祖坟移到别处,但守坟人的家属还继续住在这里,子孙一直繁衍至今。
  
  
  潮州龙湖(塘湖)和龙湖寨的来历
  
  龙湖寨是潮州一处古聚落,位于韩江下游的西溪与古彩塘溪(已湮没)的叉口处,其地可谓人杰地灵,是古潮州的重要商埠,又是人材辈出的“风水宝地”。龙湖又称塘湖,因村西、南、北皆池塘(古彩塘溪遗迹),故名。
  龙湖寨这名字挺好听的,有什么来历吗?古时候的龙湖叫塘湖,因为先前塘湖乡是海滨沼泽地带,先民挖取西面的土铺垫地基,挖出了许多池塘,于是塘湖主成了这里最早的名字。明朝时期,为了防御倭寇,这里的居民合力建起了寨墙,整个寨墙沿着韩江带状分布,貌长如龙。后来依寨子的形状,居民们给它起了个吉祥的名字,就是现在的名字——龙湖寨”。
  龙湖创乡于南宋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龙湖寨北城门边的这块石碑清楚地告诉我们龙湖的来历。
  
  初创乡年代应为南宋绍兴二年以前(《海阳县志》有绍兴二年建地藏院的记载),经数百年龙湖先民的建设,至明嘉靖年间,为防御倭寇的侵扰,筑寨自卫,自此,龙湖寨就形成了“三街六巷”的聚落规划格局,寨中汇聚有数百座宗祠、府第、商宅、宫庙等建筑物。至今较完整地保存尚有一百多座,是研究潮州移民文化、商业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不可多得的大型民居聚落。
   历史上的龙湖寨水陆交通便利,对它后来成为繁荣的商埠是一个重要的条件。创乡之初,龙湖寨东有韩江西溪,西临尚未湮没的古彩塘溪,陆路又是通往府城的要道,周围十里沃土。恰处于韩江的出海口,古时陆路交通不便,大宗货物运输多通过水运,由于龙湖具备水陆交通的特殊位置,自然而然地成为历史上潮州的物资集散地之一,16世纪以后,海运业逐步有所发展,潮州后来兴起的小港口如东港、西港、溪东、南陇、东里及沙汕头,共同组成了当时联运的港口群,其中的西港即是龙湖东南方的西溪出口处,故龙湖历史上一直是潮州商业贸易十分活跃的墟市。目前从龙湖寨遗存的民居聚落规模,尚可想象出当年望族聚居、富商云集的盛况,其规模是一处正在发育的城市雏形,是可耕可贾的理想人居环境。
  
  清咸丰八年(1858),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将潮州辟为通商口岸,因潮州民众强烈反对,加上南海滨线逐渐南移,咸丰十一年(1861),中英双方改汕头为通商口岸,汕头港和樟林港从此随之崛起,西港和潮州其它港口一样,其海运口岸的功能逐渐退化。龙湖逐渐成为内陆镇。
  

“牛在仔教犁”乡的由来。


潮州城西郊“吉利乡”,原名“牛在仔教犁”。古时候潮州民间流传着一顺口溜:陈头、许尾、中间张,“牛在仔教犁 吉利乡”。潮州城西郊,吉利乡村,原是潮州牛墟,牛墟旁有一片可以试验“牛”耕作能力田地,“牛”的价钱未成交之前,都要到这里来试一试。“牛在仔教犁”乡因此而得名。
 
  “访问岭”的由来,韩愈来潮州任太守时,当时是和张千李万从高厝塘(当时还没有庄厝、许厝)上岸,步上(风柜岭),风柜岭下有一个村庄“风岭村”,就是现在的“枫溪林场瓷厂”,他们先到旁边的“七圣夫人宫”上香,然后到“风岭村”去向老百姓了解这里的风俗人文,和人民的贫富疾苦,然后步行到金山顶潮州府衙。现在的“凤山村”,就是到了明朝时才从风柜岭下的“风岭村”迁移来的。为何要迁移呢?,因为村里有人得罪了山贼,一夜之间,整个村庄被火烧得净光,大部分人迁到现在的“凤山村”。
  
  后人把(风柜岭)称做“访问岭”, 也有老人称其为:风围岭
  
  意溪中学与“万头猪场”
   意溪中学的前身是意溪书院,即原意溪初级中学。文革期间改为育红中学,同时开设高中部。原址是在现在的意溪渡口附近,后因发展扩大于1970年前后搬至现在的新址。新址是在人民公社时期“大养特养其猪”时所建的“万头猪场”改建而来的。这就是很多人至今仍称意溪中学为“猪场”的原因。

  枫溪堤头管理区一名的来历
  
  堤头村,在枫溪区管委会驻地东南3千米,护堤公路西侧,过公路便是韩江南堤,隔堤与东北角城西的古美村相望,西与古板头村、南与云步村为邻。相传明代创村,因此处是南堤起点,故名堤头。
  
  据《潮州二千年》一书记载:明、永乐元年(1403年)潮州地震,(1412年)北门决堤,(1487年)北门决溃,(1492年)潮州大水灾,飓风暴雨,大水冲决北堤淹没庄稼,冲决北堤,潮州顷塌200余丈。(1492年)北门决溃,城里水深1丈多。(1508年)潮州大地震,(1509年)台风海溢淹死多人。。。。。。。。
  前些年,南堤也屡屡决口,潮地苦于水患,韩江虚岸屡溃,民不聊生,盗贼蜂起。杨琠审度治河之计,于正德七年(1512年)上《请留公项筑堤疏》,提议湘子桥过往盐船税收,作修筑韩江经费,获准,号召:揭阳、庵埠、彩塘、金石、沙溪、凤塘、浮洋等民众筑堤至南桂郡、登云都。(当时官府告示,修堤后愿留下来的,分给土地,你们把决堤后的沙子挖走,堆成沙堆,直至看到表土可以耕种为止,三年不用向官府缴租),于是有:杨、林、谢、邱、李、郭、陈、董、八姓子孙在南堤决口修好的堤边定居下来,成为一个长方形的自然村,人们称为“堤头”。现存文物有:保存完好的宏伟建筑:“八德公祠”一座。
  
  (至于堤头的宝贵文史资料在《明,潮州府南门外堤头村杨氏族谱中有祥载)
  
  
  付录:
  
  潮州杨氏先祖:杨琠(1464—1516)字景瑞,号谨庵,生于明
 
 
  梅林湖
  潮汕最大的天然湖,位于桑浦山东南方,归潮安县庵埠镇辖。其得名原因在《潮汕百科全书》中有二说:其一,梅林湖本是陆地,有梅姓林姓胡姓三个乡村,此处后在一次大地震中下陷为湖,遂以三姓为湖名,其中胡姓改从水旁;其二,梅林二姓的乡村沉为湖,故湖名梅林。可见,梅林湖是因姓氏而得名,与上述“梅”字含义又有所不同。
 
 
  磷溪镇
  磷溪镇位于潮州市东南,距市区5公里,东为七屏山,与铁铺镇、官塘镇及澄海隆都镇交界;西与潮州市桥东相连;西南濒韩江东溪,与江东镇相望;东北为青岚山区,与饶平县接壤,全镇行政区域总面积73.48平方公里,全镇辖31个行政村和一个居委会,总人口约7万6千人。
  
  地方文史工作者:因为(镇)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溪口,溪口当时地处麒麟山下、北溪水头,取山和水之名为“麟溪”,原是写“麒麟”的“麟”,后来提倡简化,写成“磷”字。
 
 
  凤凰山、凤凰镇
  
  据《南粤志》记载,原来凤凰叫做翔凤山,到了唐朝时候,人们发现在原大山镇那边,有一个双髻梁,而从“翔凤”来说是单纯一只飞翔的凤,在那边发现一只凰,结果地名就变成凤凰。是根据堪舆学、风水学的理论,山形像一只凤一只凰,所以叫凤凰。
★1477年,即明成化十三年建饶平县,凤凰村归属饶平县。
★1958年11月,凤凰镇由饶平县划归潮安县管辖。
★2002年,原凤凰镇、原大山镇撒并组建而成现在的凤凰镇,凤凰镇成为为潮安县面积最大的镇。
  
 
  潮州市 潮州市在广东省东南部,市人民政府驻湘桥区。东晋咸和六年(331)设海阳县。隋开皇十年(590)设义安县,翌年置潮州,因临大海,潮流往复,遂以潮名州。1991年建潮州市(地级),辖湘桥区、潮安县和饶平县。
  
  潮安县潮安县在广东省东南部,韩江下游。县人民政府驻庵埠镇。东晋咸和六年(331)设海阳县。隋开皇十年(590)设义安县,翌年置潮州,1912年改为潮安县。
   庵埠镇 潮安县辖镇。县人民政府驻地。在县境南端。镇因驻地名。古为滨海贸易地,近有白云庵,故名庵埠。
   枫溪镇 潮安县辖镇。在县境中部。南宋属海阳县怀德乡。明嘉靖年间(1522—1566)因有一溪横贯乡境,两岸多红枫树,故改名枫溪。
   意溪镇 潮安县辖镇。在县境境中部,临韩江。唐以前韩江为鳄鱼肆虐之水,有恶溪之称,潮州剌史韩愈祭文驱鳄,鳄随人意南徙大海,改名意溪。镇从溪名。 
   古巷镇 潮安县辖镇。驻地原名枫山村,因杨铁岭山多枫树而得名。又因西山溪有天然小港,称为古港,后俗称古巷。
   浮洋镇 潮安县辖镇。在县境西南部,东临韩江。驻地原为海洋,后由韩江冲积成陆,人称浮地。明中叶成集市,名浮洋市。
   龙湖镇 潮安县辖镇。在县境南部。驻地原名塘湖,因三面为池塘环绕而得名。明天启年间(1621—1627)改为龙湖。
   凤塘镇 潮安县辖镇。在县境西部。镇以驻地名。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建村,昔因地形似凤凰,又为池塘环绕,故名。
   东凤镇 潮安县辖镇。在县境境东南部。驻地古称葱园,因村民多以种葱为主而得名。南宋宝庆年间(1225—1227)陈东溪由凤塘迁此定居,为怀念祖宗改名东凤。
   彩塘镇 俗称蔡塘市。潮安县辖镇。在县境南部。镇因驻地名。建于南宋,昔因有绵延数里的大池塘,状如彩带,故名。
   金石镇 潮安县辖镇。在县境南部。镇因驻地名。南宋淳礻右八年(1248)福建南部居民迁于此定居,结社盟誓,坚如金石,故名。
   沙溪镇 潮安县辖镇。在县境西南部。镇以驻地名。明嘉靖年间(1522—1566),凤塘溪头宫人到此建村,名为徙溪头,以后俗称沙溪头。
   江东镇 潮安县辖镇。在县境南部、韩江东西溪之间。镇人民政府驻中庄村,在韩江西溪东侧,故称江东,俗名溪东。
   磷溪镇 潮安县辖镇。在县境中部,西临韩江。镇人民政府驻溪口村。据《海阳县志》志:“磷溪一名麟溪,俗名溪口。”
   铁铺镇 潮安县辖镇。在县境东部。镇以驻地名。宋末元初有一打铁店,以造船钉闻名,人称打铁铺,简称铁铺。
   官塘镇 潮安县辖镇。在县境东部。镇以驻地名。宋代建,古时南为沼泽,鹳鸟成群,故名鹳塘,宣统二年(1910)取谐音改名为官塘。
   文祠镇 潮安县辖镇。在县境北部。驻地清初建圩,并建文章祠,圩因祠名。
   归湖镇 潮安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镇人民政府驻葫芦圩。原名龟湖,因产龟而得名。又因地势低洼,常归水成湖,清道光年间(1821—1850) 改称归湖。
   赤凤镇 潮安县辖镇。在县境西北部,西北面与丰顺接壤。镇人民政府驻峙溪村。民国37年(1948)因在凤凰山区建立红色政权,故名赤凤。
   凤凰镇 潮安县辖镇。在县境北部。因山川形似凤凰,故名
 
 
  潮阳县潮阳县在广东省东南部沿海。县人民政府驻棉城镇。东晋义熙九年(413)置潮阳县。因在大海之北,故名。
   棉城镇 潮阳县辖镇。县人民政府驻地。在县境东部。东倚东山,西靠西山,北接牛田洋,南濒龟头海新河。古称新兴乡。唐元和十四年(819)潮阳县治迁此,因境内多木棉,故称棉城。
   河溪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东部、榕江出海口西南侧,西南靠小北山。镇以驻地名。北宋末建,因有溪流经此注入牛田洋,故名。
   西胪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北部,北临牛田洋。镇区因地处榕江西岸,芦苇丛生,初名西芦。后因祠堂大门对联:“西山长拱照,胪水永朝宗 ”,改称西胪。
   关埠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北部。南以小北山为屏障,北临榕江。镇驻地在明洪武十四年(1381)在村前建门设关。嘉靖十一年(1532)以关前设圩埠,称关前埠,后简称关埠。
   灶浦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北部、小北山北麓,北临榕江。驻地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建圩,初名铭恩市。因当地举人黄劳赞称“圩场热闹,为杭州乍浦”,遂称乍浦圩。“乍”与“灶”潮音近,后改称灶浦圩。镇以驻地名。
   金玉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北部、小北山北麓、榕江中游南岸。镇人民政府驻金溪。近处有玉浦村,故取金玉名镇。
   金浦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龟头海北侧。驻地建于南宋,因地势低洼,原名深浦村。清乾隆年间(1736—1795)村人安襄郧兵备道郑之侨倡议改称金浦。
   和平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镇区盛产蚝,原名蚝坪。南宋末年文天祥率军抗元,路经此地倡议改名和平。镇以驻地名。
   谷饶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北部、练江支流谷饶河以西、小北山南麓。明代因常闹旱灾,称赤寮。清末修河引水抗旱保收,改称谷饶。
   铜孟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中部、练江中游北岸。因镇人民政府驻铜钵盂村而得名。南宋嘉熙年间(1237—1240)建村。村前有土尾潭,状似钵盂,故名。
   贵屿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西部、练江中游、小北山南麓,西邻普宁县。镇人民政府驻华美村。境内有一小山,古时是海岛,取“珍贵岛屿”之义,雅称贵屿,镇以岛名。
   司马浦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西部、练江中游之南。驻地明洪武年间(1368—1398)建村,因祖先曾在朝中任过司马官职,又处练江水边,故称司马浦。镇以驻地名。
   峡山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中部。因东有蛇山,西有龟山,取“两山相合”之意称合山。明隆庆年间(1567—1572)改称峡山。
   陈店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西部,练江流经北部,西邻普宁县。驻地原名和畅乡,清宣统三年(1911)前因普宁县桥柱村有一姓陈村民到此开设小食店,人称陈店,村后来改称为陈店。镇以驻地名。
   仙城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西部、大南山北麓,西邻普宁县。镇区相传为虱母仙建城,是当时出入大南山的门户,故称山门城,后人为纪念虱母仙,改称仙城。
   雷岭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南部、大南山中部。镇人民政府驻双老。因西北有雷岭峰,故名。
   红场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西南部、大南山中部,南邻惠来县。镇人民政府驻苏林村。镇内有一岩石形状似船,原称石船,1961年为纪念大革命时期革命旧址“红场”改为今名。
   两英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西部、大南山北麓。两英圩于清乾隆元年(1736)已成圩集,圩东原有一小丘,竹林茂密,风吹竹摇,声如鸦啼,故名乌鸦圩,后雅称鹰圩,因先在溪北设老圩,后在溪南设新圩,合称两鹰圩 ,又“鹰”与“英”同音,后俗成今名。镇以驻地名。
   田心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部。南宋端平年间(1234—1236)福建莆田人于此定居。以溪弯曲似“心”字形,称心溪。清康熙年间(1662—1722)村秀才陈国崇又以心溪周围一片良田,改名田心村。镇以驻地名。
   井都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部。镇人政府驻神山村。因靠挖井取水灌溉作物,明、清称隆井都,后改称井都。
   海门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东部。地处练江出海口,原称海口村,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守御千户所迁此,建海门城,故名。
   成田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南部。镇人民政府驻溪东村。镇区大部分原是海滩,后开垦成良田,故名成田。
   沙陇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南部、大南山以北。镇区为洪积沙地,故名沙陇。镇以驻地名。
   胪岗镇 潮阳县辖镇。在县境中部。村创于唐,因靠山面海,芦苇丛生,取名芦苇岗,又“芦”与“胪”潮音相同,后改称胪岗。镇以村名 。
 
 
  普宁县普宁县在广东省东南部。县人民政府驻流沙镇。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取“普遍安宁”之意,置普安县。县治始在今潮阳县贵屿,明万历三年(1575)迁厚屿(洪阳)。万历十年(1582)改称普宁县。1952年县治迁流沙。
流沙镇 普宁县辖镇。县人民政府驻地。在县境中部偏东、大南山北麓、练江上游。古时此地河溪泥沙淤积,建村名流沙。清代形成流沙圩。镇因驻地名。
云落镇 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镇以驻地名。因山谷白云缭绕而得名,又传说有仙鹤栖密林中,故名云鹤。
高埔镇 普宁县辖镇。在县境西南部。镇以驻地名。清初建村于高坡地上,故名高埔。
船埔镇 普宁县辖镇。在县境西部。镇因驻地名。相传建于明中叶,初称船埠头,成集市后改名船埔。
梅林镇 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中部。明嘉靖年间(1522—1566)始建村,因多梅树而得名。清代形成梅林圩,镇因圩名
里湖镇 普宁县辖镇。在县境北部,北频榕江,邻接揭西县。镇以驻地名。古时此地榕江有龙门桥,桥下常有鲤鱼游跃,名鲤湖,简作里湖。
赤岗镇 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邻接揭西县。镇人民政府驻赤岗山村。明代建村,左侧有呈赤色山岗,故名。
大坝镇 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铁山西侧。清中叶建村于大沙坝上得名。后形成大坝圩,镇因圩名。
广太镇 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邻接揭阳县。镇因驻地名。清同治二年(1863)建广太圩,据碑记“承广之首,取平之义,曰广太圩”。
南溪镇 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隔江与揭阳县为邻。镇以驻地名。明洪武年间(1368—1398)建村,因临榕江南河,故名。
南径镇 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练江之北,东邻潮阳县。镇以驻地名,因处狮山和小园山径口,青洋村之南,故名南径。
下架山镇 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部。镇因驻地名,地处小丘,与3公里外之笔架山相比为低,故名。
麒麟镇 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东部。东倚老鼠尖山、大尖山。镇因驻地处麒麟山东麓得名。
占陇镇 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东部。1940年在东占陇与西占陇之间形成集市,称占陇圩。
池尾镇 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镇因驻地名 ,明末建村于大池塘末端,故名池尾。
军埠镇 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部,东邻潮阳县。镇以驻地名。原为荒埔,相传北宋杨文广平南时曾驻军此地,名军埔,后改名军埠。
洪阳镇 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原地称厚屿。明万历三年(1575)普宁县治此。1952年县治迁流沙。此地为洪阳圩,因处洪山之阳得名。
大南山镇 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中部。以镇西大南山为名。
燎原镇 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镇人民政府驻泥沟村。
梅塘镇 普宁县辖镇。在县境北部,北临榕江,隔江邻揭西县。镇驻地池塘边多梅树得名梅塘。

惠来县惠来县在广东省东南部沿海。县人民政府驻惠城镇。明嘉靖四年(1525)置惠来县,因县治惠来都得名。
惠城镇 惠来县辖镇。县人民政府驻地。在县境中部。原属潮阳惠来都,明嘉靖四年(1525)置县,为县治所,筑城,名惠城。又因城在葵岭之东南,别称葵阳。
鳌江镇 惠来县辖镇。在县境西南部,南邻陆丰县。镇人民政府驻中澳。因处鳌江北侧,故名。
岐石镇 惠来县辖镇。在县境西南部,南邻陆丰县。镇区北宋景礻右元年(1034)陈氏从福建莆田八角井脚来此落籍。因有奇石矗立,故名岐石村。
东港镇 惠来县辖镇。在县境西南部 。背靠三清山,面临鳌江河,邻接陆丰县。镇区历史上曾为月劳投溪通外海的小港口,故名东港。清初已形成圩集,又称东港圩。镇以驻地名。。
溪西镇 惠来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驻地明初建村,以地处龙江西岸,取名溪西。镇以驻地名。
东陇镇 惠来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驻地原村建在一高坡之东,故名东陇。
华湖镇 惠来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镇人民政府驻寨内村。原地有龙潭湖,俗称下湖,雅称华湖。镇以村名。
前詹镇 惠来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部。南宋末,詹姓从饶平到此建村,后有王、郑、陈等姓来此聚居。因詹姓先到,故名前詹。
周田镇 惠来县辖镇。在惠来县城东部。镇人民政府驻东前湖。南宋建村,因周围为山丘,名为周山,明代山辟为田,改名周田。镇以村名。
仙庵镇 惠来县辖镇。在县境东部,北邻潮阳县。镇以驻地名。明正德年间(1506—1521)建村,因村北有古仙庵,故名。
靖海镇 惠来县辖镇。在县境东部。原为海边渔村。明嘉靖后形成圩集,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靖海守御千户所于此,故名。 
神泉镇 惠来县辖镇。在县境南部。镇区为小岛,唐代岛上已有人定居,村座落于神庙前,称神前。后岛与陆连。明洪武时因海边有一甘泉,改称神泉。
隆江镇 惠来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驻地原为龙江边集市,名龙江埠,又名万兴寨,后建城,又称隆江城。镇以驻地名。
葵潭镇 惠来县辖镇。在县境西部,邻接普宁、陆丰两县。龙江蜿蜒而过,江中有潭10余个,岸边璧水庵前有古葵树,葵潭名由此起。清末即有葵潭圩,镇以圩为名。
 
 
  饶平县饶平县广东省东南部沿海,东连福建省诏安县,南临南海。县人民政府驻黄冈镇。明成化十四年(1478)析海阳、揭阳2县地置饶平县,治下饶。因建县于平定三饶人民起义之后,取“三饶太平”意。
   黄冈镇 饶平县辖镇。县人民政府驻地。在县境南部、黄冈河下游。相传此地古为凤江(黄冈河)口商埠。宋初为粤东港口之一,称凤冈埠。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筑黄岗城于此。古时“岗”、“冈”混用,今用“冈”。
   海山镇 饶平县辖镇。在县境南部。镇人民政府驻黄隆。由多个小岛组成,因主岛为小山,故名。
   樟溪镇 饶平县辖镇。在县境西部。驻地樟溪圩创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1962年成立樟溪公社,1986年建镇。
   钱东镇 饶平县辖镇。在县境南部。镇以驻地名。取“钱”表示富贵,“东”字属木,寓根深叶茂,意在“家居荣贵腾达”。
   新圩镇 饶平县辖镇。在县境东部。镇以驻地名。原名义安圩,建于民国5年(1916)。后因圩址与原东门圩相邻,为别新旧,称新圩。
   浮山镇 饶平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驻地浮山圩处盆地山丘,遇暴雨周围水浸,故名。
   汤溪镇 饶平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镇人民政府驻汤溪水库副坝西侧。此地昔日溪中温泉溢喷,水温高达80摄氏度,故名烫溪,后改汤溪。
   三饶镇 饶平县辖镇。在县境北部。驻地明成化十三年(1477)为饶平县治下饶堡,清乾隆年间(1736—1795)建三饶楼。三饶原是县内上饶、中饶、下饶的统称。
   新丰镇 饶平县辖镇。在县境北部。镇以驻地名。原南北各有一居民点。南叫庆丰楼,北名荣丰楼。后中间形成集市。取两村之“丰”字,命名新丰圩。
   饶洋镇 饶平县辖镇。在县境北部,东与福建诏安县交界。镇因驻地名。因饶洋圩处洋较埔,原属上饶镇,故名。
   上饶镇 饶平县辖镇。在县境北部,东与福建诏安县交界。镇人民政府驻茂芝圩。原属海阳县元歌都上饶堡。
   柘林镇 饶平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部。相传南宋末福建人居此。昔日草木丛生,唯柘林最茂,故名。
   汫洲镇 饶平县辖镇。在县境南部。镇人民政府驻井南后山。古称瀛州。因海汊纵横境内,形似“井”,后改“瀛”为“汫”,故名。
   大埕镇 饶平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部、粤闽边界处。明初建村,有大片盐埕,故名。
   所城镇 饶平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部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在了望山下筑城,门守御千户所,称大城所。简称所城,
   联饶镇 饶平县辖镇。在县境东部、黄冈河北侧。东与福建省诏安县交界。乡人民政府驻深涂村。1961年析凤江公社联山、霞饶两乡成立联饶公社。
   浮滨镇 饶平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黄冈河中游西侧。镇人民政府驻溪楼村。原名浮墩。20世纪30年代称浮滨。
   高堂镇 饶平县辖镇。在县境南部。镇人民政府驻高堂村。明洪武年间(1368—1398)梅州人来此山沟池塘边置居,名沟塘。清代建大庙佛堂,雅称“高堂”。
   东山镇 饶平县辖镇。在县境东部,东与福建省诏安县交界。镇人民政府驻东山圩。1949年建圩于东山村,以村得名。
   新塘镇 饶平县辖镇。在县境北部 西侧,邻接潮州市。镇人民政府驻新塘圩。明末圩集置新塘洋地,故名新塘圩。1975年从三 饶区析出建乡。
   建饶镇 饶平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东邻福建省诏安县。镇人民政府驻大埔。1958年属上饶公社。1962年成立建饶公社,取上饶之“饶” 及新建之意而得名。
 
 
  澄海县澄海县在广东省东南部沿海。县人民政府驻澄城镇。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为抗御海寇袭扰,划海阳、揭阳、饶平3县共7都置县,以 “澄清海氛”之意命名澄海。
澄城镇 原名澄邑。在县境南部。澄海县辖镇。县人民政府驻地。宋称潮州辟望司。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澄海县治此。1945年析 为城中、城南、城北3镇。1949年合建城关镇。1956年称在城镇。1959年改称城关公社,197 7年又称城关镇。1985年改称今名。
东里镇 澄海县辖镇。在县境北部。元初已有闽南渔民定居。境内有一小溪通过,溪之西为西陇,溪之东为东陇。后东陇易名东里。
盐鸿镇 澄海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东临南海,背倚莲花山。镇人民政府驻埔上园。以盐灶、鸿沟两村首字得名。
溪南镇 澄海县辖镇。在县境中部,东临南海。镇人民政府驻南砂村。因处韩江支汊南溪之南而得名。
隆都镇 澄海县辖镇。在县境西北部,东、南、 西三面韩江支流环绕。镇人民政府驻店市。宋初已有人定居,因盛产龙眼,称隆眼城都。后简称隆都。
莲上镇 澄海县辖镇。在县境中部,东临南海,西倚南崎山。镇人民政府驻涂城。北宋已有人定居莲峰之南,原为海洋堆积成的陆地 ,称南洋。清代更名莲阳,分上、中、下社。本镇大部居上社,故名。
莲下镇 澄海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镇人民政府驻槐东。北宋时已有人定居。原莲峰之南的海洋堆积地,故称南洋。清代更名莲阳,分上、中、下社,该镇属下社,故名。
上华镇 澄海县辖镇。在县境西部。 镇人民政府驻冠山村。1945年分设冠华乡、龙华乡、上中乡。1949年取上中乡之“上”,冠华、龙华之“华”,合设上华区。
外砂镇 澄海县辖镇。在县境西南部。镇人民政府驻蓬中村。北宋形成沙滩,位于辟望港(今澄城镇)之外围,故名。
新溪镇 澄海县辖镇。在县境南部。镇人民政府驻新合。原有一小溪从外砂流经此处入海,清咸丰年间(1851-1861)浚渠成新溪,故名。

  南澳县南澳县在广东省东南部近海。全县由23 个岛屿组成,县人民政府驻南澳岛后宅镇。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始称井澳,因澳城北之古井而得名。南朝梁普通四年(523),因岛在瀛洲之南,改称瀛南。隋始称南澳。“澳”指泊船之地。清雍正十年(1732)析饶平县云澳、青澳及福建诏安县深澳、隆澳和附近小屿,置南澳直隶厅。民国元年(1912)改称南澳县。
   后宅镇 南澳县辖镇。县人民政府驻地。在南澳岛西部。镇境东部古称隆澳,名称源于前江湾畔隆眼砂澳。《南澳志》载:隆隆澳南北皆面海,南为大海,北为内海,南称前江,北称后汐,澳人读“汐”若“宅”,故亦作后宅。
   深澳镇 南澳县辖镇。在南澳岛东北部。镇区因北有深澳湾,故称深水澳,简称深澳。镇以驻地名。
   云澳镇 南澳县辖镇。在南澳岛东南部,背山面海。镇人民政府驻西畔村。《南澳县志》载:“其山上有云气,故名云盖寺,宋时建。” 镇因寺名。简称云澳
   隆东镇 南澳县辖镇。在南澳岛中部。南临前江湾,北接后江湾。镇人民政府驻龙地。因在隆澳东部,故名。
 
  揭东县揭东县在广东省东南部。县人民政府驻曲溪镇。1991年置县,因县地大部为原揭阳县东部境地,故名。
   曲溪镇 揭东县辖镇。县人民政府驻地。在县境中部,枫江之西、榕江北河北岸。南宋始建。古有山泉顺势南流,从车涵口流经寨内注入榕江北河,因溪流弯曲得名。
   地都镇 揭东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部,面临榕江出海口。镇人民政府驻钱岗。古称地美都,历来为“鱼米之乡”,故名。
   登岗镇 揭东县辖镇。在县境东部。镇因驻地名。相传元天历三年(1330)福建人路过该地,登虎山四望,认为可定居,取名登岗。
   炮台镇 揭东县辖镇。在县境东部,榕江南河、北河汇合处。宋代建,原名铺前。清顺治十三年(1656)临江处建两炮台,俗称城仔内 。后渐成集市,炮台亦渐取代铺前。
   玉滘镇 又名玉窖镇。揭东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东邻潮州市。镇区明初有谢姓至此经商,居于大滘桥西侧,原名大滘,雅称玉滘。镇以驻地名。
   云路镇 揭东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梅岗山西北麓。1957年设云路乡 。因乡驻云路村得名。宋末建云路村,以期望子孙平步青云得名。
   埔田镇 揭东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黄岐山北麓。镇人民政府驻牌边村。1961年设埔田公社,因社址设于埔田村得名。埔田村名源于埔田湖。
   锡场镇 揭东县辖镇。在县境中部,西、南面 为榕江北河萦绕。镇以驻地名。初名三姓村。后村民淘锡砂,炼锡,改名锡场。
   新亨镇 揭东县辖镇。在县境西北部。清嘉庆年间(1796—1820)形成集市,称新亨埠,1949年置新亨镇。
   玉湖镇 揭东县辖镇。在县境西北部、榕江北河上游。镇政府驻洪厝村(玉湖圩)。因四周环山,中为湖沼,清以前称产湖。民国时期改称山湖。1949年雅化改名玉湖。
   月城镇 揭东县辖镇。在县境中部偏西,榕江南、北河之间。镇以驻地名,元致和元年(1328)立村,明建圆寨,寓意“十五之月”,故名。
   桂岭镇 揭东县辖镇。在县境西部。镇政府驻桂岭圩。
   霖磐镇 揭东县辖镇。在县境西南部、榕江南河中游北岸。镇人民政府驻南塘。清末磐溪都桂林村与霖田都德桥庵下村合建霖磐市于三角渡边,名意示霖田、磐溪两都共建。
   白塔镇 揭东县辖镇。在县境西部。镇因驻地名。 原名玉塔,因西北有小山联成“玉”字形得名。后因缺水地白色,俗称白塔。
   龙尾镇 揭东县辖镇。在县境西部。镇因驻地名。镇区处山峦似卧龙之尾,故名。
   渔湖镇 揭阳县辖镇。在县境南部、榕江中游南北两河中间。镇人民政府驻渔湖桥。古为咸淡水交汇的海边,渔民多在此作业,取名渔湖。
   仙桥镇 揭阳县辖镇。在县境南部,东北濒临榕江南河。镇人民政府驻仙桥山,故名。
   梅云镇 揭阳县辖镇。在县境南部,南依紫峰山,北临榕江南河。镇人民政府驻马索圩。因镇有梅畔、云光两村,各取首字而得名。
   磐东镇 揭阳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镇人民政府驻乔林村边(盘东新市场)。清属崇义乡磐溪都,因处磐溪都之东部,故名。
 
 
  揭西县揭西县在广东省东南部,榕江南河中上游。县人民政府驻河婆镇。1965年划揭阳县西部和陆丰县五云、上砂等地置县。因县地大部为原揭阳县西部境地,故名揭西。
   河婆镇 揭西县辖镇。县人民政府驻地。在县境中西部。1965年析置揭西县,始为揭西县治。明初有南关城,后为兵乱所毁。明洪武年间(1368 —1398),姓何老妇在南关城废墟上设卖茶寮,人称“何婆”,后成圩镇称何婆寮。近代改称河婆。此村是首站, 改为此名。
   棉湖镇 揭西县辖镇。在县境东部。创于北宋仁宗年间,古名道江,又称云湖,后因云湖沿岸多木棉树,故名棉湖。元代建棉湖寨。清代已成为重要集镇,称棉湖市。
   东园镇 揭西县辖镇。在县境东部、榕江南河中游北岸,邻接揭阳县。镇因驻地名。明万历年间(1573—1620)建村。原名冬茄园,以后谐音简称东园。
   塔头镇 揭西县辖镇。在县境东部。镇人民政府驻山寮。镇因塔头圩而得名。圩紧靠五经富水边,俗称大头埠,方音谐音塔头埠,今称塔头圩。
   凤江镇 揭西县辖镇。在县境东部。镇人民政府驻旧厝。主要由凤湖、阳夏、鸿江三地组成。取凤湖之“凤”,鸿江之“江”而得名。
   金和镇 揭西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部,南临榕江南河。镇人民政府驻牛埔圩。1956年成立金和乡,取金坑村之“金”,和顺村之“和”,合称金和。
   大溪镇 揭西县辖镇。在县境南部,榕江南河中上游。镇人民政府驻岭埔。当地人称南河为大溪,故名。
   钱坑镇 揭西县辖镇。在县境南部。宋初钱姓人居此,原名钱家寨。元初钱姓他迁,又榕江南河流经,改为钱坑。
   京溪园镇 揭西县辖镇。在县境东部。清末已在岭溪村南边形成京溪园圩,镇因圩名。
   五经富镇 揭西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镇以驻地名。元至正十六年(1356)曾姓人从北方展转五华河口后到此,设打铁铺五间,得名五家铺 ,后以敬重儒家五经,取五家铺谐音,名五经富。
   灰寨镇 揭西县辖镇。在县境东部。镇人民政府驻坡洋村。因灰寨圩得名。据称古民居多为石灰三合土建造房屋,人称灰屋,建圩称灰寨圩。
   南山镇 揭西县辖镇。在县境中部。因处大北山南麓而得名。
   龙潭镇 揭西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镇人民政府驻白棉湖。因境内龙潭水而得名。
   坪上镇 揭西县辖镇。在县境南部。镇以坪上圩为名。
   五云镇 揭西县辖镇。在县境西南部。相传古代有 5个仙洞,称五云洞,后简称五云.
   上砂镇 揭西县辖镇。在县境西部。因上砂河而得名。
   良田乡 揭西县辖乡。在县境北部。乡人民政府驻田心村。相传古代居住分散,乡民为交纳税赋,在此凑买部分田地为交税之本,名粮田,后改为良田。
 
  陆丰县陆丰县在广东省东南部沿海。县政府驻东海镇。南齐析海丰县东部地置陆安县。后废。清雍正九年(1731),析海丰坊廊、石帆、吉康3都置陆丰县,择陆安及海丰各一字为县名。
   东海镇 陆丰县辖镇。在县境西南部。县政府驻地。处螺河下游支汊东河之畔,故名。北宋建村,明崇祯九年(1636)建东海寨城,清雍正九年(1731)析海丰县地置陆丰县治此。
   甲子镇 陆丰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部。驻地港口有 60块大石,应60组干支字轮之一周,故用10干的“甲”和12支的“子”相配得甲子名,据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亦称甲子门。宋末元初建村。明初形成海防重镇。
   甲东镇 陆丰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镇人民政府驻石清圩。在甲子镇东,故名。
   甲西镇 陆丰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部。镇人民政府驻濠头。处甲子镇之西,故名。
   湖东镇 陆丰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部,南临南海。因驻地在十二湖之东,故名。
   大安镇 陆丰县辖镇。在县境西北部,处螺河中游。驻地附近陆军村环珠寨曾为唐武德五年(622)陆安县治,当时称大安屯,“大家安居乐业”之意名大安。
   博美镇 陆丰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驻地南宋成村,后成圩集,清代称坣尾市,雅称博美市。 
   南塘镇 陆丰县辖镇。在县境东部。相传驻地在清雍正元年(1723)有石、罗、古氏13户迁今十三街,处旧南塘村南面,名南塘圩。
   碣石镇 陆丰县辖镇。在县境南部,南临南海。驻地四周块石林立如碑,故名。
   陂洋镇 陆丰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镇政府驻陂沟圩。镇驻地陂沟圩紧靠田洋口,名陂洋。
   八万镇 陆丰县辖镇。在县境北部。因驻地在元末明初时,有百万里社群祀会、葫芦祀会,故有“葫芦百万”之称。后取“百万”的谐音俗成八万。
   金厢镇 陆丰县辖镇。在县境南部。明成化年间(1465-1487),驻地常有渔船靠岸避风销售水产品。万历四十年(1612)许氏迁此。因港口旁有一银色巨石横卧,状似箱子,名金箱。
   潭西镇 陆丰县辖镇。在县境西部。镇政府驻潭冲。镇地又处县城之西,故名潭西镇。
   西南镇 陆丰县辖镇。在县境西北部。镇以驻地名。驻地因处西山村和南山村之间而得名。
   上英镇 陆丰县辖镇。在县境西南部。 镇人民政府驻下英施。因有较大民居聚落上英,故名。
   桥冲镇 陆丰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镇以驻地名。
  河西镇 陆丰县辖镇。在县境西部。镇人民政府驻香校。处螺河下游西岸而得名。
   城东镇 陆丰县辖镇。在县境中东部,南临乌坎港。镇政府驻城东市场。处县城东侧,故名。
     
   陆河县 陆河县在广东省东南部。县人民政府驻河田镇。1988年建陆河县,因由陆丰析出,县治河田,故名。
   河田镇 陆河县辖镇。县政府驻地。在县境北部。因驻地近螺河和田背村,故名。
   河口镇 陆河县辖镇。在县境北部。驻地在南溪、北溪、螺溪3河交汇处,有圩集,名河口圩。
   新田镇 陆河县辖镇。在县境中部偏西北。相传明隆庆五年(1571)先祖从福建迁此,新开垦大片肥沃田地,后形成新田圩。
   螺溪镇 陆河县辖镇。在县境北部。驻地螺溪圩因处螺溪上游得名。
   水唇镇 陆河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驻地处河流岸边堤上,名水唇圩,镇名从之。
   上护镇 陆河县辖镇。在县境中部偏北。镇人民政府驻下垅圩。四周群山环抱,出入翻山上坡,故名上步,后取方言谐音得上护。
   东坑镇 陆河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因驻地处河田镇东之山坑名。
   南万镇 陆河县辖镇。在县境西北部。镇人民政府驻铺子店。以南告和万村各取一字而得名。
  
  海丰县海丰县在广东省东南部沿海。县人民政府驻海城镇。东晋咸和六年(331)置海丰县。南部大海中“水族甚多”。故名海丰。唐天宝元年(742)曾设海丰郡,乾元元年(758)废郡。
   海城镇 海丰县辖镇。县人民政府驻地。在县境中部。因是海丰县城得名。
   梅陇镇 海丰县辖镇。在县境西南部。驻地梅陇圩原为一状似“倒地梅”的沙陇,梅树头在梅峰山,树尾在梅冲山,故名。
   公平镇 海丰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驻地北宋初形成公平圩,交易明正公道,故名。
   小漠镇 海丰县辖镇。在县境西南部,南临红海湾。驻地小漠原为沙滩荒漠而得名。
   鹅埠镇 海丰县辖镇。在县境西南部。因驻地处一鹅形山下,故名鹅埠岭,清代称鹅埠圩。
   赤石镇 海丰县辖镇。在县境西部。驻地元末建。因街道日字形,故名日隆圩。清中叶,人称此乃烘炉地,需赤石垒筑才兴旺发达,遂改赤石圩。
   鲘门镇 海丰县辖镇。在县境西南部。驻地港口正对芒屿岛,使航道分开,形似两门户,相传西南海中盛产鲘刀鱼,故名鲘门。
   联安镇 海丰县辖镇。在县境中南部。镇人民政府驻渡头圩。据传清代为避免封建械斗,石塘、优埔、田心3约联合,保护人民安全,故名联安。
   陶河镇 海丰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部。镇人民政府驻陶塘圩。因陶塘圩与附城、可塘以河为界,故镇名陶河。
   赤坑镇 海丰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部。镇人民政府驻青坑圩。民国18年(1929)是赤卫队活动中心,故称赤坑。
   可塘镇 海丰县辖镇。在县境东部。因驻地由章氏二世祖可塘公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在今下可塘建圩,称可塘圩,后迁今址,仍沿用原名。
   黄羌镇 海丰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驻地明中叶盛长黄羌而得名。
   平东镇 海丰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镇人民政府驻日中圩。因处公平镇之东而得名。
   大湖镇 海丰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部碣石湾畔。镇人民政府驻石牌寮。因大德、湖仔为该地大村,1950年建乡时取两地首字合称大湖。
   城东镇 海丰县辖镇。在县境东部。镇政府驻上埔。因处海城东面而得名。
   红草镇 海丰县辖镇。在县境中南部。镇政府驻地青草圩。1927年12月海陆丰苏维埃政权建立后,改称红草,意为红色政权之草。
   马宫镇 海丰县辖镇。在海丰县南部。清中叶,驻地建天后庙妈祖宫后逐渐形成圩集,称马宫圩。
   田墘镇 海丰县辖镇。在海丰县东南部,东临碣石湾。驻地田墘圩原被海潮冲刷,地面破碎,地势龟状畸零,故名田畸, 后取方言谐音田土乾。
   东涌镇 海丰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部。因驻地处品清湖东面一河涌而得名。
   捷胜镇 海丰县辖镇。在县境南部。因驻地处捷琅埔古战场,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建城。取意“告捷取胜”,故名。
   遮浪镇 海丰县辖镇。在县境东南端。驻地地处三面环海的半岛,为遮风避浪屏障,有遮浪圩。
 
 
  (一)弃俗从雅类地名
   所谓“弃俗从雅”,此类地名,俯拾皆是,如潮安县“下尾”村,写作“华美”。“华美”两字,在潮汕十分典型,几乎大部分口语叫“下×”或“×下”的地名,潮汕地区不少都写成“华×”或“×华”。“尾”则写成“美”。除“华美”之外,澄海市“下布村”写成“华富村”,“下窖”曾写作“华窖”,“下埔”写作“华埠”,“埔尾”写作“埔美”,“尾埭”写成“美埭”,“埭尾”写作“岱美”,“陇尾”写成“龙美”,“赶尾”写作“冠美”等。
   澄城西南面有“岭亭”,旧名“岭顶”。城东有“山家”村,或称“山坑”,但写作“仙居村”。
   南澳有“霞飞屿”,原名“虾尾屿”,因岛形似虾尾而得名。后用谐音法作“霞飞”。朝霞晚霞,飘然欲飞,何其雅也!
   潮阳市两英镇,初名乌鸦墟。群众视乌鸦为凶鸟,故改称“鹰墟”。因先在溪北设墟,后又在溪南设墟,故合称“两鹰墟”。大概因为鹰字难写,后来又改写为“两英墟”。
   潮阳市和平镇,原名“蚝坪”。因其地在练江下游出海口南岸,盛产牡蛎。潮汕方言叫牡蛎为“蚝”,其地便称“蚝坪”。传说文天祥勤王之师至此,因“蚝”字土俗难懂,建议改为“和平”。群众从之,并沿用至今。(二)人物事件类地名
   因人物或事件而得名的地名,这里指那些确实有可靠材料可证实的、跟某些人物和历史事件有关系的地名,与下面要谈的第三类历史传说类地名有明显的不同。
   因人得名的最著名的例子当然是“江山从此改姓韩”的“韩江”、“韩山”,还有“昌黎路”、“慕韩里”等等。因韩愈而沾光的还有韩湘子,一座因“廿八梭船廿四洲”而名传古今的桥梁便以他命名叫“湘子桥”。其实韩湘子跟潮汕人没关系,只因他是传说中的八仙之一,也有驱石为羊帮助建桥的民间传说,但我更相信是韩愈被贬潮前写了那首《示侄孙湘》的诗而让韩湘子沾了他的光。
   澄海莲上镇南徽村,今属莲上镇,原有北李、北朱两村。1943年合并,取北李祖宗“南山公”之“南”,北朱祖宗“徽国公”之“徽”合称之为“南徽”。“建阳村”村民多姓陈,旧称“陈厝”,1938年取其始祖建阳公之名而改称“建阳”。
   南澳隆东乡有“红山十六村”。解放初期,东山大队在红山仔建农场,并组织了16位青年妇女到此安营扎寨,称“红山十六姑娘”,后简称此地为“红山十六”。(三)历史传说类地名
   历史传说类地名指那些与历史传说有关、但又无史志可证实的地名。这些地名的命名起源,不一定很可靠,但通常有方志或口碑记述了传说,故也姑且立为一类考之。
   澄海莲下镇有“槐泽村”,相传宋代已有王姓居住,旧称“上王”。村人都有“王手植之槐于庭,其后代显贵”的传说,故取“槐庭遗泽”之义,于1938年改“上王”为“槐泽”。
   潮安县凤凰山上有“太子洞”,命名原因跟南澳的“太子楼”一样,因跟南宋末代皇帝有关。不同的是南澳太子楼是真有其事,而凤凰山的“太子洞”只属于传说而已。
   普宁军埠,原名荒埠,相传北宋杨文广平南时曾驻军此地,后遂改名“军埠”。
   (四)土特产类地名
   所谓土特产类地名,即因当地出产的闻名遐迩的土特产(诸如矿产、动物、植物之类)而叫开了名儿。如潮阳棉城、揭西棉湖,都因当地曾遍植木棉树而得名。揭阳榕城,因城中曾有很多老榕树而得名。此外还如:
   潮阳市雷岭镇有茶园村,始建于明泰昌元年(1620),周围遍植油茶树,所以称为“茶园村”。
   潮阳西胪镇,地在棉城西北的榕江岸边,芦苇丛生,故称“西芦”,后改写作“西胪”。
   普宁梅林镇,沿梅林溪南侧呈带状分布,河两岸多植梅树,故河称“梅林河”,地也称“梅林”。
   潮安县有白藤坑村,昔因盛产白藤而得名。
   (五)标志性建筑类地名
   所谓标志性建筑,即在当地远近闻名的建筑物,不少地名因这些建筑物而起。最典型的是汕头的“妈屿”,因岛上有“妈宫”(即天后娘娘庙)而得名。此外还如:
   潮阳红场镇,清代名林厝村,1955年为纪念革命苏区,改称苏林村。1986年设镇,称“红场镇”,因境内有红场革命故址而得名。
   潮阳金浦镇有“官路村”。“官路”即“官道”。明清时有官道从村北经过,故名。
   潮阳陈店镇,原名和畅。1911年因普宁桥柱村一陈姓村民在此开小食店,人称“陈店”,地遂店名而改。
   潮阳关埠镇,原名“关前埠”。因“关”而得名。此地明洪武十四年(1381)属直浦都门辟村,村前建门辟关。嘉靖十年(1532),在关前辟地设墟埠,故称“关前埠”,后简称“关埠”。
 
 
  狗齿沟
桑浦山将军峰东南面,—有个水磨潭,潭的东面有个水龟山,山腰尽是悬崖峭壁,西面峭壁上有条人造的引水沟渠,叫“狗齿沟”。
相传明朝时候,龟山西北方有个翁厝村,村里出了个翁举人,一向在外为官。妻子林娘留在家中奉侍公婆。这林娘聪慧贤淑,很受乡人称赞。
有一年大旱,翁举人的父亲见地里的禾苗将被晒死,终日长吁短叹。林娘得知公公烦恼之事,便上山观察地形。但见山上坑水不断流进水磨潭,而潭水比田地要低丈余,田里无法用上潭水。而潭上坑沟的地势则比田地高几丈。林娘看了这地形,觉得如果把山坑水引到田地,那么,就可以灌溉良田了。于是请公公叫人在龟山西南峭壁上顺山势从北向南,每隔一尺许打上一个眼孔,然后叫石匠炸石加工,把石条尖端插进石壁打好的眼孔里,并排竖立在石壁上,再用粘土涂塞石条缝儿,这样就成了一条通水的水沟,坑水顺水沟潺潺流进田地,救活了禾苗。人们无不啧啧称赞。
因为水沟外并排着的一条条石条,好似一排狗齿,人们就称这条水沟为“狗齿沟”;因为沟里的水是林娘想办法引来的,大家就把狗齿沟的水称为“林娘水”。
后人于是称此处为“浮地山”。

皇姑庵巷
潮州城里有一条皇姑庵巷,巷因庵而得名。
该庵原来是崇祯年间南京礼部尚书黄锦家的“观音阁”。明代末年,清兵频频进犯关内,明室倾危。南京周王朱崇政见形势危迫,便把女儿托黄尚书带到潮阳,找郡主的外祖家避难。
到了潮阳,黄尚书感到这里的防护和供应都不大理想,便把郡主带到潮州家中。黄家腾出观音阁,经过一番修整,把郡主安置阁中。郡主闲来便念经诵佛,祈求佛祖保佑社稷安定、父王平安。
不久,南京陷落,福王走避江南。郡主得知消息,十分悲痛,万念俱灰,便削发为尼,自号“日曜”。
后人就把郡主居住的观音阁改称为“皇姑庵”,这条胡同便叫“皇姑庵巷”了。

盛厝巷
潮州有一条巷叫盛厝巷。这条巷在过去有一座大宅第是明朝礼部尚书盛端明的府第。
盛端明的父亲盛凤仪有一次挖地得到宋朝端明殿学士先生的墓碑,因此为儿子取名端明,并以希道为字。端明在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中解元,十五年(公元1502年)成进士,授庶吉士常历官,转任右副都御史,督办南京粮储事,后被劾罢官,在家赋闲十年。嘉靖年间重新得到起用,担任礼部右侍郎,不久升工部尚书,转礼部尚书,加封太子少保。
端明富有才华,著有《程斋汇稿》。在家时,曾倡议修筑北堤。端明到了81岁方去世,加封太子太保。
人们为纪念他,就把他住过的巷以其姓命名,称为“盛厝巷”。

侍卫府巷
潮州城内有一条“侍卫府巷”。顾名思义,是侍卫府所在的巷。
侍卫府是清朝乾隆年间御前侍卫、湖北宜昌镇总兵林炳星的府第。
林炳星是清代武进士,为表彰他的科名功绩,在大街 (太平路)甲第巷口竖立牌坊,一面题“吴楚重镇”,一面题“四世大夫”。在“吴楚重镇”题字下镌:“乾隆壬戊科三甲武进士,御前三等侍卫,诰封武功大夫,协江南义支等处地方副将,前任江南总督中军、湖北施南协、湖南衡州协、湖广督军署理湖北宜昌镇总兵林炳星。”清代的侍卫,都是挑选满蒙勋戚子弟及武进士担任,分一、二、三等,御前侍卫统归御前大臣率领。林炳星是武进士,故获选为侍卫。他的府第所在的巷,就被称为“侍卫府巷”。

四目井
潮州太平路南段郑厝巷对面,有一古井,叫“四目井”据载为宋时卢陵人彭延年所建。
当年,彭延年由大理寺少卿谪知潮州时,正值交趾南天国王侬智高反叛,兵迫潮州城下。当时,潮州城被团团围困,缺粮断水。为稳定民心,鼓舞士气,彭延年特命在全城内打了36眼井供人民汲用。不久,彭延年破敌,射杀敌首,平定反叛,升为大理寺卿。这四目井就是当年彭延年所打的 36眼井之一。
相传,当年井内有4条金丝鲤鱼,每条长约1尺半。每当中午时分,鱼儿游戏井中,十分诱人。后来,有一个地方无赖之徒,偷偷地钓去一条,并迫不及待地煮了吃。第二天,这个人就死去了。
消息传开,人人都以为红鲤鱼是圣物,再也没有人敢偷钓了。

义井巷
潮州开元路不远处的东畔有一口古井,人称为“义井”井对面的胡同,便称为“义井巷”。
相传南宋末年,元兵入侵,南宋皇室南逃。帝昰死后,陆秀夫、张世杰等大臣拥立赵昺为皇帝。次年,元兵进一步南侵,帝昺继续逃走。当他们一行来到潮州的时候,由于当时兵荒马乱,城中居民门户紧闭,帝昺一行口渴难忍。当他们走到城南时,见路旁有一口井,井水清澈。可是,到处找不到汲水用具,真是望水莫及。宋帝昺长叹一声:“难道井水也来欺负朕么?”
说来也怪,话音未落,但见井水蓦然上涨,涌至井面。帝呙大喜,以手掬水痛饮,感慨地说:“井也知君臣之义!”并封为“义井”。
从此,“义井”和“义井巷”的名字便叫开了,并留传至今。

蒙亨桥
在桑浦山将军峰东南山下的大王坑上,有一座古桥,叫蒙亨桥”。在当地,流传着一个优美的传说。座古桥,
明朝时,这里有一座山叫“鸡母山”,山下有一个村叫南陇村。有一个叫陈蒙的村民在村边搭了个凉棚,以补鞋为生。他老实厚道,人称“蒙伯”。
有一年,一个姓傅名亨的秀才上省城赴试,路经此地。到了大王坑渡口,见这里一无舟楫,二无桥梁,只好脱下鞋子涉水过河。过了东面刚要穿鞋,发现鞋子有点破了。刚好蒙伯的凉棚就在渡口不远处,他便上前请蒙伯补鞋。这时,天气炎热,傅亨便将行李卸下歇息。
蒙伯手脚利索,很快便把鞋子补好了,傅亨披衣上路。
蒙伯中午收拾行当时,发现刚才那个人丢了一个包袱。打开一看,里面有四锭银子,一只玉镯。蒙伯心想:这一定是早间那一位秀才遗失的。于是,便放着等那个秀才回来取。可一直到太阳下山,仍不见人,只好暂带回家。
就这样,一天一天地等,转眼过了3年。一天中午,来了一个客商,他坐下后边交谈边看着蒙伯的那个包袱。蒙伯此时脑际一闪,此人莫不是当年赴考的秀才。于是二人相认,方知当年秀才掉了盘缠后误了考期,只好在省里谋生,于今才回乡。
蒙伯又问:“何以当初不回来取?”
傅亨说:“只因急着赶路,到省城后方知失落,待要回来,又恐白走一遭。因此只好自认晦气,在省城卖文求生,而今经商,略有盈余,方得回家。”
蒙伯遂把包袱送上,傅亨将包袱打开,看见里面的东西分毫不少。傅亨十分感动,便把包袱包好,送到蒙伯面前,说:“我实在不相信有此事,为表心意,权将此物奉送你做个纪念。”
蒙作说:“我若贪财,还等到这个时候?此物既见原主,你就取回去吧。”
两个人一个执意要送,一个执意不受。你推我让,过往的行人见此情景,部明缘由,莫不交口称赞。
这样推推让让,刚好地美都都事从这里经过,他问明原委后,建议用此银子建一座桥,方便四方百姓。两人听了,都极赞同。为了纪念两人的美德,遂将此桥命名为“蒙亨桥”。
 
 
  湘子桥
   潮州有句俗语说:“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场;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遭。”这里的“桥”,指的就是“湘子桥”,也叫“广济桥”。
   据记载:湘子桥兴建于南宋年间,由于江心流急,桥墩立不起来,中间只好用小舟摆渡。然而,这座桥为什么称为“湘子桥”,或者叫“广济桥”呢?
   据说,韩愈被贬来潮州后,看到恶溪汹涌澎湃,百姓渡江艰难,便请已经得道成仙的侄孙韩湘子及法力无边的广济和尚共同造桥。
   他们经过商量,决定由八仙负责东段工程,广济和尚负责西段工程。两边各施法力,各显神通。
   广济和尚来到桑浦山下,将山上的石头点化成羊群,将羊群往回赶。一个贪婪的人看到偌大的羊群,起了贪心,偷偷抱走了两只。怎知没跑上几步,两只羊化作两座小山丘,将这个贪婪的人压死了。这就是今天的乌羊山。
   这边,八仙来到凤凰山下,将石头点化成猪群,每人各赶一群猪往回走。八仙中,李铁拐的脚不大灵便,走得慢。不巧的是,他走着走着,迎面走来一个丧妇,悲悲切切。李铁拐大叫:“不好”!但已太迟了。丧气将灵气冲了,石头少了一批。
   两边都缺少建筑材料。桥建到江心,石头便没有了。李铁拐懊悔不已,使劲将足一顿,霎时,桥墩歪了一角。何仙姑一看,情况不妙,忙抛下莲花,化作浮船,将两边大桥连结起来。
   于是,人们便将这桥称为“湘子桥”,又叫“广济桥”。
   传说毕竟只是传说。实际上,湘子桥的兴建凝聚着潮汕人民的汗水和智慧。也许是为了神手其说吧,人们把造桥的功劳算到了仙佛们的名下。
    
   太子洞
   潮州凤凰山上有一个很有名的山洞,叫太子洞,这名字也跟宋帝昺有关。
   南宋末年,宋帝昺在众大臣的保护下,逃难来到潮州。当时,他们逃上了凤凰山乌崃顶,想找个地方喘一口气。谁知到了山上一看,山上光秃秃的没什么洞穴,隐蔽不了。
   这时,一个大臣找到一个山洞,众人马上簇拥着宋帝昺进去。说话间,元兵追了上来,但却不见人影,就四处搜山。搜到石洞口,有个士兵说:“他们会不会在里面?”
   带兵的一看,就骂:“瞎了你娘的狗眼,这洞口织了这么多蛛网,可能吗?搜别处吧!”
   原来是蜘蛛精可怜小皇帝,赵昺一钻进洞里,它便连忙吐丝结网,把洞口封住,这才救了赵昺等人的命。当时,赵昺才做了几天皇帝,可百姓们尚不知情,以为他还是太子,所以就把石洞叫“太子洞”。
    
  竹篙山
   潮州竹篙山名字的由来,民间有个传说。
   唐朝大文豪韩愈被贬到潮州之后:正逢潮州大雨成灾,洪水泛滥,田园顿成泽国。他马上成立“防洪抗灾领导小组”,又亲自到城外巡视,只见北面山洪汹涌而来。韩愈心急如焚,心想这山洪如果不堵住,百姓难免受害惨重。于是他骑马到城北,先看了水势,又看了地形,随即吩咐手下紧随他的马后,凡马走过的地方都插上竹竿,作为堤线的标志。
   韩愈插好了堤线,就通知百姓,按着竿标筑堤。久受洪水之苦的百姓,见新来的刺史为他们办实事,都十分感动,纷纷赶来筑堤。岂料一到城北,只见那些插下竹竿的地方已拱出了一条山脉,堵住了北来的洪水。
   从此,这里不再患水灾。百姓纷纷传说:“韩文公走马牵山。”这座山,后来就叫做“竹竿山”。“竹竿”民间口语叫“竹篙”,因而这座山民间又叫“竹篙山”。
  
    
   廖厝围
   潮州的廖厝围,本来叫饶厝围,是明朝澄州通判饶金居住的地方。
   饶金是大埔□州都人,明朝成化年间中举人。他任澄州通判时,刚正不阿,不畏权贵,敢于惩治贪官,很有政声。当时澄州一带,权势人家曾诬良为盗,民多怨愤。巡抚特命他前往调查,因他的公正而平反了不少冤狱。他后被提升为创州知府。后来,他因积劳成疾,不得不告病辞归,到潮州定居。他在职时,看到滤州、清远虽属饶平,然距饶平遥远,管理困难。便向朝廷乞请将二都合并,设大埔县。
   一次,饶金在澄州调查案件时,曾在一个光线昏暗、地面又湿又脏的死囚狱中,见一死囚,手足颈上都带上镣铐,蓬头垢面,但两眼神采奕奕,在墙角专心一意读书。饶金感到诧异。饶金问:“你既犯了死罪,还读书何益?”死囚叶元玉答:“不读书也无法免死!”饶金当即回衙调看叶元玉的档案,细细研究,发现他竟是被诬。于是再行审理, 申报上级,使其无罪获释。
   后来,这名叫叶元玉的死囚考中进士,在弘治年间升任潮州太守。他到潮上任时,饶金已死。为报饶金救命之恩,他特具礼品到饶家拜访其后人,并亲赴饶金墓上吊唁,还树了“报恩碑”。饶金所住的地方,当时称饶厝围,因“饶”与“廖”音近,后人以讹传讹,称其为“廖厝围”。
    
   意溪乡
   潮州意溪乡原来是因河流经过这里而命名。后来,这条河的名称改了,而作为乡名却保留了下来。
   这条河流原来叫恶溪,恶溪里头有鳄鱼。鳄鱼生性凶残,民间流传恶溪鳄鱼“有人食人,无人食影”。潮州百姓备受鳄患,不胜凄苦。
   唐朝时,韩愈因为谏阻皇帝迎佛骨,被贬到潮州当刺史。他得知潮州人为鳄鱼所苦,便写了一篇《祭鳄鱼文》,设坛祭鳄。消息传开,四乡六里的民众莫不轰动,纷纷赶来观看。
   韩愈在渡口的祭坛上,摆上祭品,点上香烛,朝着江上念道:“鳄鱼!我来这里做刺史,为的是保土庇民,你们却在这里祸害百姓!如今姑念你们无知,暂不杀戮,限期你们迁走。”说完,就将祭文焚化,连同祭品投入江中。
   人们为了纪念韩愈,就把他祭鳄的地方叫“韩埔”,那个渡口叫“鳄渡”,也叫“韩渡”。“恶溪”改为“意溪”,这乡名也叫“意溪”。后来,又把作为河流名的“意溪”改称为“韩江”。
     
   甘露寺
   桑浦山麓有一座龙山,山上有一座寺,这就是著名的甘露寺。根据光绪《海阳县志》记载:从前有一个孝子在山上结庐守墓,孝心感动了上天,降下了甘露,甘露寺因而得名。甘露寺又称“白云庵”或“万寿云庵”,而龙山又称“玉筒峰”或“狮子岩”,这别称源自一千神话传说:、 相传,古代的桑浦山麓中有3头狮子:一头雄狮、一头雌狮和一头老雄狮。雌狮和雄狮恩恩爱爱,出入相随,而老雄狮就不高兴了,便决定向雄狮发难,夺走雌狮。雄狮被迫应战,两狮相斗十分激烈。渐渐地,小雄狮感到体力不支,而老雄狮却越战越勇。
   正当老雄狮要结果小雄狮的性命时,忽见天上飘来一朵白云,云端上站着一位笑容满面的和尚。和尚说:“善哉!善哉!孽畜野性太重!”那老雄狮见和尚多管闲事,大吼一声,扑了过去,一口把那和尚连同白云吞进口里。那笑和尚坐在狮口里,笑道:“畜生狂妄至极,你既想吞我,我就在此歇息吧!”从此,老雄狮的口再也合不拢了。
   老雄狮知道自己闯了祸,苦苦哀求和尚出来。和尚说:“一万年后再说吧!”说完便躺下休息,成了卧佛,那朵白云也缭绕在他身边。因此,甘露寺又有“白云庵”或“万寿云庵”的别称,而龙山又有“狮子岩”的别称。
 
 
  叩齿庵,留衣亭
   潮州有一座叩齿庵,潮阳有座留衣亭。相传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正月,韩愈因谏迎佛骨触怒了宪宗皇帝,被贬到潮州任刺史。到达州治那天,下属官吏、全城百姓夹道欢迎。
   韩愈看到百姓如此热情,十分激动。这时,一个长着獠牙,容貌奇丑的和尚,也跟百姓一起挤着迎接他。韩愈一看,顿生不悦,对左右臆断说:“此人一定是今恶僧。”
   次日,韩愈刚升堂办理州务,跟班便呈上一小包东西,禀道:“启禀大人,这东西是昨天那个丑和尚送来的!”韩愈打开一看,原来里面竟是两颗大獠牙,他于是急命跟班传那和尚进来。可那和尚已无影无踪了。询问手下,州吏说:“那和尚是潮阳高僧大颠,经常在城内的寺院往来。”韩愈一听,十分不安,内疚地说:“我单凭相貌轻率地对一个人下结论,枉屈了好人,实在太不应该了。”于是当堂挥笔写了“叩齿庵”三个大字,命人送到那和尚常来居住的寺院,以示歉意。于是,僧人便将庵名改为“叩齿庵”。
   后来,韩愈多次致函大颠,互相访问,谈经沦道,成为挚友。数月后,韩愈改刺袁州。临走时,还专程到潮阳灵山寺跟大颠叙别,并赠衣表示惜别之情。大颠特在灵山寺前建了“留衣亭”,以示纪念。千百年来,韩愈与大颠的故事在潮汕一带传颂至今。
    
   龙母庙
   韩江岸边有一座龙母庙。关于这座庙,流传着一个神奇的传说。
   传说,古时候,潮州城北有一位老妇人,生活清苦,心地善良。有一天,老妇人来到韩江边,看见一条小青蛇,已经奄奄一息,老妇人顿生恻隐之心,便把小青蛇收留回家,精心饲养。
   小青蛇一天天长大,老妇人渐渐地感到无力饲养下去。于是她对小青蛇说: “你还是回水里去吧,但千万要记住,不要伤人。”小青蛇点子点头,便游进韩江。
   不久,韩江发洪水冲垮了大堤,两岸房屋被冲毁,田园被淹没,民不聊生。官府组织抗洪,填堵缺口,但无济于事。一夜,老妇人梦见小青蛇前来托梦说:“韩江洪水全是白龙作祟。我本是南海龙王之子,因犯龙宫禁规,被贬人间受苦。如今一定要除去孽畜,以报救命之恩。”
   第二天,民工还在筑堤,老妇人也赶到江边看个究竟。忽然间,波涛汹涌,浊浪排空,水面上跃出两条长龙,一青一白,斗得十分激烈。两岸百姓都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只见青龙越战越勇,白龙渐渐不支。青龙奋起神威,终于将白龙杀了。
   青龙游了过来,朝老妇人点了点头,飞身往缺口挡去,谁知还短了一点点,龙身摇晃不定。岸上百姓一筹莫展。这
  时,老妇人飞身跳入江中,紧紧将龙尾抓住,将缺口堵住。岸上百姓纷纷挑土填上,缺口终于合拢了,北堤也保住了。就在这时,青龙驮着老妇人,腾云飞上天庭。
   百姓们就在原缺口的地方建了一座庙来纪念这位老妇人,也纪念大青龙。因此,这座庙就叫“龙母庙”。
     
   普同塔
   潮州西湖南岩上,有一座座北朝南的塔,叫普同塔。“普同”是佛家埋葬骸骨的地方。那么,这塔下埋的是什么人呢?
   清朝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三月,潮州总兵郝尚久举兵反清,奉明永历年号。这一年的闰八月,清【种F】派靖南王耿继茂、靖南将军哈哈木等统兵10万围攻潮州。
   郝尚久孤军无援,仍作顽强抵抗。但在大兵压境之下,一些部将偷偷与清军联系,暗开城门作清军的内应,潮州城失守。郝尚久和他的儿子郝尧与清兵血战到底。最后,父子双双投金山古井而死。清军入城之后,烧杀虏掠,死者如山,血流成河,哀鸿遍野。
   后来,有一位名叫海德的和尚与一个叫钟万成的居士,将这些尸体收敛火化,并将骨灰葬在西湖南岩,上面建有一座塔,这就是“普同塔”。  
  
   三元塔
   潮州鲤鱼山上有一座三元塔。关于这座塔的建造,有一段神奇的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潮州鲤鱼山原来的形状很像鲤鱼。它吸日月之精华,日久便成了精。鲤鱼精经常出来作祟,伤害船家,吞食牲畜,当地人民深受其害。
   一天,一位风水先生勘察了这里的地理风水后,对村民说:“鲤鱼精不除,村无宁日。”村民忙问怎么办?风水先生说:“只有将鲤鱼镇住了,它才不会出来作祟。如果将鱼尾镇住,这地还是活地;如果将鱼头镇住了,这地就成了死地。”
   乡民们忙说:“先镇鱼尾吧!”
   于是,风水先生便教乡民在鱼尾上建了一座塔。乡民们为了自身安全,干活十分卖力。几天工夫,就将塔建了一半。这天夜间,人们听见“轰隆”一声巨响,一看,塔被翻倒,前功尽弃。风水先生说:“我们小觑了这鲤鱼精的法力,现在只好把塔镇在鱼头上了。”乡民只好听从。这样,鲤鱼最终被镇住了,变成了死鲤鱼。
   从此,船只、农家和牲畜才得以平安。这座塔,就叫“三元塔”。
 
  大东山和奕东山
   有两个相彼邻的乡村,村名相同,都叫“大东山”。由于村中经常出些属于乡风的事,外界又分不清到底是哪个村,总是一句秃驴骂通庵。故此,两村乡绅老大常为村名争吵不休,甲村要求乙村改名,乙村要求甲村改名,纠缠多年也无法解决。
   改名官司最后打到县衙那里,两村的族长都各自跑去问县官:“这场官司能打吗?”县官分别对族长说:“能,不能当什么父母官!”一个“能”字都叫两村吃了定心丸。双方暗中使力气,甲村族长偷偷跑来递金锭,县官说:“何必呢,甲村理足呀!”乙村族长悄悄跑来送银锭,县官说:“破费了,乙村占理呀!”
   县官摸摸荷包,荷包早满了。于是,就召集两村乡绅老大开会裁决。他首先问:“你们哪个村人口多?”甲村的乡刊老大说:“我们村的人口多。”人口谁多谁少,乙村是承认的。县官便说:“人口多的名副其实是“大东山”。”乙村的族长一听,急了,就站起来问县官说:“那我们村呢?”县官胸有成竹,就笑笑说:“你们村人口虽然少,亦是“大东山”嘛。“大”字上面加个“亦”字吧。称为“奕东山”,即“亦大东山”。”
   判决结束后,两个村的乡坤老大非常满意。都说县官待他们村好。于是,又都各自来答谢县官的人情。从此,“大东山”、“奕东山”一直沿用至今。
    
   靴头涵
   韩江南堤有一个涵洞,引水入堤内灌田,原名叫郭厝涵,这郭厝涵,是郭厝村人建的,涵水归郭厝村人所用。涵水虽从田头村边流过,就是不能流入田头村的田园。
   田头村人刘起振,乾隆丙辰年中了进士,当了一个检察官之职,告老回乡时,潮州府县官员请他到城内赴宴。宴席上,他连连叹气,县官问他为了什么事,他说他在京城带来不少奇花异草,种在家中小花园,因为无水灌溉,已有不少枯死了,十分心疼。说得席上众官,都为他可惜。他乘机又说,如果能在从村中流过的郭厝涵分给他一靴水,那就好了。县官大笑地说:“一靴宽的水,有什么难办的?”当即判下:从郭厝涵中分一靴宽的水给他。
   哪知,在筑分水沟时,刘起振脱下大靴,不是顺着水渠直放,而是连高靴筒横着放,这样就要比原来判定的宽出好几倍,郭厝村人一看就不同意。刘起振说他当日在县衙说的就是这样的一靴宽,县太爷的判决又没有说明尺寸,郭厝村人只好照他所说扒渠分水。自此,田头村人的田园能得到涵水了。这个涵的名字也被称为“靴头涵”了。
    
   碗窑村不烧碗
   碗窑村的祖先,世世代代都在村的四周砌窑烧碗。碗窑村由此而得名。不知到了哪一代,有一次,烧碗烧了三天三夜,撬开窑门时,只见窑里金光四射,缶槽里的碗全变成奇异宝碗。大家想,碗既是变成宝物,就不能再取出来啦,于是重新封住窑门。从此,碗窑村再也不烧碗了。
     
   鲤鱼虫
   韩江东溪西岸有座鲤鱼山与东岸猫头山相对,猫儿馋想吃鱼,步步向鲤鱼逼近,所以这里溪面渐渐变窄,成了急水门,急水门永急,船开到这里常常要翻跟斗,船沉人亡,货物散失,百姓叫苦连天。
   这一带百姓推举了几个乡里老大,到城里找知府林鉴成,请他想个办法。林鉴成就建“三元塔”,想把鲤鱼压死,绝那馋猫的念头。三元塔开工了,又挖土,又挖洞,又砌石,鲤鱼被压得透不过气,拼命扎挣着,一连两次把建了半截的塔身翻倒。林鉴成想了个办法,叫打石师傅在鲤鱼头上砌了三个烟堆,想先用火把鲤鱼烧死后再建塔。烟堆砌起来了,火烧起来了,鲤鱼给烧死了。
   烧死了鲤鱼,死鲤不久便生了蛆,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蛆爬到江中,竟变成了一条条样子象“狗母仔”(鱼名)的小鱼。满江满江小鱼,银白银白的,吃起来味道好鲜好鲜的,当地人便把它叫做“鲤鱼虫”。
     
   九婿庵
   意溪别峰山麓的九婿庵,原是一个寺院,明朝末年的一天傍晚,一个外地中年妇女,背着包袱;想到这里削发做尼姑,没想进到里面,才知这里住着和尚,原来是她打听错了。正想退去。那和尚端茶送斋饭,热情接待了她。还留她在此暂宿一宵主她见和尚一片至诚,又知出家人六根清净;这时日色巳晚,又是荒、山野岭,无处可投宿便只好答应。
   可是寺里只有一个床铺,如何睡得男女两人?那和尚对妇人说:,床中间放个香炉,你我各自睡在香炉一边就好了。妇人也觉得只能如此了。
   睡到半夜,和尚偷偷抱开香炉,把妇人强行奸污,还偷了她的包袱。
   隔天一早,和尚偷偷解开包袱一看,原来里面是八块家神牌,只好重新包好。那妇人见和尚所做所为,十分气愤,便老实告诉他:“我命苦,都说我带七凶八煞已经克死了八个丈夫,故此才看破红尘,要来出家,谁料你是一条恶狗!。”和尚一听。脸色寒变,怆,惶欲逃,被门槛拌倒,重重摔下去。一命归西了。
   妇人只好把他认作丈夫,为他刻了一块家神牌,连同原来的八块。凑成九块。安置在小小的地藏阁中。她就在此削发为尼,改寺为庵,后人就称这个尼庵为九婿庵。
 
  安定门
   南宋末年,元兵追赶着宋帝昺,宋帝昺和他的近臣及随从,慌慌张张地向南下逃奔。这一天,他们来到潮州城西门外,正要跨进城门时,突然间,城门在摇动,好象就要倒塌下来。宋帝昺吓得不敢前进。一位大臣跪下奏着说:“陛下不必害怕,这是城门神前来迎接圣驾,吾主可降旨令它安定。”帝昺听后,即说:“城门立即安定!”果然,城门便不再摇动了。潮州城西门从此便被称为“安定门”。   
  
   甘露寺出米
   桑浦山玉筒峰那只时常吞没梅林湖米船的狮子,是一头笑狮。在它对面的两座小山峰。也是两头狮子,它们相依相偎。据说还要谈情说爱呢!
   有一次,弥勒佛从天上经过这里,看中这块宝地。正想寻个地方住下来潜心修炼。恰巧这时,狮子岩那头狮子正望着对面两头调情的狮子,张口哈哈大笑。弥勒佛乘势跳进笑狮的口子里去。这就是狮子岩里那尊石弥勒佛的由来。
   有一个游方僧人云游到这里,身边己无米粮,饿得快走不动了就倚在石佛面前歇息。弥勒佛本来就知道笑狮肚子里装的全是人家米船上的米,见到游方僧饿成这样,就暗暗使了法力,让米从他肚脐里流出来。游方僧一看,立即上前用钵子盛米,米不多不少。刚够他吃一餐。下一餐也是这样,往后也天天是这样,那游方僧不去游走四方了,就在这里住下来。以后不论来了多少僧人和香客佛脐都能漏出多少米,足够众人吃一餐。善男信女们便干脆把“笑狮的口子“——狮子岩。建成个佛寺,定名为甘露寺。
   再后来,甘露寺来了个贪心的和尚,想从石佛的肚脐里得到更多的米,转手买卖,就偷偷把石佛的肚脐挖大。哪知这一挖,从此就再也不会漏出米了。   
  
   莲花造桥
   清代归仁都,有个富人家婢女,名叫莲花。一日,家主娘叫莲花替她到溪对岸探亲,莲花走到罗嘴寨山溪嘴口,见水深流急,又没有渡船,无法过溪,就对天许愿,要修一座桥方便行人,许完愿,转了一个大圈,到溪对岸去。直到日落,才回到家。家主娘责问莲花:“你跑到那里啦?”
   莲花把今天的事情一五一十报告了家主娘。还把平时的积蓄拿出来,说要请师傅造桥。家主娘被她说得动了心,也解了私囊,凑足了钱,莲花就催人运石买灰,忙这忙那,四出张罗造桥的事。不久便在罗厝寨溪尾造了一座石桥。四乡六里的人过山溪方便了,就把桥定名“莲花桥”。   
   
   龙首庙的由来
   古时,龙湖乡里有条毒蛇一丈多长,经常伤害人畜。一天,有个乞丐来到五官苍,发现毒蛇在此出没,决心把它打死。另说他家有祖传捕蛇和治蛇伤的经验,但从未遇见这样大的毒蛇,怕有危险,便对乡亲们说:“我要是被蛇咬死了,就替我把这付骨头收埋罢了。”
   乞丐说后,就用活鸡血化入毒药,放进蛇洞里,毒蛇知下毒鸡,终于挣扎而死,乞丐也不幸地被毒蛇咬死了。
   从此,这里再无毒蛇为害了。乡里人为了念这位舍生除害的乞丐,就在那里建庙塑像奉祀他。开始被称为“蛇王爷”。后人觉得这个称号不雅观,便改为“龙王爷”,庙名叫“龙首庙”。
  
  饶平县
饶平县位于广东的最东部,东连福建诏安县,南临南海,秦汉时期属南海郡揭阳县地,晋以后属海阳管辖。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三饶人饶陆海聚众起义,自称“万户侯”。这一年,饶陆海与程乡县吏陈伏相约,以陈伏作为内应,饶陆海带起义群众攻入程乡县。潮州卫官兵在赵庸的带领下前往镇压,杀了饶陆海等150人,其余民众受招安。
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置县,因为建县在平定三饶人民起义之后,取“饶永不瘠,平永不乱”的意思,定名为“饶平”。

姑嫂桥

饶平黄冈有一条姑嫂桥。关于桥的来历,民间流传着一段感人的故事。
古时候,黄冈河并没有桥梁。有一个渡工,家有一妻一妹,他终日摆渡,靠一点儿工钱养家活口。不久,这渡工积劳成疾,病死了。
家中失去撑梁柱,生活顿成问题;渡工一死,渡口无人摆渡,来往百姓十分不方便,只好淌水过河。河水涨时,便只好望河兴叹。姑嫂见了,暗中商量,与其坐吃山空,不如出去摆渡,利人利己。于是,姑嫂两人早出晚归,摆渡渡人。
不料,姑嫂两人,在风平浪静的日子摆渡还可以,但风急浪高时就危险了。有一次,船到河中央,因风浪太大,船被打翻,乘客都被冲走,只剩下姑嫂两人,死里逃生。
这给姑嫂俩很大的打击,她们深感内疚,决心建一座桥,以方便过往行人。群众知道后,十分感动,纷纷跑来相助。很快,建桥的木料就齐备了。一条小木桥不久就建好了。但是,一天夜里,洪水暴涨,小木桥被冲得不见踪影。这姑嫂俩并不气馁,洪水退后,又重新建桥,但不久又被洪水冲垮。
第三次,桥刚造好,洪水又来了。姑嫂俩急了,两个人奋不顾身,跳下水紧紧抱住桥柱。大水过去了,桥保住了,但姑嫂俩却不见了。后人便将此桥取名为“姑嫂桥”。

漱玉泉
饶平黄冈城北面的石壁山上,有一处泉水,叫漱玉泉。关于这山泉,民间有一个神话传说。
相传古时候,石壁山上有一株茉莉花,一只仙鹤。它们吸日月之精华,都修炼得道。有一天,仙鹤衔来一块宝石,石壁山顿时瑞气霭霭。
有一年,黄冈一带流行瘟疫,百姓苦不堪言。这时,仙鹤和茉莉仙子下山,在黄冈城北门外搭起帐篷, 为灾民治病。他们将宝石浸在大水缸中,百姓们只要喝了这些水,便百病俱消,因而这些水便被称为“仙水”。
消息一传开,四乡六里的百姓都奔走相告。石壁庵里的一个得道恶僧也知道了这一消息,便起了歹念,想将宝石抢到手。仙鹤和茉莉仙子自然不答应,双方为此展开激烈搏斗。恶僧道行高深,仙鹤和茉莉仙子渐渐招架不住,宝石眼看就要被恶僧抢过去。仙鹤和茉莉仙子决心与宝石同归于尽,便抱着宝石朝大石撞去。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大石被撞开一个洞口,一道冷泉激射而出。和尚一不在意,被冲下山坑,摔死了。
这股玉泉,清澈甘冽,人们就将它称为“漱玉泉”。

鹰拍桃
饶平汤溪水库中,有不少奇石,其中有两块奇特的石头,一块有如苍鹰展翅,一块则活脱脱像颗仙桃,人们将它们合称为“鹰拍桃”。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王母娘娘圣诞,邀请天上众仙聚会。南极仙翁酒足饭饱,带着两个仙桃回家。当他腾着祥云来到饶平地界时,因为不胜酒力,打了一个踉跄,手中的仙桃掉了一个下到地上去了,但南极仙翁并没有发觉。
不久,南极仙翁发现桃子丢了,不禁遗憾地说: “可惜了这好果子。”身边童子“扑哧”一声笑了起来。南极仙翁说:“你们笑我小气吗?你们不知道,这桃子要是让凡人吃了,便会长生不老的。”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仙翁身边的一只苍鹰,知道那桃子掉在汤溪,便悄悄地飞到那里,正好看到那颗仙桃还在水面漂来漂去,便俯冲子下去。苍鹰由于动了私心,因此无缘吃到仙桃,当它啄下去时,便觉得如同啄到石头一样。这时,仙桃渐渐变大,苍鹰并不死心,也跟着变大。南极仙翁发现身边的苍鹰不见了,便叫仙童出来寻找,但它们都早已化作石头了。
因此,便有了“鹰拍桃”的传说。
 
 
  “英粉”村
   饶平县城西北的黄岗河下游西岸,有个村叫“英粉”。这里原来的名称叫麻湖仔寨,因为村子原来近在浮山麻湖,故有此称。
   那么,麻湖仔寨后来为什么又改称“英粉”呢?说起来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哩
   传说,明朝时,昏君无道,荒淫失政,终日饮酒作乐。他拥有3000后宫,尚嫌不足,常派官员到民间选美女进宫。当时,麻湖仔寨有一民女,长得如花似玉,不幸被朝廷派来的官员选中,民女悲痛欲绝。
   临走时,她哭天喊地,终于感动了上苍,空中降下皑皑白雪,形似天空中筛下阵阵白色粉末。饶平有史以来从来没下过雪,官员见此异象,深知自己的所作所为得罪了上苍,遂不敢将民女送上京。
   村民目睹这奇异现象,以为上苍怜悯百姓,遂将村名改为“英粉”(“英”在本地方言中有“往下撒”的意思)。
      
   皇船坪
   饶平有个地方叫皇船坪,相传清朝时候,有一个皇姑曾魂断此处。
   据说,清朝时有一个皇姑,终日在深宫内院,甚感无聊,便叫手下给她讲天下名胜。有一天,手下讲到潮汕饶平时,加上了许多想象力,说这里的海中有一处“大门”,“大门”中有“小门”,“小门”中有“三百门”,“三百门”内现“百洲”。此外,海上还有不少奇迹,说旗头山“有旗无带”、七星井“有井无栏”、马头山“有马无鞍”、大小门“有门无闩”……说得皇姑不胜向往,连连央求皇帝让她出去游玩一番。皇帝被缠得没办法,只好同意了。
   皇姑来此游玩,可是一桩不得了的大事,地方官府忙着接待。同时也借此机会勒索、敲诈百姓,百姓们怨声载道:
   官府的行为,激起了一群义士的愤怒,他们密谋,决定劫皇船赈济贫民。当皇姑的皇船耀武扬威来到百洲的时候,他们潜进水里,凿破船底。皇姑的侍从看到船漏水,十分惊慌,纷纷跳进水里。皇姑见状,花容失色,被义士挥刀一斩,人头落海。义士们将船上财物换成钱米后,赈济了四方百姓,两只皇船被拖到叠石东北面,让其沉没。后来,这里浮聚成渚,人称“皇船坪”。
     
   黄隆
   饶平海山镇,有个地方名叫黄隆,原先,这里的名字却叫“黄茫”。
   明朝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有一姓黄的人家来这里居住,这里面对着的是茫茫的大海,因此,便叫这个地方为“黄茫”。
   后来,该村发生暴乱,官府派官兵来清剿。官兵来到澄海县境,这里也有一个村叫黄茫,官兵们误将此黄茫当成彼黄茫,于是将该村剿平了。
   海山岛的黄茫村闻知此事,为避免日后再生祸害,便商议取村前隆福寺的“隆”字来代替“茫”字,将村子改名为“黄隆”。
  
   所城
   饶平东界有一座保存得较完整的古城堡,又名“大埕所”。
   城堡颇具规模,城廓周长643丈,高2.7丈,厚1.6丈。城墙内外,都用石条垒成,中夯泥土。设东西南北四门,门高I丈,宽8尺,都用石条拱成。城门上都建重楼,城隅都设置敌台。
   据史载,明朝初年,倭寇经常侵犯东界沿海一带。为了防御倭寇,朝廷命安陆侯吴杰来到潮州,在沿海地区设防,置寨建所。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百户顾实在宣化都小金山下筑城守御,设所之城,所以称为“所城”。根据《潮州府志>载:“所城称为大埕城,设正千户二员,副千户三员,百户十员,镇抚一。”
    
   白雀寺
   在饶平柘林古镇的风吹岭西麓,有一座古刹,背山面海,景色宜人。寺后层峦叠嶂,寺外苍松翠柏,绿竹红枫,十分幽静;寺内佛像金碧辉煌,佛光普照。这就是“白雀寺”。
   白雀寺始建于南宋末年,原来此地石峰林立,漫山遍野柘树成林,因此起名为“柘林寺”。
   明朝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孟春,柘林寨守备岳同、雷震关关主僧如连募资重修佛殿。在上梁的那天,他们请来了当时官至刑部侍郎的蒋高传题写山门匾额。正要动笔之时,一只纤丽的白雀在梁上啁啾欢唱,众人莫不惊讶。蒋侍郎便即兴用鸡毛大笔信手疾书“白雀寺”3个大字。书法潇洒流畅,独具一格,众人为之喝彩。
   从此,该寺便改称为“白雀寺”。
     
   林姜寺
   饶平钱东有座大月山,山上有座寺院,叫做林姜寺,这座寺院说来还有一段来历。
   相传宋代淳熙年间,大月山下有两个村子:东村姓林,西村姓姜。两村各出了一个大富翁:一个林员外,一个姜员外,都是家资万贯。
   这林员外看着父亲已渐衰老,便请风水先生为父亲选择了一处风水宝地。风水先生看中了大月山上一处风水宝地,并在这里埋下了一枚古钱,取名为“双龙抢宝”。
   无独有偶,姜员外也想为母亲选择吉穴,同样请了风水先生来看风水。这位风水先生也看中林员外选的这块地,并教姜员外埋下一枚珠簪,取名“双龙夺珠”。而且,两家人都选定五月初五破土动工。
   那一天,两家人不约而同来到这里,一看这情景,各不相让,都争说是自己先看中这块风水宝地的。最后争执不下,闹到公堂。
   县官听完双方的申诉后,让两方各自说出他们的标记,然后派人前去挖掘,现场验证。结果破土一看,县官也暗中称奇:那珠簪不偏不倚,正好穿过古钱小孔,串在一起。县官灵机一动,脱口而出:“埋钱得钱,插簪留穴。姜家付银五百两给林家,林家得钱,另觅穴地。”
   林员外一听,忙跪倒在地:“太爷,小人埋钱在先,怎
  可让出穴地。”姜员外则表示一定要得到穴地。
   县官见两方各不相让,便对他们说:“本官有个万全之策,既然簪钱同穴,那么林家之父、姜家之母,百年之后,同穴合葬。”两员外一听,连说荒唐。
   双方吵吵闹闹,县太爷从早上调解到中午,被闹得头昏脑胀、饥肠辘辘,双方仍不肯相让,县太爷不禁动了无名肝火,大喝一声:
   “大胆刁民,地本官地,相争何来?你等既看中这块宝地,林家输谷,姜家献银,合建寺院,庇护乡人,功德无量。”两家见县官变了脸色,敢不服从?
   寺院建成之后,就取名为“林姜寺”。
  
   天赐湖
   南宋末年,陆秀夫带了小皇帝赵曷被元兵追赶,逃至归湖.来到汤头村南面的一个山顶,昺喉干思饮,忽见山顶有一小池,但干涸无水,即当对天祷祝说:“池呀池,大宋君臣到此,涌出泉水招待吧! ”呃,果然有泉水涌出来,昺饮了个痛快,顿觉精神起来,说:“真是天赐之湖啊! ”“天赐湖”的名字,就由此得来。
  
  飞凤山
   普宁有座飞凤山,飞凤山有个神奇传说。
   唐朝年间,南疆干旱,赤地千里,民不聊生。百姓日夜祷求龙王赐雨。谁知龙王正在宴乐,完全忘了人间疾苦。
   待到宴毕,龙王醉醺醺中听到百姓的号啕,方知误了施雨。他忙召来云童、风婆、雷公,施云布雨,但又忘了交代施雨的数量,待到龙王醒来时,人间已是汪洋一片。
   玉帝大怒,将龙王囚禁于天牢,但一时又未能派出其他神明代管晴雨,眼看旱灾又要发生。如来佛得知这事,便送甘露以济万物。自此,南疆一带,白天赤日炎炎,夜间甘露如雨,地湿三寸。这年五谷丰登,人人欢乐,共庆丰年。
   但是,如来佛的甘露已将洒尽,玉帝又迟迟未有决断。如来佛只好派一小僧乘殿前彩凤,前往南海观音菩萨处取甘泉。他交代小僧:“三更向东飞,四更朝南翔。日午停下处,菩萨付泉归。”谁知小僧记成了:“四更向东飞,五更朝南翔。日午停下处,菩萨付泉归。”彩凤驮着小僧,飞到日出时便停了下来。小僧以为到了南海观音住所。谁知根本就不见观音踪影。一急,方忆起如来佛交代的时间,心中大乱。慌乱之际,头巾、铜铃、剃刀都丢了。他心急如焚,僵直而立,化作和尚石人,剃刀、铜铃变成了山头,头巾化成了头巾石。彩凤待要飞起,怎奈尾巴却被石人压住,飞不起来,慢慢也变成了一座山,后人称之为“飞凤山”。
    
  浮地山
   在普宁的和寮与葵岭交界的地方,像馒头—一样的小山,叫“浮地山”。
   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座矮而圆、形状
   南宋末年,陈吊眼率众抗击元兵的入侵。元兵气势如山,陈吊眼抵敌不住,便率众转移。为了试试手下军士的心,陈吊眼将军饷放在19只陶瓮里,然后召集所有军士,对他们说:
   “我军将要转移,可是,这19瓮金银我们却无法带走,只好将它们埋在这里了,若是有愿意留在这里守金银财宝的,请走出队列。”
   话音刚落,那些胸无斗志、贪图小利的士兵,便纷纷走出队列。
   陈吊眼伤心地说:“既然诸位愿意守金银财宝,那么就与这些金银一起长留地下吧!”说完,便命令士兵将这些人斩首。银子埋好之后,军士挑来泥沙,将这些尸体掩埋上,堆成一座小山。
    
   水流巷
   惠来县惠城有一条巷叫水流巷,这地名也有一番来历。
   明末清初,政治腐败,各地饥民纷纷起义。当时,普宁十三寨农民领袖罗英,在惠来领导农民攻打城邑,开官仓济饥民。县官急得没法,只好呈报潮州府,请求派兵“剿除民患”。
   府官接报后,派高陈三带兵到惠来镇压。义军在罗英的领导下,英勇善战,官兵屡战屡败。府官为了免受朝廷的罪责,增兵添将,包围了义军的营地蚶蚌寨,猛攻猛打。义军跟高陈三士兵浴血奋战,从营地一直打到惠来城。义军步步退却,伤亡惨重。罗英和高陈三各持大刀,恶战上百回合,不分胜负。
   忽然,高陈三见宿鸟投林,便急中生智,大喊—声:“救兵已到!”罗英闻说,回头看个究竟。高陈三乘机挥刀砍去,罗英被杀。这一役,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于是后人便把罗英、高陈三大战的这条巷取名为“血流巷”。因为“血”字不吉利,后人又改名为“水流巷”。
     
   司马第
   普宁后溪林场山区有个偏僻的小山村,名叫“壁角”。这个村子里有一座府宅,叫“司马第”。奇怪的是司马第的“马”字下面,只有三点。
   这里头有个缘由。
   司马姓钟名子范,是清代乾隆庚子科举人。乾隆十年 (公元1745年),官授江南直隶六安州司马。钟司马为官清廉公正,律己爱民,深得民心。但是,有一次司马出巡的时候,他的儿子居然想尝尝做官的滋味,竟代行父职升堂问案,乱断官司,坑害良民。司马回府,闻知此事,十分气愤,送子投案,并引咎挂印辞官归田。
   司马回到家乡,为自己的府第门匾题书了“司马第”三个字,而且“马”字下面只写了三点。六安州官民缅怀钟司马,派人来请钟司马回州。
   一行人千里迢迢,来到村前,其中有一人眼尖,望到“司马第”三字,长叹一声:“钟司马不愿复出了。”众人忙问何故。这人说:
   “马失一蹄,难道还能奔走吗?”
     
   百里桥
   普宁有条桥,桥虽不长,却名叫“百里”。这里有个故
   明朝时,有个姓安的人来普宁当知县。上任时,京城里头当大官的亲戚交代让他代买些潮州特产,但却只是交代而没有付钱。
   安知县千里迢迢来到普宁,才知普宁是个穷得叮哨响的地方,捞不到什么油水。而朝廷这些大官亲戚又得罪不起。这怎么办呢?幸得这安知县颇有一些歪:才,便挖空心思吞食朝廷钱银。他想起城里有座昆头山,城外东面有座马头山,西面有座赤岗山;城内有青屿、冬瓜屿、苦竹屿这些村落,于是他就写了一个奏本,报说普宁城有三山五屿、一条大河横在东面,百姓商旅出入,甚是不便,拟建百里桥,需纹银万两。安知县一手好文章,奏表中,忧国爱民之心可鉴。皇帝看了,御笔一批,同意拨款建桥。
   安知县接到钱后,银子大部分饱了私囊,只用了其中一点钱,叫石匠动工在东门外小沙溪上架起一座石桥,并在石板上刻了一百坎。还在东面桥头竖起一块大石碑,刻上“百里桥”三个大字。这就是此桥号称“百里”的来历。
  出米石
   普宁下架山有个咸寮村,该村后山上有一块棱形的大石,大石侧下方有个直径约七八厘米的小圆孔,人们称之为“出米石”。
   关于出米石,有一个神奇的故事。
   相传有一年,天逢大旱,粮食失收,咸寮村村民只得到山上寻野菜充饥。
   一天,村民们看见一只飞鸟站在一块石头下面,刚要走近,大鸟朝石头啄了两下,又连叫三声,便飞走丁。村民们都感到奇怪,走了过去,发现石头下有个小孔,竟汩汩流出白米。村民们欢声如雷,于是每日派人到石孔下打扫流出来的白米。这些白米,不多不少刚好够一村人度日。靠这些大米的支撑,村民们终于度过了这个旱季。
   然而,村中有一个人,好吃懒做,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有一天,他突然异想天开,想着如果把这个孔弄大,米出多一点,那不是可以发财?于是,在一个晚上,他偷偷地上山凿洞,不料洞被凿之后,不灵了,再也不出米了。村民们知道后,都十分恼火。
   这个人又惊又怕,自此不敢再呆在村里,只好流落他乡做乞丐去了。
  
   雷公石,“狮赶虎”
   普宁占陇镇志古寮村北面的一座山上,有一块石头耸立在半山腰,十分醒眼,人称为“雷公石”。在与此相对称的山坡上有一石狮,离石狮20米左右处,又有一石虎,人称此景物为“狮赶虎”。
   当地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从前,这山上住着一位雷公,雷公:身边有一只狮子和一只老虎,雷公对它们管制很严,从不允许它们胡作非为,更不允许它们私自走开一步。
   有一天,风雨交加,雷公外出未归。这时候,老虎被困得不耐烦,便趁着风雨私自下山,而狮子产一看老虎逃跑,也尾随下山。
   正当它们一前一后要下山伪时候,雷公回来了,情景,十分生气,立即施展法力,以雷霆万钧之力,和狮子击毙。
   老虎和狮子随之化为石虎和石狮,而雷公也从此外出云游,不再住在这里了
  
   龙窟·龙窝·龙坑
   普宁市的高埔镇有一个龙窟村:船埔镇有一个龙窝村,大坪镇则有一个龙坑村。这2个村名都有一个,“龙”字,这 3“龙”。之间,流传着一个优美的传说。
   相传古时候,这几个地方各居住着一条龙,它们潜心修炼,盼望有一天能得道升天。
   过了很久很久,天上玉帝派使者送来一颗升天明珠,可让一条龙升天。使者感到为难,便把这3条龙召到大坪埔心,磋商明珠应该让谁先得。谁知道这3条龙却互相推让,这条龙说自己修行日浅,那条龙又说自己德行不高,都不愿意先得这颗明珠。使者难以裁决,便上天庭向玉帝汇报。玉帝被它们的美德所感动,便令使者再送两颗明珠,让3条龙同时升天。
   3条龙得到明珠,便择日在大坪埔心的罗经地大草埔上一齐升天。后人为了纪念和弘扬这3条龙互敬互让、和谐共处的美德,分别在3条龙居住、修炼的地方建起了3个村子,命名为龙窟、龙窝和龙坑,并在这3条龙升天的大坪埔心建了一座龙腾庙。
  
   墨湖塘
   普宁南阳山麓青潭凹口,有一个墨砚形的小湖塘,塘水长年黑如墨汁,人们称它为“墨湖塘”。塘边林荫下有一座古庙,叫“谢娘娘庙”。
   相传,惠来葵潭卢家洋有一个姑娘,3岁失去父母,后被一尼姑庵的“斋妈”收养,取名“娘娘”。娘娘长大后,如花似玉。乡里有一个恶少,倚仗其老子在朝当官,横行霸道,无恶不作。一天,他游山玩水来到石庵,见娘娘天姿国色,便存心抢回家作小老婆。“斋妈”严词拒绝,竟遭毒打。“斋妈”临终前,将一块墨砚送给娘娘。告诉她这墨砚非寻常之物,磨出来的墨汁能治病救人。说完,便气绝身亡。
   娘娘带着墨砚到处流浪,当她来到草湖村时,这里痈、疸、疠、疬等疾病流行,十有八九都病倒了,眼看全村人将要灭绝了。娘娘便用墨汁救活了全村人。全村乡min对她十分感激。
   那恶少见娘娘出走,派人跟踪。得知娘娘在草湖村时,立即追寻而来。娘娘逃到山上,眼看到了绝境,她仰天长叹:“墨砚啊墨砚,但愿百姓无病痛,留给人间一片心。”说完,使劲地磨了三下,一抛,但见天昏地暗,飞砂走石……墨砚化作一个大塘,将恶少淹没了,娘娘也不见了踪影。当地百姓为纪念娘娘的救命之恩德,便将这塘称为“墨湖塘”,又在塘边建了一个“谢娘娘”石庙,四季香火不绝。
  
   千金湖
   普宁西北面有个地方叫“千金湖”。名字是杨文广平定南蛮十八洞时起的,当地民间传说,当时这里住着南岩、大岭、秦厝、龙船4位公主,红山洞还有位美丽的桃花公主。当时,普宁一带时有妖魔出没,当地人民苦不堪言。杨文广奉圣命带兵来剿妖洞,桃花公主为他的英勇所折服,而四姐妹也有意撮合。于是合力平剿大坪山的狼臂蛟。
   经过一场恶斗,他们终于将狼臂蛟消灭。大坪一仗结束后,4位公主又协同杨文广连续围歼了其他妖洞。自此,普宁再也没有妖魔作怪了。村民们从此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的生活。
   杨文广为了报答4位公主,要上表请明圣上封赐。当问及她们的住所,4位公主都不知道她们所住的地方叫什么名字。于是,她们恳请杨文广赐名。杨文广深思片刻,说道:“就叫千金湖吧!”
   于是,这个名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无头石牛
   普宁大坝云石岩山上有一块石头,极像一头无头的石牛。有关这头石牛,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
   相传,这头石牛过去是一头野牛,时常闯下山来偷吃大坝白坑洋农民的稻禾,然后把牛屎拉到月窟乡的地里。因此,白坑洋的农民很生气,他们暗中约定,一定要除掉这头大野牛。
   有一天,白坑乡的农民们正在田间除草,这只大野牛又从山上窜下来,它走到稻田里,一边吃稻禾一边践踏庄稼。农民们心疼得不得了,马上敲锣打鼓,召集全体乡民除掉这头野牛。有的人带锄头扁担,有的人握镰刀斧头,从四面八方包围了这只野牛。野牛见人多势众,吓得直往山上冲上去,农民们紧紧追赶着。当野牛逃到云石峰时,被一农民赶上,挥斧砍去,竟活生生将整个牛头砍下。
   野牛死后,便化作了无头石牛。
     
   倒枫树村
   普宁大南山下有一个村庄叫倒枫树村。关于这一村名的来源,也有一个故事。
   据说,这个村原来没有名字,村中有一棵老枫树,年长月久,成了树精,经常侮辱村中妇女。特别是新娘,新婚第一夜一定要让给枫树精。否则,天灾人祸便将降临。
   离这个村不远,有个高埔村,村中有一女孩,从小听人讲三国关云长义薄云天的故事,对关云长虔敬得不得了,每逢初一、十五,一定要吃素烧香敬拜。这女孩长大后,嫁给了这个村中的一个年轻人。出阁那天,征得母亲同意,把平时供拜的关帝瓷像带到夫家。
   新婚初夜,新郎新娘喝过交杯酒,新郎借故出去。这时,妖风大作,枫树精闯了进来。就在这时候,天上来了一位神明,面如重枣,长须飘拂,手持关刀,挥刀朝树精砍去。树精大叫一声,负伤而逃。新娘被这一幕吓呆,忙唤来新郎。新郎一听,也感到惊讶。待天明去看枫树,树身暴裂,一条刀痕犹新,并有红色树浆渗出。不久,枫树,枯干,倒下了。
   新郎欣喜万分,村民们也十分高兴。为感念关帝恩德,村民们在树旁建了一座关帝庙,村子就命名为“倒枫树村”。
  
     
   缶瓶湖村
   惠来的双湖村,原名叫缶瓶湖村(“缶”潮音读hui,瓷的意思)。
   据说,明朝末年,惠宋郑氏祖先从潮阳深浦搬到隆江镇居住。但是,这里的社会风气非常差,许多青年人终日不务正业,无所事事,滋事斗殴。为了给子孙选择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郑氏祖先决定搬到别处居住。于是,请了一位地理先生为他选择一块风水宝地。这地理先生要郑氏祖先买来一个瓷瓶,并用一条树枝插在瓷瓶的耳上,说:
   “你可提瓶往南方向走去,走到树枝折断,瓷瓶掉落时,那地方便可置业创祖。”
   于是,郑氏祖先就按照地理先生所说的去做。当他走到一个小湖边时,由于地面泥泞,跌了一交,瓷瓶、树枝同时落地。于是,郑氏祖先便在这里创业定居,并把这个村名叫做:“缶瓶湖村”。
  
  
  
   寒妈径
   普宁望天岭下有条小路,原来叫云落小径,后来改名为寒妈径,这里头有个故事。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孤寡老人,无依无靠。一年寒冬时节,老妇人忍受不了饥饿,出门求乞。怎奈多日没有吃饭,况且衣衫单薄,经不起寒风侵袭,冻死在云落小径。
   这条小径,平时少人行走。当时,恰有一位上京赴试的穷举子经过,他发现这老妇冻死,顿生恻隐之心。身处荒山僻岭,无奈之中,只好取出一件蓝布长衫,盖在妇人的尸体上,并暗祷:“非我无心,实是为难之至。若你在天有灵,保我今科得中,回程当建祠答谢。”然后,匆匆上京而去。
   这位举子到了京城,应试完毕。考官查阅试卷,见其书法工整,文章超群。突然,发现有一字,漏写一笔,当考官提笔要批为错字的时候,那漏笔的地方竟被填补了。考官细看,原来是一只蚂蚁填在漏笔的地方。考官用中指弹去,重新要提笔打圈,那蚂蚁又爬到失漏的地方。如此反复数次,考官觉得奇怪,传举子前来问话,方知他上京途中的善举,连声赞其才德兼备,遂朱笔签批,使其金榜题名。
   为了却心愿,举子专程到云落小径,建了一座庙宇,上题“冻媪寒婆”四字。来往行人,怜其平生,多拾山草少许,放置庙旁,积少成多,以便让行人焚烧取暖。从此,这个庙就被称为“寒妈宫”,这条路也被称为“寒妈径”。
  
 
  石鸟村
   普宁梅塘镇石鸟村的由来,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石鸟村后的山上有几块大石头叠在一起,远看起来很像一只鸟,因此村名就叫“石鸟”。
   据说,这只大石鸟,在很久很久以前,是有灵性的,它每天夜间都要飞过大南山,到惠来一户姓方的大户人家的谷仓去,吃饱了稻谷再飞回来。方姓大户虽发现谷仓里的稻谷不断减少,却查不出原因。这事如果没有一次偶然机会,方姓大户也许永远不知道原因。
   石鸟村里头的小孩,每天都要到石鸟山上放牛、玩耍。有一天下午,几个放牛的牧童在山坡上游戏,玩到倦了就躺在石鸟身上休息。一个小孩竟睡着了,当他醒过来的时候,发现四周黑漆漆的,自己却躺在谷堆上,不由吓得大哭。这时,方姓大户发现仓库里有哭声,即同几个仆人来到谷仓,责问他是哪里人,因何到此?牧童说他是石鸟村人,放牛后在一块大石上睡觉,醒来却在这里,因此害怕。姓方的一听,心中就明白了一大半。
   隔天,姓方的带了牧童和石匠寻问到了石鸟村,看过牧童睡过的大石,仿佛是一只大鸟凌空欲飞。于是,便叫同来的石匠去把鸟的下嘴巴敲断。自此,这只石鸟每夜就不会再飞到惠来去偷吃稻谷了。
  
  
  
  
   詹官陂
   惠来青山乡头寮村北面有个地方,叫詹官陂。
   据传,明朝末年,头寮村有詹、官、张三姓居住。村里缺水,便在村北面筑了一条土陂拦截山水。雨季到来时,土陂总被雨水冲垮,差不多每年都得重修一次。
   有一次,外地来了个地理先生,他对族老乡绅说:“这土陂有煞气,要使土陂牢固,必须一对金童玉女埋在陂中。”于是族老乡绅便借这个机会对村民摊派勒索,规定每户人家必须出银若干作为购买金童玉女之用;又强令詹姓、官姓出金童玉女。
   因为这土陂埋葬着詹、官两姓的孩子,后人便把它叫做“詹官坡”。
  
  
  
  
   珍珠娘娘庙
   在普宁西社乡的河岸上,有一座名叫“珍珠娘娘”的古庙。庙侧有一棵高30米、直径2米的高大的樟树。关于这座庙的来历,有一个神奇的故事。
   相传,有一年夏天,这里发生水灾,洪水把堤坝冲崩了一个缺口,冲毁了乡里不少房屋,许多人无家可归。水灾过后,众乡亲齐心协力,挖土运石来填补了这个缺口。
   可是,过了不久,又一次洪水到来,把刚填好的缺口冲垮,无奈怎么堵也堵不住它,眼看大水就要涌进村里。危急万分之际,只见远处漂来一棵树,正好堵在缺口上,阻减了水势。又见一位姑娘顶风冒雨,搬石头填补缺口。乡亲们十分感动,齐心协力,帮助填好缺口。
   突然,一个巨浪把站在岸上的姑娘卷进水中,村民们纷纷扑进水里,寻找这位姑娘。可是一个漩涡过后,再也见不到姑娘的身影了。
   乡亲们十分悲痛,都跪在泥泞的地上号啕痛哭,大家把树竖了起来,栽在缺口处,并在这里建了一个庙纪念这位姑娘。这就是“珍珠娘娘庙”的由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