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锡 水仙道院

 书楼寻踪馆 2012-08-15


 
无锡 水仙道院
 

水仙道院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水仙道院俗称水仙庙,在无锡南门外,由南长街、古运河为主线组成的“水弄堂”,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中著名的保护街区。南水仙庙,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这里一个重要节点。

在新上任道长的陪同下,逐一参观了尚未开放的各个殿堂。看来,平日里香火不多,做法事的丧主不少。

水仙道院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南水仙庙的由来

南水仙庙原本是两个庙。早在明代,人们为了祭祀文天祥的两位部将——麻、尹两将军,在南上塘立庙,称为“双忠祠”,因庙址在运河旁的驿道上,运河中运粮的士卒和渔民、船民经过这里,大多会在这里停靠歇息,并进庙祈祷,于是大家把神像奉为水仙,故称南水仙庙。到了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无锡百姓为了纪念明朝嘉庆年间的无锡知县王其勤,在双忠祠南侧也建了一座庙。王其勤是湖北松滋人,所以,取名“松滋王侯庙”,后来,两庙就合为一庙。咸丰年间,太平天国的战火波及这里,庙被毁。同治年间又重建,重建后庙宇有头山门、二门、戏台、大殿、酒厅、茶厅、蚕师殿及北侧的双忠祠正殿、书厅等建筑。几经战火硝烟与时代变迁,这座庙宇总算是相对完整地保存了下来,现在还留有不少古迹。

水仙道院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南长街一带,虽然闻名遐迩的游迹不多,但却是藏有许多古迹和民居的文化保护街区,街道上的很多其貌不扬的细节,都值得好好品味,随便推敲就能寻出一段故事来。在这里,有一座水仙庙。因为西门有座西水仙庙,这里的庙,就叫做南水仙庙。

南水仙庙,又称松滋王侯庙。位于无锡市南长街598号,即塘泾桥堍、古运河旁,与不远处久负盛名的清名桥遥遥相望。这座小庙早在1986年7月,就由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今天,这里成为了无锡道教协会的所在地。

水仙道院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王其勤筑城斩子

  关于“松滋王侯庙”,在当地部分老人中流传着一种民间说法。据说当时倭寇压境,锡城城墙又在雨中坍塌不少,于是县令王其勤命民众紧急补墙御敌,由于补墙的民众不堪日夜劳作,很多人坚持不住,知县急中生智,便叫手下的人做了一块大布,形同城墙,暂时补上缺口,而大布的背后,建筑工匠并没有停止工作。这样,倭寇从远处看来,新城墙巍然矗立,也就不敢贸然攻城了。

  民间传说,充满了戏剧色彩,真假难分,但筑城抗倭的知县王其勤,是真正得到了人民的爱戴,如同其他造福无锡的历史人物一样,被敬为神明。在“大老爷出会”的庙会时,王其勤的尊号是“镇江王”。

  王其勤抗倭表现的确是有智有勇。当时倭寇正大举入侵内陆,无锡告急。他到任后的第三天,就召集地方士绅商议抗倭大计。当时无锡的城墙已经年久失修,在王其勤的领导下,仅用了70天时间,就将旧城墙改建成一座长18里、高2丈 l尺的砖石城墙。接着又向民间募兵进行训练。同年四月二十三日,倭寇侵犯无锡,他亲自督战,历时18天,击溃倭寇,全城得保。

  为了筑城,王其勤执法如山。相传他有一个义子王克宝,受命到城南筑城监工,可是他把限令当儿戏,于是王其勤大义灭亲,将义子王克宝斩首正法。东门旧有的一座克宝桥,据说就是王县令挥泪斩义子的地方。每年农历三月初六日是王其勤的诞辰,这里有热闹的庙会。1765年乾隆帝南巡,适逢王其勤诞辰庙会,乾隆帝于是停舟,命太监前往致祭,因此后来这里有了“翠辇停骖”的说法。

  解放战争时,南水仙庙还是培南小学所在地。中共党员在培南小学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开展地下工作,成立了中共无锡市工作委员会,直至无锡解放。80年代中期,市委、市政府在这里立有“中共无锡工作委员会机关旧址”碑。

水仙道院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从水仙庙到水仙道院 由于修缮,南水仙庙的正门并不开,人们必须从侧门进入。庙里所存旧建筑,大部分为清朝同治年间的建筑,由于今天这里是道观,因此主殿是大罗宝殿和灵霄宝殿,旁边还有长生殿、往生堂等,供奉着诸多神像。

          在院落的东墙,即灵霄宝殿旁,嵌有从西定桥移进来的王其勤所书“湖山胜概”四个石刻大字,现仅存“湖山胜”三字,一石一字,每字70厘米见方,笔迹神似颜鲁公,浑厚端庄,并附道光十八年(1838)邵涵初所跋语一方。庙内还存有康熙年间的《南水仙庙免粮碑记》,以及《尹麻二将军忠迹碑记》等。

水仙道院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水仙道院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水仙道院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水仙道院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水仙道院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水仙道院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水仙道院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水仙道院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水仙道院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水仙道院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水仙庙里有座蚕师殿,蚕师殿里供奉着蚕师娘娘。这最能反映无锡近现代的经济。清代,无锡地区普遍种桑养蚕,到了民国,丝蚕业成了无锡的主要工业。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的农妇村姑们为了确保“蚕宝宝”养得顺利,每季接种以后,都要到庙里给蚕师娘娘烧香,还要买上一只红纸灯笼提回家,点在蚕匾架上。因此,当年这里的香火颇为兴旺。

水仙道院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水仙道院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水仙道院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水仙道院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水仙道院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水仙道院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南水仙庙里供奉的“大老爷”,是一些历史上对无锡做出贡献的真实人物,而今,成为“水仙道院”的南水仙庙,成了无锡老城内唯一一所道观。

水仙道院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水仙道院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水仙道院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水仙道院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水仙道院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水仙道院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水仙道院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尤武忠老道长今年76岁,是这里德高望众的老道士。他的父亲尤墨坪道长曾是崇安寺旁洞虚宫三清殿火神道院贞白山房的法师。民国三十五年时,尤武忠曾在三皇街老庙里做过法事,对他来说,雷尊殿里的瞎子阿炳华彦钧、“南鼓王”朱勤甫、“十勿拆”的领头人阚献之等人都是他的长辈、同道。至今回忆起他们来,尤道长仍然历历在目。无锡的道士讲究“一写二念三吹四打”,擅长音乐,阿炳自然不用多说,而朱勤甫的鼓是打得最好的。说起阚献之,尤道长说他口才极好,为人清高,在道士中很有声望,还弹得一手好琴。

  五十年代初,当杨荫浏、曹安和来到无锡录道教音乐、给阿炳录音的年代,道教已经与封建迷信等同起来,无锡的道教一落千丈。那年,尤武忠十七、八岁,由于不能再做法事,他被迫还乡了。但由于道士们擅长音乐,不少道士转业进入了剧团和乐队。

  尤道长说,从前无锡有40多个道观,现在则寥若晨星,无锡现在有500个道士,散居在各处。几年前,道教协会搬到这里时,仅有几处空房,每年还要支付6万元的房租。近三、五年来,他们靠募化等办法,把神像一一恢复起来,道观渐渐有了规模。

水仙道院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水仙道院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解放战争时,南水仙庙还是培南小学所在地。中共党员在培南小学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开展地下工作,成立了中共无锡市工作委员会,直至无锡解放。80年代中期,市委、市政府在这里立有“中共无锡工作委员会机关旧址”碑。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持续关注,以及对文物古迹保护力度不断的加大,沉沦已久的南水仙庙有了复兴的苗头。

南水仙庙周围,密密麻麻的都是老民居、老弄堂。这些古老的建筑物,由于其历史价值而一直受到保护,不能随意改建,因此年轻人搬走了不少,不少外地人租住了进来。

水仙道院 - h_x_y_123456 - h_x_y_123456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