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小鼻子600 2012-08-15

微量元素与消化系统疾病
一、消化性溃疡:
    1、病因,溃疡的病毒侵袭因素超过胃黏膜的保护因素。消化性溃疡,体内尤其是锌,铜,硒含量减低,受到人们的关注。
    2、消化性溃疡与微量元素的关系:
    锌:增加组织创伤的修复,再生能力,维持胃肠道的完整性,促进溃疡愈合。对胃液的分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抗溃疡作用。
    铜:促进胃黏膜分泌黏液,增加胃黏膜屏障。
    硒:维持胃黏膜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临床表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为首发症状,中上腹痛为主。
    4、诊断:根据本病具有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中上腹痛为特点,作为胃溃疡有胃癌的区别诊断依据之一。
    5、微量元素 与消化性溃疡治疗:中药胃溃灵冲剂含有丰富微量元素锌,提高血锌含量,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有关。此外,发现艾灸可纠正溃疡出现的微量元素代谢紊乱,发挥保护作用。
二、炎症性肠病
    1、概述:整个胃肠道都可发生,腹泻,肠梗阻为主要症状,发热,营养不良等症状。遗传因素,感染,精神因素,微量元素等与此病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2、微量元素与炎症性肠病:
    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直接作用于胸腺细胞,促进增生,提高机体免疫力。缺乏导致细胞分裂受到抑制,分泌减少,免疫力低下等重要原因。
    锰:缺乏导致肠黏膜损伤。导致机体分泌失调和免疫功能低下。
    铁:引起贫血,造成免疫功能损害,影响细胞合成和机体产生,增加容易感染性。
    3、临床表现:克隆病,腹泻,发热,脓肿,关节痛等表现。溃疡性结肠炎,腹胀,恶心,呕吐等,发热,乏力等全身疾病。
    4、诊断:肠结核,血吸虫病,排除外,方可诊断,水肿,出血,糜烂,大小不一的溃疡。
    5、微量元素与炎症性肠病的治疗:补充含锌,铁的中药进行辅助治疗,白术,麦冬,黄连,太子参等。
三、肝硬化:
    1、病因: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硬化最为常见,乙型病毒性肝炎,丁型都可发展为肝硬化,其次为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
    2、肝硬化与微量元素的关系:
    硒: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硒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呈现慢性下降趋势,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使机体免疫力升高,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铁:沉积过多导致肝硬化,铁的代谢紊乱。
    铜:血清铜升高导致肝脏病变的改变。
    锌:肝脏损伤,锌的吸收,转运和排泄出现紊乱,慢性肝炎,肝炎后肝樱花血清锌水平降低。
    锰:缺乏导致细胞粗面的肿胀,破坏,高尔基体,线粒体异常。
    3、临床表现:恶心,呕吐,腹泻,黄疸,贫血,内分泌紊乱,性欲减退,男性乳房发育。
    4、诊断: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长期酗酒,营养失调,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肝脏先后缩小,肝功能试验有慢性损害的阳性结果。
    5、微量元素与肝硬化防治:中华麦饭石,复方鳖甲四黄丸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对肝病和肝癌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藏域云路高端健康水含有78种微量元素,是一款适合所有人的微量元素补充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