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语】北外教授:怎样学好高级英语这本书

 4U 2012-08-16

《高级英语》第三版的课堂教学 (I)

(2012-08-14 20:22:23)

《高级英语》第三版的课堂教学 (I)

“为什么要学《高级英语》一类的阅读教材?”的博文发表后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我的一位同事评论说:“这个问题我想了很多年。以前教精读的时候觉得这课教的辛苦但效果并不理想,现在想想精读还是有存在的必要,因为语言的提高既要有阅读量的积累也要有敏感度、准确性的改善,而后者需要通过对好文章的细致分析获得。问题是在精读的教学中怎样做到细致而不枯燥,怎样让学生在两年中“开窍”和“顿悟”。“ 她提出的问题让我思考了很久。是啊,精读课怎样才能做到细致而不枯燥?更重要的怎样使学生“开窍”和“顿悟”呢?坦白地说,我没有现成的答案,我的这篇博文不能回答这些问题,但我会带着这些问题去写我这篇博客。也希望网友们对此发表看法。

《高级英语》第三版是一本有难度的书,教好、学好这本书无疑对师生的要求是相当高的。每个老师在备课前,不妨先想一想,教《高级英语》要达到什么教学目的?也就是说,通过讲解每一课,我们希望达到总目的是什么?我想,这是一本阅读教程,其总目的是提高阅读原文的理解能力。这个总目的是通过达到以下具体目标实现的:

l  注重语言的学习和吸收,增加对语言现象以及写作风格的敏感性

l  吸纳文化信息,扩大知识面,扩大视野,挖掘课文的人文精神的内涵

l  培养在细读和分析性阅读的基础上的思辨能力

关于这些具体目标,我在下文里结合如何上课会详细说明。

明确了目标后,我们还需要想清楚《高级英语》的课堂教学应该遵守什么原则?我的建议是:

l  课堂教学的每项活动都是为了加强课文的理解,不是分散或转移对课文的专注

l  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尽量鼓励学生参与;教师注重发挥指导的作用

l  语言教学与人文精神内涵的探索不能截然分开,而是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上六点看起来有些抽象。那么,我们现在先从具体的说起,即上课的步骤, steps of handling a text in Advanced English:

Pre-class Activities: (required and highly recommended)

l  Read the whole text

l  Read About the text

l  Read Notes to the Text

In Class Activities:

l  Oral presentation by students

l  Background information

l  Warm-up questions about the text

l  Detailed study of the text

l  Exercises

l  Read, Think, and Comment

l  Group Discussion (Optional but recommended)

要想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首先应该要求学生做好课堂前的准备活动:阅读全文,阅读课文导读,不要忘记阅读课文注释。一般来说,做到阅读课文并不难的,多数学生可以做到。只有个别学生连课文都懒得读就来上课,等着老师一口一口地喂他吃饭。不客气地说这样的学生别指望从这门课有多少收获。读一遍课文仅仅是最基本的要求,但还不够。《高级英语》的课文大都有相当的难度,第一遍读下来很可能有摸不着头脑的感觉。这时,About the text就有用了。和旧版比,第三版增加了About the text, 导读,介绍文章的创作背景、总体格局、主题、写作手法等,引导学生注意此文的特别之处。目的是帮助学生预习课文,免得他们感到无从下手,从而在课堂上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状态。我前面说,不要忘记读注释。注释提供课文中提到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地里、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的背景知识。有的学生可能认为,课文已经很长了,再让我读注释,不是太烦了吗?我想告诉你,也许表面上是增加了阅读量,但注释帮助你扫除障碍,是事半功倍之举。我们历来认为,语言和思想内涵是结合的,学好一篇文章不能只限于研究语法、词汇、句子结构,同时一定要注意内容,在吸收语言的同时思考问题,扩大知识面。注释的功能是帮助学生了解与课文理解相关的文化信息。总之,这三个步骤是预习时必须做到的,也是我强烈推荐的。因为课前的充分准备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课堂参与的必要条件。如果这三步认真完成了,那么学生应该已经对课文有了初步的理解,已经掌握了一些关键词汇,一些难点自己已经攻破了,他们将带着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来上课。他们上课的心态不是被动地听老师讲解,他们不仅带着耳朵,而且带着脑子,期望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决更难的问题,并使得师生有时间和精力去深入探讨课文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总之,预习的重要性如何强调都是不过分的,因为预习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和鼓励学生参加课堂参与的先决条件。预习的三个步骤一个也不能少。上课带着问题有备而来,让每个学生做个勤奋主动的学生而不是懒惰被动的学生。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充分预习的好习惯,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办法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上课前在一张纸上写下如下的内容: 文章题目,作者姓名,发表年代;用3-4句话总结文章的大意;就文章的写作或内容提出2-3个问题。这样可以做到一石二鸟:一是检查学生的预习;二是使得教学甩掉盲目性,更有针对性。

关于in class activities,我将用不同的课文举例阐述我的教学观点

首先,上课时我会要求每个学生准备three books—textbook, notebook and an English-English dictionary.一般来说,课本是会带上的。现在的学生过于依赖电脑,多媒体、PPT,等,丧失了记笔记的习惯。而我恰好觉得记笔记是个值得推荐的学习方法。记笔记可以锻炼听力、大脑的反应、写字的速度、筛选重点的能力,加强记忆,有利于复习等多种好处。备一部英-英词典是必要的,老师可以挑选几个词在课堂上集体查词典,这件事我后面还会提到。

课堂活动的第一步是 Oral Presentation. 这是第三版新增加的学生参与项目,目的是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加强预习,围绕课文的有关方面收集资料信息,开展调研,形成自己的观点,用口语流利地加以呈现。从上课的一开始就强调并以各种形式鼓励学生参与是我们应该记在心里的。口头陈述题目可参考课本里的suggested topics. 也可自选,但要围绕课文进行。

例如: Lesson 4 Everyday Use

Suggested topics for oral presentation:

a. Alice Walker and her work

b. Compare the two sisters Dee and Maggie

c. Comment on the character of Mrs. Johnson

第一个题目介绍作者的简历和主要作品有利于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风格,并引起学生进一步阅读该作家作品的兴趣。其他两个题目有关故事主要人物的刻画,对理解课文主题很有帮助。总之,我们要牢记:我们课堂上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更好地、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而不是转移分散视线和注意力。一课有一个口头陈述即可,时间掌握在5-10分钟。根据北外英语学院的经验,学生做口头陈述的积极性非常高涨,内容丰富,PPT的水准高超。Oral presentation 可以小组为单位准备,选一个人代表小组做陈述。例如,如全学期课上学7篇课文,则可把全班分成7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课的口头陈述。用PPT做口头陈述是个好形式,不要念预先写好的稿子。要面对全班讲话,有eye contact. 学生口头陈述完毕,教师需做出相应的反应,进行当场点评,以鼓励为主,适当提出改进的建议。

In class activities 的第二步是介绍课文背景信息,包括课文中涉及的背景难点,如人物、地点、历史事件、文学文化典故,等。这是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如果学生的口头陈述提供了需要的背景,那么教师做些必要的补充即可。背景信息的提供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扫除理解障碍,所提供的背景信息必须与课文的主题有密切关联,背景知识的介绍不要另立新题,因而转移或分散学生阅读课文的注意力并且加重学习负担。掌握好介绍背景信息的课堂时间,一般不超过半个课时。

例如:Lesson Three Cups of Tea

背景知识可以包括:

l  介绍此书的主要内容以及重要性;

l  作者Greg Mortenson的背景:他是什么人?为什么要为巴基斯坦北部山区一个小村庄建立学校?

l  当地的地里、历史、人文环境的背景,从当地环境的艰苦看到建校的艰辛,突出建校的重大意义。

每课提供多少背景信息因课文内容而异。有些课文并不需要很多的附加背景知识, 如第三版第二课 Hiroshima—the “Liveliest City” in Japan中关于广岛原子弹爆炸的背景众所周知,或过需要,利用学生的口头陈述来解决,教师可作补充。而有些课的背景至关重要。如第910”A More Perfect Union”是竞选总统奥巴马的一篇关于美国种族问题的重要讲话,在他成功的竞选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这个讲话是事出有因,即有背景的。这个背景一定要在处理课文前交代清楚,否则学习这篇讲话的意义大打折扣。所谓事出有因是指奥巴马原来所属的教堂的牧师Reverend Wright在布道中发表了攻击美国的言论。奥巴马的处境很微妙,对他的竞选不利,他必须做出回应,即 ”A More Perfect Union”,在这篇讲话中他直率地陈述了他与Reverend Wright的关系、客观地评价了此人,陈述了自己在种族问题上的立场,等等。他的讲话坦诚、尊重历史、不带偏见,且逻辑严谨,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因此赢得了广泛好评和支持,将“坏事变成好事”。讲话的背景与讲话的内容是密切关联的,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