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加强对公共场所环境消毒管理 开关门、乘公交车、逛商场、在提款机取钱、候车室公共座椅、网吧电脑键盘……人们日常生活中会频繁接触到一些公共设施,它们每天被不同的人触摸,看似干净没灰尘,其实却暗藏着大量的细菌,成为健康的隐形杀手。特别在夏季,暴露在外的皮肤很容易受到各种细菌的交叉感染,一些公共设施如不及时消毒,将存在一定的致病隐患——对此,不少群众表示非常担忧。 镜头一:公交车上 夏季天气炎热,乘客们很容易出汗。汗涔涔的手抓着扶手拉环,一些穿着短裤和短裙的乘客坐过的座椅,很容易就把汗渍留在公交车上,对此,有人笑谈:“穿短裤坐公交车,危险系数不亚于坐公共马桶”
镜头二:游泳池里 游泳时,最容易传染皮肤病和眼病。在某户外游泳池,进口处的管理员如果发现进入泳池的人有严重皮疹会禁止其入内。但对一些有足癣的却“视而不见”。 夏夜,不少人把商场、超市当成了纳凉的好去处。由于商场、超市人多,空气中有害微生物容易孳生繁衍,人们容易受到病菌感染而生病。另外,商场门把手、自动扶梯、公共座椅、卫生间水龙头、空调滤网等地方都是“藏污纳垢”之处,即使每天清洁也不可能完全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因此建议: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应加强对公共场所的消毒管理工作。 一、国家应加快完善公共场所环境卫生消毒、消杀管理标准和监督管理办法,明确“公共场所”的具体界定和相关单位工作职责。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各类公共场所环境消毒情况的工作监督。 二、各级卫生部门应加大对广大群众的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和防病意识, 三、个人应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如:每天勤洗手,平时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在公交车或其它公共场所,别人坐过的座椅,最好用随身携带的纸巾擦拭一下后再坐,这样能够降低传染细菌的危险;外出归来,尽可能对皮肤进行彻底清洁,以免细菌感染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