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式太极拳嫡传人——杨振铎

 自渡自己 ywy 2012-08-17
 

杨式太极拳嫡传人——杨振铎

杨式太极拳嫡传人——杨振铎

1982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武术工作会议上,有一位年逾半百,身材魁梧,来自山西的代表。他的出现,吸引着许多太极拳爱好者登门拜访,一些太极拳行家前来切磋技艺,不少记者专程采访。他,就是杨式太极拳嫡派传人,著名太极拳家杨露禅的曾孙杨振铎。

杨振铎是全国武术协会教练委员会委员,山西省政协委员,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太原分会常委,太原市武协副主席,杨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

杨式太极拳源于明末清初。一百多年前,杨的曾祖父杨露禅在青年时期曾三下河南温县陈家沟学拳。当时陈家沟有一位远近闻名的拳师陈长兴,在他家的门前开辟了一个练武场,;培养青年练太极拳。杨露禅很想学太极拳,每当陈长兴教拳时,总是在一旁站着看,偷偷地练,这样一直坚持了两年多。一天,杨露禅正在练拳,被陈长兴发现,陈长兴很赏识这种刻苦好学精神,于是准许杨露禅正式学拳。由此,陈式太极拳才开始传于外姓。杨露禅拜陈长兴为师,刻苦练拳,进步很快。这就是历史上相传的所谓杨露禅偷拳的故事。杨露禅先后在陈家沟学拳三十年。后来到北京,以武艺超群而有“无敌”之美称。

在实践的过程中,杨露禅对太极拳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他删去了陈式太极中原有的发劲、纵跳、震脚等一些激烈的动作,把它改成了速度均匀,连贯圆活,动作轻柔,不纵不跳的拳式,使太极拳更加适宜一般学拳者的需要。以后随着火器时代的演变,拳技在战场上的作用日益缩小,一些拳学家们提出了新的口号:“详推用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杨露禅的儿子杨建侯对拳式又做了进一步的修改。到杨振铎的父亲杨橙甫中年时,定型为现在的杨式大架,以后太极拳又发展为吴式、武式、孙式等各种流派。这些年来,经国家体委统一编写的简化二十四式、八十八式和四十八式太极拳,都是在此基础上加以改编的。

杨振铎的父亲杨澄甫曾巡回授拳于北京、上海、杭州、汉口、广州等地,使杨式太极拳流传于全国。此拳以刚柔相济,舒展大方,造型美观的特点及健身价值,在日本、东南亚等国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学练,著名武术家顾留馨曾高度地赞扬了杨式太极拳,他说,杨式太极拳架式舒展简洁,身法中正,不偏不依,动作和顺,刚柔内含,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上,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柔相济。

杨橙甫生前练拳时,循规蹈矩,明规矩而守规矩,脱规矩而合规矩,而且授拳时耐心仔细,不厌其烦。因此,名徒甚多,不光国内有,而且香港、日本、东南亚等地也不少。他撰写的《杨式太极拳》《太极刀》,早在三十年代就博得了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欢迎。他授拳几十年,弟子有十多万人。

杨振铎六岁就跟着父亲学拳,,后来又跟着两个哥哥练武,五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每练一招一式,总要重复几千次。因此,他功底扎实,拳艺娴熟,早在1961年12月,他到上海交流拳艺时,上海体育宫曾为他举行过多次观摩表演,许多人带着附有他父亲拳照的书,边看边对照。当时《解放日报》曾这样报道:“凡见过杨澄甫演拳的人,看了杨振铎的表演,都认为他神态酷似文章,姿势及动作保持原型,而轻松自然,气派大方,也有乃父遗风。”

杨振铎说;“杨式太极拳,虽说是我家祖传,但它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绝不能丢在我们这一代手中。”杨振铎现在虽然年纪大了。事物性工作多些,但他从不放松对自己练拳的要求,每日四时起床,坚持两小时练拳。1979年和1980年分别在南宁和太原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两次获得金牌。近几年来,随着太极拳运动的发展,他经常作为特邀代表,到上海、浙江等省市参加表演,传授拳艺。

在谈到如何练好杨式太极拳时,杨振铎说,首先,杨式太极拳有十大要领,即:虚颔顶劲,含胸拔背,松腰胯,沉肩坠肘,气沉丹田,分虚实,上下相随,内外结合,绵绵不断,动中求静,用意不用力。这在我们练拳时都要注意到。第二,练拳要掌握规律,手脚运动都有一定的规律,守规律就顺,反之就不顺,所谓屈伸开合,听其自然,这是有一定的规律的。第三,练拳应该循规蹈矩,循序渐进,不论步法、身法,都要上下协调,是正的就是正的,是斜的就是斜的,要严格掌握方向,角度。“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一般地说,练拳和写字一样,当练到一定程度,会有一个回峰的过程。他还说,要练好拳,必须肯下功夫,多实践,既不是高不可攀,又不是轻而易举的。良师不可无,二三知友常揣摩,就一定能把拳练好。

杨振铎不仅拳艺卓越,而且为人和蔼可亲。几十年来,跟他学过拳的有省委领导干部,也有年逾古稀的老人。他带过三四百人的辅导站,也教过学龄儿童。跟杨振铎学拳的人何止千万,但他从不违背自己订下的三条规矩:一。不管是谁,只要找上门来,有求必应;二,教拳要耐心仔细,诲人不倦;三,切磋拳艺,不留一手;他的热情吸引着众多的太极拳爱好者,每天从四面八方赶到迎泽公园跟他学拳。为了满足广大群众的要求,在他的倡导下,84年4月成立了杨式太极拳研究会,他担任了会长,并且让他的学生在太原市设立了十几个辅导站,传授杨式太极拳。

杨振铎晚年出版了亲自演练的杨式太极拳、太极刀录像带,为太极拳运动作出了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