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贵才 救人哪顾得上想那么多(身边的感动)

 棋中王 2012-08-18

  【阅读提示】

  一位67岁的平凡老人,不顾自己身患疾病,跳进黄河救人,他见义勇为的壮举感动了一方百姓。他就是山西省河曲县退休干部张贵才。

  

  在地处晋陕蒙交界处的山西省河曲县,连日来人们传诵着一个见义勇为的感人故事。

  67岁的共产党员、退休干部张贵才(上图,石繁荣摄),跳进水深流急的黄河,救起了一位轻生的妇女。

  张贵才是个平凡的老头,为什么让河曲人感动?“都60多岁了,身患冠心病,竟敢两次跳进黄河救人,真不简单!”人们的这一评价就是答案。

  在很短时间内来回游了近100米

  6月22日,跟往常一样,黄河岸边的河曲县文笔镇古渡广场上,一大早就有许多人在音乐喷泉旁跳舞。7点40分,人们突然听到有人喊“河里有个人”,大家纷纷涌到临河栏杆边,果然看到河面上漂着一个人,衣着打扮似乎是位女性。有人看见她的手在划动,也有人说,在河里能漂浮起来,八成是不行了。

  河水流速很快,河中人越漂越远,头顶时隐时现,不少人追着往下游跑。当时,张贵才正在古渡广场上层平台的体育器械旁活动,听到有人喊叫,迅即往下走,并一直随着岸上人流往南追。追到第一扬水站,没追上;又追到第二扬水站,追上了。

  有人说:“不像活的了。”老张说:“腿还在动呢。”他对闻讯赶来的公安干警说:“我去救人,你们来接应。”有干警说:“不要下水了,叫船吧。”“来不及了”,老张边说边脱衣服,紧跑几步跳进水中,大把蛙泳,向中流游去……

  靠近河中人时,只见老张一个转身,左手托着她的下巴,右手划水,向岸边游来。老张后来说,这个女的体胖身重,他的胳膊酸困得要命,想中途换手又怕失手,只得揪住她的头发前进,很快就筋疲力尽,心想自己快要撑不住了。恍惚之中,忽听一个声音传来:“你在哪里上岸?”抬头一看,距岸已不过10米,公安干警和武警战士站成一排等在岸边,他的精神为之一振。

  有人把绳子扔给老张,大家齐心协力把落水者抬上岸。当时,那位妇女脸色铁青,早已昏迷,没有了呼吸。老张在极度疲惫之中,让两个干警帮助排空她腹中河水,然后,他双手使劲给她做心脏按压、复苏,同时将口鼻揩净,准备做人工呼吸。

  不一会儿,那位妇女居然有了反应,有了呼吸,然后能呜呜作语。人们再三询问,她还说出了丈夫的电话号码。到这时候,老张和众人才松了一口气。

  人们目测估计,老张这次救人,在很短时间内来回游了近100米。

  “要张贵才见死不救是不可能的”

  别看河曲县城就在黄河边上,大多数本地人却是“旱鸭子”。这几年6、7月份黄河水量很大,就是会游泳的人也不敢轻易下河。

  老张敢于下河,在于他泳技高超,救生经验丰富。老张是本县人,上世纪60年代考入北京林学院,毕业后分配到东北大兴安岭某林场,在那里干了13年,后来调回河曲,当了多年的县林业局局长,2005年退休。

  他的爱人苗小琴告诉我们,老张在东北时就从嫩江中救过人。当时,一位小学老师带着一批孩子搞夏令营活动,4个小学生不慎滑入嫩江的深水区,生死关头,正巧在场的老张迅速下水,把4个孩子拉出来交到老师手里,然后不辞而别。晚上回到旅馆,听到广播电台广播找救人者,他也没声张,第二天早上就返回林场了。

  老张也不是第一次从黄河里救人。2009年4月21日,也是在同一河段,他救起一个高二女学生。

  把几次救人联系起来看,大家的共识是:张贵才救人并非一时冲动,而是一贯的。这也正是老张敢于下河救人的深层次原因。

  这位67岁的老人泳技高超,却是一位冠心病患者,还有陈旧性心肌梗塞,家中茶几下面常备几包药,天天服用。  

  这次救人,是在汛期的黄河,往返近100米。在这种情况下救人,确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可能。其一,落水者的求生欲望都很强,往往抱住施救者不放,令你动弹不得,两人极有可能同归于尽;其二,施救者万一中途腿部抽筋,或者累过极限,也有可能上不了岸;其三,对于张贵才来说,万一在极度紧张激动中心肌梗塞发作,他就永远回不来了。

  人们问老张,想过危险没有?他说,当时救人哪顾得上想那么多?

  张贵才是县里一个普通的退休干部。最近,当地县、市两级媒体报道了他的事迹,许多人开始重新打量起这个老头。熟悉他的几位老同志都说,“要张贵才见死不救是不可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