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必须掌握的139条真理【感悟】![]() 1. 今生的富贵,是前世种下的善因而得来;前世若没有种下善因,就
要靠现在努力。
2. 物质上的追求只是一种刺激,始终没完没了,所以我们才会陷入没 有止境的欲望当中。
3 .真正的真、善、美,是要我们心中没有贪心、瞋心、痴心、慢心、 疑心和虚伪狡诈伪善之心。
4. 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宁让别人负我,我决不负人,自能 心安理得、问心无愧。
5. 一切科技文明,都是人类的智慧结晶,如果我们没有清净、平等、 慈悲的智慧,进步的科技反而会成为毁灭人类的工具。
6. 节俭可以医贪;恬淡可以医躁,慈悲可以医瞋。 7. 错误最多的人,就是犯了错却不愿意承认错误的人, 8. 对过去不能执著不舍,对现在不能贪取留恋,对未来不能心存幻想, 对人生不能一事无成。
9. 要做通情达理的人,要做与人为善的人,要做谦和敦厚的人,要做 感恩图报的人。
10. 懂得付出、不计较吃亏,才是富有的人生;锱珠必较、只知道索 取,必是贫穷的人生。
11. 学道容易入道难,入道容易守道难;守道容易悟道难,悟道容易行 道难。
12.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不善者而改之】
13. 看自己要看出不足、缺失且愿意改过;看别人,要看出长处、专长 并加以学习。
14. 吸取失败的教训,跌倒了再爬起来。受得起别人的奚落、禁得起外 境的磨难,困难就会向你低头。
15 .做好人不能少我一个,整个社会善的力量愈大愈强,化解灾难的机 会就愈大。
16. 把身心安住在体谅上,世界会更更宽广;把身心安住在淡泊中,精 神会更升华。
17. 解脱不是逃避,更不是自杀;是消除心中的恶念,化除心中的烦恼 忧愁,将心结解开---心开意解就是解脱。
18. 杯盘器皿要涤去尘污,才能光亮洁净;沟渠河床要疏通杂质,才能 畅流无阻;花圃园林要除草尽竟,才能心旷神怡自我身心要加以净
化,才能开发出内心的宝藏。
19 .反省是一面镜子,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楚地照出来,让我们有改正的 机会。
20. 做好事是本份事,不在于做多少;只要是应该做的就马上去做、用 感恩心去做、没有为谁而做。
21. 孝亲不辞劳苦,自为儿孙好榜样;行善不望回报,能为孙积善福。 22 .不好的习气就像心灵的病毒,当下就要去改谨防它滋生增长。 23 .不汲汲於富贵、不戚戚於贫贱;得意时淡然、失意时泰然。 24.悭贪嫉妒的人,即使财富满室也走不出内心的贫困。 25 .岁月不会制造圣人,只会制造老人。故长年龄也要长智慧、长慈 悲,此生才不枉费、不虚度。
26 .待人处事要有伦理道德,也要有勇气毅力,要有慈悲喜舍,也要 是非分明。
27 .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批评别人的短处;不宣扬自己的贡献、不抹 煞别人的成就。
28 .推诿阻障进步,担当成就他人;强辨招来非议,认错化解责难。 29 .难得糊涂是解决烦恼的最好方法,坦然面对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态度。 30. 眼睛要时时往内观察,才能察觉到自己的不是和不足。 31 .不计较小事,才能卸下心灵的负荷;不听闻闲言,才能避免无谓的争 端。 我;瞋怒怨恨时,要检查自己的心,否则瞋怨的火焰会焚毁我们 的理智;诱惑出现时,要检查自己的心,否则贪婪的洪流会淹没 我们的良知。 日有所损。 痛苦来;不当问的不问,否则会问出是非来;不当做的不做,否 则会做出问题来。 会说出令人难堪的话。 吃苦了苦、增长同理心、慈悲心。 得成功。 气傲、刚愎自用。 的过。 信者出语不欺。 成动力勇敢前行。 人和睦相处。 来恼。 带着推崇,命令的话中要带着尊重。 幼年时就要开始。 人带来重生和希望。 一 些关怀。 不肯认错的人往往在原地踏步。 误。 感恩中得来。 的损失,人民的动乱是国家的悲哀。 我的良药。 重、没有高低上下。 暴己之短。 感人。 循伦常。 可坏之人,所以教育、教化最重要。 口不说恶言,常以言语赞扬他人;心不起恶念,常以柔软沟通彼此。 圆融。 故应多讲。 如此就是充满温馨、祥和的世界。 孝顺。 敌为友。 人格崇高最重要。 犯下错误而不自觉。 为者争千秋而不争一时;有宏愿者为大众而不为自己。 不到自己的长处。 次的补救机会而已。 成彼此的伤害。 端。能时时妥善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的人,才算是成熟的人。 自我反省。 之间的互敬与关怀。 之源孝亲尊师。 包容、消除人我之间的自私对立,才不会被烦恼纠缠。 评时先问自己是否无愧?无愧能安心。 之苦。 清静的慈悲和智慧。 变得坚强,也是经过无数的磨难后走出来的。 渲泄自己的情绪,除了恼乱他人,也破坏了团体的和谐,结下恶 缘伤人害己。 来尊重你、接受你。 的第一课,也是人格升华的阶梯。 容别人的空间。 醒良知、长养善根,这何偿不也是福? 收,就不会有烦恼。 去做,才是真诚无私的善事。 实离开了人与事,智慧便无从增长。 成功。 至天下才能太平。 流,是很没有意义的人生。所以我们要多效仿、学习古圣先贤的 教导,去深思人生的意义何在及探究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的问题。 功夫。 |
|
来自: F藏龙卧虎 > 《哲理 感悟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