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线旅游新模式挑战传统OTA

 智慧旅游519 2012-08-20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黄金周里,驴妈妈网站上产生的预订金额比去年增长了4倍左右,爆发式增长的订单让洪清华感到有些应接不暇。

    在线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最近几天,驴妈妈旅游网创始人洪清华显得既忙碌又兴奋。在刚刚过去的五一黄金周里,驴妈妈网站上产生的预订金额比去年增长了4倍左右,爆发式增长的订单让洪清华感到有些应接不暇。“公司70%的产品都是自助游领域的,这块市场的成长比传统商旅快得多。”他说道。

    驴妈妈是一家典型的快公司,尽管它去年的销售额不到10亿元,但洪清华宣称:“要让公司今年的销售额比去年翻个三四倍,没太大问题。”从2008年的景区门票分销起步,驴妈妈平台上的产品正在聚合景区周边越来越多的环节。如今,公司所做的核心业务是将现有的门票资源与景区周边的特色酒店、娱乐设施捆绑,形成各种打包的自由行产品。截至目前,驴妈妈已获得三轮风投注资。

    驴妈妈的快速崛起并不是个案。度假产品萌生出巨大的用户需求,各方新兴的势力正来势汹汹。其他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同样获得了VC的注资,它们或从团队游切入、整合线下的旅行社资源,或为景区门票等产品提供直销平台,从而搅乱了既有的在线分销格局。一定程度上,它们填补了线上原本被人们忽略的“冷门”市场,通过资源整合,向消费者提供了相对个性化的选择。而对企业本身来说,选择细分的度假产品为市场的切入点,也避开了与携程、艺龙等传统OTA(在线旅游代理商)的直接竞争。

    即便如此,在网络旅游这块大蛋糕里,诸如驴妈妈这样的“新兵”依旧微不足道。毕竟,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巨头正在觊觎这个市场——在它们看来,只要让现有的会员在自己的平台上预订机票或酒店等标准化产品,就能轻易地将流量变现为收入。不难发现,尽管携程和艺龙依旧占据着在线旅游的半壁江山,但淘宝、腾讯、百度、京东,甚至连苏宁易购都开始进军在线旅游产品销售市场。

    艾瑞的报告显示,2011年,国内在线旅游业的营收规模达到90.5亿元,同比增长34%。未来几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的增速都将维持在45%左右。据旅游点评网站“到到网”CEO吴皓称,在国外,60%的休闲游及40%的商业游都是通过线上预订,而在国内,这个比例平均只有5%,市场的潜力十分可观。

    在这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挑战正变得越来越多元化。目前,艾瑞将这个行业内的玩家分为两大类:在线旅游交易平台和在线营销平台。前者又可分为五类:诸如携程、艺龙这样的传统OTA,以驴妈妈为代表的立足细分市场的新兴OTA,以淘宝为代表的网购平台商,三大电信运营商,以及由旅游B2B开拓B2C类的运营商,诸如同程网、汇通天下等。由于各类企业的业务重点与所处的发展阶段有所不同,因此相应关注的KPI也并不一致。

    譬如,对传统OTA而言,机票和酒店的佣金收入是其主要营收,且目前发展已较为成熟,那么企业更多关注的是其佣金营收;而其他类型的运营商主营业务差别较大,且均处于摸索期,因此关注更多的是交易规模。

    此外,在线营销平台又可分为两类:旅游垂直搜索和旅游点评攻略。前者以去哪儿、酷讯为代表,后者以蚂蜂窝、到到网为代表。

    各种模式百花齐放的当下,在线旅游业的集中度已经开始下降。根据艾瑞的数据,尽管携程在中国在线旅行预订市场的份额仍处于领先地位,但已由2010年的51.6%下滑至去年的41.1%。

    服务商之间的激烈争夺与各种蜂拥而起的旅游垂直网站,似乎正悄悄侵蚀着携程对在线旅游市场的控制力。那么,未来可能撬动行业格局的力量又是什么?

    过去几年中,以去哪儿为代表的搜索模式正在从流量上追赶携程,艺龙则在酒店预订领域增长迅速,驴妈妈等旅游产品销售平台也异军突起。进一步说,撬动格局的力量,很可能来自于垂直市场,或淘宝、去哪儿这样聚合低价与流量的平台。一个佐证是,2011年披露的线上旅游相关投资案例中,大多都是立足于度假产品、旅游搜索等细分市场,避开了传统OTA模式。在线旅游“群雄乱战”

    而基于细分市场的新兴OTA虽然开辟了一片蓝海,但用的依然是互联网独立评论人谢文所称的“旧模式”。如果说过去的热点聚焦在主流的、以低价为号召的标准化产品,那么现在的关注点已经转移到个性化与复杂化的旅游产品。“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占领一些过去没人关注的小市场,做精细化运营的概念。但即便如此,用旧模式做仍然没有大的优势。”

    与此同时,那些高端冷门、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依然少有人做,这些服务被谢文称为“互联网的新玩法”。譬如,旅游网站可以根据用户过去的浏览和预订记录了解用户的偏好,并在用户每次登录页面时提供智能化的推荐服务。“它可以通过分析知道你需要的不是价格便宜的产品,而是舒适的体验,它可以了解你一般是订下午或周末的机票,或是偏爱去欧美还是非洲玩。”此外,这些网站还应该能够帮用户撮合关系,让志趣相投的人拼团一起旅游等,提供更多“高级的、人性化”的服务。在谢文看来,只有在互联网创新上下工夫,才能真正建立竞争的门槛。

    就目前而言,市场内的玩家们离谢文的“畅想”还有很大距离。所幸的是,几大巨头正悄悄发生着改变,试图在既有的积累上不断丰富与修正其商业模式。今年,携程推出了高端旅游品牌“鸿鹄逸游”,并收购了主题游品牌“太美旅行”。而携程网站上除了传统的机票和酒店外,也多了团购、Lastminute、模糊定价等新兴的产品模式。携程的思路很明显,既要重仓上游资源,又要创造各种互联网产品,同时寻找线上与线下的结合点。

    和携程“越变越重”的思路不同,艺龙近几年则将重点向线上转移,提高线上预订的比例。同时,艺龙将目光聚焦在酒店预订业务,逐渐降低机票预定业务的占比,这也是其扭亏为盈的重要原因。而“去携大战”的另一主角去哪儿,近期开始突破其营销平台的性质,逐步从单纯比价向实际交易靠拢。除了团购,公司推出的“酒店直通车”也被认为是一种变相的预订方式。一定程度上,OTA和搜索引擎的界限正在变模糊,去哪儿的“异化”,瞄准的是用户垂直搜索之后存在“达成交易”的需求。

    不可否认,在线旅游市场如今正在上演一场激烈的争夺战。未来,线上服务会渗透到旅游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大到机票和酒店,小到租车和门票。或许,当下百花齐放的模式在未来是殊途同归的,即提供尽可能丰富的产品和服务——正如洪清华所言,“驴妈妈不久后也会提供针对自助游散客的机票预订”。这种情况下,谁能对整条产业链具有足够强的掌控能力,谁就有了掌握消费者的资本。

    □ 黄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