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核桃山风景区传说

 黑老赵 2012-08-21
核桃山风景区传说-青松救难
www. 2010/8/5 8:45:12 山西新闻网 忻州  

 核桃山风景区传说-青松救难


      核桃山上有座寺,名叫伞盖寺。在伞盖寺以南不到三十米处,有一棵青松傲然独立。那松看上去高约二十米,粗约一点五米,长在一块巨石之上。树顶虬枝盘曲,其形如伞。据当地百姓传言,此松在伞盖寺最初建成时,就一夜间长出。从此以后,就亭亭耸立在寺院的旁边,与寺院一起享受着桃桃山境内的万种风情。
      明天顺七年,即公元一四六三年仲春,忻州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旱,百姓无法耕种,只得把大片心爱的土地荒芜。桃桃山附近的南窑头,坡头,连寺沟等十余个村庄干涸得更加厉害。待到夏天,田地已形成裂缝,象一张张饥饿的大嘴要一口一口将穷苦的百姓吃掉,百姓的生计成了最大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少数聪明能干,交际较广的百姓就到内蒙和河北等外地求生,而大多数百姓则只能坐等,接受干旱给他们带来的无情的灾难。
一方庙宇平时享受着一方百姓的供奉。这里的百姓在面临危难的时刻,一方庙宇理应呵护这里的百姓。伞盖寺的住持智明眼看田地干涸,百姓无法生活,他们的香火也成了问题,就急忙用了三天三夜的时间,写出了一篇很长的祭文。祭文用大量事例说明了天旱给百姓造成的苦难,请求上天,怜悯人间,普降甘露,佑助百姓度过这一难关。祭文写好后,面对西南方向,智明在伞盖寺院中心向苍天祷告,同时烧掉了祭文,袅袅青烟飘向高空。智明原以为上天会接受请愿,给予答复的。谁曾料七天过去了,桃桃山附近的土地依然没有降下一点雨来,就是忻州大地也没有降下一点雨来。智明住持与全寺院一百多名僧人处在一片绝望之中。
山梁起伏,田地龟裂。干热的南风仍在呼啸。在这种万般无奈的惨景面前,一位在伞盖寺修行多年的大神再也不能保持沉默了。他想冒着杀头之罪来拯救这里的百姓。其实这位大神,不是天上别的什么神灵,而是伞盖寺旁的一棵挺拔高大,茂密苍翠的青松。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从树干到茎杆,从茎杆到松叶都有水珠冒出。其实那不是水珠,那正是这位大神悲伤的眼泪。他本是北海龙王敖顺的长子,名叫敖成。因犯天条被谪贬于此,化成了一棵青松,已有五百多年了。在这五百多年中,他凭借自己的功力和桃桃山的风水,一直坚强地挺立,任雷电击打,任暴雨侵袭,他始终昂首挺胸,向天地展示了他威武不屈的风姿。他心里此时在想:“我之所以能有今天,完全是桃桃山养育了我,更进一步说是桃桃山附近的百姓养育了我。如今他们饱受干旱之苦,我怎能坐视不管?即使再犯天条,我也要尽力拯救这里的百姓。”想到此,他念动符咒,竟把北海之水借来。那水竟从他脚趾也就是树根涌出,越来越大,从桃桃山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散开,把方圆几十里的土地全部浇好,方才停息。面对被浇好的土地,众百姓一片欢腾,智明和众僧更是欣喜万分。但在欣喜之余,他们也十分奇怪,为何从大松之下能够冒出那么多哗啦啦的流水。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智明就与众僧在伞盖寺内练武修文。猛抬头看到东方一片彩云飘来。彩云之上,众天兵天将正簇拥着一个绣袍锦带,光彩四射,手托玉塔的大神。大神的旁边绑缚着一位脖子松耷下来,脸色难堪的龙王。那位大神就是托塔天王李靖,那位龙王就是北海龙王敖顺。原来,敖成从北海借水一事早被天宫千里眼看到,飞报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大怒认为凡间无雨,应由雷宫办理,现北海之水流向桃桃山,是北海龙王敖顺无理无据,私放海水,其罪当诛!当即就着托塔天王李靖去北海查办敖顺。李靖来到北海龙宫后,拿着玉皇大帝的圣旨,说敖顺私放海水,要将他查办。敖顺顿感惊异,说:“我根本没有私放海水,此事从何而来?”李靖愤怒地说:“你还要嘴硬,先把你绑起来再说。”不由分说,就命天兵天将把敖顺绑了个结结实实。敖顺疼痛难忍,叫苦不迭。完毕,李靖又命天兵把敖顺提出海面,立于高空,观看向桃桃山而去的海水。敖顺这才恍然清醒。敖顺说:“这肯定是我的犬子私调北海海水,我的确不知道。此事与我无关。”李靖说:“即使是你那犬子私调海水,你也有罪,至少能判你个教子无方。你还是和我们一起走吧,等擒拿了你的儿子,见了玉皇大帝再说。”于是,李靖就与众天兵天将绑起敖顺从北海乘云而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