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http://image54.360doc.com/DownloadImg/2012/08/2020/26289559_185)
秋声图
轴 设色绢本 辛亥(1551年)作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http://image54.360doc.com/DownloadImg/2012/08/2020/26289559_186)
山水卷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http://image54.360doc.com/DownloadImg/2012/08/2020/26289559_187)
溪山无尽图
手卷 辛亥(1551年)作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http://image54.360doc.com/DownloadImg/2012/08/2020/26289559_188)
长江大观图卷
手卷 设色绢本 辛亥(1551年)作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http://image54.360doc.com/DownloadImg/2012/08/2020/26289559_189)
山水·行书
手卷 壬子(1552年)作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http://image54.360doc.com/DownloadImg/2012/08/2020/26289559_190)
林园烹茶图
设色纸本 壬子(1552年)作
山水 立轴 设色绢本 1552年作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溪山积雪图、草书雪诗合卷
设色纸本 1552年作 (1188万元,2005年12月北京翰海)
释文:岁暮雪晴,山斋肆目,赋小诗五章:岁暮群芳息,枯条鸣北风,层阴结黯沾,朔雪飞长空。玄冥肃气象,物化归终穷,妍华肇伊始,冉之收春功。积雪缟晴画,离离见高松,睠兹岁寒姿,不复知春冬。旭光时明灭,奄忽浮云踪,尘心不能蕺,岁晏徒忡忡。朝光谢晴绮,飞霙炫瑶姿,微风吹竹聚,文玉纷差差。霜竹行己繁,水谷流寒澌,玄机抱终始,逝矣夫何疑。夜寒拂衾禂,晓色明窗牖,有客落叩门,稚子方拥帚。玉梅已敷英,寒香在纤手,一樽谁与同,自入无何有。空庭集饥乌,景色入寒冱,浓阴酿朔雪,松石积缟素。玉颜不望好,日出四檐雨,簿晚北风微,幽人启朱户。
此作品文氏钤盖“文徵明印”“文壁之印”“玉兰堂”。“玉兰堂”一印,绘画大师谢稚柳先生曾言,凡文氏钤盖此印之作品均为文氏喜爱自我把玩以及课徒之用。
文徵明花鸟、人物、山水皆擅,尤以山水画,成就最高,他的山水是学沈周,有很多地方和沈周相似,《溪山积雪图并草书雪诗》,是文徵明细笔山水画中的代表杰作,画兼深远和高远。据考,此图为文氏晚年所作,笔法虽师董、巨、“元四家”,却独具风格,董、巨画皴线温润,轮廓线和皴线内外不分,文氏此图外轮郭线略重,但它具不是李成,范宽一派的画法,其用线不是刚硬凝浑的,而是枯淡松柔的,他吸收了“元四家”尤其是王蒙的画风,比“元四家”的画更加工整严正。在轮廓线外用淡墨浑染,轮廓内部大量甾白,形成对比,此种绘制雪景的方法是传统绘画中最为常见的,在浑染雪景时,墨色浓、干、淡、湿浑然一体又层次丰富,无尖刻和剑拔弩张之笔,格高调雅,淡逸而文静,览之令人惊叹。全图而置精心,山势,屋舍,小桥,高士,竹木,用笔细谨,树石穿插勾写,皆一丝不苟,无一笔随意,自成一种工秀清苍的风格。这是文徵明细笔画的突出特征,也是明画不同于元画,更不同于宋画的突出特征。其精工细谨,为宋、元画所不及。难能可贵的是手卷尾部书有,草书雪诗,文徵明为明代大书家,开一代书风,书法流畅婉转,气韵连贯,此书法相对于精品而言,有骨力不逮之病,但不失文氏的本来面目。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仙山图书画合璧
手卷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桃源胜境
手卷 设色绢本 (425.6万元,2010年12月北京海士德)
细笔山水最能代表文徵明自己的山水画面貌,是他的本色画,这与他独特的审美有很大关系。文徵明深受儒家传统文化与思想影响,主张绘画贵在“温厚平和”,刚柔有度,推崇精工、秀润、清丽、含蓄,在绘画上他有自己明确的取舍与追求。他喜爱沈周早期作品,认为用笔精工,多加效法。此外,赵孟罨婊墓乓狻⑼趺山峁沟姆泵芏急晃尼缑魅谌氲阶约旱纳剿校币桓摹霸募摇敝乇誓嵘枭亩檀Γ裢庾⒅厣脑擞茫钪招纬勺约河帽示浮⑸枭拧⒐雇肩敲堋⒁饩城逵牡纳剿绺瘛K纳剿蠖嗝杌嫖娜搜啪壑埃宋镉肷剿谢岷掀鹄矗怀霰硐忠恢治娜顺晃锿獾木辰缬敕绻恰
在文人画家里,文氏是一个很重视色彩的画家,对发展、丰富中国画的着色做出了贡献。文氏青绿着色有两种,一种是浓的或较浓的,如《晚春高树图轴》、《清友访友图轴》等。另一种是淡的,就如《桃源胜境卷》,有一种透明、湿润、飘渺之感,于表现江南水乡景色很为适宜,在笔墨与色的关系处理上,笔的勾皴都尽量简约,笔墨为敷色让路,并助成敷色的效果,而不是色为笔墨让路,成为纯粹次要的东西。在这幅圆中,文微明则以线条来剖分石面,皴擦的线条极其简略,柔和流畅,其意不在于刻画形质,而现实刚柔、虚实的节奏韵律和丰富笔墨层次。此图的设色也采用盈满的青绿敷染法,同时又参人了不少用水墨钩皴和渲染的芦笛等,与青绿赭石色调相映,色感明洁温润。文微明有意识地减弱空间深度的表现,强调笔墨自身的意韵,加强色墨融合,从而突破了宋人青绿山水的成法,自成新调。文氏的着色明显继承了赵孟畹淖派氐恪U允系淖派巡煌谠夯哪侵峙ㄑ奚醵灼淖派杂衅湟欧纾挥衅洹度祷锷季怼罚顺平谕跷钣形娜艘馊ぁN氖纤坪踔饕哟司淼玫狡羰荆俨我耘ɡ鲋鞯纳枭ǎ⑽赵拇蠹业那崇ǎ纬勺约旱纳枭āF湫问礁竦鳎迅岣欢啾淞恕
山水 设色绢本
山水人物
立轴 设色绢本 1553年作
秋山行旅
立轴 设色纸本 甲寅(1554年)作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桃源问津图
手卷 甲寅(1554年)作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图作者八十五岁时所作,画陶渊明《桃花源记》大意。全图景物繁多,揉进了赵孟钌绞挤吧枭爻ぃ史ú跃ⅲ雇佳辖鳎芊从澄囊猓渚庵鳌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寒林钟馗图
立轴纸本 甲寅(1554年)作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虎丘图
设色绢本 1554年作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桃源洞天书画合壁卷
手卷 设色绢本 1555年作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山水人物
立轴 1556年作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松下高坐图
立轴 丁巳(1557年)作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秋光泉声图
丙辰(1556年)作
嘉靖丙辰时文征明八十七岁,七月既望,于雨中写此。
因写雨景,水墨外并未设色,竹篱茅舍四树并立,均为胡椒点,枝向左右岐分,为文氏得沈周衣钵特色。一高士正阅卷窗下,一片竹林,伸出篱外,小道绕屋,用笔至为精到。中景见二岸间作一木桥,水流潺潺冲激,一行人正持伞盖,冒雨前来。林木略淡,然尚清晰。林后一道水湾,一片密林远山,尽淡淡出没烟雾间。越近晚年,自然返璞归真,观赏此图,不仅笔墨入化境,超然脱尘,似不食人间烟火。
水榭消夏图
雅士闲居图 立轴 1556年作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雪景寒林
镜心
仿梅道人笔
立轴 纸本 1557年作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寒栖馆·行书诗
手卷 1557年作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赤壁图
手卷 设色纸本 1557年作
题识:后赤壁赋。(文略)余尝见赵伯驹所画东坡后赤壁图,精妙绝伦,为友人徐墨川所藏,今已为有力者稿夺,每深惜之暇日,仿佛为此。昔米元章临前人书画,辄曰若见真迹,惭惶杀人,余于此亦云。嘉靖丁巳春日,文徵明。钤印:文徵明印、衡山、征仲父印、玉兰堂、惟庚寅吾以降
题跋:赵千里赤壁图先归朱太傅家,后郭少卿子静从徐氏购得文太史摹本赠朱,遂成合璧。太傅公见其弟金吴君有欲多之色,即以归之,今收藏印章乃金吾君物也。余每在太傅斋头阅此二卷,叹此精妙,几不能辩其甲乙,米南宫手摹名迹,往往乱真,盖入神之作前无古人何必今人非古哉。此卷幸获再覩,不知赵君真迹亮入谁家,王谢堂前乌衣只增一慨。隆庆庚午四月浴佛日。武陵顾从义题。
琵琶行图 镜心 1558年作
横塘图 册页 纸本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石湖图 纸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右上隶书石湖二字,左下钤印:文壁印白方,停云生白方。又行书分得石湖,衡山文壁。千顷东南麓,登临兴渺然。断烟山外树,明月镜中天。故事追文穆,闲情付玉川。鸥亭盟再续,农圃胜常专。自吸泼为酒,行看水变田。冯将华发在,游赏谢飞仙。《横塘》、《石湖》二页是《明贤姑苏十景册》中画页。清安岐《墨缘汇观》著录。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沧溪图(一)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沧溪图(二)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 [转载]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兰竹图
手卷 纸本墨笔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长卷写幽兰或与翠竹丛生,或与棘条相杂,或生于湖石之侧,或长于流水之滨,或倒垂于悬崖,或招展于平地,千姿百态,神清骨秀。以淡墨写兰,浓墨写竹,飞白勾石,细笔写草。笔墨潇洒,师法赵孟睿媸殖尚危缱舜略迹槐室庾莺帷⑸裨下恚俏尼缑鞯拇碜髦弧
桂树 立轴 设色绢本 1554年作
五伦图 立轴 设色绢本
乳猫图
立轴
明初文人的笔墨情趣,文徵明可以做为一个代表。史载:“文徵明绘画,兼长山水、兰竹、人物、花卉诸项,其中山水尤精。”遍阅文氏作品,诸项俱全,独不见翎毛禽畜一类,故多有人贬之,称其不善此道者云云。《乳猫图》的面世,作为迄今海内所见文氏绘禽畜的孤品,体现了明初文人具像画的又一个极至。
画面的猫两脚盘地,一足略支,似有所警惕,另一足却举到脑后,为搔痒之态。头脑浑圆,肌理鲜明,体态聪而不勤,懒而不庸;眼球睁大,嘴巴半张,露出上下两派獠牙,望而生畏。整幅画面朴拙有趣而不失凶悍。朴拙为文人画的自然,而凶悍则反映此作的目的,如同文氏题诗中所言鼠患甚烈,得见乳猫,“写此并画聘之”。此作古意盎然,笔墨爽朗,线条精练却毫无匠气,当为文氏墨戏中的精品之作。
墨 竹 镜心 水墨绢本 1558年作
墨 兰 立轴 水墨纸本
幽 兰
立轴 水墨纸本 1527年作
菊石图
镜心 戊申(1548年)作
款识:戊申九月,闲斋无事,偶有素册在案,信手涂抹,不觉盈纸。盖亦博奕者用心之类也。征明。钤印:征·明、停云
边跋:同治二年癸亥(1863年)嘉平初吉,李笙渔太守以待诏墨菊一帧见赠。秀逸澹静,迥出尘蹊。此作共十二页,花卉、翎毛、竹兰、树石无一不备。本项氏子京所藏。额曰“水墨无价”。国朝乾隆间为太仓陆润之所得,载在所见书画录。咸丰初笙渔以百金购得之。辛酉(1861年)冬,陷于杭。迄苏城复后,偶于城市旧纸摊中捡得此帧。虽断简残编,而当此数年兵燹之余得此一帧,真吉光之片羽也。尤妙是末幅,跋语章款俱在,其殆作者有灵,特留余爪以慰后人之渴慕欤。经此一劫,益无定价,连城之赠不啻也。尾章“远湖真赏”是润之子陆愚卿别号,更为确证。甲子(1864年)三月,西园主人重装并识。钤印:李二、金石之寿
文征明的画风外表虽文文弱弱,其笔墨却表现出极强的韧劲,作品似弱而实刚,于挺秀之中见精神,是他绘画作品中最值得称道的。这幅画表现的是一组坡石,一簇新篁以及一丛野菊花,物象十分简单。但就是这几种简单明了的物象,文征明却布置得生动自然、耐人寻味。位于画面最前端的是一组坡石,皴擦点染,笔法沉着痛快,可以看出沈周对他的影响。但文征明用笔毫不含糊,笔不妄下,使它们与聚散有致的竹叶,简笔挥洒的菊花相呼应。柔弱的小草也更衬托出石质的坚实。全画透露出一种上溯元代水墨淋漓的笔墨风格。画中竹子的塑造尤见精神。文征明用浓墨画竹,笔笔清晰、谨慎、健朗。将竹的内在精神形象地刻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