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经是人体无言的神医 一.关于三焦经
所谓的“三焦”是人体上、中、下三焦的总称,可使各个脏腑
间相互协调、步调一致地为身体服务。《类经》中对三焦如是介
绍:“三焦者,确有一腑,盖脏腑之外,躯壳之内,包罗脏腑,一
腔之大腑也”。这里所说的“包罗脏腑”,是指三焦为包覆各腑脏
的外膜,能保护脏腑,故称之为“焦”。 上焦为横膈以上,包括心肺、胸、头面部及上肢。它的作用是
主气、司呼吸,主血脉,其特点是主宣发,将食物所化生的水谷精
气敷布周身,滋养全身脏腑组织。 中焦为横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肝、胆等脏
腑。它的功能是主运,即腐熟水谷,运化精微,以化气血,故喻之
为“中焦如沤”。“沤”即是指饮食水谷腐熟时的泡沫浮游状态。 下焦为胃以下部位,包括大肠、小肠、肾、膀胱等。但因肝肾同源,肝肾互见的病理关系,中医学上通常将肝肾都归属于下焦。
1.三焦经一侧有23穴(左右两侧共46穴),三焦经起于关冲穴、止于丝竹空穴。 2.三焦经预防和主治病症 (1)五官疾病:耳鸣耳聋、腮腺炎、偏头痛、面神经炎、面肌痉挛。 (2)——其他疾病:肋间神经痛、便秘、感冒、中风后遗症、肘关节屈伸不利、经脉所过的关节和肌肉软组织病。 3.三焦经当令:亥时又称黄昏,即晚上21点整至23点整。是猪睡觉的时间,也是三焦经当令。
二.三焦经穴位可治很多病: 1.阳池穴——暖手要穴 阳池穴是一个“万能穴位”,经常按摩此穴,不仅可以消除腕关节疼痛,还可以治疗女性朋友的手脚冰冷症,调节内脏器官的正常功能,对感冒、气喘、胃肠病、肾脏功能失调等疾病均有助益。 这是因为阳池穴是手少阳三焦经中的原穴,有调理三焦,温暖全身的重要作用。 它位于人体的手腕部位,即腕背横纹上,前对中指、无名指指缝。取穴时,先将手背往上翘,在手腕上会出现几道皱褶,在靠近手背那一侧的皱褶上按压,在中心处会找到一个压痛点,此处就是阳池穴。 三焦经气血在阳池穴吸热后化为阳热之气。只要刺激这一穴位,便可迅速畅通血液循环,暖和身体,进而消除发冷症。 按摩时一定要慢,时间要长,力度要缓,要用两手一齐按。可先用一只手的中指按压另?手的阳池穴,再换过来用另一只手来做。这种姿势可以自然地使力量由中指传到阳池穴内,还用不着别人帮忙。 畏寒怕冷的人按摩三焦经上的阳池穴会有所改善。一般手脚发冷的女性朋友,只要能坚持刺激阳池穴,便不会再为每年的冬天发愁。而那些因患惧冷症而无法入睡的人,睡觉前应使用以上方法,然后立刻盖上棉被,身体很快就会暖和起来。 按摩阳池穴,最好是慢慢地进行,时间要长,力度要缓。最好是两手一齐用,先以一只手的中指按压另一手的阳池穴,再换过来用另一只手来做。这种姿势可以自然地使力量由中指传到阳池穴内,还用不着别人帮忙。
2.关冲穴
3.外关穴——养心要穴 此穴位于手背侧,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与内关穴相对应。用一手的拇指尖按于另一手的内关穴上,其食指或中指则按于外关穴,向内对按20~30次。外关穴和内关穴互相对着按压,可以治心脑血管的毛病,可治头痛、头晕、失眠、焦虑等病。 4.翳风穴——养耳要穴 此穴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用双手中指指腹同时按压两耳后方的翳风穴数次,之后再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按揉数次,以感觉酸胀为度。经常按摩此穴,可缓解耳聋、耳鸣、牙痛等症状。 5.支沟穴——通便奇穴 此穴在手背腕横纹上四横指处。经常按摩支沟穴可治疗便秘。每日早晨于排便前进行,用拇指分别摩指压双侧支沟穴,由轻到重,按摩指压处有酸麻胀痛感,按摩片刻后即感肠蠕动加强而产生便意,并顺利排便。若按压一次效果不佳,可继续进行直到排便。 掐支沟穴还可以治胁痛岔气。 6.角孙穴——聪耳明目要穴 此穴位于耳尖直上入发际处。经常按摩角孙穴具有醒脑安神、开窍镇痛、聪耳明目的功效。适用于头痛、头晕、睡眠等。将双手拇指分别放在同侧角孙穴上,其余四指附在头顶两侧,适当用力揉按1分钟左右即可。 7.掐中渚穴可以治小腿抽筋; 8.掐液门穴可以治口干咽痛。 9.三焦经上的消泺穴可解胸闷(上焦气郁而成)。 10.大陵穴 现代人用电脑者很多,所以患有“鼠标手”的人也很多。鼠标手多是腕关节劳损过度所致。如果你感觉手腕不舒服,可以合按阳池穴和位于腕关节掌侧第一横纹正中、两筋之间的大陵穴。 可见,三焦经所治的这些病基本上都是经络循行所过的地方的一些病。 三.三焦经的养生保健功能 1.中医认为“亥时三焦通百脉”,这是说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就会得到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三焦经当令之时,即晚上21点~23点,选择这个时间段按揉三焦经,对全身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2.重点穴位的按揉。三焦经在针灸临床上的应用一般以治疗发热、外感风寒或者面瘫以及耳聋耳鸣等比较常见。在自我保健中的应用不及临床上那么多和广,大家只要掌握常用的几个重点穴位,如支沟、肩髎、翳风、耳门等就可以了。 3.一个非常简单的调理三焦经的办法,那就是八段锦中所谓的“两手托天理三焦”。具体的做法是:直立,两手心朝上,两臂从体侧缓缓上举至头顶上方,手指相交叉,内旋翻掌朝上撑起。同时两脚跟尽量上提,仰头,眼看手背。然后,两掌外旋翻转手心向下,屈肘松肩,分手垂臂。同时脚跟下落着地,还原成直立预备势。做这个动作,需要注意:上撑动作要有“托天”之意,两手向上相交叉时吸气,翻拿上托时呼气;叉手下降至头顶时吸气,分手下垂还原时呼气。如此反复练习数遍。这个动作可以活动人体的上中下三焦,使人气血顺畅,妙用无穷,尤其适合工作繁忙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