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治感冒1:感冒初期祛风寒
文:舒馨(QQ:284429919)
育儿群里的妈妈们老早就让我把治疗小儿感冒发烧咳嗽的食疗方写下来分享给大家,但我迟迟没有动笔,因为我不是专业医生,生怕误人子弟。经过一年的中医学习和实践(我和孩子感冒都不用上医院不用吃药打针,只用一些绿色疗法,安全,见效快),我终于可以把自己的一些心得、经验写出来了,如释重负,但同时也有些忐忑。希望朋友们仅仅把它当成参考和借鉴,批判吸收。如有不当之处,诚恳地希望读者能够指出来,不胜感激。
大部分人对于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如何区分如何选药感到迷惘困惑,甚至有的人去医院看个感冒都得花上几百甚至上千元。感冒很常见,但如果控制不好,容易引发其他疾病,特别对于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来说。感冒分四个阶段——外寒、外寒里热、表里俱热、外寒余邪未尽。风寒感冒一般指的是第一和第四个阶段,症状为:身冷、打喷嚏、流清鼻涕,咳嗽吐清白痰。这篇文章主要说风寒感冒的处理办法,第一个阶段处理好了,就不会发展到风热感冒这个比较严重的阶段了。总原则是去外感、驱寒,有哪些好用的办法呢?
1.喝生姜葱白水,咳嗽加红糖;
2.喝葱豉汤:淡豆豉1把、连须葱白4个,可加香菜或姜片,煮5-10分钟;
3.喝苏叶橘皮水:苏叶(五六岁小孩用六克),加橘子的四分之一个皮,切成条熬水。开锅三五分钟即可,代茶饮,温热喝。
4.菊花茶防感冒。冬春之交或夏秋之交,天气时冷时热,小孩自身机体无法调节,很容易受风。鼻子稍微有点不通或流清鼻涕就是受风了(当然排除肺气虚引起的鼻塞不利),这时候只需单用十克菊花泡茶喝就行了。不用担心菊花太寒,人受风后虽流清鼻涕,但体内会很快生热。菊花味甘苦性微寒,能除风祛热。
5.苏叶6克(五六岁小孩量)熬水兑入温水泡脚,也可用生姜水泡脚(泡脚的同时用手掌上下来回搓勃颈处的大椎穴)15分钟,效果立竿见影。泡脚的话,用生姜比起用苏叶、艾叶驱寒的效果更加显著;
6.艾灸百会、大椎穴,也可用吹风机对着脖子吹直到出汗,但艾灸的效果更好;
7.呆在有浴霸的卫生间里烤直到微微出汗。
说明:上述1-4为内治方,5-7为外治方,一般各选用其中一个方子即可。十岁以上的小孩可以用成人量,十岁以下减半。用量多少要根据年龄、病情轻重酌情加减,比如只是身体有点冷,打喷嚏,只喝一碗生姜水或泡泡脚就能解决问题,如果流清涕几天了,症状有加重的趋势,可以用加姜片的葱豉汤加艾灸加泡脚,灵活掌握。在感冒期间,禁吃一切寒凉食品,注意避风保暖,否则容易反复甚至加重病情。
如果兼有咳嗽(咳嗽只是感冒的一个症状而已,感冒好了,咳嗽自然就好了),咳嗽声轻,白痰,在运用上述方法的同时,还可以:
1.喝白萝卜梨蜂蜜水(加淡豆豉):白萝卜200克,梨一个,淡豆豉一把,蜂蜜同煮比后加的效果更好;注意!不可以用川贝!!
2.黄豆冰糖水:黄豆一把,加水1000毫升,冰糖适量,最好再加适量葡萄干,高压锅20分钟煮烂,一天内喝完,不可隔夜;
3.麻油姜末炒鸡蛋:香油热后煸一下姜末再打入一个鸡蛋,睡前吃下,镇咳效果很好。
4.山药60克熬水加蜂蜜(感冒后强化吃山药可使病情加速好转);
5.烤橘子,最好配合大蒜水一起吃,化痰镇咳效果好。
6.丁香肉桂脐贴。用中药粉碎机把丁香肉桂(肉桂稍微少点)打成细粉,用菜油调好,敷在孩子脐眼上。止夜咳效果好。这个方法止寒泻效果同样好。
如果受寒鼻塞,我的经验是喝姜水比泡脚效果好。我有次鼻塞,先用紫苏叶泡脚,直到身上都出汗了鼻塞的症状还是没有丝毫缓解,于是我熬了一碗生姜水,我把整个脸部捂到碗口上方吸热气几分钟,然后趁热喝下,鼻子当即就通了,身体一下子就轻松了。另外,鼻塞声重偶流清涕,还可用白芷、辛夷、苏叶各3克,熬开3分钟闻热气通窍,不用喝。
在感冒初期还可以配合采用推拿按摩的手法,这个办法我暂时还没用过,因为用以上的办法就已经能够很好地解决问题了。推拿按摩、刮痧拔罐,如果不清楚补泻的原则以及规范的操作手法,还是谨慎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