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脾虚厌食症小儿113例的手诊观察与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邓颖
脾虚厌食症是儿科常见疾病,主要由于脾胃虚损、运化失常、消化吸收功能长期障碍,以致气血生化之源缺乏,肌肤失养而形成的一种慢性病症。本研究从手诊观察的角度,以厌食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学“脾为后天之本”的理论,探讨了脾气虚、脾失健运易受邪的机理。
诊断标准:
1、手诊标准 以刘剑锋老师的《观手知病》一书为标准,观察小儿消化道系统,即手心及小鱼际区,以及相关区域。
2、辩证依据 根据卫生部中医司1986年拟定的中医儿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主要症候:厌食,甚则拒食,面色萎黄或光白,发枯不泽,肌肉不实或消瘦,大便溏薄,或先干后稀,舌质淡,苔薄白或中部少苔,脉沉弱。
3、西医诊断 厌食分轻、中、重3度。轻度:食量较平日减少三分之一,进食有厌烦感,挑食或偏食;中度:食量较平日减少一半,或需强迫进食;重度;食量较平日减少一半以上,拒食,强咽则恶心。
临床资料:
1998年3月-2002年5月来我院治疗脾虚厌食,并除外肝功能不正常 的小儿113例,男58例,女55例,年龄2-8岁,病程半年-6年;轻度49例,中度38例,重度26例。手征表现:113例小儿手掌气色呈淡而苍白,其中手心部位偏暗黄色87例;食道区暗黄色13例;胃区有陈旧暗红与白相兼者54例;结肠区暗红色47例;便秘区暗色斑块2例,肾区暗黄色93例。
方法:
采用儿康宁口服(太极集团涪陵制药厂生产,药物成分:黄芪、党参、白术、薏米),每天三次,每次10毫升,连服30天,治疗前后观察手征情况及微量元素(En、Cu、Fe)、T细胞亚群(CD3 CD4 CD8)、免疫球蛋白(IgG.IgA.IgM)s的含量变化。
结果:
1、手诊疗效标准 正常:观察部位气色形态无异常表现;改善:观察部位上异常气色形态较前减淡或转陈旧。
2、临床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食欲与体重均增加;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减轻,食欲正常;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3、治疗后手征表现胃区正常14例,改善67例,(占78%),无效6例;食道正常8例,改善4例(91%),无效1侧;胃炎征象正常29例,改善25例;结肠炎征象正常32例,改善25例;便秘征象正常2例,改善72例;后四项的改变为100%。
4、临床疗效 11例中显效64例,有效45例,无效4例(均为重症病例),总有效率88%。经治疗后患儿体重(Kg)显著增加,由19.78±5.21上升至 21.99±6.86(P<0.01),症状体征改善,包括食欲增加,腹胀消失,大便调和,面色红润。
5、治疗前后检验比较 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尤以CD2、CD4降低更为明显IgG含量低,多数厌食症患儿有轻度贫血。经治疗后,CD3、CD4及CD4/CD8比值明显提高。(P<0.01),IgG、IgA改善。见表1、表2。微量元素Zn、Fe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3。
表1 治疗前后CD3、CD8、CD4/CD8比较(X±S)
例数 |
CD3% |
CD4% |
CD8% |
CD4/CD8 |
治前113 |
53.87±5.71 |
39.72±6.87 |
34.92±7.59 |
1.24±0.34 |
治后113 |
58.79±6.02 |
44.77±6.17 |
31.71±5.37 |
1.45±0.29 |
表2 治疗前后IgG、IgA、IgM比较(X±S)
例数 |
IgG(mg/L) |
IgA(mg/L) |
IgM(mg/L) |
治前113 |
102.4±37.91 |
51.44±22.31 |
124.05±31.07 |
治后113 |
120.77±28.67 |
57.63±29.02 |
130.17±33.06 |
表3 治疗前后策量元素含量比较(X±S)
例数 |
Zn(mg/L) |
Cu(mg/L) |
Fe(mg/L) |
Cu/Zn(mg/L) |
治前113 |
92±18 |
79±16 |
87±16 |
0.83±0.20 |
治后113 |
107±17 |
91±16 |
102±18 |
0.75±0.24 |
讨论:
1、从手征上看,厌食症患儿大部分有脾胃区的虚弱。气色暗淡,偏黄;表现有不同程度的食道、胃、结肠、便秘等消化道功能不正常的征象,与临床病症相符。
2、值得指出的是,113例患儿中,有93例手诊肾区有虚弱的征象,占82%。而中医的肾,又与临床中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本文中的患儿,在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IgG含量低,免疫力低下。说明后天脾胃虚弱的患儿大部分具有“先天肾气不足”。
3、本研究观察到,厌食症患儿T细胞亚群异常。由于患儿消化吸收功能长期障碍,以至气血生化之源缺乏,肌肤失常等因素,对机体免疫功能造成严重干扰,主要表现为CD3、CD4、CD4/CD8明显降低。一般认为,扶助T细胞(CD4)和抑制T细胞(CD8)是免疫调节中心枢纽,两者的均衡关系失调就会导致免疫功能紊乱,而健脾治疗后,CD3、CD4及CD4/CD8比值上升,IgG接近正常儿童水平,达到调节厌食症患儿免疫紊乱的目的。
4、厌食症患儿微量元素Fe、Zn的含量在治疗后变化显著,恢复到健康儿童水平。其治疗前的降低,可能与网络内皮系统及血液循环内的巨噬细胞被激活,分泌一种白细胞内源性物质(LEM)或其类似物有关。微量元素的变化既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同时也影响生物的生长繁殖。当人体内Zn、Cu、Fe总量不足时,T细胞减少,细胞免疫受到损害,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加。
5、厌食症患儿治疗前后手征的临床表现及生化改变,尤其是脾胃、肾区治疗前后的变化,进一步验证了中医学“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四季脾旺不受邪”的理论。也再一次证明手诊在临床运用中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五、100例脑动脉硬化气色形态手诊与脑血流图临床对比观察
北京市海淀医院主治医师 乔秀芝
二十一世纪的主导医学将是保健医学、预防医学,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发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导致人们对健康长寿的需求,人人需要健康,健康已经成为世界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刘剑锋老师所创立的(气色形态手诊手治法)正是符合这一需求。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发展、提升,临床实用早已证实了它的科学性,气色形态手诊手治法已经走向世界许多国家,拥有数万学生,在我国和世界各地展示着气色形态手诊手治的全科诊疗疾病预防疾病的魅力和优势,享有很高荣誉。气色形态手诊法超前诊断的特点是手诊中优势中的优势,对“治未病”消除起到很大的作用。对人体各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癌症肿瘤等气色形态手诊诊断的准确率达90%以上,尤其它的强项优势——诊断心脑血管疾病,准确率可达100%,尤以脑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所引发的脑供血不足、高血压、脑血栓、脑萎缩、动脉硬化性痴呆症等脑血管病的早期诊断。近年来上述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均有上升,在城市人口中死亡率占第一位。降低发病率,致残率是当务之急。运用气色形态手诊可早期发现脑血管病,早期治疗,将其在潜病态中消除。对老年人的防病尤为重要。
笔者为了更好的学习及提高临床实践中手诊诊病的水平,于2001年3月至2002年6月应用气色形态手诊法诊断脑动脉硬化者100例,同时给每一位都检测了脑血流图,100例的两种诊断方法符合率为100%,现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一、100例被检测者均是海淀医院门诊部的门诊病人,和各单位前来体检者。
二、性别:男性21人,女性79人。
三、年龄:最小46岁,最高90岁,各年龄段人数统计见表。
性别 |
年 龄 |
总计 |
|
40-49 |
50-59 |
60-69 |
70-79 |
80-89 |
90 |
|
男 |
0 |
3 |
11% |
6 |
1 |
0 |
21人 |
女 |
1 |
15 |
49 |
11 |
2 |
1 |
79人 |
百分比 |
1% |
18% |
60% |
17% |
3% |
1% |
100人 |
注:50-79岁三个年龄段总计95%
(二)检测方法
一、气色形态手诊脑血管的手诊位置:在手掌中指根部的左右两侧。
二、手诊征象:脑动脉硬化的患者,在其脑血管的手诊部位有凸起的,扭曲状的青色小血管。
三、脑血流图仪为RG-2B血流仪(上海医用电子仪器厂生产)。自动打印左右两侧脑血流图。
四、100例脑动脉硬化手诊检测毕即刻检测脑血流图。部分发现检测脑血流图为脑动脉硬化者,立即检测手诊的脑血管部位。
(三)检测结果对比
一、气色形态手诊诊断为:脑动脉硬化者100例,立即检测脑血流图,100例中脑血流图为脑动脉硬化者46例,脑血管弹性下降者54例,100例均和手诊结果相同。
二、据年龄组的统计本组均为老年人,以50岁至59岁为18%,60岁至69岁为60%,70岁至79岁为17%,三者合计50岁至79岁为95%,因此这三个年龄段的人们应加强对脑血管病的检诊和预防尤为重要,笔者在检测门诊患者同时也检测了本门诊部的医生有12人,手诊中均可见明显的掌中指根部左右两侧有长短不一稍凸的青色小血管,其中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5人,局长2人,书记主任2人,主治医3人。集合在一块各自观看手部脑血管区的青色小血管及脑血流图的脑动脉硬化图形,相信了手诊的准确率。为气色形态手诊诊断疾病增强了说服力。(为62岁-76岁)12位老人,所附手诊图形及脑血流图100例。
(四)体会
一、通过100例气色形态手诊诊断为脑动脉硬化者同时给与脑血流图的检测,二者诊断符合率为100%,这一对比增强我在临床运用中更加有利的开展气色形态手诊工作。
二、脑血管粥样硬化病理改变目前已向中青年提升,预防脑动脉硬化的发生是人们健康长寿的需求,而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病更是当务之急。从100例手诊和脑血流图对比的检诊中发现50岁至79岁者为检诊中的95%,60岁至69岁者为60%,说明老年人脑动脉硬化状况易促发脑血栓脑供血不足,脑出血,血管性痴呆症,脑萎缩等脑血管病发病率提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严重性,理当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使脑动脉硬化者不发生上述脑血管疾病。气色形态手诊手治以及其它自然诊法,可以防止其发病率特别是气色形态手诊超前诊断的优势,是防止其发病的最好早期诊断方法。如这一简便、易学、科学、实用的诊断方法让广大人们掌握、进行自我诊断,自我防病,自我保健,如能推广,将会大大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为国为民为人类造福。
三、气色形态手诊法将成为预防各种脑血管病早期诊断防病系列工程的首要方案中优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