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向“世界办公室”战略转身

 苏迷 2012-08-24

□苏报记者 燕 冰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常以“世界工厂”、制造业重镇的“硬朗”形象出现在镜头中。

  而近年来,苏州在转型升级上下苦功,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被摆到更为突出的位置上,这个全国数一数二的工业城市更乐意让人们记住诸如旅游、商务会展、科技研发、金融服务等“感性温软”的一面。对于这样的“转身”,来苏州访问的外地同行往往会抛出这样一个问题:苏州制造业发展水平已到如此高度,为何放着“世界工厂”的安生日子不好好过,去尝试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和服务型经济?

  其实,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指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在苏州得到了最好的贯彻落实。这几年,我市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劳力经济”向“智力经济”、“世界工厂”向“世界办公室”的精彩转身, 努力实现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型,全力打造现代服务经济高地和服务经济强市。

  统计资料可以反映出苏城服务业的良好“长势”:2011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581.5亿元,增长12.9%,增速比GDP增长速度高出0.9个百分点; 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为42.7%,比2010年提高1.3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达到755.5亿元,增长19.5%,占国地税税收的37%,对全市税收增长贡献率达到60%;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的比重超过37%,其中本地新增劳动力就业中,服务业吸纳人数占50%。
 [苏州故事]

  “世界工厂”180度悄然转身园区挂牌国家5A级景区

  美丽的金鸡湖把苏州工业园区从地理概念上划分为湖西和湖东。千年变迁,金鸡湖的各种传说或许早已被人淡忘,但金鸡湖却随着园区的发展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今年7月初,一块国家5A级景区牌子挂到了金鸡湖景区的脖子上,成为继苏州园林、周庄、同里之后全市第四个国家最高等级的风景区。谁能想得到,以先进制造业起家的园区商务旅游搞得风生水起,竟然在园林、古镇、山水等优质旅游资源荟萃的苏州斜刺里杀出一条路来,商务旅游已成为园区“二次创业”的一股新动力。

  商务旅游,被誉为后工业时代的“财富金矿”。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金鸡湖景区接待游客79.2万人次、同比增长32.3%。人们不禁要问,到一个工业开发区去旅游,有什么好看的?两年前,园区成为全国唯一的商务旅游示范区后,曾引来各界一片议论。但是,来过的人都知道,这里真有看头,园区完全颠覆了人们心目中对开发区的一贯印象。

  李屹是一位新加坡海归,2009年5月底,李屹来园区参加技术面试,顺道到金鸡湖边游玩,看了金鸡湖的水幕电影,“哇!比新加坡圣淘沙的还大!这个工业园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就下了到这里创业的决心。”如今,李屹是苏州信望膜技术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公司落户于生物纳米园。“我跟妻子商量过了,以后就在苏州养老了。”李屹笑称金鸡湖是他的“媒人”,一个美丽的金鸡湖引来一个创业团队,这倒也可以说是园区商务旅游的“溢出效应”。

  在园区,商务旅游正成为推动产业结构由“硬”变“软”的“点金棒”,推动园区经济从制造业向现代服务经济“华丽转身”。事实上,从2006年开始,园区先后启动了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倍增、金融翻番增长、纳米产业双倍增等“九大行动计划”,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在未来发展中,园区把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今后,园区除了出产流水线上的产品,更多的是附加值更高的旅游、金融、物流等各种服务。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园区的服务业占GDP比重年均增长两个百分点,去年,园区服务业比重已达35.7%。以金融产业为例,园区2010年启动金融产业翻番行动计划,力争3年内金融和准金融机构增加到300家,事实上两年不到就提前完成了。

 [纵深解析]

  产业由“二三一”转向“三二一”

  服务业占GDP比重已达43.6%

  苏州工业园区可以说是苏州转型升级、产业结构由“硬”变“软”的一个生动缩影。

  这几年,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席卷而至,用工荒、用电荒、用地荒,已经对苏州以加工制造为主的传统发展方式提出了严峻挑战。经济学用一条著名的“微笑曲线”,形象地告诉了人们产业链上利润的厚薄。要活得幸福,就必须抢占两个翘起的嘴角:一是技术、专利,二是品牌、服务。对苏州来说,转型升级是必须迈出的一步。

  相比发达的加工制造业,苏州的服务业“短”在现代服务业、高端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苏州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就必然要跨越式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而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我市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经济转型升级、城市化加快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等迫切要求,都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船大抗风浪,但船大也难调头。对制造业重镇苏州来说,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提高一个百分点,就要付出比其他城市更大的努力。况且,服务业要在三次产业中占据优势地位,但决不是放弃制造业,更不是以削弱制造业为代价来“此长彼消”。经济发展规律告诉我们,若要“鱼”和“熊掌”兼得,就必须使服务业发展速度更快,必须拿出当年创造“苏南模式”奇迹的勇气和智慧,再来一次“弯道超越”。

  为实现“弯道超越”,我市在全国率先出台服务业专项规划———《苏州市服务业布局规划》,明确了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为给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决定》等10余个相关政策,“十一五”以来累计安排服务业引导资金超过2亿元,起到了拉动社会多元化投资,壮大产业规模的作用。在实践中,苏州人把集聚发展制造业的成功经验“拷贝”到了服务业上,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效应不断显现,目前,我市共有省市两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70家,其中省级19家,共集聚企业(经营户)7万家,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共计5300亿元。今年上半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进一步提高到了43.6%,特别是同期服务业领域实现投资1411.4亿元,同比增长17.8%,服务业下一步发展值得期待。

  按照我市“十二五”发展规划,未来5年,我市将进一步加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消费性服务业,创新发展公共服务业; 基本构建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与先进制造业相融合、与城市现代化相协调、与经济国际化相接轨、与百姓需求相适应,功能明确、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特色鲜明的服务业发展体系,实现由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型,全力打造现代服务经济高地和服务经济强市。

 [数据备忘]

  1.70家集聚区一年收入5300亿元

  我市服务业集聚效应不断显现。全市现有19家省级服务业集聚区、51家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共集聚企业(经营户)7万家,提供就业岗位超过200万个;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共计5300亿元,实现利税250亿元,完成投资430亿元,占全市服务业投资的比重达16.5%,建成各类服务外包载体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

  2.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比重达32.9%

  我市服务业对外开放也不断深入。2011年,全市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29.3亿美元,增长26%,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比重达32.9%。服务业新批外商投资项目646个,增长11.4%,服务业注册外资48.4亿美元,增长21%,比2010年提高了14.9个百分点。

  3.2015年服务业占GDP比重达48%

  按照“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实现翻番,年均增长15%,占GDP的比重达到48%;生产性服务业占比提高到65%左右,服务业地方税收占比超过65%,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比重达到45%左右;建成100个产业特色鲜明、集聚带动作用明显的服务业集聚区;形成200家省、市级服务业品牌企业,培育一批营业收入超千亿、超百亿元的服务业企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