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处方(一) 辨证 脾肾阳虚,痰湿内盛,水气上逆。 治法 温阳利水,健脾化痰。 方名 龙牡真武汤。 组成 茯苓9克,清半夏9克,白术6克,白芍6克,附片6克,生龙骨12克,生牡蛎12克,生姜4.5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二) 辨证 肝阳上亢。 治法 清肝,平肝,潜阳,镇痉熄风。 方名 红龙夏海汤。 组成 红牛膝12克,地龙12克,海藻30克(另包水洗),夏枯草30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三) 辨证 肝阳上亢,肝肾阴虚。 治法 平肝熄风,育阴潜阳。 方名 清脑降压汤。 组成 珍珠母20克,石决明25克,何首乌50克,白菊花15克,钩藤15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四) 辨证 肝火上扰清空。 治法 平肝清热,通络止痛。 方名 清肝汤。 组成 川芎15克,川牛膝15克,地骨皮15克,菊花20克,地龙10克,夏枯草30克,玉米须30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五) 辨证 肝肾阴虚,阴虚阳亢。 治法 滋阴补肾,平肝潜阳。 方名 莲椹汤。 组成 莲须12克,桑椹子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山药15克,牛膝15克,龟板30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中药处方(六) 辨证 肾阴阳两虚。 治法 平肝滋肾潜阳。 方名 脾肾双补汤。 组成 桑寄生30克,玉米须30克,生龙骨30克(先煎),磁石30克(先煎),首乌24克,川芎9克,淫羊藿9克,杜仲9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七) 辨证 肝郁化火上炎。 治法 清肝泻火,行血通经,缓急解痉。 方名 三草汤。 组成 夏枯草10克,龙胆草3克,益母草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八) 辨证 阴虚阳亢。 治法 滋阴平肝。 方名 玄参钩藤汤。 组成 元参21克,生地15克,白芍12克,麦冬10克,夏枯草15克,钩藤15克,菊花10克,丹参15克,泽泻10克,生山楂10克,木香10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0天为1疗程。 中药处方(九) 辨证 瘀热。 治法 化瘀清热。 方名 化瘀清散汤。 组成 柴胡10克,葛根15克,丹参15克,杭菊15克,桑枝15克,丹皮12克,赤芍10克,红花12克,地龙12克,薄荷6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0天为1疗程。 中药处方(十) 辨证 肝经热盛,痰浊中阻。 治法 清肝熄风,活血散瘀。 方名 八味降压汤。 组成 紫丹参30克,怀牛膝15克,夏枯草30克,丹皮15克,马兜铃30克,钩藤15克,刺蒺藜15克,代赭石30克(碾细)。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十一) 辨证 肝肾阴虚。 治法 滋补肝肾,降压熄风。 方名 七子汤。 组成 决明子24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12克,女贞子15克,金樱子9克,沙苑子12克,桑椹子12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十二) 辨证 阴阳两虚,虚阳上亢。 治法 滋阴潜阳。 方名 附子龟板汤。 组成 附块6克,龟板9克,女贞子9克,旱莲草9克,何首乌15克,丹参15克,磁石30克,石决明24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十三) 辨证 气虚痰浊阻滞。 治法 益气化痰。 方名 赭决九味汤。 组成 黄芪30克,代赭石30克(先煎),草决明24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法半夏12克,陈皮6克,白术9克,甘草2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