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止损为什么这样难

 翁氏奇门易道 2012-08-27

止损为什么这样难 

     或许只有亏损幅度到了令人心痛的时候,才能真正认识到止损的重要性。常常有投资者面对接近半幅的亏损,才开始到处去问该怎么办,后悔之情溢于言表。只是这世上没有后悔药。止损既是一门技术,也是完善的投资理念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涉及到很多方面,也反映了投资者包括个性在内的很多特点。笔者仅从技术层面对止损难以执行这一问题,做一粗浅分析。
  一个好的计划方案必须具备很强的可执行性才有意义。止损计划概括起来说包括三个方面:止损的依据、幅度和执行策略。只有这三方面都处理得当,执行起来才有可能。但现实中,投资者在止损方面常犯以下三种错误:
  一、止损计划设定依据不够清晰,导致计划本身的可执行性不强
  一般来讲,止损的设定依据有两类,第一,从资金方面考虑。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经典的投资书籍里面常常会提到。这种方法一般会强调:所有用于投资的资金,不能超过投资者总资产的50%;建议分散投资,多市场操作,各个市场投入的资金比例要协调。在此前提下,对每个市场的投资的最大亏损额度有明确的规定,进而对每一次投资行为的亏损额度也有明确规定,是一个不断细化、具体化的程序。而许多投资者是在没有考虑上述前提的情况下,简单机械地将止损设在某一个百分比。因而,无论是设定的思维过程还是具体比例,都缺少严谨的逻辑支持。夸张点说,很多投资者自己都回答不了自己为什么要设在比如是5%的比例,而不是3%或7%的比例?如果自己设定的止损比例对自己都没有“权威性”,又何谈执行呢?
  第二,从行情方面考虑。这种方法的主旨是跟随趋势,只要趋势不变就一直持有,所以设置止损依据的是一些行情指标,如支撑线被击穿等。顺势而为,跟随趋势,这是投资者奉为圭臬的一句话,无可争议。问题在于跟随哪个级别的趋势更合适?日线还是周线?不同级别之间的止损信号差异很大,级别设定过小,可能会被振荡出局,错过大牛股;设定过大,一旦真的翻转,亏损绝对值会比较大。不少投资者或主动或被动地经过一番尝试之后,感觉各有利弊。经验没有带来交易水平的提高,倒或许是更加对止损无所适从。比如,有的投资者明明事前制定好日线收盘在10均线之下平仓,等到真跌破了,会转而跳跃到周线级别,且安慰自己说:长期趋势还是向上的,可以持有。应该说有时候这样的思维会带来好结果,可是只要遇见一次坏结果,或许就会吞噬10次好结果的盈利。
  需要强调的是,不少投资者还将两类依据混合使用,徒增干扰。管理学上有一个比喻,将这种行为比作一个人带两块手表,认为更多的手表可以把时间掌握得更精确,但结果却恰恰适得其反。人们面临的选择越多,执行力就越低。如果丧失了执行力,就根本谈不上选择的正确与否了。不少投资者就是来回切换止损依据,最终失去了执行止损的能力,导致亏损越来越大。
  二、止损幅度的设置缺少弹性和科学性
  前文中提到止损幅度应该是一个明确、固定的数字,这与此处强调弹性并不矛盾。止损的幅度应该考虑到和预期盈利幅度的关系,也就是要充分考虑到“盈亏比”。没有人可以保证每一笔交易都是可以盈利的,要想做到盈利,应该在力争增多盈利交易次数的同时,确保盈利交易的盈利幅度大大超过亏损交易的亏损幅度。许多投资者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尽管严格执行了止损,但由于盈利交易带来的收益弥补不了亏损,加上在某个时期来看,当初如果不止损,可能后来还会出现盈利的结果,从而动摇了对“止损是保护伞”这一铁律的信念,为后来的交易埋下隐患。
  “将止损限于小额”是一句投资的至理名言,有两层含义:一是绝对额要小。每个投资者的财务承受能力不一样,各有看法。二是相对额要小。就是“盈亏比”要合理,这是可以统一测算的,一般来讲盈亏比不能低于3:1。涉及到盈利预期就必然联系到了行情阶段,不同的行情阶段,盈利预期是不一样的。由此分析,止损幅度的设定也是要因时而变的。
  三、止损的执行在原则上是坚决、果断为先,但策略上也需要有一些技巧
  止损设定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在前面两方面都做得很好的投资者,可以尝试更多的策略。常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行情的翻转也不是瞬间完成的。比如:将头寸分成几份,逐步止损;还可以将头寸分为跟势头寸和交易性头寸,通过短线进出,回避掉跌幅式。但毕竟,止损对投资者来说,是痛苦的,一方面是对自己前期判断的否定,一方面要接受资金亏损的现实。如果我们丰富一下止损手法,有助于平滑心态,避免痛苦感集中释放导致的执行力降低。
  市场永远有机会,只有生存得足够久,才会成功。学会止损,是生存的保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