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充分利用时间碎片学习新东西--敏捷阅读

 昵称10504424 2012-08-27

如何充分利用时间碎片学习新东西--敏捷阅读

这个方法适合于每天挤车上班的同时又想挤出时间学习新东西的同学,告诉大家如何充分利用时间碎片学习新东西。如果你有闲情去瞄哪个家伙会先下车,以便于你能够快速抢占座位,还不如留点精神看书吧。前者会让你舒服的在座位上睡个大觉,后者则可能会让你以后不必挤公交。如果你像我一样,每天都必须花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才到公司,那更应该看下去了。 

说在前面

先说说我的背景,打工一族,最近经不起房企的引诱不幸成了传说中的房奴。打工一族能买得起市区的房子吗?不能,只能乖乖的到“世外桃源”,开始了漫长的坐车生涯。 

通过百度地图再加上亲身试验经历了几次不同的公交车、高速快线、地铁、走路等换乘方案之后,我终于选择了一条1.5小时路程、走路最少、换乘最少并且最经济实惠的方案,因为这也同时是利于阅读的最佳方案。此时才明白当初学数据结构时碰到的寻找最优路径是多么了不起的算法,估计原作者也是像我这么苦逼的挤车一族。确定交通换乘方案后,就进行我的学习计划。 

确定目标 制定计划

职场上我们常说目标导向,任务分解,我想这也同样适应于约束和监督自己。因为几次的豪言壮语要在某某日期前攻克某某书籍,但最终目标无法按预期完成,深深体会到制定一个计划是必不可少的阶段。关于计划的制定有很多方法,我是采用了scrum的燃尽图方式。通过燃尽图我就清楚了解我的进度是提前还是延后,哪些阶段效率低,以及在经历一个sprint后预估自己的生产量(这里即是量化的阅读速度),下个sprint就知道该如何调整。 

下图是一个真实执行的sprint。我们从第二行开始从左往右来看,左边BackLog填的是书的章节,右边7.30~8.13代表阅读日期,以15天作为一个周期,其他填写的数字2、1、0代表那个章节还剩余多少内容没看完,量化的标准是:2代表完全没看,1代表看了一半,0代表看完了。在定sprint时,内容多的章节我会考虑再分解,以确保每个章节是1天里的零散时间能够看完的。 

 

从上表的执行数据来分析,7月31日那天消灭了序号为03、04的两个章节,估计是人品爆发了,进度超前;8月1日消灭了05章节,正常进度;8月2日估计偷懒了,执行情况跟8月1日持平,即那天没看任何内容……,一直执行到8月12日,还剩下的章节有06、10、12、13、14,其中12是看了1半。剩余量较多,最后一天是无法把进度赶上的,因此剩余的一部分章节需移到下个sprint计划。

 

当然,通过燃尽图的维度就更加直观看到每日的执行情况。红点代表理想情况下每日剩余的阅读量,蓝点即是实际情况,在红线之下的代表剩余的阅读量比预期少,进度提前,否则就是延后。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到7月30日~8月5日期间,基本上就是理想与现实在互斗,平分秋色,难分难解;到了8月6日以后就杯具了,现实已跟不上理想的脚步,几乎成了平行线。 

下一个sprint该如何排?

思考一下影响上一个sprint进度的因素是过于乐观评估过多章节,还是能力局限、时间有限等不可抗拒因素,以作为判断是每个BackLog适当减少内容量还是维持前面的量化标准的一个依据。

sprint还能带来哪些启发?

执行大约两个sprint以后,自然就能够更准确地评估何时会看完那本书籍。如果你对每个BackLog都能够做到计划与实际一致,那么下一本书的阅读计划就可以一次性制定所有的sprint。

温馨提示

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电子阅读器,并且最好仅需一只手就能够灵活操作。因为在公交上摇摇晃晃,为了安全需要一只手紧握扶手,只有一只手能腾出来。这种情况下现实的纸质书籍已经无法胜任,而且一般经典的书籍都较厚,单靠一只手无法支撑长期阅读,除非你想顺便健身。说说我个人实践,刚开始考虑iPad是个不错选择,借了一朋友iPad试验一星期,其重量仅亚于砖头,介乎于纸质书籍与砖头之间,iPad mini估计会比较适合,静待。最终我是选了iPhone,更大的原因是我不想出门还额外带一个仅用来看书的厚重装备,轻装上阵。为什么我不选专业的电子阅读器?如亚马逊的Kindle,肯定是看电子书的不二选择。但对我这种工薪阶层来说,单独购买仅用于看书的设备,价格不合算,说白了还是价值观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