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玉、黛玉“西游记”

 浪潮之巅 2012-08-27
 林黛玉真死了?贾宝玉真的出家了?我花了几个小时,读了一本“侦探小说”,《红楼梦杀人事件》,算是跟着作者拿《红楼梦》又消遣了一遍。作者似乎对《红楼梦》的悲剧结尾很不甘心,怀着美好的向往,为《红楼梦》添加了另外的结局。也许作者太喜欢那些小说人物了,希望他们有美好的归宿。对于我来说,《红楼梦杀人事件》可以看成是“侦探小说”作者的“梦外梦”,都是梦,依然是梦。幸好我不认识作者,否则,我不知道该让她继续做梦,还是叫醒她。日本也有一本同名侦探小说,我没读过。我读的这本是新星出版社最近出的,作者是国内的一个女博士,所以,无法判断两者有何联系,可能只是书名上的巧合。
这个侦探小说故事大致如下:晴雯被赶出大观园后,又神奇地回到大观园,当着众人的面被烧死了。是自杀还是他杀?刑部官员卫若兰进入大观园破案。在这一过程中,即将出嫁的二姑娘迎春被人谋杀,凶手是谁?卫若兰查来查去,怀疑是四姑娘惜春。结果,惜春在一个美丽的意境中死了,连惜春的丫鬟入画也死了。这个隐藏在大观园里的凶手究竟是谁?卫若兰怀疑下一个被害者是林黛玉或史湘云,拼命防范也无济于事,林黛玉还是被谋杀了。奇怪的是,所有死者的尸体都找不到。卫若兰破不了案,只好不了了之。最终,贾宝玉万念俱灰,出家了。
三年后,卫若兰与史湘云结了婚,两人远赴西洋,大概是旅行结婚。在西洋“真真国”的一个叫做“太虚幻境”的神庙里,居然发现,晴雯、迎春、惜春、林黛玉都没有死,都在西洋“真真国”享受人间自由呢!连贾宝玉也是假出家。当初出家路上跟着他的一僧一道,是贾宝玉花钱雇的。原来,贾宝玉同晴雯、迎春、惜春、黛玉一起,在西洋“真真国”逍遥呢。似乎贾宝玉“女儿国”的幻想,在西洋社会里终于得到了实现和延续。谁是这一切的幕后操作者?我不说了,熟悉《红楼梦》的读者可以猜一猜,《红楼梦》的重要人物中,还有谁没有提到?
胡适对于当代《红楼梦》现象有很大的影响,其中之一是,胡适确认,《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所做。事实上,前八十回是否曹雪芹所做也有疑问,曹雪芹是否真实存在,也有疑问。但是,胡适认定曹雪芹是存在的,《红楼梦》写的是曹家的故事,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所做。于是,胡适之后有很多好事之徒为前八十回做续、做补。更有一些人,连前八十回的文字也不全信,拼命要找出些前八十回文字背后的其他“真实”故事来,例如津津乐道于此的刘心武。《红楼梦杀人事件》广义上说,与上述行为属于一类,但严格来说并不相同。最关键的区分在于,刘心武之类从《红楼梦》衍生出来的“红楼附会学”作品,都堂而皇之地把自己的结论当成是历史真相,甚至因为坚信自己对《红楼梦》小说的“考古”发现,而想改变或质疑真正的历史。侦探小说《红楼梦杀人事件》没有这个毛病,它很清楚地表明,只是作者的想象,而没有向读者灌输说,那是她发现的“真相”。所以,刘心武等人的“红楼附会学”作品不是做梦,而是想改变现实;《红楼梦杀人事件》只是做了另一个梦,与现实无关。
既然《红楼梦杀人事件》只是一个虚幻的梦,严格来说也没什么好评价的。但是,老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即便是自由地做梦,也会有现实痕迹。因此,也值得多说几句。一般评论《红楼梦》都会说,它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抑等等,尤其是包办婚姻。侦探小说《红楼梦杀人事件》的背后心态,与这种评价是一致的。该小说借用去过西洋的薛宝琴之口,描述了西洋“真真国”的男女平等、自由恋爱等美妙之处。这给大观园里受到压抑的年轻人一个启示,于是,有人设计了这个巨大的阴谋:制造假死亡,逃出大观园,到西洋社会享受自由。晴雯之死是为了制造一个凶杀的假象,迎春之死是因为不愿嫁给讨厌的孙绍祖,惜春之死是为了到西洋学油画,林黛玉之死是为了追求自由,甚至在西洋社会里,林黛玉的咳嗽病都治好了。等到贾宝玉也以假出家离开了大观园,最终去了西洋“真真国”,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目的也就算是达到了。
作者显然对束缚和自由有一种先入为主的理解,这种理解妨碍了她的故事。比方说,迎春与孙绍祖的婚姻结局不好,作者便让迎春去了西洋,以摆脱这个婚姻。但是,探春远嫁藩王,除了离家路途远一点,其他都还不错,作者对探春的婚姻也没什么反对。这个细节似乎说明,作者并不完全反对包办婚姻。反对不反对,关键只在于结果,也就是说婚姻是否美满。既如此,何必又要大力强调自由恋爱?事实上,自由恋爱最终反目成仇的也很多,包办婚姻恩爱白头的也不稀少,例如胡适。所以,作者假定的前提——西洋更自由、更美好——在这里出了点问题。再说,贾宝玉、林黛玉、迎春、惜春、晴雯等人在西洋“真真国”自由、幸福地生活,他们的生活来源是什么?莫非是国内那个策划者秘密提供给他们?如果是这样,莫非在西洋的幸福生活,还要建立在大观园“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国内的资助,他们几个在西洋“真真国”有什么赚钱的本事?没了钱,贾宝玉的“女儿国”梦想还能实现吗?这些贵族少爷、小姐,没了钱,在西洋社会真的能幸福?贾宝玉就算真的娶了林妹妹,能够和谐美满吗?
当然,这是我在作者梦境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个梦,过多较真也没必要。我只是觉得,作者为《红楼梦》人物设计的这个结局,有明显不合常理的地方。也许是因为作者太爱这些人物了,想给他们找一个美好的归宿,但是,把西洋“真真国”当成自由、幸福的天堂,显然不太靠谱。如果只是侦探小说的需要,那就另当别论。以后,说不定我们还能看到宝黛经历了西洋“真真国”之后撰写的《西游记》。《红楼梦》确实养活了很多人,就冲这一点,有些人也会感谢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