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勒楚喀副都统 拉林堡 五常堡 拉林县 五常县 五常市,(第一战区:扶余 榆树 双城...

 雪峰读书 2012-08-28

 

拉林阿勒楚喀副都统 五常堡 (第一战区:扶余 榆树 双城 阿城 五常), 

一、拉林

五常地区,很早的时候,荒无人烟,只有北部的拉林镇。

拉林镇名来源于拉林河名。拉林,又作“刺怜”,满语,汉译“爽快”之意。

拉林城始建于辽金时代,1115年(金收国元年)拉林城已初步形成。此后,金国开始在拉林屯田。

元初,在拉林地区立屯屯田,称“刺怜”。

明代于拉林河设纳邻河卫(清称“拉林河卫”)。

清初,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反击罗刹(沙俄)时,清廷于此建立官仓,储备军粮,俗称“拉林仓”,使之成为旗兵的后勤基地。。

1742年6月(清乾隆七年五月),清廷决定移拨满洲八旗兵丁1000名,在拉林、阿勒楚喀一带屯垦耕种。“按旗分为八区……设员管理”,“每旗设立屯庄二处”。

1744年(清乾隆九年),设置拉林阿勒楚喀副都统,驻军守卫,隶属宁古塔将军。管理双城子、阿勒楚喀等地区的军政事务。同年八月二十八日,朝廷实行“徙户开屯”政策以后,下放来100户吃皇粮的京城闲散旗民,建立32个官屯,为官仓生产粮食,今称牛家满族镇、营城子满族乡、蓝旗屯等满族乡镇村屯。

到1756年(清乾隆二十一年),在拉林地区共建立正红、正白、正蓝、正黄、镶红、镶白、镶蓝、镶黄8旗,每旗3屯,共24屯。

正白旗头屯:干沟子(今拉林镇新阳村),二屯。靠山屯(今八家子乡靠山村),三屯:新甸(今牛家镇)。

镶白旗头屯:白旗(今背荫河镇白旗村),二屯:营城子(今营城子乡),三屯:古榆树(今营城子乡古榆树村)。

正黄旗头屯:西黄旗孤家子(今拉林镇西黄旗屯),二屯:后黄旗(今拉林镇西黄旗屯),三屯;正黄旗(今双桥子乡内)。

镶黄旗头屯:南老营(今拉林镇南),二屯:兴隆屯(今兴隆乡),三屯:镶黄旗(今牛家镇内)。

正红旗头屯:前红旗(今红旗乡红旗村),二屯:后红旗(今双桥子乡后红村),三屯:连二红旗(今兴隆乡红旗村)。

镶红旗头屯:双桥子(今双桥乡),二屯:北土城子(今双桥子乡所在地),三屯:红旗(今营城子乡红旗村)。

正蓝旗头屯:靠河寨(今营城子靠河村),二屯:南土城子(今营城子乡南土村),三屯:多欢站(今红旗乡多欢村)。

镶蓝旗头屯:前蓝旗(今红旗乡前蓝村),二屯:后蓝旗,(今红旗乡所在地),三屯:窝蓝旗(今红旗乡境内)。

以上24个旗屯,每旗由1名佐领统辖,

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开辟三姓—吉林驿道时,在此设立驿站,称“拉林多欢”,系满语“欢喜”之意。后来,此地来了许多闯关东的山东与直隶的流民,叫着不习惯,便丢掉后边的“多次”二字,简称“拉林”。

1761年(清乾隆二十六年),分设阿勒楚喀副都统,拉林、阿勒楚喀两副都统分地管辖。

1769年(清乾隆三十四年),裁撤拉林副都统,留协领一员驻扎该地,由阿勒楚喀副都统兼管。

二、五常

那时,关东弘禁官荒以后,闯关东的关内流民连年不断涌入,到处私垦偷种,无人管理。

1854(清咸丰四年)

吉林将军奏准在五常堡界之夹信沟、凉水泉子地区放荒。

咸丰五年(1855年),朝廷在拉林设立设治局,把欢喜岭划分5个开发区,设立5个甲社,起名“举仁、由义、崇礼、尚智、诚信”,取孔子“三纲五常”中的“五常”之意,即“仁、义、礼、智、信”,始称五常堡。

举仁社,今牤牛河北岸二河乡及志广乡北部地区。

由义社,今小山子镇和龙凤山、光辉、冲河、沙河子等乡、镇至张广才岭以北大片地区。

崇礼社,今向阳乡和沙河子镇三人班以北地区。

尚智社,今五常、杜家两镇和民意乡的大部分地区。

诚信社,今安家、常堡、卫国、志广4个乡、镇在牤牛河南岸的大部地区。

设治局行使政府职权,当时把流民登记造册,按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颁布的《移驻京旗垦殖章程》规定,丈量流民开垦的土地,以及独占的荒地,发给土地执照,每垧收京钱500文,使土地变为私有。

五常堡设置放荒局,管理垦荒事务。

1867(.同治六年)

8月,五常堡地区将沈阳旗籍浮丁1 635户,编为镶黄、正白两旗(后正白旗改为正黄旗)

1868(.同治七年)

五常堡汉民佃户在夹信沟、凉水泉两地领荒地25万垧。

1869年(清同治八年)

1016,吉林将军在五常堡设置五常堡协领衙门,添设驻防协领1员,管理各旗户,属吉林将军管辖。

1878(.光绪四年)

吉林将军铭安派四品衔委用通判史陈治、同知衔委用抚民同知毓斌来五常堡、欢喜岭、山河屯勘查设治。

五常堡协领德昌重修土城,周设五门,东一曰恒豫;一曰东抚,西曰萃升,南曰向阳,北曰绥远。

1880年(光绪六年),在拉林河上游东岸的欢喜岭筑城,修建衙门,派协领带兵驻守。

1881年(光绪六年)

1月25日(清光绪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吏部转呈奏准,于五常堡南30里欢喜岭设置五常厅,厅名缘于五常堡之"五常",定名"五常厅",并于山河屯设分防经历,于蓝彩桥设分防巡检,均归五常厅管辖。隶属吉林分巡道。自是旗民分治。

抚民同知毓斌监造五常土城。周设四门。东日迎旭,西日承恩,南日来薰,北日拱极。

1881年(光绪六年)

1月7日在欢喜岭建立五常厅之后,在原5个社的基础上又增设了6个社。这6个社是:

学田社,今龙凤山乡学田、三屯、汪家店、蔡家街及光辉乡的南部地区;

丰稔社,今双兴乡和保山乡全境,

新裕社,今山河镇及双兴乡的爱路、永兴两个村;

安惠社,今长山乡南部地区,

恭让社,今长山乡北部地区,

兴仁社,今兴盛乡大部地区。

据《吉林舆地略》载,当时的村、屯有:

厅(五常厅)东6里二道岗屯。13里三道岗屯。30里五道岗屯。34里四道岗屯。35里六道岗屯。40里柳树河屯。50里高家屯。70里石庙子屯。80里三十里通屯。90里王绪善船口。100里太平山(小山子)。120里半拉城子。130里房身岗屯。150里一棵松屯。170里若木宫屯。200里大青川。

厅东往南7里永发屯。10里桃山屯。20里长发屯。25里斗沟子屯。3O里凉水泉子屯。50里金银库屯。90里兰彩桥镇。95里太平桥屯,100里马家船口。110里黄梁子屯。140里西亮甸子。160里门嘴子屯。

厅东南25里靠山屯。30里连环山屯。45里石灰窑屯。50里朝阳川。55里关门嘴子屯。70里小新立屯。80里黄泥河屯。90里蛤蜊河屯。100里老爷府。110里万宝山屯。120里榆树川屯。130里鸡冠砬子屯。135里苇沙河屯。150里九间房。160里东亮甸子屯。170里双城子屯。175里满天星屯。180里南双城子屯。190里大石头河屯。200里呼兰川屯。

厅东南往南,100里向阳山屯。110里砍椽子沟屯。125里大崴子屯。150里打牛沟屯。160里红石砬子屯。185里沈家营。

厅南4里杏花山屯,12里半截河子屯,16里清茶馆屯,20里二道通屯。30里拉林河屯。40里四合号屯。50里山河屯镇。55里板子庙屯。60里柳附河屯。70里长发屯。75里魏家店屯,85里杜家屯。90里永发屯,95里五家子屯。100里王麻子屯。130里蛤蜊河子屯。150里柳树河子屯。160里大石头河屯。175里四合川屯。180里老黑顶子屯。

厅西南13里孟家窝棚屯。20里团山子屯。25里老山头屯。30里头道沟屯。35里二道沟屯。50里七星泡屯。55里四家子屯。60里双河堡屯。65里孟家店屯。70里杨家船口屯。80里二里界屯。100里长寿山屯。120里四马架屯。130里头道坪子屯。140里二道坪子屯。150里三道坪子屯。160里六家子屯。

厅西南往西。25里富春河屯。30里乌泥河屯。35里六道岗屯。40里仓家店。44里八家子屯。48里小新立屯。60里五道岗屯。

厅西2里莲花泡屯,6里下甸子屯,7里半里城子屯,10里月牙泡屯。
厅北5里张家窑屯。7里狼窝屯。12里房身岗屯。15里六家子屯。25里沙山子屯。30里管家店屯。35里五常堡街。40里大发泡屯。

1882年(清光绪八年),裁撤拉林协领,设分防巡检,隶属双城厅管辖。光绪八年撤局设厅,称“五常厅”,使之成为拉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989(同治八年),清政府派旗馆协领驻守五常堡。下设镶黄、正黄二旗,设佐领管理。

1909年4月9日(清宣统元年闰二月十九日),吉林行省总督、巡抚奏请,将五常厅升改为五常府,同年6月2日(农历四月十五日)批准,改厅为府,

1910年1月19日(清宣统元年十二月初九日),五常府知府启用关防。隶属吉林省西北路道。

1911年(宣统二年),五常厅改社为乡,共11个乡。今五常堡为诚信乡,二河为居仁乡,向阳山为崇礼乡,双兴一带为丰稔乡,山河屯为新裕乡,长山为安惠乡、恭让乡,兴盛为兴仁乡,小山子、冲河、沙河子为由义乡,光辉、龙风山为学田乡,五常镇、民意、杜家为尚智乡

宣统二年拉林各旗屯改为县治。

1912(民国元年)

1217,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发布的第1号训令,将五常知府改称知事

1913(民国2)

226,按中华民国大总统第5号教令,五常府改为五常县,属滨江道管辖。

3月2日,吉林行省公署通令,改五常府为五常县。

中华民国时期,原五常县划为6个区。五常镇为一区,山河屯为二区,向阳山为三区,太平山(小山子)为四区,五常堡为五区,冲河为六区。下属自然屯(包括街)有:

第一区(今五常镇)。街内有南大街、西大街、北大街、东南大街、西菜胡同、西北门胡同、华家胡同、中学胡同、治安胡同、公兴和胡同、硝矿局胡同、澡塘胡同、佛教胡同、东二道街、西二道街、东北门胡同、西门外、北门外、景昌街、昌景街、平安街。

村屯有西房身岗屯、东房身岗屯、腰房身岗屯、半步道屯、拧劲子屯、前沙山屯、梅家油坊屯、西沙山子屯、范家屯、刘福年屯、六家子屯、安家油房屯、东六家子屯、金山子屯、王坤屯、潘家屯、腰张屯、王连会屯、太平岭屯,赵家屯、陈家屯、陈炮铺屯、怕老婆屯、王家窑屯、张家屯、江家屯、张瓦房屯、孙家屯、沈家屯、米家屯、王有福屯、赵家屯、李元屯、李元后屯、刘秀才屯、金海屯、范家屯、谢仲堂屯、王秉刚屯、月牙泡屯、朝鲜屯、张蔺屯、王会屯、刘家屯、成发玉屯、颜家屯、韩家屯、半里城屯、张家窑屯、罗家屯,东罗家屯、岗张屯、孙船房屯、四道岗屯、北二道岗屯、杨窝堡屯、君屯、李凤阁屯、老单家屯、马家屯、南四道岗屯、八里甸子屯、南二道岗屯、桃山屯、孙大房子屯、张家炉屯、草庙屯,孙乡约屯、樊家屯、孙奎屯、马家屯、刘发屯、姜菜园屯、新张家屯、新汪承屯、老龙脖屯、尹家屯、张家湾屯、二道通屯、苏家屯、十二马架子屯、刘瓦房屯、西清茶馆屯、张宝和屯、东清茶馆屯、岗周家屯、太平庄屯、万宝山屯、永发屯、韩家屯、谷油坊屯、复兴屯、吴家屯、李家屯、半截河子屯、孟家屯、东八家子屯、西八家子屯、于家屯、任家屯、张粉坊屯、西半截河子屯、王家屯、张汉五屯、老许家屯、倪家窝堡屯、姜家屯、张家屯、田家屯、常发屯、孔家吨、刘家屯、阎家屯、宫家屯、陶家屯,崔家屯、金家屯、杨家屯、哈家屯、于家屯、高家屯、王贡生屯、西腰窝棚屯、东腰窝棚屯、三道沟子屯、辛家屯、奚家屯、崔家屯、北贡屯、高丽通屯、张大房子屯、大烟筒屯、周家糖房、杨家炉屯、金家屯、双井子屯、贺家屯、王克俭屯、郭家屯、强岔子屯、潘吴家屯、东兴恒屯、卢家屯、梁永屯、修家屯、邵家屯、钟家屯、福安屯、十家子屯、范家屯、新发屯、腰贡屯、郝家屯、宝山屯、五道岗屯、八马架屯、杜家屯、吴家屯、六家子屯、小房身屯、大房身屯、太平岭屯、卢家屯、皮鞭子岗屯、尹家屯、吴家屯。

第二区山河屯(今山河镇)。村屯有:山河屯、孙印堂屯、高家油坊屯、张家油房屯、贺家屯、宋家屯、孙家街屯、乌拉巴街屯、小官街屯、六家子屯、孙祥福屯、王家屯、王喜瑞屯、徐菜园屯、顾菜园屯、永和屯、陈家粉房屯、新发屯、丰德屯、荒岗屯、崔福屯、七方半屯、万宝山屯、中梨树岗屯、张家屯、李菜园屯、前赵家屯、三门赵家、王仓川屯、郑家屯、张步屯、高家屯、王家屯、四合号屯、太平沟屯、陈家粉坊屯、张家屯、胡家屯、前福安屯、中福安屯、后福安屯、爱路屯、两家屯、刘光屯、肖家船口屯、徐家屯、郑家屯、傅家船口屯、大桥顶子屯、王大桥屯,三合乡屯、喜盛堂屯、孙家街、赖家屯、兴隆屯、宋家粉坊屯、三合堡屯、姜家窝堡屯、三道沟子屯、东唐洼屯、贾家屯、八千二屯、小新屯、万家街屯、朝阳川屯、新立屯、福东乡屯、许家屯馆屯、牵牛屯、冀家、大有屯、张乡约屯、孙家屯、赵老连屯、宝山屯、太平庄屯、南城李屯、许油坊屯、张合屯、三李屯、刘家屯、范家屯、王货郎屯、西团林子屯、东团林子屯、后兰家屯、石头河子屯、前车屯、太平岭屯、王家油坊屯、六家子屯、金界沟屯、金山屯、金山乡屯、七里泡屯、田光达屯、大桥子屯、程油坊屯、新陈屯、大树林子屯、新发屯、张粉坊屯、对刘家屯、七家户屯、王家街屯、后源发斋屯、前源发斋屯、双井子屯、刘家街、杨家庄屯、邹家屯、杨家屯、毕家店屯、王肖屯、丁家屯、李家屯、杨气屯、于家屯、田窗屯、徐家屯、长岭子屯、红庙子屯、六家子屯、老蒋家屯、曲家屯、庞家屯、兰家屯、都家屯、田家屯、姜家屯、孟家屯、凉水泉子屯、刘棚铺屯、陈家粉坊屯、康家炉屯、太平岭屯、葫芦头崴子屯、太平桥屯、德善屯、张家屯、平安屯、六家屯、贺家油坊屯、王家街、赵家店屯、长寿山屯、孙家窝棚、二里界屯、王油坊屯、贾木铺、三尖泡。

第三区向阳山(今向阳乡)。村屯有:大利屯、西八家屯、小河里屯、张地局子屯、春日屯、榆树川屯、齐船口屯、赵家屯、长岗屯、五家桥屯、林家桥屯、王麻屯、刘大院屯、南沙河子屯、北沙河子屯、蛤蜊河子屯、永安屯、东沙河子屯、福安屯、保安屯、四马架屯、石头河屯、沈家营屯、柳树河子屯、南蛤蜊河子屯、寒葱河屯、恩厚屯、老黑顶子屯、常安屯。

第四区太平山(今小山子镇)。村屯有:小山子、东房身岗屯、安家屯、四方地屯、火烧屯、西房身岗屯、周家炉屯、刘玉屯、恒兴屯、万大桥屯、梁大院屯、卢秤房屯、小荒地屯、周船口屯、太平屯、车轱辘屯、盛安屯、王秀章屯、姜秀章屯、荒道子屯、张大院屯、腰刘家屯、宋家屯、西套城屯、南套城屯、北套城屯、王家街屯。

第五区五常堡(今常堡乡)。村屯有:五常堡镇、东阳堡屯、新城屯、长发屯、何兴德屯,景家岗屯、二十家子屯、王跃臣屯、傅国均屯、保安屯、邱家屯、三道岗屯、曲家屯、刘家屯、二道岗屯、西后碱场沟屯、陈家屯、东后刘场屯、王雅轩屯、李桂林屯、于家屯、腰碱场沟屯、陈殿起屯、孟家屯、太平桥屯、二碱场沟屯、刘庭栋屯、金家屯、李家店屯、伞家店屯、王大桥屯、罗家屯、郭家屯、王家店屯、兴隆屯、战家屯、孙粉坊屯、王文屯、四道岗屯、赵家屯、李大林子屯、蔡家油房屯,纪家屯、福庆堂屯、近杨屯、石庙子屯、王殿奎屯、周家岗屯、八家河子屯、王花屯、阎大桥屯、宋家店屯、任大院屯、关家炉屯、后关家炉屯、高水饭屯、张有德屯、金家窝堡屯、刘家窝堡屯、孙家窝堡屯、孟家店屯、安乐屯、阎明屯、王平店屯、张店屯、王小院屯、二道河子屯、头道河子屯、烧锅屯、周家屯、三道河子屯、张发屯、董家油坊屯、桃山岗屯、车家沟子屯、天神屯、李付庄屯、对李家屯、许家窝堡屯、东许家屯、后许家屯,李家屯、蔺家屯、刘家屯、安孟家屯、平安岗屯、张家店屯、沙山子屯、头道岗屯、魏家屯、四马架屯、后四马架屯、马船口屯、刘子臣屯、刘油坊屯、王家屯、于家屯、刘纯屯、蛤蜊滩屯、任家屯、安家屯、长发屯、王九先生屯、玉生屯、张仪屯、横道河子屯、徐家屯、长寿屯、赵忠仁屯、米家屯、往来屯、三家屯、五家屯、岳家屯、上殿屯、大伙房屯、小铺屯、赵成屯,车家屯、项家屯、赵家屯、陆家屯。

第六区冲河(今冲河镇)。村屯有:冲河镇、大亮甸子、北城子屯、南城子屯、三屯、公周屯、五里四屯、大肚崴子屯、吴家船口。

伪满大同2年12月公布暂行保甲法。

1934(伪满康德元年)

3月,实行保甲制,全县在6个警察分驻所基础上成立6个保183个甲2 157个牌。

第一保五常镇:下辖34甲,400个牌,7 9 46户,49 956人。

第二保山河屯:下辖56甲,566个牌,7 336户,52 653人。

第三保太平山:下辖25甲,428个牌,6 068户,35 261人。

第四保向阳山:下辖23甲,165个牌,2 473户,16 180人。

第五保五常堡:下辖39甲,47 6个牌,5 916户,38 693人。

第六保冲河:下辖6甲,122个牌,1 274户,7 477人。

1011,五常县从吉林省划出,归滨江省管辖,属丙等县。

12月划归滨江省管辖。

1937(伪满康德4)

81,伪满洲国将五常县定为"保甲制度指定县"后,伪五常县公署将全县6个保改为联合保,下设小保51个。

1938年(伪满康德5年)

联合保又改为23保,脱离警察分驻所关系,归县公署行政科行政股直辖。

同年12月1日改保为21个街村筹备处。

1939年(伪满康德6年)

7月1日,正式成立五常、山河两个街。

1940年(伪满康德7年)

1月1日,将村筹备处归并为18个村。

18个村是:

房身村、腰贡村、杜家村、大房村、七星村、水泉村、新太村、向阳村、沙河村、小山村、兰彩桥村、诚詹村、恒兴村、常堡村、安家村、二河村、宋家村、冲河村。

此时,在拉林地区建立1个街11个村,当时属双城县管辖。1街是拉林街,11个村有:

仁德村、仁祥村、爱邻村(孤家子)、爱友村(背荫河)、爱善村(八家子)、爱富村(兴隆村)、爱本村(红旗村)、爱良村(牛家)、仁厚村、仁崇村、仁寿村。

五常县内各街、村,下设区,区下设部落,部落下设牌。当时,全县有149个区,838个部落,2 918个牌。

1945(民国34)

815,日本侵略者投降,伪满洲国垮台,伪五常县公署等伪政权全部解体。

同年末,双城县政府于拉林设置双东办事处。

1946

11,东北人民自卫军三纵队二支队解放五常县城。徐诚之任代理县长。

13,伪县长李存甫率保卫总队向代县长徐城之交接工作。

14,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选举徐诚之为代县长,五常县民主联合政府宣布成立。

115,徐新奉松江省主席令来五常县接任县长。

五常县民主联合政府为开展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群众运动和爱国保田自卫战争的需要,将全县划分为14个乡、镇,有:

城关镇、常堡镇、胜利镇、冲河镇、腰贡乡、房身乡、杜家乡、大房乡、安家乡、二河乡、兰桥乡、诚信乡、恒兴乡。

118,五常县14个乡3 500余名民兵自卫队举行大检阅,声讨"蒋匪军进攻解放区",县长徐新、政委封仲斌、松江省主席冯仲云、哈南军区副司令员刘可天参加检阅并讲了话。

114,五常县召开农工代表会,到会代表270余名,会议总结了翻身运动和制定明年大生产计划,并决定"农工联合会"组织形式,分为县、乡、村、屯四级。松江省主席冯仲云在会上讲了话。

1947

年初,将14个乡、镇合并改为9个区。

11,拉林街和爱良(牛家)、爱善(八家子)、爱友(背荫河)、爱邻(孤家子)、爱本(红旗村)、爱富(兴隆村)6个村,从双城县划出成立拉林县,改为城关、新民、兴隆、兴安、兴业5个区。拉林街为县城区,后改为第一区。

1月,在山河屯设立山河县,下设5个区。其中从五常县划去山河、向阳、沙河子3个区;从舒兰县划去平安、水曲柳2个区。山河县归吉林省吉北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

1948

6月,吉林省政府令,将舒兰县管辖的山河、向阳、沙河子3个区划回五常县。从吉林省舒兰县划回4个区后,全县共有13个区,416个村,有自然屯920个。

第一区:五常镇,也叫城区。下辖城东、城西2个村。

第二区:杜家。下辖15个村:同志村、宁兴村、八里甸村、工农村、民意村、连山村、半截河村、永胜村、福新村、杏花村、二道村、胜果村、万宝村、永胜村、建保村。

第三区:兰彩桥。下辖17个村:志广村、生产村、团结村、北门村、翻身村、劳动村、胜利村、裕民村、新兴村、民兴村、新和村、群兴村、东门村、民和村、民利村、群利村、长兴村。

第四区:小山子。下辖14个村:东岗村、西岗村、双利村、新民村、东北村、常堡村、太平村、西南村、青山村、新立村、西北村、长安村、四里村、兴隆村。

第五区:冲河。下辖12个村:亮甸子村、永安村、保安村、致富村、八里村、东门村、冲河村、黑河村、复兴村、北城村、红星村、教学村。

第六区:卫国。下辖11个村:三道河子村、四道河子村、保家村、东安村、西安村、靠河村、中发村、永兴村、六合村、友好村、卫国村。

第七区:常堡。下辖13个村:头道河村、中华村、烧锅村、福兴村、二道岗村、二十家子村、四道岗村、碱场沟村、兴立村、平房村、常堡村、东利村、二里村。

第八区:安家。下辖14个村:金山村、东农村、农范村、兴业村、治安村、中心村、蛤蜊滩村、半里村、新乐村、振兴村、庆丰村、富胜村、大安村、民乐村。

第九区:兴盛。下辖13个村:九莲村、东升村、三道沟村、四合村、新农村、长胜村、齐心村、兴盛村、五道岗村、文化村、团山村、新兴村、莲花村。

第十区:山河屯。下辖13个村:爱路村、保山村、共和村、平安村、护林村、福安村、东南街、双和村、东兴村、梨树村、铁路街、东北街、新太村。

第十一区:沙河子。下辖7个村:双龙村、合作村、新开村、石头河村、三人班村、沙河村、五山村。

第十二区:长山。下辖8个村:七星村、朝阳村、水泉村、靠山村、和平村、永发村、兴华村、长山村。

第十三区:向阳。下辖7个村:向阳村、建设村、新发村、春山村、民主村、解放村、榆树村。

原拉林县下设7个区。

第一区(城关)、第二区(八家子、新民)、第三区(兴隆)、第四区(兴安、红旗)、第五区(兴业、牛家)、第六区(利民、双桥子)、第七区(背荫河)。

7月,五常(及原拉林县)县政府通令更改伪满"协和"等村、街、屯名称。

1955年设置拉林镇。

1956

13,县委召开第一次会议,传达毛泽东主席《十七条》批示和省委关于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会议精神,全县的"私改"工作初步完成。

322,根据国务院195636决定和黑龙江省民字(1956)92号文件通知,五常、拉林两县合并为五常县。经省委批准伞裕民为县委第一书记,王永新为第二书记,金长新为副书记,徐黎为县长,金教真、高勤为副县长。

全县经过撤区划乡以后,共建立65个乡()。以原区的所在地为中心乡,划为3个镇62个乡,下辖315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3个镇有五常镇、拉林镇、山河镇。

1958

2月,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来光辉水利干渠拍摄纪录片《一步跨过九重天》。

325,省人委批准将原65个乡()划为24个乡()

秋,人民公社化,撤销乡制,建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全县共建25个人民公社,在原村政府的基础上建立299个管理区,管理区下设生产队1 818个。

1961

71,中共哈尔滨市委批准成立龙凤山人民公社。

1962

819,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成立双桥子、民意两个人民公社。

1963

1月,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成立二河人民公社。

197O

102,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建立营城子、保山两个人民公社。至此,全县共有人民公社28个。

1982年末,全县共有3个镇25个人民公社,下属生产大队403个、生产队2 372个,城镇街道办事处19个,居民委94个,居民小组639个。全县共有自然屯1 554个。

1984

29,县委召开了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工作会议。会后,经过试点,到4月末,全县各乡()普遍由三级管理,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制改建乡()、村两级政府的纯行政体制。

按《宪法》规定,把全县28个人民公社改为24个乡、4个镇。改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为乡(镇)人民政府,将全县的生产大队改为414个村,下属1 598个自然屯。五常、拉林、山河三镇设17个街道办事处,112个居民委员会,下属604个居民组。

1985

517,经上级批准将背荫河、安家、冲河、沙河子、杜家、牛家6个乡改为镇。建置改称时,分别举行庆祝大会。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出席了建镇大会。

至此,全县共有10个镇、18个乡,其中民族乡8个,即:营城子、双桥子满族乡、民乐朝鲜族乡。各乡镇下属村民委员会417个,又在1 598个自然屯内设2 200个屯民小组。五常、拉林、山河三镇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居民组不变。

1990年3月,改为拉林满族镇。

2001年8月,常堡乡重新调整为7个村,常堡、明星、二里并为常堡村;南岗、二岗并为南岗村;兴利、盛兴并为兴利村;廿家、四岗并为廿家村;中华、福兴、周岗不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