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2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课内文言文阅读

 紫曦唯幂1 2012-08-30

2012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课内文言文阅读

(安徽)

曹刿论战(节选)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    '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誉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

(1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课内文言文阅读一 - 成都实外西区-吴兆辉 - 中学语文根据地)齐师败绩。公将之  驰:  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课内文言文阅读一 - 成都实外西区-吴兆辉 - 中学语文根据地            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课内文言文阅读一 - 成都实外西区-吴兆辉 - 中学语文根据地        

(2)一鼓作气,再而衰  再:                      

 (3)视其辙乱,望其旗    靡:                      

(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                      

(5)欲言,无可进者    虽:                      [来源:学#科#网Z#X#X#K]

15.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彼竭我盈,故克之。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6.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2分)

《曹刿论战(节选)》第一段,叙述了                      的经过;《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第一段,邹忌分析了                      的原因。

17.曹刿指挥作战,邹忌委婉劝谏,结果怎样?  (4分)    .

(1)曹刿指挥作战的结果:                      

(2)邹忌委婉劝谏的结果:                      

14.(5分)(1)驱车追赶。  (2)第二次。  (3)倒下。  (4)指责。。  (5)即使。

15.(4分)(1)他们的勇气已尽而我们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2)能在公共场合议论(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可得到下等赏赐。(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16.(2分)齐鲁长勺之战  齐威王受蒙蔽(各占1分。意思对即可)

17.(4分)(1)鲁军打败齐军,克敌制胜。(2)齐威王纳谏,燕赵韩魏来朝。(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福建福州)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9~13题。(15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人日:“肉食者之,又何?”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何以?”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也,必以分人。”:“小惠未,民弗也。”公日:“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不能察,必以情。”日:“忠之也。可以一战则请从。”

之乘,勺。公鼓之。日:“未可。”人三鼓。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日:“未可。”下,登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

克,公其故。日:“夫,勇也。一鼓作,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难测也,有伏焉。吾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肉 食 者 谋 之    (2)弗 敢 加 也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小惠未(  )    (2)小信未(  )

(3)公将之(    )    (4)而衰(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2.选文详略得当,详写_________,略写_________,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4分)

13.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一处作简要分析。(3分)

9. (1)肉食者/谋之(2)弗敢/也(2分,每小题1分)

10.(1)通“遍”,遍及,普遍  (2)为人所信服(3)击鼓进军(4)第二次(4分,每小题1分)

11.我看到他们的车印凌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2分)

12.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或: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双方交战的过程(4分,每空2分)

13. ①“公将战”表现鲁庄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或:勤政爱民)。 ③“公与之乘”表现鲁庄公礼贤下士。④“公问其故”表现鲁庄公不耻下问。⑤鲁庄公发现曹刿才华出众,加以重用,表现鲁庄公知人善任。⑥在作战时机的选择上,两次遭到曹刿否定,鲁庄公毫不介意,表现鲁庄公胸怀宽广,从善如流。

(3分,任选一处分析,意思对或言之有理均可)

(福建泉州)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6.下列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组是(    )。(3分)

  A.湖中人鸟声俱  哀转久    B.日更定矣    问今何世

  C.问姓氏    望旗靡    D.强饮三大白别  乃记之

7.解释加点词。(4分)

  ①余一小舟      ②见余      ③下船      ④    

8.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湖上影子……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课内文言文阅读一 - 成都实外西区-吴兆辉 - 中学语文根据地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所表现的景色。(5分)

9.在文中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课内文言文阅读一 - 成都实外西区-吴兆辉 - 中学语文根据地,作者所表现的情感较为复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一个“痴”字,表达了痴迷于山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情趣。

  B.借所描写的雪景,寄托了人生天地两茫茫的深沉感慨。

  C.字里行间流露出与民同乐的情怀。

  D.委婉地传达出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怀念故国的淡淡愁绪。

6.(3分)B[来源:Z#xx#k.Com]

7.(4分)①通“桡”(携,带.拿)  非常,十分  等到  客居,寓居

8.(5分)湖上映出的影子,只剩下一道若有若无的长堤的痕迹,一个墨点般的湖心亭,和我那

  一片小草叶般的小舟,以及小舟上两三个如米粒般大小的人影罢了。(意思对,略有文采满

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课内文言文阅读一 - 成都实外西区-吴兆辉 - 中学语文根据地  分;其余答案酌情扣分)

9.(3分)C

(甘肃兰州)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0-13。(12分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课内文言文阅读一 - 成都实外西区-吴兆辉 - 中学语文根据地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课内文言文阅读一 - 成都实外西区-吴兆辉 - 中学语文根据地,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请广于君    广:_________   2)寡人谕矣    谕:_________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且秦灭韩亡魏”一句中“且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北山愚公者九十         B.壮士不死即已

C.盖余之艰若此                  D.存者偷生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选文内容,回答问题。(4分)

(1)唐雌的使命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古至今,像唐唯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三)阅读《鱼我所欲也》选段,完成14-16。(8分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课内文言文阅读一 - 成都实外西区-吴兆辉 - 中学语文根据地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课内文言文阅读一 - 成都实外西区-吴兆辉 - 中学语文根据地A.    万钟于我何加               B.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而山不加增                         复前行,欲穷其林

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课内文言文阅读一 - 成都实外西区-吴兆辉 - 中学语文根据地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课内文言文阅读一 - 成都实外西区-吴兆辉 - 中学语文根据地C.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D.   是亦不可以已乎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简要概括文段中阐述的观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2分)

10.(2分)(1)扩充     (2)明白            11.(3分)B

12.(3分)但是安陵君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译出大意1分,关键字”“各1分)

13.(4分)

(1)(2分)挫败秦王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阴谋。

(2)(2分)举出人物1分,事迹概括1分。

示例: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    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三)(8分)

14.(3分)D

15.(3分)先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课内文言文阅读一 - 成都实外西区-吴兆辉 - 中学语文根据地前(有人)宁可死也不愿意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课内文言文阅读一 - 成都实外西区-吴兆辉 - 中学语文根据地却接受了。(译出大意2分,关键字1分)

16.(2分)人不能为了获取高官厚禄而舍弃礼义

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相关问题(20分)

(一)  陋室铭 (12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同“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2分)

A.何陋有                       B.公与乘,战于长勺

C.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D.醉翁意不在酒

7.翻译下面句子(3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答:         

8写出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2分)

答:         

9本文在对陋室进行描写时,从                             三方面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         的节操和        的情趣。(5分)

6.C  7.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8.惟吾德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9.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高洁傲岸  安贫乐道

(广东茂名)

阅读《<论语>十则》,完成8- 10题。

《论语》十则

    (一)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四)子贡问日:“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以谓之'文’也.”

    (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六)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一一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

    (七)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八)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日:“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

人。”

    (九)曾子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十)(点)日: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

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不亦乎(通“悦”,愉快,高兴)    B.不下问(可耻)

  C.为人而不忠乎(谋划,商量办法)    D.与朋友交而不乎(诚实)

9.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学而时习    吾妻美我者,私我也

B.人不知不愠    水落石出者

    C.可为师矣    一战

    D恕乎    不善者而改之

10.对选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第二、三则主要阐述了学习方法的问题,第四、五则主要阐述了学习态度的问题。

    B.第七则是说为人要终身遵守的准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课内文言文阅读一 - 成都实外西区-吴兆辉 - 中学语文根据地则,揭示了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宽容态度。

    C.第十则,曾点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春风和煦、人群活动的祥和情景,孔子心有感触地

    大加赞赏。此则旨在告诉我们:人要和自然相融,锻炼身体,享用自然之乐。

    D.选文中有些话已成为成语,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比如第七、八、九则分别概括为:

“见贤思齐”、“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任重道远”。

7.2    D

8.2    B

9.2    C

10.2   B

(广东省卷)

岳阳楼记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 吾谁与归?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前人之述矣/众妙毕                      B.南潇湘/初

C.暮冥冥/不宜妄自菲                      D.而长烟一空/一食尽粟一石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8.选文抒写了“迁客骚人”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一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           ”的感情(根据原文意思填写,4字);二是“                         ”的因物而喜的感情(用原文句子填写)(3分)

9.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先写岳阳楼的雄伟景观,再借景抒发不同的览物之情,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B.”微斯人,吾谁与归?”既是慰勉滕子京,也体现了作者欲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

C.选文中的“乐”与《醉翁亭记》中的“乐”相同,都是追求与民同乐的理想境界。

D.选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由景抒情,由情入议。句式骈散结合,行文富于变化。

6D

7.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玉璧。

8.因己而悲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9C

(广西桂林卷)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1418题。(共12)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4.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2分)

臣本布衣    由是感激    深入不    夙夜忧叹(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的含义。(2分)

躬耕南阳(          旧都    

告先帝之灵(        咨臣当世之事(    

16.翻译句子。(4分)

遂许先帝以驱驰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7.“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的“此”指哪两件事?(2分)

18.读了此文,你认为诸葛亮最可贵的精神是什么?请联系实际,谈谈这种精神对你的启示。(2分)

14.(2分,每小题0.5分)平民,百姓   感动,激动,感慨   草木   早晚

15.(2分,每小题0.5分)      

16.(4分)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2分)。现在我就要远离陛下,面对这篇文章,我涕泪交流,不知说了些什么(2分)。

17.(2分)五月渡泸,平定南方;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18.(2分)围绕“忠心;诚信;责任感、使命感;知恩图报”等来回答即可。(概括诸葛亮精神1分,围绕“忠心;诚信;责任感、使命感;知恩图报”等中的任意一个角度来谈自己受到的启示得1分)

(贵州安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3—17 题。(19 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① 又何焉                           ② 牺牲玉帛     ③ 非不深也                         ④ 亲戚之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①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②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5.乙文中孟子论述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决定长勺之战胜负的要素是“人和”,请你从甲文中找出体现这一观点的句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曹刿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3 分) 16.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被人认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他不“鄙”表现在哪里?根据甲文概括总结。(4 分) 17.孟子在两千年前就发出警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请举一个事例谈谈你的认识。(4 分) 13.(共4 分。每题 1 分)    ① 又何间焉(参与)② 牺牲玉帛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必须解释完整)    ③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  ④ 亲戚畔之(通“叛”,背叛)  (必须解释完整) 14.(共4 分,每题2 分关键词:“肉食者”、“鄙”、“天时”、“地利”、“人和”必须翻译正确。)    ① 身居高位的人(大官们)目光(见识)短浅,不能长远谋划(打算)    ②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比不上人心向背(内 部团结)。  15.(共3 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 分)。    取信于民(1 分) 16、(共4 分 意思对即可得分)。从两个方面表现鲁庄公的不“鄙”: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 

(贵州六盘水)

阅读文言文,完成21—24题。(15分)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2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

(1)百废兴(      )                     (2)连月不(       )

(3)不物喜,不以己悲(      )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22.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3.文章第⑤段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24.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介绍性的文字,使游客对岳阳楼有大体的了解。(4分)

21.(4分)(1)具通“俱”,全,皆。 (2)开:天气放晴。 (3)以:因为。(4)大观:雄伟景象。

22.(4分)(1)(2分)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2)(2分)在朝廷上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君主担忧。或: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就为百姓忧虑;处在偏远的江湖间,就为君主担忧。

23.(3分)议论(1分),点明主旨(1分),表达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1分)

24.(4分)写出岳阳楼的地理位置(1分),写出登楼观看到的景物特点(1分),引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或名句。(1分)语言表达流畅。(1分)

(贵州铜仁)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8.下列加点词相同的一组是(    

A.焉置土石     九十 B.不若孀妻弱子   益其所不能

C.渤海之尾   法律          D.而谋   斯是陋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君之力   扶苏数谏故     

B.河曲智叟笑而止   此则岳阳楼大观也

  C.山不加增  义不杀少杀众  

D.告之   皆以美徐公

10.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讲的是愚公移山的原因。

B.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愚公,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C.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

D.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3分)

   2甚矣,汝之不惠!3分)

8.C  9.C  10.C  11.(6分,每小题3分)(1)于是(愚公)带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成年男子(上了山),凿石头挖山,用箕畚(装石头、土块)运到渤海岸边。(评分要点:“箕畚”答对给1分,句子基本正确2分)(2)你太不聪明了(评分要点:“惠”答对1分,句子基本正确2分)

(黑龙江绥化)

阅读文言文,回答10-13题。(11分)

【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与朱元思书》)

【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选自《岳阳楼记》)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轩邈:                    (2)把:                 

11.翻译下列语句。(4分)

(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2)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12.请从【甲】【乙】两文中分别找出两个体现览物之情的四字短语。(2分)

【甲】                                【乙】                                

13.从【甲】段或【乙】段选文中,选出你喜欢的一个写景的句子,试加以赏析。(3分)

10.(1)高远,这里作动词用,比高远。(2)持、执 评分说明:(2分)每小题1分。

11.(1)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2)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评分说明:(4分)每小题各2分。

12.【甲】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 【乙】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评分说明:(2分)每空1分。

13.示例: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写游览在江水之上,眼看水石相激,溅起朵朵浪花。耳闻冷冷水声,悦耳动听,给人以视觉听觉的美感。

(湖北黄石)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文选段,完成第6-10题。(15分)

【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选自《曹刿论战》)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牺牲玉帛,弗敢也(    )    (2)公将之(    )

  (3)虽千里不敢也(    )    (4)今日也(    )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作用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  小信未孚,神弗福

B.以君为长,故不错意也  肉食鄙,未能远谋

C.衣食所,弗敢专也  能辨我是雄雌

D.安陵君受地先王而守之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庭中

8.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此庸夫/之怒也    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C.臣未/尝闻也    D.下视/其辙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而君逆毒人者,轻寡人与?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这两篇文章都记叙了弱国和强国之间的斗争情况,运用相同的方法塑造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从而揭示了以弱胜强的原因。认真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填写下面表格。(3分)

人物

人物性格特点

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

曹刿

唐雎

6.(1)虚报(2)击鼓进军(3)交换(4)这样(每空1分)7.B  8.B

9.(1)可你违背寡人,(是因为)轻视寡人吗?(主要得分点是“而”“逆”“轻”“与”,每点0.5分,共2分)

      (2)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也一定以实情判断。(主要得分点是“狱”“虽”“察”“必”,每点0.5分,共2分)

10.

人物

人物性格特点

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

曹刿

深谋远虑(远谋)

语言描写

唐雎

不畏强暴(敢于斗争)

(湖北咸宁)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529题。 (12分)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5.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2分)

  ①任意东西(   )   ②从流飘荡(   ) ③天山共色(   )  ④争高直指(   )

26.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一百里/杂然相                     B.猿则百叫无/天下独

C.疏条交映,有时日/余,大喜曰       D.在昼昏/神龟虽寿,有竟时

27.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请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富春江山“奇”水“异”的特点。( 2分)

山“奇”水“异”______________

29.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文章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B.通过写景,作者表达出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厌恶的情感。

C.本文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鲜明、强烈。

 D.该文与《答谢中书书》,可谓一去一往,一唱一和,都是书札中的精品,亦是写景文的佳作,共同表达出与知音共赏美景,传情达意的高雅志趣。

25.( 2分,每题0.5分)

①任凭,听凭;②随着(跟随);③同样,一样;④向上

26.( 2分)C

27.( 4分,每小题2分)    

①(那些山)凭依(高峻的)地势竞相向上,(好像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延伸( “轩邈”-“高处,远处”1分;句意1分) ②(那些)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优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经纶”-“治理”1分;句意1分)

28.( 2分,每字0.5分)高、险(峻);清、急

29.( 2分)D

(湖北襄阳)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2-16题。(10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蒙始就学              

(2)不敢稍逾约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结友别  足肤皲裂不知   B.自以为大有所  慕圣贤之道

C.大兄何见事晚乎  当余从师也   D.蒙以军中多务  未尝稍降

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5.甲、乙两文同为劝学,孙权先指出           ,继而现身说法,劝说吕蒙多读书;宋濂则直接从自身学习经历说起,叙述            和勤奋学习的经历,以此勉励马生刻苦读书。(2分)

16.说说你从吕蒙和宋濂的读书经历中悟出的学习道理。(2分)

12.(1)于是,就。  (2)超过约定的期限。(2分)

13.C (2分)

14.(1)我难道想咬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1分)  (2)因此,人们都(或“多”)(愿意)把书借给我(1分)。(共2分)

15.学(学习、读书)的必要(重要)性(1分);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1分)。(共2分)

16.示例1:学习勤奋刻苦,博览群书,求师诚心。 示例2:求学过程中必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终将取得成功。(只要答出一点即可,2分)

(湖北孝感)

(一)观潮

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尽奔腾分合五阵势   燕雀安知鸿鹄志哉

  B.争先勇,溯迎而上   一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吴儿泅者数百       战,吾请无攻宋矣

D.皆披发身           与儿女讲论

8.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有误的一项(    )(2分)

  A.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观。

  B.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同时,还有骑在马上在水面舞旗、举枪、挥刀的,就像在平地上行走一样。

  C.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只有“敌船”被火焚烧,随波飘去。

  D.虽席地不容间也——即使是一席之地也没有空下来的。

9.对本文解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全文分别从潮来之状、演兵之形、弄潮之势、观潮之盛等方面再现了钱塘江潮的景观和观潮的盛况。

  B.作者在描写潮来时,倾狂澜于文面,以“仅如银线”摹其形,以“玉城雪岭”绘其色,以“声如雷霆”言其声,以“吞天沃日”状其势,笔力飞旋挥洒,令人豪兴倍增。

  C.文章结尾以场面之大,物品之繁,车马之多,空地之少,正面描写观潮者众多和钱塘江潮盛况。

  D.写景和叙事相映,深细和繁简相依,风景和风俗相融,对比与映衬相间,是本文最突出的特点。

10.文中所写的“京尹教阅水军”和“健儿弄潮”两部分内容似乎偏离了文题“观潮”,针对这种说法,清谈谈你的见解。(3分)

7.A  8.B  9.C  (6、7、8题各2分,9题3分)

10.反对的观点:衬托“潮”的壮观,丰富“观”的内容(扣住“衬托”来解说即可)

  赞成的观点:偏离描写重点“潮”,有离题之(扣住“离题”来解说即可)

(湖南株洲)

(一)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注:①本文选自《东坡志林》。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承天寺,在现在湖北黄冈南。

2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欣然起行                               ②无与为乐者            

22.翻译句子: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分)

23.请谈一谈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来源:学科网]

21.高兴的样子(1分);考虑、想到(1分)

22.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清闲的人罢了。(2分)

23.赏月的闲适,被贬官后的淡淡哀愁,面对挫折的豁达。(任选两点即可,2分)

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课内文言文阅读二  

2012-07-30 14:34:48|  分类: 2012中考试题 |  标签: |字号 订阅

(江苏苏州)

阅读《陋室铭》,完成6--9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下而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

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课内文言文阅读二 - 成都实外西区-吴兆辉 - 中学语文根据地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课内文言文阅读二 - 成都实外西区-吴兆辉 - 中学语文根据地山不在高.有仙则

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

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课内文言文阅读二 - 成都实外西区-吴兆辉 - 中学语文根据地是陋室,惟吾德馨

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课内文言文阅读二 - 成都实外西区-吴兆辉 - 中学语文根据地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苔痕阶绿,草色人帘青

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课内文言文阅读二 - 成都实外西区-吴兆辉 - 中学语文根据地群臣吏民能而刺寡人之过者,受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可以调

吴广爱人(《陈涉世家》)

7.下面哪一句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不是使动用法?(2分)

 A.无案犊之

 B.神寒骨.悄伦幽邃(《小石潭记》)

 C.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D.必先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文章从自然环境、交往人物和生活情趣等方面表现了陋室不陋,请选择其中一个方而举例分析。(2分)

9.刘禹锡说“无丝竹之乱耳”,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也谈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两句话分别流露出他们怎样的精神追求?(2分)

6.B 7.C

8.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苔痕、草色的青翠,表现环境的清幽,可见陋军

不陋。

9.刘禹锡追求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欧阳修追求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江西南昌)

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

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

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

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

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9.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1分)

其一犬坐于前

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1)敌(    )    (2)股(    )

11.翻译下面句子。(2分)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2.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13.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2分)

9.B(1分)

10.(1)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1分)(2)大腿(1分)

11.骨头已经扔尽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2分)

12.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两块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后腿并杀死了它。(3分)

13.狼的形象:贪婪、狡诈、凶狠;这则故事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是要失败的。(或者认为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2分)(意同即可)

(山东德州)

(二)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1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不物喜                        ②天下之忧而忧                

14.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微斯人,吾谁与归?

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先辉写照,请写出一个具体事例。(3分)

13.答案示例:①因为 ②在……之前。

评分: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4.答案示例:(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评分:2分,意思对即可。

15.答案示例:文天祥国难当头,临危不惧,誓死卫国,忠贞不渝。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绝唱。

评分:3分,举例恰当,内容具体,语言通顺即可得分。

(山东聊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10题。

(一)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濯清涟而不妖           ②不蔓不枝

6.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7.文末为什么将前文“菊、牡丹、莲”的写作顺序改为“菊、莲、牡丹”?(2分)

5.①洗涤   ②生枝蔓   说明:本题2分。

6.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说明:本题2分。

7.为了突出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与批判,深化文章的主旨。说明:本题2分。

(山东临沂)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读书,不求甚解;

②亲旧知其如此,置酒而招之。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和“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中的“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C.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山市》)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2.吧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②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13.五柳先生“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他的“志”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

10.(2分)①好:爱好。(1分)②或:有的人(1分)

11.(2分)C(A介词,因为。B连词,表示目的。C 介词,用,D介词,凭借)

12.(4分)①每每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便高兴得忘记了吃饭。(2分,“会意”翻译正确1分,其他意思基本对且通顺1分)②房屋简陋,里面空空荡荡的,不能遮挡风吹日晒。(2分,一句1分)

13.(2分)“不慕荣利”,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1分);“忘怀得失”(1分)

(山东烟台)

(一)文言文阅读(17分)

9.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5分)

暮冥冥                 (               )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               )

白玉之环               (               )

之不能尽其材           (               )

⑤辍耕垄上               (               )

10.翻译下面句子。(2分)

(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蒋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1.下面加点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蒋氏大                B.殚其地之

  亲畔之                  则无敌国外患者

C.吾恂恂起              D.向吾不斯役

  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缚者曷者也

12.翻译下面句子。(2分)

(1)谨食之,时而献焉。

(2)又安敢毒耶?

13.蒋氏把自己与乡邻的遭遇做了对比,“以捕蛇独存”与乡邻的      进行对比,以“一岁之犯死者二焉”与乡邻的       进行对比,从而深刻揭示了苛税对百姓的毒害。(2分)

14.文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9.⑴迫近   ⑵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⑶腰佩  ⑷通“饲”,喂  ⑸去,往(到)(评分:5分。每小题1分)

10.⑴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称它的。 

⑵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评分:2分。每小题1分)

11.D(评分:3分)

12.(1)小心地喂养它,到规定的时间把它交上去。

(2)又怎么敢怨恨这件差事呢?(评分:2分。每小题1分)

13.非死则徒尔  旦旦有是(评分:2分。每空1分,用自己的话回答也可)

14.参考答案:对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对统治阶级苛税的不满;希望统治者能关心百姓疾苦。(评分:3分)

(山西)

阅读《论语》(节选),完成7—11题。(10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给下面加点的词注音。    (2分)

    学而不思则(        )    思而不学则(        )

8.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2分)

   不亦乎(         )  温而知新(                  )

9.下列加点词与“可以为师矣”一句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先帝不臣卑鄙    B.可一战    C可调素琴    D.皆美于徐公

1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同样获益匪浅,请写出初中语文课本“孔子语录”中的一则成语或格言警句(试卷上的除外)。    (2分)

7. wǎng   dài  

8. (2分)     愉快    学过(旧)的知识 

9.  B    (2分)

10.(2分)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

11.(2分)    (正确默写初中语文课本“孔子语录”中的成语或格言警句)

(陕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2分)

【甲】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其上。有采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掊足,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走石,伏出其下。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小潭。潭幅员战百尺,清深多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干渴,其侧皆诡石怪杰,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节选自柳宗元《石渠记》)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堇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光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注释】①渴(hè)地名,指袁家渴。②箭:小竹。③麻(xiū),树荫。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民其上(搭桥,架桥)    (2)石而往有石泓  (越过,经过)

(2)北小谭(落入)          (4)石底以出(弯曲,翻卷)

评分标准:每词1分,计4分。共4分。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C )。(2分)

A.有泉幽幽然            B.侧皆诡石怪木

胡不已乎              安陵君许寡人

C.然卒入渴            D.渴西南行不能百步

     兴复汉室,还旧都      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2分。共2分。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其长可十许步。

    【答案】它的长度大约十来步。(2分)

      (2)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答案】山风吹动树梢,悦耳的声音响动山谷。(2分)

评分标准:每句句意翻译准确通顺,得2分。共4分。

     20.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2分)

    【答案】甲文:清澈幽深,鸣声多变。

乙文:谭水清冽,水声悦耳

评分标准:甲文乙文中水的特点答对,各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上海)

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9.本文作者欧阳修是___(朝代)文学家,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_》。(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以我酌油知之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3分)

A.第一段写了陈尧咨射箭的技艺高超。

B.第二段写了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

C.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

D.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9.北宋,醉翁亭记10.(我)凭借我倒油的经验懂得(知道)这个道理。11. C(本文中陈尧咨自大,卖油翁自信)

(四川成都)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每小题3分,共9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问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名之者谁    名:命名

  B.得之心而寓之酒    寓:寄托

  C.佳木秀而繁阴    秀:繁茂

  D.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乐:快乐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四时景不同  曾不能损魁父

B.行者休  其一犬坐

C.不知人之乐  温故知新

D.醉能同  安陵君许寡人

6.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以富有灵性的笔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琅琊山变幻无穷的美丽景色,赏山乐水的欢畅与惬意跃然纸上。

    B.文章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众宾归”均围绕“乐”字展开,既写出太守与民同乐,又表现了当时滁州的政治清明。

    C.游记着力写太守与滁人沉醉于山水之间的情状,意在表现作者因仕途不得意而沉迷山水的消极的人生态度。

    D.文章骈散结合,句式整齐又富有变化,尤其是“也”和“而”字的灵活运用,使得语言具有回环往复的音韵美。

7.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4.D(“乐”应解释为“以……为乐”

5.B(均译为“在”。A项中的前“之”译为“的”,后“之”译为“这”;C项的前“而”表转接,译为“却”,后“而”表顺接,译为“就”;D项的前“其”译为“他们”,后“其”表加强语气,译为“可要”)

6.C(“因仕途不得意而沉迷山水的消极的人生态度”错,应为“虽仕途不得意却仍有兼济天下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7.(4分)

 像那(要说那)太阳出来后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后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是山中早晨和晚上(的景象)。(大意正确计2分,落实“开”“归”“暝”“晦”的意义各计0.5分)

(四川凉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每小题3分,共9分)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两岸连山,略无处   阙,通“缺”    B.沿溯阻绝    沿,顺流而上

C.其间千二百里          间,相距       D.清峻茂   荣,茂盛

9.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新 课 标第 一 网

A.有时发白帝,暮到江陵   晖夕阴,气象万千

B.王命急宣               以钱币乞之

C.哀转久                 沿溯阻

D.湍绿潭                 可以调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文中依次写出了夏季的三峡呈现奔放美;春冬的三峡显示出清幽美;而秋季的三峡却展示着凄婉美。

 B.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的静景,也描写了“回清倒影”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C.第四段中写“高猿长啸”突出了秋天三峡的凄冷。

 D.文章第四段中作者引用渔歌歌谣,是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11.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8.B   9.A  10.D 11.3分,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大意1分,“属”“异”各一分)

(四川眉山)

比较阅读下面两则古文选段,回答810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错的一项是w w w.x kb1 .co m 

A.今(逃跑)亦死                无论(不论)魏晋

B.今(有时)闻无罪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没有出路的境地)

C.为天下(通“倡”,首发)       便(通“邀”,邀请)还家

D.楚人(爱戴)之                此中人(说)云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陈胜、吴广谋曰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扶苏数谏故                   此独跛之故,父子相保[来源:||z|z|s|tep]

C.不足外人道也                 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D.吴广以为然                    父利其

10.下面各句是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文中陈胜提出“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说明陈胜充分把握了人心动向,为起义成功奠定了基础。

B.乙文中“乃大惊”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了桃源与外界隔绝久远;“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体现了桃源民风淳朴。

C.甲文中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乙文中桃源人来到桃源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

D.甲文是纪传体,生动地描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乙文以叙述为主,是作者虚构的故事,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也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否定。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1.(1)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了。(关键词“会、度”译错一个或两个,均扣1分,语意连贯1分)  (2)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罢),他们都感叹起来。(关键词“具”译错,扣1分,语义连贯1分)  

12.(1)又恐    何似     (2)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或:抑郁、悲伤、痛苦之情;或:希望和亲人团聚的愿望)  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乐观旷达的情怀(只要答对一点即可)

(浙江湖州)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19题。(8分)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流飘荡   (2)猛浪若    (3)互相轩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9.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7.(1)从:顺、随。(2)奔:飞奔的马。(3)邈:向远处延伸(答“远,这里作动词用”亦可)。(3分,每小题1分。)

18.那些忙于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2分,意思对即可。)

19.作者触景生情,自然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3分,意思对即可。)

(浙江嘉兴)

隆中对(节选}(12分)

   亮答曰:“……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共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羊土,高祖因之以戍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图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刹寸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改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蒋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xk b1. co m

 (1)此天所以资将军          (2)民国富而不知存恤

 (3)则命一上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4)于是与亮情好密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蒋军者乎?

19.诸葛亮认为刘备可以担当“成霸业,兴汉室”重任的自身条件是什么?(用文中原话回答(2分)        

20.刘备的一个“善”字意味深长,请写出“善”的内涵。(3分)    

17.(1)大概  (2)兴旺富裕  (3)率领、带领  (4)一天天,一天比一天

18.百姓谁敢不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来迎接将军您呢?(意对即可)

19.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20.“善”是对诸葛亮对策的高度评价;对诸葛亮的由衷敬佩;请诸葛亮出山的坚定决心;对兴汉事业的必胜信念。

            

(浙江丽水)

(二)(9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节选《邹忌讽齐王纳谏》)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4分) 
(1)邹忌八尺有余           (2)朝衣冠
(3)暮而思之               (4)吾妻之美我者,我也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2.邹忌“孰视之”又“窥镜而自视”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二)(9分) 
20 (4分)(1)长,高(2)穿戴(3)躺着休息,睡觉(4)偏爱
21(2分)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22(3分)头脑清醒,有自知之明(大意写出即可) 

(浙江宁波)

三)8分)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媵人持沃灌 _______           2)同舍生皆绮绣 _______     

1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白玉之环

A.山不在高,有仙则            B.天下

C.吾妻之我者                  D.一狼其中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思。(2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不若人也。

18.文中宋濂的求学经历给了我们哪些启示?2分)新 课 标 第 一 网

15.(1)热水 (2)通“披”,穿(2分,每题1分)

16.C(2分)

17.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就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了。(2分,意思符合即可)

18.①学习要勤奋刻苦。 ②学习要以读书为乐。(2分,每点1分)

(浙江衢州)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节选自《战国策》)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服衣冠    (2)视之     (3)臣知不如徐公美

18.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       民殷国富不知存恤

B.妾畏臣                       能以径寸

C.美于徐公                     或钱币乞之

D.四境之内莫不有求             所欲有甚生者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0.邹忌之智体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7.(3分)(1)早晨(2)仔细,周详(3)确实,的确

18.(2分)B

19.(2分)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意思符合即可)

20.(2分)对别人的褒贬能理智判断和冷静思考。讲究说理的方法,善于用生活小事设喻。(写出一点即可)

(浙江绍兴)

(一)(12分)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节选自课文《愚公移山》)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山北之塞(         )           (2)杂然相(         )

(3)投渤海之尾(         )         (4)始一焉(         )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

  句子: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翻译:                                                                 

9.化浪线的两句话表面相似,实际不同。请简析他们的区别。(4分)

 答:                                                                   

7. 4分。 (1)苦于     (2)赞同    (3)之于    (4)通“返”,返回

8. 4分。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9. 4分。 愚公之妻的话在于表示疑虑和担心(担心山移不走,且“焉置土石”);智叟的话显然是鄙视和嘲笑,笑愚公不自量力(连山上的草都动不了一根,能把土石什么样呢?)

(浙江台州)

(二)陈涉世家(节选)(12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今亦死    ▲      (2)扶苏以谏故    ▲

(3)今闻无罪    ▲    (4)楚人之    ▲

17.与“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项是(  ▲  )(3分)

  A.邑人奇之    B.前人之述备矣  C.辍耕之垄上    D.宋何罪之有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19.为了“威众”,陈胜、吴广做了哪两件事情?(2分)

    (二)(12分)

  16.(4分)(1)逃走(2)屡次(3)有的人(4)爱戴

  17.(3分)C

  18.(3分)正碰到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

  19.(2分)丹书鱼腹,篝火狐鸣。(意对即可,用文中相应语句回答也可)

  

(浙江温州)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7.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不见月    (2)沿阻绝   (3)王命急宣  (4)每至晴初霜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9.文章结尾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袁鸣三声泪粘裳”有什么作用?(3分)

17.(4分)(1)日光,这里指太阳  (2)逆流而上  (3)有时  (4)早晨

18.(3分)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19.(3分)渲染秋天萧瑟的氛围,表现三峡的凄婉美。

(重庆荣昌)

阅读《岳阳楼记》中的文段,回答文后7—10题。(13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

(1)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居:             

(2)亦忧,退亦忧                              进:             

(3)微斯人,吾谁与                              归:             

(4)物喜,不以己悲                            以:             

8.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9.“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反问句,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0.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两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3分)

7.(1)居:处在。(2)进:居庙堂之高。(3)归:归依。(4)因为。8.(1)我曾将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的,为什么呢?(2)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9.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强烈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10.开放题,观点明确、言之成理、语句通顺即可。

(重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6分)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前人之述(          )        (2)连月不    (           )

  (3)暮冥冥    (          )        (4)至若春和(           )

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11.文章以“情”贯穿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仁人的情。请问: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什么?(4分)

  迁客骚人的情:                                                             

  古仁人的情:                                                               

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                                                       

12.文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为现代人的你能否做到?为什么?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4分)

9.(4分)(1)详尽  (2)放晴  (3)迫近  (4)日光(各1分)

10.(4分)(1)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安居乐业),许多已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2分)

(2)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奸人说坏话、害怕坏人的批评指责。(2分)

11.(4分)迁客骚人的情: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的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忧国忧民)。(各1分)目的是:通过这两种情的对比,(1分)赞美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表现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突出文章主旨。(1分)

12.(4分)表明观点,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能。这说的是一种从容的平常心境。只要发挥心灵力量,砥砺意志,就可以养成平常心境。面对考试的失败,以平常心待之,便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不能。这是一种需要修炼才能达到的境界,作为中学生,心灵尚需砥砺,战胜外在的力量不易。担心考试失败是学生普遍的心态,便是这个道理。(判断,1分;理由,2分;联系实际,1分。辩证的思考,答“有时能”“有时不能”,只要理由恰当,就可得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