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概念股一览 科技部29日印发《海水淡化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该规划在总结过去五年海水淡化取得的成绩和现在面临的机遇后,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初步形成海水淡化创新体系,海水淡化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该规划预计,到2015年,全国海水淡化市场将达700-950亿美元,未来20年海水淡化市场增长最快的依然是中东地区,其次是美国、澳大利亚、西班牙、印度、中国等。
规划提出,我国要重点在反渗透海水淡化膜、能源回收技术、高压泵、海水预处理、蒸馏法等多方面取得突破。
海洋局力挺三沙海水淡化 亚太科技、津膜科技受益
日前,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所长李琳梅率队走访了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并与后者达成多项共识,将通过海水淡化技术支持海岛开发,尤其是帮助刚刚成立的三沙市解决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李琳梅表示,淡化所可以为海南省所属岛屿,尤其是三沙市提供海水淡化的技术支撑。据了解,淡化所将于近期组织技术团队进行现场调研和技术方案论证,为三沙市的经济发展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在解决缺水瓶颈的同时,淡化所研发、设计的电水联产,一体化海岛能源、水资源解决方案,还有可能为三沙市所属岛屿解决电力资源的缺乏问题。海岛电水联产及垃圾处理一体化解决方案是一种适用于海岛的优化能源匹配方案,既可以降低海水淡化成本,提高海水淡化的适用性,又可有效解决海岛垃圾处理及水电供应问题。
此外,双方还就研究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料、工作时间节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淡化所开发处处长张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三沙市成立不久,目前淡化所只与海南方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据中国证券网报道,虽然仅停留在“初步意向”阶段,但是这则利好消息已被“无限”释放,与淡化所关系密切的上市公司立即引起市场关注。据统计,与淡化所颇有渊源的公司包括亚太科技和津膜科技。
津膜科技中标5498万合同
7日晚津膜科技(300334)公告,公司近期参加了天津“津南再生水厂工程(纪庄子再生水厂迁建)机电设备采购项目”的公开招投标,8月7日招标结果显示公司中标,本次拟中标项目的合同金额预计为5498万。
分析:
津膜科技主要从事超、微滤膜及膜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以此为基础向客户提供专业膜法水资源化整体解决方案。津膜科技目前利润主要来源于以下三部分:一是污水处理,包括市政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二是市政给水净化;三是集中于沿海城市的海水淡化。
随着水质要求不断提升,十二五膜市场空间随之释放。据水利部数字,09年全国再生水回用率仅2%,按国家十二五规划,全国平均再生水回用率要达到10%以上。按国务院规划,2015年污水处理能力将达1.67亿吨/日,再生水厂占比要达到其中15%以上,再生水厂中50%的比例使用膜法技术,十二五期间膜工程或将有390亿的产值规模。
随着饮用水新国标在2012年7月1日正式实施,按照现有供水能力2.76亿吨/日,假设十二五期间,其中5%进行膜工程改造,按平均造价400元/吨来测算,预计将带来约55亿元的产值规模。而依据国务院今年2月份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到2015年,我国海水淡化能力将达到220万-260万吨/日。
影响:
此次中标金额约占津膜科技2011年营业收入的25%。
此次中标项目距离公司上市仅一个月时间,津膜科技于7月5日登陆创业板,计划融资3.2亿元筹建两个膜生产线项目及技术中心、营销网络建设,实际募集资金4.45亿元。中金的研报分析称,津膜科技2011年产能利用率已达93%,未来随着公司募投项目的完成,将有效缓解自有膜产能的瓶颈限制,同时大大提升公司承接订单的项目能力。公司未来将在珠三角、长三角、西部地区建设相应的健全的营销网络分支体系,逐步实现全国扩张。
亚太科技:子公司合作研发耐海水腐蚀铝合金管
事实上,亚太科技子公司海特铝业2009年便与淡化所开展合作,由海特铝业根据市场需求会同淡化所研制开发耐海水腐蚀的铝合金管,至今仍与淡化所仍保持密切合作关系。亚太科技董秘罗功武坦言,对于三沙市与淡化所合作一事,已有耳闻,不过截至目前,公司未获悉有因上述事件引起的订单。
“耐海水腐蚀管种类繁多,包括钛管、铜管、铝管等,公司则仅向淡化所提供耐海水腐蚀铝合金管产品。故公司能否取得上述项目的铝管订单不具必然性,是不可预知的。且耐海水腐蚀铝管的研发项目对公司的经营和业绩均影响不大。” 罗功武进一步解释道。
首航节能:海水淡化推升未来增长预期
公司目前介入海水淡化领域,培育公司新的增长极。公司目前主要推行热法中的低温多效技术,这种技术在电厂的水电联产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从近几年的项目工程来看,基本上与“膜法“呈现互相渗透互相竞争的格局。公司的海水淡化中试设备目前正在积极生产中,并有望得到天津或者北京政府的大力支持,产品将于2012年9月生产完毕,届时公司将具备资质开始海水淡化领域的招投标,我们估算海水淡化在2013年年初将开始形成订单并在2013年下半年逐步确认收入,接续目前电站空冷对公司业绩快速增长的推动作用。
南方泵业10万吨级海水淡化高压泵样品完工
南方泵业(300145)承担研发的日处理10万吨级海水淡化高压泵样品已经完工,目前在进行内部测试。作为国家科技部“日产10万吨级膜法海水淡化国产化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项目的核心部件之一,南方泵业于2009年开始承担研发制造10万吨级海水淡化高压泵,并于今年完成样品的研发与制造。
“该样品目前在接受内部测试,按照合同规定时间,该样品将于2013年年底接受相关部门的验收。”南方泵业董秘平顺舟称,10万吨级海水淡化高压泵产品难度在于60公斤~70公斤的超高压输出压力和材质的高耐腐蚀性。
财通证券机械行业研究员钱崝认为,“在水资源日趋短缺的环境下,海水淡化是个实用的解决方法。” 钱崝说,目前海水淡化的成本价约为8元/立方米,并非市场上的最高水价。据其测算,2012年到2015年中国海水淡化泵的市场总计约为14亿元,这对国内水泵厂商来说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市场。
天相投顾机械行业研究员张雷称,南方泵业在海水淡化泵领域具有快速响应和性价比高的优点,其产品有望在海水淡化市场逐步替代国外同类产品。
双良节能放缓海水淡化投资
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缪志强6月9日在京表示,目前海水淡化的成本仍太高,国内市场还未启动,“双良节能的技术储备早已完成”,缪志强的讲话预示公司将放缓淡化海水投资。
事实上,双良节能在海水淡化项目上的调整早有预期。2010年5月,改公司发行可转债募资7.2亿元,计划投入到海水淡化设备制造项目和年产24万吨EPS项目,拟投资金额分别为4.96亿元和2.3亿元。根据其2010年半年报,海水淡化项目已投入金额为1428.87万元,进度为5%,但1年后的2011年半年报中,项目投入金额3502.59万元,进度仅为7%。双良节能的海水淡化投资被外界称为“龟速推进”。
在9日的会上,缪志强表示,目前制约国内海水淡化的主要原因是成本问题,按照目前的技术,海水淡化的成本高达4-5元,以此价格进入城市管网,运营企业肯定亏损,国内目前在这一块还未有补贴政策出台,市场还未真正启动。此前,有机构预测,到2015年国内海水淡化能力将达到约240万吨/日,新增的市场空间价值约140亿元。
碧水源:MBR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
公司致力于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双重难题,业务涉及城市污水及工业废水处理和再生利用,给水、城市垃圾处理及综合利用等领域的技术与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和设备制造。公司是世界上同时拥有全套膜材料制造技术、膜组器设备制造技术和膜生物反应器水处理工艺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少数公司之一。研发出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膜生物反应器(MBR)污水资源化技术,解决了膜生物反应器(MBR)三大国际技术难题:膜材料制造、膜设备制造和膜应用工艺,填补国家多项空白,成为我国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奠基者、污水资源化技术的开拓者和领先者,位居世界前三水平。公司MBR工艺、技术、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销往澳大利亚、英国、东欧、菲律宾等国家。
南方汇通:反渗透膜项目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
公司是我国西南地区唯一的铁路货车修理基地,能修理和制造多种铁路货车,在铁路货车新造方面也有一定的实力,具有年修货车6000辆、新造货车2000辆的生产能力。公司还是我国铁路运输“提速、重载”机车车辆配件的重要生产基地,拥有技术先进、规模强大的弹簧生产线、铸钢件生产线,年生产能力均已达到12000吨,产品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而且进入了国际市场。公司复合反渗透膜项目经过前期发展,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销售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公司(占股42%)与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共同组建北京时代沃顿科技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强的复合反渗透膜生产厂商,公司旗下的VONTRON反渗透膜产品已通过美国NSF认证,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饮用水纯化、污水净化、浓缩提纯等领域。
深圳惠程: 控股子公司长春高琦聚酰亚胺材料有限公司(公司占84.63%)主要从事聚酰亚胺等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及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聚酰亚胺已广泛应用在分离膜、航空、航天、微电子、纳米、液晶、激光等领域。 久立特材: 公司2011年海水淡化及电站用钛及钛合金焊接管项目及高强度、高抗氯化物腐蚀超级双相钢无缝管(S32750)等多个新产品通过省级工业新产品鉴定。
海亮股份: 国内海水淡化管的龙头企业,海水淡化装置用铜合金无缝管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中集集团: 与英国B.V.I.公司合资成立大连中集重化装备有限公司(DCHE),主要产品之一为海水淡化装置中的蒸发器等,且单台压力容器最大可达600吨、直径10米、长度100米。
宝钢股份: 2011年8月公司与上海电气签署协议,共同致力于海水淡化及沿海核电用材的研发,开发海水淡化装置及沿海核电站装备用双相不锈钢及冷轧钛带材料,实现进口替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