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春的艰难在于孤单

 爱莉丝 2012-08-30

青春的艰难在于孤单

第一财经日报 2012-08-21 09:22:15  
 
核心提示:他想告诉年轻人,不要过早地放弃你的人生,也不要过早被挫折打败。

你正处在人生时钟的几点?如果将人的生命比作一天的24小时,按照能够活到80岁来计算,一年相当于18分钟,24岁的大学毕业生相当于早上7点12分,40岁的职场人士相当于中午12点,60岁的退休年龄也只是夕阳西下的傍晚6点,还有很多时间可以开始想做的事。

这是韩国首尔大学消费学教授金兰都激励自己的“人生时钟法”。

一本写给面临高考的儿子和自己的学生看的《因为痛,所以叫青春》,让他成为韩国最受欢迎的青年人生导师。

在这本书中,他和青年人分享对于工作、爱情、人生选择、理财观念、人际关系,以及如何面对痛苦迷茫的认识。

作为研究消费趋势的大学教授、韩国总统府顾问、三星集团等韩国企业的顾问,他出版了多部消费学著作,如《公共家庭论》、《趋势韩国》、《大韩民国消费地图》等,成为青年人的人生导师是他的偶然之举。

近日,金兰都在深圳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说,青春的艰难在于孤单,身为大学教授的他,想以文字的方式和即将高考的大儿子“促膝长谈”,同时写给自己的学生,但没有想到会广受青年人欢迎。

历练是力量的源泉

在书中,48岁的金兰都告诉年轻人,“人生从不嫌太年轻或太老,一切都刚刚好”,要用一定的时间去直面自己,将父母的期待、社会大环境、朋友之间的影响等因素全部抛在脑后,正视最本真、最赤裸、最真实的自己,问问自己,“我最期待的是什么?”“我做什么会感到幸福?”“我是谁?”而人生的答案就藏在你自己的心中。因此,他鼓励年轻人时常自省,多积累人生体验,多读书,多和他人交流分享,多去进行一些发现自我的旅行。

有很多年轻人曾向他倾诉选择职业的困惑,金兰都说,快乐的职业帮你实现完整的幸福,稳定和高收入的职业能保障消费的满足,但享受量化的消费只占了幸福感的一半而已,快乐的职业可以填补另一半空白,工作让你感到多快乐,你的人生就会有多大发展。

之所以想要分享成长的体会,金兰都对本报记者说,他也曾经历过人生的悲惨时刻,并从中一点点走出来。

25岁那年,他的奶奶、爷爷、父亲都相继过世,11个月内,他主持了三次丧礼,所有事情需要他独自解决和承受。他说,后来发现如果坦然接受,就会觉得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历练是力量的源泉。”

他找工作的过程也并不顺利。大学毕业后,金兰都想考公务员,连续三年都相继落榜,他经过分析,发现自己是典型的“右脑思考型”,要求背诵的考试其实不适合他,于是放弃了行政考试,继续读博士,想进入高校做教授,那时他已经33岁了,在争取晋升为教授时,也有两年时间都没有成功。

回头审视一下自己

金兰都说,现在来看,很多人觉得他已经相当成功了,但当时他觉得自己很悲惨。所以他想告诉年轻人,不要过早地放弃你的人生,也不要过早被挫折打败。

他认为现在年轻人的问题是,有时候会“心急”,过分看重眼前的成败,会陷入挫折和痛苦里。其实人生很长,最重要的是懂得如何长远看待问题。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第一份职业,而是最后一份职业。“成功并不体现在某一次令人瞩目的成就之上,而是靠着每天的小小胜负拼凑而成。”

金兰都说,人生中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的特点,找到人生的方向。当被问到如何找到自己的特点时,他说,其实,年轻时可以很快找到自己的特点的人不多,需要在不停的尝试、挑战、失败中寻找,不一定非要一次性找到,自己能做好什么。重要的是懂得回头审视一下自己,比如,我现在处在什么位置,我将要去哪里,每天都思考这个问题是很重要的。

面对社会转型期的种种社会压力和不公平竞争,年轻人如何突破?金兰都说,能够让每个人成长的大环境是很重要的,但年轻人不能把失败归结到社会不够好、父母不够好,很多人会在不好的环境里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不管环境和条件如何,重要的是你能够做什么,能够如何去努力。

(责任编辑:张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