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教学反思中成长

 梦中家园 2012-08-30

在教学反思中成长 

 

全国中语会理事长  苏立康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上完一节课或教完一篇课文,坐下来稍作反省回味,把教学过程像放电影一样在脑子里过一遍,想想其中的顺与不顺,想想其中的得与失,撷取其中有启发的写下几笔,这就是教学反思。

   于漪老师在“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这篇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话:

   教学有其连续性。教过了不是了结,不能边教边丢,教后清醒地回顾一下走过的脚步,可使下一步走得更稳,更扎实。教师课前的准备,不管怎样从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考虑,写成的教案毕竟只是书面上的设计,将它拿到课堂上,付诸实施,师生共同活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教学中会出现不少意想不到的情况。及时地择要记一记,有助于知教知学,知自己知学生,有利于总结和积累经验教训。

   这段话也说明了为什么要反思。

   二、教学反思:反思什么?

   ㈠反思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不顺─郁闷:教学中一定有问题

     案例①:2006.8,一位教师讲《老王》。

     反思:教学策略上出了问题。

     案例②:2007.7,一位教师上作文课。讲对偶之后,安排学生练习。

     例句:人背着行囊,每一刻都在走着。

     改句:人,__,__。

           __,背着,__。

     学生沉默。

     最后由老师完成:

                   人,走着,每一刻。

                   囊,背着,每一刻。

     反思:在教学细节上出了问题(学生不明确题目的意思)。

     案例③:于漪老师教《木兰诗》后的反思

     讲课结束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我说这首诗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两节课能初步背诵是靠强记,课后要熟读牢记。

     一位同学嗤嗤笑了一下,问其原因,他说这首诗是“吹牛”,没有这回事。他说“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是不可能的。许多同学符合他的意见,说:“跋山涉水总要洗脚,虽不是实数十二年,总是时间很长,鞋子一脱,小脚就出来了,怎会不知是女的?”我指出北朝时候的女子还没有裹小脚,谁知学生异口同声的问:那么,什么时候包小脚的呢?我被问住了,答不上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决不可强不知以为知。我如实地告诉同学自己答不上来,课后去想办法查。

     备《木兰诗》竟然要备中国女子什么时候开始裹小脚,这是我怎么也想不到的。教然后知困。做一个中学语文教师该具备多少相关的知识啊!问题还不在于教某一篇具体课文前的准备,而在于平时的广泛涉猎,细心采摘,日积月累,只有源头有活水,课堂上才会不出现或少出现捉襟见肘的尴尬状况。

     教学相长。学生促使我学的更多一点,学得广一点,学得深一点。感谢学生对我的促进。

     又记:查阅赵冀的《陔余丛书》,其中《弓足》一篇记载─南唐后主令宫娥妃嫔,以帛绕脚,作新月状,由是人皆效之。课余将查阅所得告知同学。

     结论:结合教学,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

     ㈡每教一课必反思,写成“教后”,积累“反思”的内容,认识教学规律。

     案例:于漪老师对教记叙文的规律的探究过程。

     教记叙文,最早总是用“平推”的方法,别说学生感到无味,就是自己也教得没劲。有一次,于老师试着先拎出其中表现主题思想的关键语句引导学生理解、咀嚼,然后扣紧这一点设计几个问题,要求学生通观全文,理清记叙的脉络,体会篇章结构的安排。实践证明,这样教比“平推”效果好,学生既有兴趣,又意识到读书要学会抓住要点。教学实践给予老师以启发,她记下了自己的心得:“教”和“写”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一篇文章从开头到结尾有其特有的逻辑顺序,这个顺序受作者的写作意图所制约,为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服务。教文章,目的在以文章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听、读、说、写能力的训练。“教”有自己的目的要求,不能和作者“写”的意图混为一谈。“教”有自己的逻辑顺序,不能照搬“写”的逻辑顺序。善教者应该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写”的逻辑顺序为“教”的逻辑顺序服务,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的的要求。

     有了这点认识,于老师又有意识地进行多次试验,发现有的文章用“平推”的方法效果也不错,有的文章可对部分段落的顺序作适当的更动,有的文章甚至可在一个段落里将某个重要的句子作妥帖的安排。把这些零零星星的认识记录在案,翻阅,琢磨,领悟到:看问题不能形而上学,不能不加分析的判断“平推”的教法好不好,应从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因文而异,因人而异,这个“异”不是标新立异,主观臆断,而是建筑在深入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㈢反思在教学中的“亮点”

     成功─沉下心来想想为什么成功。积累案例,认识规律。

     反思的类型不能说全,有待于大家补充。

     三、在反思中前进

     反思─认识─积累

     反思─头脑清醒

     反思─增长智慧

     反思、积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