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兴趣的镜头:Contax MF篇

 面包小屋 2012-08-31
       虽然京瓷已经在2005年结束了单反照相机事业,但是其遗有数量庞大的YC口手动镜头,这些镜头素质非凡,无论是在胶片单反相机上,还是转接到数码机上,都具有相当的魅力。Contax YC口的镜头水极深,以功能分类,有MM型和AE型两种,以产地分类,又分为德产和日产,还有以镀膜颜色分类,前后期号码的差别,纪念版和普通版的差别,往往使得初涉Contax的色友们眼花缭乱,而不同种类镜头价格的巨大差异,更令人无从下手。如果对YC口镜头历史不够了解,这里推荐几篇文章,相信诸位阅读后就会有入Contax门的想法甚至冲动了。当各位对Contax的YC口镜头有所了解后,我们来讨论镜头的选择和搭配。
    
Vario-Sonnar T* 28-70/3.5-4.5

       
Distagon21/2.8


Distagon25/2.8


Distagon 28/2.8


Distagon35/1.4
 
Planar 50/1.4


Planar85/1.4


Makro-Planar100/2.8


Sonnar 135/2.8

变焦的选择:
       对某些荷包不鼓的人来说,VS28-85二手近4K的价格似乎还稍贵(同时体积重量都大),没关系,蔡斯早已为你准备好了廉价的选择,这就是VS28-70,VS28-70是Contax最后期的镜头,97年才开始生产,这支镜头价格不贵,体积小巧,滤镜口径只有很普通的67,而且是Contax YC唯一一支使用旋转变焦环变焦的镜头,在使用上非常方便。

       稍谈了变焦,我们进入Contax MF的重点——定焦。通常摄影界的说法是,Contax系统的变焦虽然牛,但是其精华却在定焦。如果玩Contax MF系统而不入一两只定焦的话,实在是一件颇为遗憾的事情。
定焦的选择:
       D21的大名相信路人皆知,这支以边缘成像超群的广角镜头在数码时代价格被一再炒高(相对于其最平易时的价格几乎翻了三番),从一支中价类镜头变成了高价类镜头。凭心而论,D21有着吃光较严重,色彩较淡的缺点。但是作为135单反的广角边缘成像王,D21足以凭一招打遍天下无敌手。
 
       D25的光学设计最早可追溯到30年以前,也正因为如此,其常常被诟病为大光圈边缘分辨率不够高,无浮动设计导致近摄成像劣化明显等等,这些缺点摆在其他厂商身上肯定就是狗头的代名词。但是蔡斯就是蔡斯,D25的中心分辨率还是保持了相当的水准,加上D25无可比拟的色彩优势,一旦使用得当,可以拍出非常具有韵味的片子,而缩小光圈后边缘分辨率的提升又使其成为风光利器(D25的色彩在拍摄风光时具有绝对优势)。日本资深器材评论家将它评论为“老手的最爱”,在蔡友圈子中,D25更是被褒扬为最具蔡斯味道的4支镜头之一。
 
       D28/2.8是蔡斯第一批推出的YC口镜头,距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不过在这二十多年的历史中,超过D28/2.8成像水平的单反广角镜头却凤毛麟角,在哈苏试验室做的MTF测试中,D28/2.8以4.3的超高分位列135单反广角镜头之首,如此的低价高质,只有蔡斯才能提供。要说D28/2.8有什么缺点的话,就是它有个更有蔡斯味的哥哥D28/2,导致其被发烧友们所冷落。(D28被称为穷人的劳斯莱斯之一。

        D35论综合实力,也许是最平均的蔡斯镜头。大口径非球面镜片不但代表了高贵的身价,而且保证了光圈全开时的边角解析力。浮动镜组结构则成就了近摄成像的出色。出众的暗部细节和柔和的焦外使得其成为沙龙摄影的常客。类似“只为此镜入蔡家”,“D35将成为我最后一支YC口镜头”的评论,是对D35最好的注解。

       P50/1.4从出世之初到停产后,作为一支标准镜头,一直好评不断,其标头中的标头地位无可动摇。即使是Canon那支EF50/1.4,因其色彩和标准ISO还原完全一致而被Canon认为是标头中的标准,但和蔡斯相比,总缺乏些写意的味道。P50/1.4实力平均,大光圈时在保持相当分辨率的前提下焦外柔和,反差适中,小光圈时锐度极高,解析力惊人,是一支典型的蔡斯风格镜头。(P50/1.4被称为穷人的劳斯莱斯之一。)

       P85/1.4虽然不一定是这个规格中最优秀的镜头,但一定是这个规格中最著名的镜头。便宜的价格,出色的MTF,优秀的做工手感导致几乎所有蔡友人手一支,配上RX以上级别的机器在外观上可谓完美。AEG, MMG, MMJ,蓝膜,紫红膜等等差异又使其被传奇的光环所笼罩。大光圈反差较低,小光圈时分辨率惊人,P85是蔡斯制造的一支典型的一镜多用的镜头,无论是拍摄人像,还是风光小品,都不会让人遗憾。
       MP100做为公认的牛镜,实力不容置疑,无论是远摄,还是微距模式,MP100都能呈现丰富的细节和出众的层次,此外,它还拥有极为出色的手感,让人在操作时信心十足。在强手如林的百微家族中,MP100和莱卡的R100并称为两个不可取代的杰作。MP100用途广泛,亦可以客串人像镜和风光镜,在前两个配置中分别取代P85和P100的位置。
  
     S135/2.8平心而论,此镜除了价格便宜,最近对焦距离稍远外,几乎没有缺点。作为Sonnar镜头,S135焦外柔和,而焦内也足够锐利(大部分人觉得Sonnar不锐是因为受了关于S180流言的影响,其实Sonnar可以做到很锐,S135是一例,G系列的S90又是一例)。(S135/2.8被称为穷人的劳斯莱斯之一。

      S180的身世也许是最传奇的,这支源自奥林匹亚索那的后裔,身上流淌着贵族的血液。然而反差偏低的问题多年来却使其遭受着“狗头”的恶名。平心而论,S180虽然反差一般(无论怎么收光圈,反差都没有明显的提高),但是分辨率并不逊色(笔者和Canon的EF200/2.8L II对比过,最大光圈分辨率不相上下,用好S180,上三脚架是关键),经得起放大。S180色彩出众,焦外柔和,亦是四支最具蔡味的镜头之一。

 定焦镜头低价配置  * Distagon28/2.8 + Planar50/1.4 + Sonnar135/2.8 (价格大致在6K)

定焦镜头小巧配置 * Distagon28/2.8 + Sonnar85/2.8 (价格大致在5.5K)

 定焦镜头标准配置  * Distagon25/2.8 + Distagon35/1.4 + Planar85/1.4 + Sonnar180/2.8 (价格大致在18K)

定焦镜头极端焦段配置  * Distagon18/4 + Makro-Planar100/2.8 


轻便之选 (推荐人:Luft)
成员:D25/2.8、P50/1.4
特点:都很小巧,都是55的滤镜,而且结构一样一支

超轻便之选 (推荐人:cycle999)
成员:D28/2+S85/2.8
特点:两镜走天涯,都是55的滤镜,适合扫街

蔡斯一镜到四镜的理想进阶之路: (推荐人: cycle999)
一镜:D35/1.4;
两镜:D28/2(D35/1.4),P100/2(P85/1.4,MP100/2.8);
三镜:D28/2(D25/2.8,D35/1.4),SP60/2.8,P100/2(P135/2);
四镜:D28/2(D25/2.8,D35/1.4),SP60/2.8,P100/2,S180/2.8(VS100-300)
特点:涵盖绝大部分蔡斯名镜,且素质均佳,不会使人后悔。

焦段涵盖最合理的配置(推荐人:Luft)
成员:D21/2.8,D35/1.4,SP(MP)60/2.8, P100/2, S180/2.8
特点:焦段间隙小,其焦段比均为1.7左右,且均为实打实的牛镜。

* 以下为定变混搭,这是最有用的混搭,集变焦的便捷性,定焦的素质和可玩性于一身。

带标准变焦的搭配1 (推荐人,上帝武装)
成员:D21/2.8 + VS28-85 + MP100 + S180/2.8
特点:带有标准变焦,适合旅游,且支支是响当当的牛头。

带标准变焦的搭配2 (推荐人,上帝武装)
成员:D25/2.8 + VS35-70 + s135/2.8
特点:小巧精致,方便快捷,焦段覆盖合理。

带长焦变焦的搭配1 (推荐人,上帝武装)
成员:D35/1.4 + SP60(mp60) + VS100-300
特点:长焦火力强大,广角和中焦亦名副其实,滤镜皆为67。

带长焦变焦的搭配2 (推荐人,上帝武装)
成员:D25/2.8 + P50/1.4 + VS80-200
特点:中规中矩,实力平均,杀人于无形,滤镜皆为55。

* 与Contax G系统混搭
G系统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自动对焦旁轴系统,虽然在使用便捷上引起摄影界较大的争论,但是其镜头的素质却无人敢于诟病,这里蔡斯资深bigric给出了两套G系统和YC系统混搭的组合。(推荐人bigric)
三镜:sp60/2.8, vs100-300, g35
四镜:sp60/2.8, vs100-300, g35, g21
特点:引入了G系统优秀的旁轴广角,结合YC系统出色的微距和长焦,构成了一组素质出众,可玩性极强蔡斯中队。

* 数码相机转接的混搭
进入数码时代,由于Contax这批停产的YC口镜头可以通过转接环转接到Canon的数码单反上,引起了众人的兴趣,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YC口的镜头素质高,有些甚至超前设计。转接数码时,个人推荐后期的MMJ镜头,相对而言这批镜头镀膜改进最大,最适合数码单反发挥。以下推荐的4支镜头特别适合数码单反的转接(尤其是全副数码)。

* D21/2.8: 大名鼎鼎,超牛的边角成像使得全副广角不再是噩梦。
* D35/1.4:其综合素质保证了一贯的优异表现。
* P100/2: 中后期设计的镜头,几无紫边,非常通透,任何光圈都有出色的分辨率。
* MP100/2.8: 中后期设计的镜头,在数码,胶片上都没有明显弱点。

V1选择:
* D21/2.8:大名鼎鼎,超牛的边角成像使得全副广角不再是噩梦。
* D35/1.4:其综合素质保证了一贯的优异表现。
* P50/1.4:中后期设计的镜头,几无紫边,非常通透,任何光圈都有出色的分辨率。
* P85/1.4:不一定是这个规格中最优秀的镜头,但一定是这个规格中最著名的镜头。
* MP100/2.8:中后期设计的镜头,在数码,胶片上都没有明显弱点。
* S135/2.8:穷人的劳斯莱斯。
* S180/2.8:色彩出众,焦外柔和,亦是四支最具蔡味的镜头之一。
* Vario-Sonnar T* 28-70/3.5-4.5:全程微距、小巧、标变 
 
配合以下自动头
   EF  17-40L 
   EF   35L
   EF   70-200L 
 
配合以下全副机身:
    Canon 6D(暂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