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2-2011年司法考试法制史历年真题——单项选择题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12-09-01

2002-2011年司法考试法制史历年真题——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2011年)

  16.据史书载,以下均为秦朝刑事罪名。下列哪一选项最不具有秦朝法律文化的专制特色?( )(2011年卷一单选第16题)

  A.“偶语诗书

  B.“以古非今

  C.“非所宜言

  D.“失刑

  17.关于明代法律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2011年卷一单选第17题)

  A.明朱元璋认为,夫法度者,朝廷所以治天下也

  B.明律确立重其所重,轻其所轻刑罚原则

  C.《大明会典》仿《元六典》,以六部官制为纲

  D.明会审制度为九卿会审、朝审、大审

  18.清乾隆律学家、名幕王又槐对谋杀和故杀的有关论述:

  谋杀者,蓄念于未杀之先;故杀者,起意于殴杀之时。

  谋杀则定计而行,死者猝不及防、势不能敌,或以金刃,或以毒药,或以他物,或驱赴水火,或伺于隐蔽处所,即时致死,并无争斗情形,方为谋杀。

  故杀乃因斗殴、谋殴而起,或因忆及夙嫌,或因畏其报复,或虑其控官难制,或恶其无耻滋事,或恐其遗祸受害。在兄弟,或利其赀财肥己;在夫妻,或恨其妒悍不逊。临时起意,故打重伤、多伤,伤多及致死处所而死者是也。

  据此,下列最可能被认定为谋杀者的是哪一选项?( )(2011年卷一单选第18题)

  A.张某将浦某拖倒在地,骑于身将其打伤。浦某胞弟见状,情急之下用木耙击中张某顶心,张某立时毙命

  B.洪某因父为赵某所杀,立志复仇。后,洪某趁赵某独自上山之机,将其杀死

  C.卢某欲拉林某入伙盗窃,林某不允并声称将其送官。卢某恐其败露欲杀之,当即将林某推倒在地,揢伤其咽喉并用腰带套其脖颈,林某窒息而死

  D.雇主李朱氏责骂刘某干活不勤,刘某愧忿不甘,拿起菜刀将李朱氏砍倒。刘某逃跑之际,被李朱氏4岁的外孙韩某拉住衣服并大声呼救,刘某将其推倒在地并连砍数刀,致其立时毙命

  19.关于中外法律制度的发展演变,下列哪一表述是错误的?( )(2011年卷一单选第19题)

  A.西周七出三不去六礼等婚姻法律的原则和制度,多为后世法律所继承和采用

  B.汉代秋冬行刑的死刑执行制度,对唐、明、清的法律制度有着深远影响

  C.清末规定的法官和检察官考试任用制度、监狱及狱政管理的改良制度,是清末司法体制上的重大变化

  D.法国国民会议于1787826日通过《独立宣言》,这一划时代的历史性文件第一次明确而系统地提出了资产阶级民主和法制的基本原则

  (2010年)

  13.汉宣帝地节四年下诏曰: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亲亲得相首匿正式成为中国封建法律原则和制度。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2010年卷一单选第13题)

  A.近亲属之间相互首谋隐匿一般犯罪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B.近亲属之间相互首谋隐匿所有犯罪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C.亲亲得相首匿的本意在于尊崇伦理亲情

  D.亲亲得相首匿的法旨在于宽宥缘自亲情发生的隐匿犯罪亲属的行为

  14.中国法制近代化经历了曲折的渐进过程,贯穿着西方法律精神与中国法律传统的交汇与碰撞。关于中国法制近代化在修律中的特点,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2010年卷一单选第14题)

  A.1910年《大清民律草案》完成后,修律大臣俞廉三上陈奏进民律前三编草案折,认为民律修订仍然没有超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格局

  B.1911年《大清新刑律》作为中国第一部近代意义的专门刑法典,在吸纳近代资产阶级罪刑法定等原则的同时,仍然保留了部分不必科刑的民事条款

  C.1910年颁行的《法院编制法》规定,国家司法审判实行四级三审制

  D.1947年颁行的《中华民国宪法》,所列各项民主自由权利比以往任何宪法性文件都充分

  15.关于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2010年卷一单选第15题)

  A.八议制度自曹魏《魏律》正式入律,其思想渊源为《周礼。秋官》的八辟丽邦法之说

  B.秋冬行刑制度自唐代始,其理论渊源为《礼记。月令》关于秋冬季节戮有罪,严断刑之述

  C.大诰是明初的一种特别刑事法规,其法律形式源自《尚书。大诰》周公对臣民之训诫

  D.明刑弼教作为明清推行重典治国政策的思想基础,其理论依据源自《尚书。大禹谟》明于五刑,以弼五教之语

  16.关于中外法律制度中的习惯法,下列哪一表述是不正确的?( )(2010年卷一单选第16题)

  A.中国西周时期的礼是对社会生活起着调整作用的习惯法

  B.英国法的源头是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的习惯法

  C.法国公元九世纪至十三世纪是以习惯法为主的时期

  D.德国学者萨维尼认为法律是分阶段发展的,最初是自然法或学术法阶段,接下来便形成了习惯法阶段

  (2009年)

  13.杜甫有诗云: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对诗歌涉及的典当制度,下列哪一选项可以成立?(

  A.唐代的典当形成了明确的债权债务关系

  B.唐代的典当契约称为质剂

  C.唐代的典当称为活卖

  D.唐代法律规定开典当行者构成坐赃

  14.关于宋代法律和法制,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宋刑统》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印颁行的法典

  B.宋代法律因袭唐制,对借与贷作了区分

  C.宋仁宗朝敕、例地位提高,凡律所不载者,一断于敕、例

  D.宋建隆四年颁行折杖法

  15.190351日,在上海英租界发行的《苏报》刊载邹容的《革命军》自序和章炳麟的《客帝篇》,公开倡导革命,排斥满人。514日,《苏报》又指出:《革命军》宗旨专在驱除满族,光复中国。清廷谕令两江总督照会租界当局严加查办,于6月底逮捕章炳麟,不久,邹容自动投案。由谳员孙建臣、上海知县汪瑶庭、英国副领事三人组成的审判庭对邹容等人进行审理,最后判处章炳麟徒刑三年,邹容徒刑两年。对这一案件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这表明清廷实行公开审判原则

  B.这表明外国人在租界内对中国司法裁判权的直接干涉

  C.这表明外国人在租界内的领事裁判权受到了限制

  D.这表明清廷变法修律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

  16.关于德国法律制度,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德国统一前普鲁士曾制定过《禁止组织新党法》

  B.德国1877年《民事诉讼法》确认了司法独立原则

  C.德国1900年《民法典》被誉为19世纪德国法律科学之大成

  D.希特勒统治时期颁布了以种族主义和恐怖主义为指导的《加洛林纳法典》

  (2008年)

  8.西周时,格伯以良马四匹折价,购买倗生三十田。双方签订买卖契约,刻写竹简之上,中破为两半,双方各执一半。依西周礼法,该契约的称谓是下列哪一种?

  A.傅别

  B.质剂

  C.券书

  D.书券

  9.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几部法典的结构体例,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法经》中相当于近代刑法典总则部分的具法被置于六篇中的最后一篇

  B.《魏律》对秦汉旧律有较大改革,如将具律改为刑名,并将其置于律首

  C.《晋律》将刑名与法例律合为名例律一篇,并将法典篇章数定为二十篇

  D.《永徽律疏》将疏议分附于律文之后颁行,分为十二篇三十卷

  10.郑国执政子产于公元前536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对此,晋国大夫叔向曾写信痛斥子产: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并有争心,以征于书,而徼幸以成之,弗可为矣。关于不为刑辟的含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不制定法律

  B.不规定刑罚种类

  C.不需要判例法

  D.不公布成文法

  11.关于罗马法的法律分类,下列哪一类是以法律的适用范围为根据划分的?

  A.公法和私法

  B.人法、物法和诉讼法

  C.自然法、市民法和万民法

  D.市民法与长官法

  13.下列哪一个法律文件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A.《重大信条十九条》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2008·四川)

  8.关于《大清新刑律》,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大清新刑律》是中国刑法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法典

  B.《大清新刑律》规定刑罚分主刑、从刑

  C.《大清新刑律》的内容完全属于资本主义刑法性质的内容

  D.《大清新刑律》于1911年公布,但没有实施

  9.南宋时,富人甲去世,妻已亡,家中有继子乙及在室女丙。关于甲的遗产继承,依当时法律,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乙享有全部财产继承权,丙没有继承权

  B.丙享有全部财产继承权,乙没有继承权

  C.乙享有1/4财产的继承权,丙享有3/4财产的继承权

  D.乙、丙都没有继承权,财产收为官府所有

  10.关于罗马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在公元前450年以前,成文法律是罗马法的一个主要渊源

  B.关于法定继承人的顺序以及遗嘱继承的方式,罗马法的规定不完备

  C.罗马法上的人格仅由自由权和市民权构成

  D.评论法学派在复兴罗马法的运动中起了开创作用,为人们运用罗马法奠定了基础

  11.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公民安娜认为,其州议会颁布的关于禁止黑人进入白人学校学习的法律违反宪法的平等保护条款。根据美国法律,安娜应该向下列哪一法院起诉?

  A.联邦最高法院

  B.位于亚特兰大的联邦地区法院

  C.佐治亚州地区法院

  D.联邦权利申诉法院

  (2007年)

  8.关于公元前359年商鞅在秦国变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商鞅取消郡县制,实行分封制,剥夺了旧贵族对地方政权的垄断权

  B.商鞅改法为律,突出了法律规范的伦理基础

  C.商鞅推行连坐制度,鼓励臣民相互告发奸谋

  D.商鞅提出轻罪重刑,反对赦免罪犯,认为凡有罪者皆应受罚

  9.关于唐律中五刑,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笞刑、羞辱刑、流放刑、经济刑、死刑

  B.笞刑、徒刑、流放刑、株连刑、死刑

  C.笞刑、杖刑、徒刑、流刑、死刑

  D.杖刑、徒刑、流刑、肉刑、死刑

  10.关于中国古代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律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西周时期七出三不去的婚姻解除制度为宗法制度下夫权专制的典型反映,然而三不去制度更着眼于保护妻子权益

  B.西周的身份继承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而财产继承则实行诸子平分制

  C.宋承唐律,但也有变通,如《宋刑统》规定,夫外出3年不归、6年不通问,准妻改嫁或离婚

  D.宋代法律规定遗产除由兄弟均分外,允许在室女享有部分的财产继承权

  11.关于清末预备立宪,下列哪一选项可以成立?

  A.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

  B.《十九信条》取消了皇权至上,大大缩小了皇帝的权力,扩大了国会与内阁总理的权力

  C.清末成立的资政院是中国近代第一届国家议会

  D.清末各省成立了谘议局作为地方督抚的咨询机关,权限包括讨论本省兴革事宜、预决算等

  12.关于古罗马法与近代欧洲大陆法律制度的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在罗马法复兴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法学家阶层,为近代民法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B.大陆法系国家民法中的法人制度和民商分立制度发源于古代罗马法时代

  C.近现代法律中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之规定没有受到罗马私法精神的影响

  D.《德国民法典》采用了潘德克顿法学派按照《十二铜表法》阐发的民法体例

  13.关于英国陪审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陪审制度是民主原则在英国司法中的具体体现

  B.陪审团既可以就案件事实部分进行判决,又可以对法律的适用提出意见

  C.陪审团的裁决一般不能上诉,但当法官认为陪审团的裁决存在重大错误时,可以撤销该陪审团,重新组织陪审团审判

  D.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由于对司法效率的日益重视,陪审制度的运用逐渐受到了限制

  (2006年)

  15.秦始皇时期,某地有甲乙两家相邻而居,但积怨甚深。有一天,该地发生了一起抢劫杀人案件,乙遂向官府告发系甲所为。甲遭逮捕并被定为死罪。不久案犯被捕获,始知甲无辜系被乙诬告。依据秦律,诬告者乙应获下列哪种刑罚?

  A.死刑

  B.迁刑

  C.城旦舂

  D.笞一百

  16.汉武帝时,有甲、乙二人争言相斗,乙以佩刀刺甲,甲之子丙慌忙以杖击乙,却误伤甲。有人认为丙殴父也,当枭首。董仲舒引用《春秋》事例,主张论心定罪,认为丙非律所谓殴父,不当坐。关于此案的下列哪种评论是错误的?

  A.“论心定罪是儒家思想在刑事司法领域的运用

  B.以《春秋》经义决狱的主张是旨在建立一种司法原则

  C.“论心定罪仅为一家之言,历史上不曾被采用

  D.“论心定罪有可能导致官吏审判案件的随意性

  17.唐朝开元年间,旅居长安的突某(来自甲国)将和某(来自乙国)殴打致死。根据唐律关于化外人犯罪适用法律的原则,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适用当时甲国的法律

  B.适用当时乙国的法律

  C.当时甲国或乙国的法律任选其一

  D.适用唐朝的法律

  18.乾隆年间,四川重庆府某甲因戏而误杀旁人,被判处绞监候。依据清代的会审制度,对某甲戏杀案的处理,适用下列哪一项程序?

  A.上报中央列入朝审复核定案

  B.上报中央列入秋审复核定案

  C.移送京师列入热审复核定案

  D.上报中央列入三司会审复核定案

  19.下列关于德国法律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哪一表述是错误的?

  A.1532年颁布的《加洛林纳法典》是一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方面的法律,对德国封建法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B.“潘德克顿学派的思想构成《德国民法典》的理论基础

  C.希特勒当政期间的德国法坚持维护资产阶级议会制和联邦制

  D.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法律强调社会本位

  20.下列关于罗马私法的哪一表述是错误的?

  A.罗马法有市民法和长官法之分,其中长官法的内容多为私法

  B.在罗马,早期采取限定继承的原则,后来逐步确立概括继承的原则

  C.在罗马私法上,自然人的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

  D.罗马法的婚姻包括有夫权婚姻无夫权婚姻两种

  (2005年)

  15.西汉末年,某地一男子偷盗他人一头牛并贩卖到外乡,回家后将此事告诉了妻子。其妻隐瞒未向官府举报。案发后,该男子受到惩处。依照汉代法律,其妻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A.完全不负刑事责任

  B.按包庇罪论处

  C.与其丈夫同罪

  D.按其丈夫之罪减一等处罚

  16.南宋庆元年间,某地发生一桩杀妻案。死者丈夫甲被当地州府逮捕,受尽拷掠,只得招认杀妻事实。但在该案提交本路(路为宋代设置的地位高于州县的地方行政区域)提刑司审核时,甲推翻原口供,断然否认杀妻指控。提刑司对本案可能做出的下列处置中,哪一种做法符合当时翻异别勘制度的规定?

  A.发回原审州府重审

  B.指定本路管辖的另一州级官府重审

  C.直接上报中央刑部审理

  D.直接上报中央御史台审理

  17.汉代曾发生这样一件事情:齐太仓令获罪当处墨刑,其女缇萦上书请求将自己没为官奴,替父赎罪。这一事件导致了下列哪一项法律制度改革?

  A.汉高祖规定上请制度

  B.汉文帝废除肉刑

  C.汉文帝确立官当制度

  D.汉景帝规定八议制度

  18.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是世界近代法制史上的第一部民法典,是大陆法系的核心和基础。下列关于《法国民法典》的哪一项表述不正确?

  A.该法典体现了个人最大限度的自由,法律最小限度的干涉这一立法精神

  B.该法典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时代性

  C.该法典的影响后来传播到美洲、非洲和亚洲广大地区

  D.该法典首次全面规定了法人制度

  (2004年)

  15.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我国西周婚姻制度中婚姻缔结的原则?

  A.一夫一妻制

  B.同姓不婚

  C.“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D.“七出三不去

  16.下列有关清末变法修律和司法体制变革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清末修律在法典编纂形式上改变了传统的诸法合体形式,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差别

  B.清末修律使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华法系开始解体,同时也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C.在司法机关改革方面,清末将大理寺改为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改刑部为法部,掌管全国检察和司法行政事务,实行审检分立

  D.清末初步规定了法官及检察官考试任用制度

  17.衡平法是判例法的一种形式。下列有关衡平法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衡平法是通过大法官法院的审判活动,以法官的良心正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B.英国15世纪正式形成了衡平法院,并逐渐发展为一个独立于普通法的衡平法体系

  C.衡平法程序简便、灵活,法官判案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

  D.衡平法对普通法来说是一种补偿性的制度,所以当二者的规则发生冲突时,普通法优先

  18.下列有关德国法和法国法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德国封建时代最著名的习惯法汇编是1220年的《加洛林纳法典》

  B.在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制定了《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民事诉讼法典》和《刑事诉讼法典》,但尚未形成六法体系

  C.魏玛共和国时期颁布了大量的社会化法律,如《消除人民和国家痛苦法》、《德国改造法》等

  D.由于德国民法具有潘德克顿学派的理论基础,相对于19世纪大陆法系其他国家而言,其结构更加严谨,概念更加准确

  (2003年)

  6.《法经》在中国法律制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下列有关《法经》的表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A.《法经》为李悝所制定

  B.《盗法》、《贼法》两篇列为《法经》之首,体现了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的思想

  C.《法经》的篇目为秦汉律及以后封建法律所继承并不断发展

  D.《法经》系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

  7.中国清末修订法律馆于19118月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下列有关该草案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大清民律草案》的结构顺序是:总则、债、物权、亲属、继承

  B.日本法学家参与了《大清民律草案》的起草工作

  C.《大清民律草案》的基本思路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

  D.《大清民律草案》经正式公布,但未及实施,清王朝即告崩溃

  8.下列有关罗马法复兴运动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意大利的波伦亚是罗马法复兴运动的发源地

  B.14世纪的评论法学派在罗马法复兴运动中起了开创性的作用

  C.经过罗马法复兴运动,在中世纪后期形成了一个世俗的法学家阶层

  D.罗马法的复兴构成近代自然法学说的思想来源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