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志要豪华,趣要淡泊

 自得方为趣 2012-09-02
北宋诗人梅尧臣有个叔叔叫梅询,诗也做得不错,可奋斗了一辈子,直到风烛残年,也只做到翰林侍读学士—听这官名就知道是个闲职,属于鼓励性质。到梅询这把岁数,该有“老去自觉万缘都尽,那管人是人非”的豁达了,可他偏偏大有“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的豪迈。可现实根本不想跟他较劲,所以,他郁闷了。
  找不到对手,梅询只好跟自己较劲。经过深刻而全面的总结,他发现他的脚一直有毛病,大概有点跛,就常常借歇脚的机会,坐下来,指着那只倒霉而无辜的脚,可劲儿地骂:“你里面一定有鬼。让我进不了中书省、枢密院的,就是你小子!”老头骂得特别逼真,好像那只脚跟脚里面的鬼,真的合起伙来算计他一样。
  和梅询同病相怜的,还有宋之问。宋之问是初唐有名的大才子,他给武则天上表,要求做北门学士。这可是为帝王起草诏书的活儿,一般人干不来,也不敢随便要求。当然像宋之问这样级别的才子,就另当别论了。但唐朝别的没有,最不缺的似乎就是才子。也许,武则天早有了人选。所以,宋之问的请求被驳回。
  吃了闭门羹的宋之问并没有轻言放弃,很快拿出一篇长诗《明河篇》表明心志:舍我其谁。武则天也承认诗写得的确精彩,但她还是拒绝了。她对崔融说:“我不是不知道宋之问有才,只是因为他有口臭。”这话传出来,宋之问立刻被雷倒了。从此郁闷得要死,终身惭愤。
  如果说这俩人一个跛脚、一个口臭,还有郁闷的“本钱”,那么那些全须全尾又郁闷的人,岂不是更亏?北宋的杜默就是这么一位。
  杜默在文人圈子里也算老资格,跟欧阳修一个级别。但人倒霉了挡也挡不住,他像被人下了咒,怎么考也考不中。又一次落榜之后,他经过乌江,喝了不少酒,想找人发发牢骚都没人听,看到项王庙,就踉跄着进去了。摇摇晃晃烧了香,又趁庙祝没留神,摇摇晃晃爬上神台,一屁股坐在项羽的神像边上,搂着项羽像的脖子,拍着项羽像的头,好像俩人是哥们儿,然后一边哭一边嚎:“英雄如大王而不能得天下,文章如杜默而取不得官啊!”说完又泪如迸泉。庙祝怕他闹出乱子,把他扶了下来。后来,据庙祝说,他举着烛台检查事故现场时,发现神像也激动得哭了,满脸是泪。这话自然当不得真,八成是杜默哭多了抹上去的。
  唐朝的刘孝孙,自幼博学通敏,弱冠之年就名闻天下,和虞世南他们是文友,却也一直不得志,好不容易授了太子洗马,“未拜,卒”。终老之前,郁闷到家的刘才子放了狠话:“古人说动动嘴皮子就能做卿相、得富贵,我看完全是书里在胡说八道!”
  人人都想活得既有钱又有闲,但如此两全其美的事跟做神仙一样,很难。有人知难而退,就去做隐士;有人知其不可而为之,只好拿层出不穷的郁闷来充实自己。其实,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喜欢郁闷的人和拒绝郁闷的人。明知会郁闷,还穷追不舍,那还是喜欢郁闷。隐士们高调拒绝郁闷,很高明,却不见得高尚,大家都跑了,落得无官一身轻,可谁来建设国家?再说,不亲自做起来试试,又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呢?隐士们喜欢拿自己不想做来搪塞,但能不能做好?很可疑。至少自己能不能对官场恶浊免疫,就很不自信。
  当年,庞统听说水镜先生司马徽在颍川,就不惜奔波2000里前往问候。当时,司马徽正在采桑叶。庞统就从车里探出头来,颇不以为然地说:“大丈夫处世,应当戴金佩紫,怎么可以做女人之事!”
  司马徽是老江湖了,不紧不慢地教训起这个毛头小伙子:“你光想着进取,就不怕迷路吗?再说,难道只有坐则华屋,行则肥马,侍女数十才算大丈夫?”年轻的庞统很敬重司马徽,只说:“我是个野小子,这么深奥的道理我不懂。可如果不能亲自叩一叩洪钟,敲一敲战鼓,怎么识得其音响呢?”
  司马徽自然是名士,但庞统也不一定是低俗之人。什么才叫大丈夫,这个问题见仁见智,无分高下。明朝的吴从先想了个办法,说:“志要豪华,趣要淡泊。”这看起来似乎两全其美,可做起来却是高难度,有不少人做不下去,就打了退堂鼓。
  西汉时有个南方人叫龚舍,陪同楚王去朝见皇帝,晚上住在宫里,他看到了蜘蛛,据说个头还不小,是只跟栗子一样大的红蜘蛛。这蜘蛛织了张大网,当然要做好本职工作,抓虫子时,一不留神就被龚舍看到了工作实况。
  龚舍叹了口气,说了一番颇有哲理的话:“我的人生不也是如此吗?仕宦者,人之罗网也。我不能再虚度光阴了。”于是挂冠而退。因为一只蜘蛛就辞了职,看来这工作干得也算不上风生水起。当时就有人觉得这事儿很八卦,把龚舍闹的这一出叫“蜘蛛之隐”。
  大道理谁都会讲,中国的古人会说“直至忘无可忘,乃是得无所得”,外国的古人会说“我们的需要越少,我们越近似上帝”。可直到现在,人们也还是“没有心情张望头顶掠过的飞鸟”。看来这“志要豪华,趣要淡泊”的境界,能做到的真是凤毛麟角。不过,当年的“竹林七贤”里,就出过这么一位。
  “竹林七贤”个个都是精英。人生的开始,七个年轻人笑傲江湖,还是很潇洒的,可后来上面一个文件下来,要大家站队,必须表明立场。于是,有的装傻,没有被杀;有的不装傻,被杀;有的装傻,傻得不明显,还是被杀。只有山涛,既不装傻,也不充愣,活得还挺好。
  晋武帝让山涛做宰相,他就积极推荐人才,为国家做贡献。但时间久了,眼尖的人就看出点门道儿,发现晋武帝每次给山涛的赏赐,总是比给别人的少。谢安就是那些眼尖的人中的一个。他拿这个问题考校家里的子弟们,谢玄得了满分。他的答案是:“因为山涛想要的不多,所以赏赐他的人就给的少了。”
  志要豪华,可以建功立业;趣要淡泊,可以无欲则刚。如果一个人真的可堪大任,又想过得快乐,就该逃名不逃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如果一个人真的不堪大任,又想过得快乐,又何必逃世不逃名,身在江湖,心悬魏阙,身心两地奔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