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6. 大学生当了农民之生活关(二)

 山妹子cyl 2012-09-02

新农民们到了农村,第一年的的口粮由国家供应,得到区粮管所去买包谷。买回来的包谷,要推成包谷面。除此外,每个人每个月有三两菜油。由于劳动强度大,油水少,粮食也不太够,永红家就把包谷壳混在饭里吃,有时把萝卜樱樱也混在饭里吃,生产队要给他们补助,他们坚决不要。她们家的两个小知弟和两个小知妹(本来有三个小知妹的,其中有一个小知妹实在受不了农村的苦,到农村不到半年就跑回城里,一去不复返了)都很乖,生活由家长安排,家长怎么安排他们都服从,没有一点怨言。
    
在农村,一年省不掉的就是平均一个人一年二元钱的盐巴五元钱的煤油。因为盐巴农村不出产,煤油呢,农民可以省,但是知青不能省,因为那个年代有雷打不动的天天学。除了这两样,其它的开支都可以不用钱。从第二年开始,口粮在生产队按人七劳三来分,菜油也由生产队种的兰花籽打成油来分。要吃猪肉就自己喂猪,要吃豆腐就自己做。记得到生产队一个多月后,永红们看见老农民做豆腐,觉得很容易。有一天,他们背着老农民,想自己单独做豆腐看能不能成功。如果成功了,就要请几个老农民来家吃饭,让老农民夸夸他们有出息(还是一群离家不久的大孩子啊)。于是,大家七手八脚,挑的挑水,推的推磨,烧的烧火,按照老农民做豆腐的程序,一步一步的做了起来。开始,大家心大,想一次多做点,可以多吃几餐。一般是18斤黄豆可以做一大团簸豆腐的,可是,不知道什么环节出了问题,豆腐不成坨坨,一大锅豆浆望着新农民发笑。因为只有一垄火,忙着做豆腐就没有火做饭了,没有办法,天又快黑了,不要说请客吃饭了,就连他们自己都还顾不上做饭哩。怎么办呢。这时,雷大妈端着一大碗酸菜从永红们家门口过,永红急忙喊道:大妈!快来救我们家的豆腐!大妈马上走过来,才发现永红们的豆腐不成功的问题是:1.漏浆 2.火候不到位3.酸汤不够。于是采取补救措施,把火添旺,把大妈的酸汤全部倒进锅里,豆腐好不容易做成功了,只是没有一大团簸而只得了一大海碗,够吃一餐,也不好意思请客了呀。但是,每个人心里都乐滋滋的,那餐饭也觉得特别好吃,因为是自己亲手做的豆腐啊。有了这一次的经验,以后的豆腐都次次成功了。

他们不但喂了猪,还喂了鸡,要吃鸡蛋,等鸡下;要吃豆芽自己发;要吃蔬菜自己种,不过,由于粮食是个大问题,新农民们的自留地,也和老农民一样,种的都是包谷和洋芋,在包谷地里套种萝卜。了不起再种点蒜苗,因为土地有限,舍不得拿它去种菜。因此,天天、顿顿的饭都是包谷洋芋,菜是洋芋酸菜(用萝卜樱樱做的酸菜)。洋芋县的冬天特别冷,地里几乎没有什么庄稼和蔬菜了,永红他们就在夏天把萝卜樱晒干,做成干酸菜,留着冬天吃。
    
为了让老农民和新农民能得到品种多一些的蔬菜吃,永红利用到省城开会的空隙时间,到自己的母校要了各种蔬菜种子,在生产队试种。试验结果,莲花白成功了,按工分,有的家分得三十斤,有的家分得二十斤的,大人娃娃都很高兴哟,有的娃娃就在地里生吃自家刚分到的莲花白,就象吃什么美味的水果一样高兴。公社干部也得了一些莲花白,他们用醋凉拌当菜,开拖拉机的小开文碰到了,来不及找筷子,就用手去抓着吃。可怜啊,高寒山区的农民,连莲花白都不容易吃到啊。
    
试种的西红柿,由于天气太寒冷,没有成功。不是没有栽种成功,而是结的大个大个的西红柿不会红,永远是青格锒当的。管它三七二十一,生产队也按工分来分。小孩子又生吃那不会红的西红柿,妈呀,咬了一口马上就丢到地上,不好吃呀。只好煮来吃或者喂猪了,第二年就不种了。种的辣椒,也不会红,好在辣椒不红也可以吃青辣椒,但是产量不高,次年,生产队也不种了。南瓜不会老,到打霜了(9月份就开始打早霜)还是嫩的。被霜打过的南瓜,老是煮不熟,吃起来格生格生的。
    
没有蔬菜问题倒还不大,老农民常年累月的下饭菜就是酸菜红豆,再就是洋芋,新农民也一样,没有多少花样。但是没有肉吃,确是个大问题。不要说农村离县城几十里远了,就是离得近也买不到肉呀,人家县城的居民,一个月才一斤肉票,农民是没有票的。那个年代,又不允许多喂猪。老农民家最多只准许喂两头,拿一头交任务,自家留一头。新农民不交任务,也只允许喂一头。

第一年,永红家腾出一点大家的伙食费,买了一头三十多块钱的小猪,喂到第二年的十月间杀(高寒山区的年猪一般都是十月间杀,因为冬天到处冰天雪地的,找不到猪草了。)。在没有杀猪之前那段时间,好长时间都没有肉吃。有一天,永红到区里开会去了,永红从学校带去的两只九斤黄良种鸡,本来说留着下蛋为贫下中农传播良种鸡的,小知弟小知妹就将它杀了吃了,待永红回来,也没有说什么,谁叫农村那样苦呢。

有一天,永红去区里开会,走到半路,遇到一个老农民提着一个小的死猪头,只要三毛钱。永红就将它买下来了又倒回家,让小知妹们加工来吃。晚上,大家吃着这三毛钱买来的死小猪头,哇!好香呀,吃得舔口舔嘴的。小知弟对永红说:你开会还有点肉吃,我们的肠子都快生锈了。永红听了鼻子发酸。第二年,他们喂的猪杀了,为了不让肠子生锈,规定:只有春耕和秋收的大忙季节,三两天吃一次肉。平时,一个星期只吃一次肉,有知青朋友来或者客人来时,吃肉。这样,今年杀的猪、熬的猪油细着吃就可以接到次年杀猪了。这样安排下来,基本上不发生肠子生锈的问题了。

洋芋县农村的老农民,那个时候迷信思想还很严重。谁家的老母猪,如果生了五个爪或者头前长了两个旋的小猪崽,觉得不吉利,一般都不要而丢弃。永红他们新农民不信迷信,就捡来喂。这样就不花钱买猪了,还不是照样喂到一百多斤杀来吃,也不见有什么问题。反而省了几年的买猪钱。
    
记得到生产队才几个月,就到了过年的时间了。老农民们家家都争着请新农民们去他们家过年,家家都来争,户户都来抢。没有办法,只好由大队党支部书记王大妈来安排了。从腊月下旬开始一直排到正月十五,由于生产队人家户多,排不过来,没有请到新农民的家还挺有意见,只好由大妈去做工作了。
    
初到老农民家吃饭,开始没有经验。被大爹大妈们夹到碗里的太多的菜撑的难受。边远地区的贫下中农待客非常热情,由于杀了猪,大妈或者大嫂为新农民们做了许多好菜。有大块的腊肉(一块肉有巴掌宽巴掌厚),有豆腐,有油多多的酸菜红豆汤,有油炸的土豆片,还有鸡蛋等等。那里的风俗习惯是,凡家里来了客人,妇女一律不上桌,哪怕那个家女的很能干也不行,比如永红们的大队党支部书记王大妈,她在家里在队里都是个有地位的人物,可是家里有客人时,她也不上桌,包括永红们这些小青年去她家,她也不上桌。妇女们的任务就是,给客人舀饭夹菜。每当客人吃饭时,她们就不停地往客人的碗里添饭夹菜,这样,客人的碗里,从头到尾总是满满的一大碗饭菜。永红们第一次到老农民家吃饭,就是到的大妈家。大妈家的饭菜真香呀,可是再好吃的饭菜,吃过头了就不行了呀。吃到最后,肚子胀得不行了,可是碗里还有一碗满满的饭菜,还有大块的腊肉。不吃吧,又不好意思,要吃吧,又吃不下,只好使劲胀。等吃完饭回到知青自己的家,个个都说被大肥肉吃腻了,赶快找酸汤或者生萝卜解解腻。后来,大家就有经验了,吃饭就多讲话,等大家吃到最后,才把那一大碗肉呀饭呀菜呀吃完就差不多了。因为你不动饭菜,碗里一直是冒尖的,无论怎么添怎么夹菜,装不下也就不再添了嘛。   到了过年的那天,永红们给生产队的军属、五保户及离得近一点的贫下中农家贴上对联,然后由公社的老知书带着挖野菜吃了一餐忆苦饭。晚上,就由新农民们自己一家人过年了。学当地的风俗习惯,他们象老农民那样,采来许多松枝,铺在火坑旁边的地上,(这叫做千年的桌子万年的板凳,长长久久永远不烂。),然后把菜摆在松枝上,大家围坐在地上吃年饭,觉得非常新奇好玩。
     
洋芋县的农村还有一苦,那就是冷,特别是冬天。这给永红们的生活生产都带来极大的困难。一到冬天,到处冰天雪地。坐在火堂边,前面的脚烤得烫得受不了,可是脚后跟却僵得不得了。永红家的水缸就在离火堂不远的地方,可是到了冬天,水缸里的水冻成了厚厚的冰,必须用斧头去砍碎它(用的是木缸)才能用到水。有时去挑水,路被冻得象溜冰场一样无法行走,只好两个人一起去挑水,一个人边走边挖脚印,往往把水舀到桶里,还不等到家就结成了冰,那冷的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关于新农民生活方面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以后再补充。总之,永红和她的知弟知妹们经住了生活关的考验。他们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整天还都乐呵呵的。永红在日记中写了一首清贫乐:苦,洋芋清水煮。味道不好?想想红军长征二万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