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数学

 水西公主 2012-09-02

中国古代数学,和天文学以及其他许多科学技术一样,也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直到明代中叶以前,在数学的许多分支领域里,中国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中国古代的许多数学家曾经写下了不少著名的数学著作。许多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古算书而得以流传下来。这些中国古代数学名著是了解古代数学成就的丰富宝库。

例如现在所知道的最早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它们都是公元纪元前后的作品,到现在已有两千年左右的历史了。能够使两千年前的数学书籍流传到现在,这本身就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开始,人们是用抄写的方法进行学习并且把数学知识传给下一代的。直到北宋,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开始出现印刷本的数学书籍,这恐怕是世界上印刷本数学著作的最早出现。现在收藏于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传世南宋本《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五种数学书籍,更是值得珍重的宝贵文物。

从汉唐时期到宋元时期,历代都有著名算书出现:或是用中国传统的方法给已有的算书作注解,在注解过程中提出自己新的算法;或是另写新书,创新说,立新意。在这些流传下来的古算书中凝聚着历代数学家的劳动成果,它们是历代数学家共同留下来的宝贵遗产。

《算经十书》

《算经十书》是指汉、唐一千多年间的十部著名数学著作,它们曾经是隋唐时候国子监算学科(国家所设学校的数学科)的教科书。十部算书的名字是:《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五曹算经》、《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五经算术》、《缉古算经》、《缀术》。

这十部算书,以《周髀算经》为最早,不知道它的作者是谁,据考证,它成书的年代当不晚于西汉后期(公元前一世纪)。《周髀算经》不仅是数学著作,更确切地说,它是讲述当时的一派天文学学说——“盖天说”的天文著作。就其中的数学内容来说,书中记载了用勾股定理来进行的天文计算,还有比较复杂的分数计算。当然不能说这两项算法都是到公元前一世纪才为人们所掌握,它仅仅说明在现在已经知道的资料中,《周髀算经》是比较早的记载。

对古代数学的各个方面全面完整地进行叙述的是《九章算术》,它是十部算书中最重要的一部。它对以后中国古代数学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正像古希腊欧几里得(约前330—前275)《几何原本》对西方数学所产生的影响一样,是非常深刻的。在中国,它在一千几百年间被直接用作数学教育的教科书。它还影响到国外,朝鲜和日本也都曾拿它当作教科书。

《九章算术》,也不知道确实的作者是谁,只知道西汉早期的著名数学家张苍(前201—前152)、耿寿昌等人都曾经对它进行过增订删补。《汉书?艺文志》中没有《九章算术》的书名,但是有许商、杜忠二人所著的《算术》,因此有人推断其中或者也含有许、杜二人的工作。1984年,湖北江陵张家山西汉早期古墓出土《算数书》书简,67 推算成书当比《九章算术》早一个半世纪以上,内容和《九章算术》极相类似,有些算题和《九章算术》算题文句也基本相同,可见两书有某些继承关系。可以说《九章算术》是在长时期里经过多次修改逐渐形成的,虽然其中的某些算法可能早在西汉之前就已经有了。正如书名所反映的,全书共分九章,一共搜集了二百四十六个数学问题,连同每个问题的解法,分为九大类,每类算是一章。

从数学成就上看,首先应该提到的是:书中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数四则运算和比例算法。书中还记载有解决各种面积和体积问题的算法以及利用勾股定理进行测量的各种问题。《九章算术》中最重要的成就是在代数方面,书中记载了开平方和开立方的方法,并且在这基础上有了求解一般一元二次方程(首项系数不是负)的数值解法。还有整整一章是讲述联立一次方程解法的,这种解法实质上和现在中学里所讲的方法是一致的。这要比欧洲同类算法早出一千五百多年。在同一章中,还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记载了负数概念和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

《九章算术》不仅在中国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影响还远及国外。在欧洲中世纪,《九章算术》中的某些算法,例如分数和比例,就有可能先传入印度再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再如“盈不足” (也可以算是一种一次内插法),在阿拉伯和欧洲早期的数学著作中,就被称作“中国算法”。现在,作为一部世界科学名著,《九章算术》已经被译成许多种文字出版。

《算经十书》中的第三部是《海岛算经》,它是三国时期刘徽(约225—约295)所作。这部书中讲述的都是利用标杆进行两次、三次、最复杂的是四次测量来解决各种测量数学的问题。这些测量数学,正是中国古代非常先进的地图学的数学基础。此外,刘徽对《九章算术》所作的注释工作也是很有名的。一般地说,可以把这些注释看成是《九章算术》中若干算法的数学证明。刘徽注中的“割圆术”开创了中国古代圆周率计算方面的重要方法(参见本书第98页),他还首次把极限概念应用于解决数学问题。

《算经十书》的其余几部书也记载有一些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例如《孙子算经》中的“物不知数”问题(一次同余式解法,参见本书第106页),《张丘建算经》中的“百鸡问题”(不定方程问题)等等都比较著名。而《缉古算经》中的三次方程解法,特别是其中所讲述的用几何方法列三次方程的方法,也是很具特色的。

《缀术》是南北朝时期著名数学家祖冲之的著作。很可惜,这部书在唐宋之际公元十世纪前后失传了。宋人刊刻《算经十书》的时候就用当时找到的另一部算书《数术记遗》来充数。祖冲之的著名工作——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精确到第六位小数),记载在《隋书?律历志》中(参见本书第101页)。

《算经十书》中用过的数学名词,如分子、分母、开平方、开立方、正、负、方程等等,都一直沿用到今天,有的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

宋元算书

中国古代数学,经过从汉到唐一千多年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更加完备的体系。在这基础上,到了宋元时期(公元十世纪到十四世纪)又有了新的发展。宋元数学,从它的发展速度之快、数学著作出现之多和取得成就之高来看,都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数学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特别是公元十三世纪下半叶,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出现了秦九韶(1202—1261)、李冶(1192—1279)、杨辉、朱世杰四位著名的数学家。所谓宋元算书就指的是一直流传到现在的这四大家的数学著作,包括:

秦九韶著的《数书九章》(公元1247年);

李冶的《测圆海镜》(公元1248年)和《益古演段》(公元1259年);

杨辉的《详解九章算法》(公元1261年)、《日用算法》(公元1262年)、《杨辉算法》(公元1274—1275年);

朱世杰的《算学启蒙》(公元1299年)和《四元玉鉴》(公元1303年)。

《数书九章》主要讲述了两项重要成就:高次方程数值解法和一次同余式解法(分别参见本书第119页和第110页)。书中有的问题要求解十次方程,有的问题答案竟有一百八十条之多。《测圆海镜》和《益古演段》讲述了宋元数学的另一项成就:天元术(用代数方法列方程,参见本书第121页);也还讲述了直角三角形和内接圆所造成的各线段间的关系,这是中国古代数学中别具一格的几何学。杨辉的著作讲述了宋元数学的另一个重要侧面:实用数学和各种简捷算法。这是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而兴起的一个新的方向,并且为珠算盘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朱世杰的《算学启蒙》不愧是当时的一部启蒙教科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直到当时数学比较高深的内容。《四元玉鉴》记载了宋元数学的另两项成就:四元术(求解高次方程组问题,参见本书第123页)和高阶等差级数、高次招差法(参见本书第131页)。

宋元算书中的这些成就,和西方同类成果相比:高次方程数值解法比霍纳(1786—1837)方法早出五百多年,四元术要比贝佐(1730—1783)①早出四百多年,高次招差法比牛顿(1642—1727)等人早出近四百年。

宋元算书中所记载的辉煌成就再次证明:直到明代中叶之前,中国科学技术的许多方面,是处在遥遥领先地位的。

宋元以后,明清时期也有很多算书。例如明代就有著名的算书《算法统宗》。这是一部风行一时的讲珠算盘的书。入清之后,虽然也有不少算书,但是像《算经十书》、宋元算书所包含的那样重大的成就便不多见了。特别是在明末清初以后的许多算书中,有 不少是介绍西方数学的。这反映了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进入近代科学时期以后我国科学技术逐渐落后的情况,同时也反映了中国数学逐渐融合到世界数学发展总的潮流中去的一个过程。

中国数学发展的历史表明:中国数学曾经为世界数学的发展作出过卓越的贡献,只是在近代才逐渐落后了。我们深信,经过努力,中国数学一定能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3人 喜欢 喜欢
  • 苏仁

    2010-06-15 21:28:24 苏仁 (愚者移山)

      中国古代数学,和天文学以及其他许多科学技术一样,也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直到明代中叶以前,在数学的许多分支领域里,中国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中国古代的许多数学家曾经写下了不少著名的数学著作。许多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古算书而得以流传下来。这些中国古代数学名著是了解古代数学成就的丰富宝库。

      例如现在所知道的最早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它们都是公元纪元前后的作品,到现在已有两千年左右的历史了。能够使两千年前的数学书籍流传到现在,这本身就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开始,人们是用抄写的方法进行学习并且把数学知识传给下一代的。直到北宋,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开始出现印刷本的数学书籍,这恐怕是世界上印刷本数学著作的最早出现。现在收藏于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传世南宋本《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五种数学书籍,更是值得珍重的宝贵文物。

      从汉唐时期到宋元时期,历代都有著名算书出现:或是用中国传统的方法给已有的算书作注解,在注解过程中提出自己新的算法;或是另写新书,创新说,立新意。在这些流传下来的古算书中凝聚着历代数学家的劳动成果,它们是历代数学家共同留下来的宝贵遗产。

      《算经十书》是指汉、唐一千多年间的十部著名数学著作,它们曾经是隋唐时候国子监算学科(国家所设学校的数学科)的教科书。十部算书的名字是:《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五曹算经》、《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五经算术》、《缉古算经》、《缀术》。

      这十部算书,以《周髀算经》为最早,不知道它的作者是谁,据考证,它成书的年代当不晚于西汉后期(公元前一世纪)。《周髀算经》不仅是数学著作,更确切地说,它是讲述当时的一派天文学学说——“盖天说”的天文著作。就其中的数学内容来说,书中记载了用勾股定理来进行的天文计算,还有比较复杂的分数计算。当然不能说这两项算法都是到公元前一世纪才为人们所掌握,它仅仅说明在现在已经知道的资料中,《周髀算经》是比较早的记载。

      对古代数学的各个方面全面完整地进行叙述的是《九章算术》,它是十部算书中最重要的一部。它对以后中国古代数学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正像古希腊欧几里得(约前330—前275)《几何原本》对西方数学所产生的影响一样,是非常深刻的。在中国,它在一千几百年间被直接用作数学教育的教科书。它还影响到国外,朝鲜和日本也都曾拿它当作教科书。

      《九章算术》,也不知道确实的作者是谁,只知道西汉早期的著名数学家张苍(前201—前152)、耿寿昌等人都曾经对它进行过增订删补。《汉书·艺文志》中没有《九章算术》的书名,但是有许商、杜忠二人所著的《算术》,因此有人推断其中或者也含有许、杜二人的工作。1984年,湖北江陵张家山西汉早期古墓出土《算数书》书简,推算成书当比《九章算术》早一个半世纪以上,内容和《九章算术》极相类似,有些算题和《九章算术》算题文句也基本相同,可见两书有某些继承关系。可以说《九章算术》是在长时期里经过多次修改逐渐形成的,虽然其中的某些算法可能早在西汉之前就已经有了。正如书名所反映的,全书共分九章,一共搜集了二百四十六个数学问题,连同每个问题的解法,分为九大类,每类算是一章。

      从数学成就上看,首先应该提到的是:书中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数四则运算和比例算法。书中还记载有解决各种面积和体积问题的算法以及利用勾股定理进行测量的各种问题。《九章算术》中最重要的成就是在代数方面,书中记载了开平方和开立方的方法,并且在这基础上有了求解一般一元二次方程(首项系数不是负)的数值解法。还有整整一章是讲述联立一次方程解法的,这种解法实质上和现在中学里所讲的方法是一致的。这要比欧洲同类算法早出一千五百多年。在同一章中,还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记载了负数概念和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

      《九章算术》不仅在中国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影响还远及国外。在欧洲中世纪,《九章算术》中的某些算法,例如分数和比例,就有可能先传入印度再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再如“盈不足”(也可以算是一种一次内插法),在阿拉伯和欧洲早期的数学著作中,就被称作“中国算法”。现在,作为一部世界科学名著,《九章算术》已经被译成许多种文字出版。

      《算经十书》中的第三部是《海岛算经》,它是三国时期刘徽(约225—约295)所作。这部书中讲述的都是利用标杆进行两次、三次、最复杂的是四次测量来解决各种测量数学的问题。这些测量数学,正是中国古代非常先进的地图学的数学基础。此外,刘徽对《九章算术》所作的注释工作也是很有名的。一般地说,可以把这些注释看成是《九章算术》中若干算法的数学证明。刘徽注中的“割圆术”开创了中国古代圆周率计算方面的重要方法(参见本书第98页),他还首次把极限概念应用于解决数学问题。

      《算经十书》的其余几部书也记载有一些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例如《孙子算经》中的“物不知数”问题(一次同余式解法,参见本书第106页),《张丘建算经》中的“百鸡问题”(不定方程问题)等等都比较著名。而《缉古算经》中的三次方程解法,特别是其中所讲述的用几何方法列三次方程的方法,也是很具特色的。

      《缀术》是南北朝时期著名数学家祖冲之的著作。很可惜,这部书在唐宋之际公元十世纪前后失传了。宋人刊刻《算经十书》的时候就用当时找到的另一部算书《数术记遗》来充数。祖冲之的著名工作——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精确到第六位小数),记载在《隋书·律历志》中(参见本书第101页)。

      《算经十书》中用过的数学名词,如分子、分母、开平方、开立方、正、负、方程等等,都一直沿用到今天,有的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

      中国古代数学,经过从汉到唐一千多年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更加完备的体系。在这基础上,到了宋元时期(公元十世纪到十四世纪)又有了新的发展。宋元数学,从它的发展速度之快、数学著作出现之多和取得成就之高来看,都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数学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特别是公元十三世纪下半叶,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出现了秦九韶(1202—1261)、李冶(1192—1279)、杨辉、朱世杰四位著名的数学家。所谓宋元算书就指的是一直流传到现在的这四大家的数学著作,包括:

      秦九韶著的《数书九章》(公元1247年);

      李冶的《测圆海镜》(公元1248年)和《益古演段》(公元1259年);

      杨辉的《详解九章算法》(公元1261年)、《日用算法》(公元1262年)、《杨辉算法》(公元1274—1275年),

      朱世杰的《算学启蒙》(公元1299年)和《四元玉鉴》(公元1303年)。

      《数书九章》主要讲述了两项重要成就:高次方程数值解法和一次同余式解法(分别参见本书第119页和第110页)。书中有的问题要求解十次方程,有的问题答案竟有一百八十条之多。《测圆海镜》和《益古演段》讲述了宋元数学的另一项成就:天元术(用代数方法列方程,参见本书第121页);也还讲述了直角三角形和内接圆所造成的各线段间的关系,这是中国古代数学中别具一格的几何学。杨辉的著作讲述了宋元数学的另一个重要侧面:实用数学和各种简捷算法。这是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而兴起的一个新的方向,并且为珠算盘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朱世杰的《算学启蒙》不愧是当时的一部启蒙教科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直到当时数学比较高深的内容。《四元玉鉴》记载了宋元数学的另两项成就:四元术(求解高次方程组问题,参见本书第123页)和高阶等差级数、高次招差法(参见本书第131页)。

      宋元算书中的这些成就,和西方同类成果相比:高次方程数值解法比霍纳(1786—1837)方法早出五百多年,四元术要比贝佐(1730—1783)①早出四百多年,高次招差法比牛顿(1642—1727)等人早出近四百年。

      宋元算书中所记载的辉煌成就再次证明:直到明代中叶之前,中国科学技术的许多方面,是处在遥遥领先地位的。

      宋元以后,明清时期也有很多算书。例如明代就有著名的算书《算法统宗》。这是一部风行一时的讲珠算盘的书。入清之后,虽然也有不少算书,但是像《算经十书》、宋元算书所包含的那样重大的成就便不多见了。特别是在明末清初以后的许多算书中,有 不少是介绍西方数学的。这反映了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进入近代科学时期以后我国科学技术逐渐落后的情况,同时也反映了中国数学逐渐融合到世界数学发展总的潮流中去的一个过程。

      中国数学发展的历史表明:中国数学曾经为世界数学的发展作出过卓越的贡献,只是在近代才逐渐落后了。我们深信,经过努力,中国数学一定能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十进位值制、筹算和珠算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梅荣照

      我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主,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就。其中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筹算和珠算在数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和显示出来的优越性,在世界数学史上也是值得称道的。

      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曾经被马克思(1818—1883)称为“最妙的发明之一”①。

      从有文字记载开始,我国的记数法就遵循十进制。殷代的甲骨文和西周的钟鼎文都是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等字的合文来记十万以内的自然数的。例如二千六百五十六写作(甲骨文),六百五十九写作(钟鼎文)。这种记数法含有明显的位值制意义,实际上,只要把“千”、“百”、“十”和“又”的字样取消,便和位值制记数法基本一样了。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制转变到封建制的时期,生产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提出了大量比较复杂的数字计算问题。为了适应这种需要,劳动人民创造了一种十分重要的计算方法——筹算。我们认为筹算是完成千春秋战国时期,理由是:第一,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商业和天文历法方面有了飞跃的发展,在这些领域中,出现了大量比以前复杂得多的计算问题。由于井田制的废除,各种形状的私田相继出现,并相应实行按亩收税的制度,这就需要计算复杂形状的土地面积和产量:商业贸易的增加和货币的广泛使用,提出了大量比例换算的问题,适应当时农业需要的厉法,要计算多位数的乘法和除法。为了解决这些复杂的计算问题,才创造出计算工具算筹和计算方法筹算。第二,现有的文献和文物也证明筹算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例如“算”和“筹”二字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如《仪礼》、《孙子》、《老子》、《法经》、《管子》、《荀子》等)中,甲骨文和钟鼎文中到现在仍没有见到这两个字。一二三以外的筹算数字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货币(刀、布)上。《老子》提到:“善计者不用筹策”,可见这时筹算已经比较普遍了。因此我们说筹算是完成干春秋战国时期。这并不否认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前就有简单的算筹记数和简单的四则运算。

      关于算筹形状和大小,最早见于《汉书·律历志》。根据记载,算筹是直径一分(合○·二三厘米)、长六寸(合一三·八六厘米)的圆形竹棍,以二百七十一根为一“握”。南北朝时期公元六世纪《数术记遗》和《隋书·律历志》记载的算筹,长度缩短,并且把圆的改成方的或扁的。这种改变是容易理解的:长度缩短是为了缩小布算所占的面积,以适应更加复杂的计算;圆的改戌方的或扁的是为了避免圆形算筹容易滚动而造成错误。根据文献的记载,算筹除竹筹外,还有木筹、铁筹、玉筹和牙筹,还有盛装算筹的算袋和算子筒。唐代曾经规定,文武官员必须携带算袋。1971年八月中旬,在陕西宝鸡市千阳县第一次发现西汉宣帝时期(公元前73年到前49年)的骨制算筹三十多根,大小长短和《汉书·律历志》的记载基本相同。1975年上半年在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又发现西汉文帝时期(公元前179年到前157年)的竹制算筹一束,长度比千阳县发现的算筹稍大一点。1980年九月,在石家庄市又发现东

      汉初期(公元一世纪)的骨制算筹约三十根,长度和形状同《隋书·律历志》的记载相近,这说明算筹长度和形状的改变早在东汉初期:已经开始。算筹的出土,为研究我国数学发展史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

      筹算是以算筹作工具,摆成纵式的()和横式的()两种数字,按照纵横相间(“一纵十横,百立千僵”)的原则表示任何自然数(如六千七百零八表示为,遇到零的时候用空位表示),从而进行加、减、乘、除、开方以及其他的代数计算。

      筹算一出现,就严格遵循十进位值制记数法。九以上的数就进一位,同一个数字放在百位就是几百,放在万位就是几万。  

      算筹记数示意图。图上表示的数是一千九百七十一。

      这种记数法,除所用的数字和现今通用的印度一阿拉伯数字形式不同外,和现在的记数法实质是一样伪。筹算是把算筹一面摆成数字,一面进行计算,它的运算程序和现今珠算的运算程序基本相似。记述筹算记数法和运算法则的著作有《孙子算经》(公元四世纪)、《夏侯阳算经》(公元五世纪)和《数术记遗》(公元六世纪)。负数出现后,算筹分成红黑两种,红筹表示正数,黑筹表示负数。算筹还可以表示各种代数式,进行各种代数运算,方法和现今的分离系数法相似。我国古代在数字计算和代数学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和筹算有密切的关系。例如祖冲之的圆周率准确到小数第六位,需要计算正一万二千二百八十八边形的边长,把一个九位数进行二十二次开平方(加、减、乘、除步骤除外),如果没有十进位值制的计算方法,那就会困难得多了。

      古巴比仑的记数法虽然有位值制的意义,但是它是六十进的,计算比较繁琐。古埃及的数字从一到十只有两个数字符号,从一百到一千万有四个数字符号,而且是象形的,例如用一个鸟表示十万。文化比较发达的古希腊,由于看重几何,轻视计算,记数方法十分落后,用全部希腊字母表示一到一万的数字,字母不够的时候就在字母旁边增加符号“‘”,如。α表示一千,β表示二千等。现在世界通用的印度一阿拉伯数字和记数法是印度古代人民创造的,但是印度在公元三世纪以前使用的记数法是希腊式和罗马式两种,都不是位值制,真正使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出现在公元六世纪末。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和筹算,在世界数学史上应该占有重要的地位。

      筹算在我国古代用了大约两千年,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至人民生活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它的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首先,在室外拿着一大把算筹进行计算就很不方便;其次,计算数字的位数越多,所需要的面积越大,受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此外,当计算速度加快的时候,很容易由于算筹摆弄不正而造成错误。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筹算需要改革,这是势在必行的。这个改革从中唐以后的商业实用算术开始,经宋元出现大量的计算歌诀,到元末明初珠算的普遍应用,历时七百多年。《新唐书》和《宋史·艺文志》记载了这个时期出现的大量著作。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对民间数学十分轻视,以致这些著作的绝大部分已经失传。从遗留下来的著作中可以看出,筹算的改革是从筹算的简化开始而不是从工具改革开始的,这个改革最后导致珠算的出现。

      珠算是由筹算演变而来的,这是十分清楚的。筹算数字中,上面一根筹当五,下面一根筹当一,珠算盘中的上一珠也是当五,下一珠也是当一;由于筹算在乘、除法中出现某位数字等于十或多于十的情形(例如26532÷8,第一步就是“八二下加四”,就变成),所以珠算盘采用上二珠下五珠的形式。其次,我们可以证明,从杨辉、朱世杰开始到元末丁巨、何平子、贾亨止起除“起一”法外的全部现今通用的珠算歌诀,是为筹算而设的。 杨辉的《乘除通变本末》(公元1274年)和朱世杰的《算学启蒙》(公元1299年)已经有相当完备的歌诀,但是杨辉在《乘除通变本末》中说:“下算不出‘横’‘直’”,其中“横”“直”显然是指算筹的纵横排列,朱世杰在《算学启蒙》中提到“知算纵横数目真”,也是这个意思。《丁巨算法》(公元1355年)、何平子的《详明算法》(公元1373年)、贾亨的《算法全能》(约公元1373年)也有相当完备的归除歌诀,但是都没有提到珠算,而《详明算法》还有许多筹算算草。歌诀出现后,筹算原来存在的缺点就更突出了,歌诀的快捷和摆弄算筹的迟缓存在矛盾。为了得心应手,劳动人民便创造出更加先进的计算工具——珠算盘。

      现存文献中最早提到珠算盘的是明初的《对相四言》。明代中期公元十五世纪中叶《鲁班木经》中有制造珠算盘的规格:“算盘式:一尺二寸长,四寸二分大。框六分厚,九分大,……线上二子,一一寸一分;线下五子,三寸一分。长短大小,看子而做。”把上二子和下五子隔开的不是木制的横梁,而是一条线。比较详细地说明珠算用法的现存著作有徐心鲁的《盘珠算法》(公元1573年)、柯尚_迁的《数学通轨》(公元1578年)、朱载堉(1536—1611)的《算学新说》(公元1584年)、程大位的《直指算法统宗》(公元1592年)等,以程大位的著作流传最广。

      值得指出的是,在元代中叶和元末的文学、戏剧作品中有提到珠算的。例如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刘因在他的《静修先生文集》中有一首关于算盘的五言绝诗;陶宗仪在他的《辍耕录》中把婢仆贬作算盘珠,要拨才动;《元曲选》“庞居上误放来生债”提到“去那算盘里拨了我的岁数”,等等。文学、戏剧中用算盘珠作比喻,说明珠算盘已经比较流行,也说明它是比较时新的东西。因此可以认为,珠算出现在元代中叶,元末明初已经普遍应用了。

      有的外国学者认为我国的珠算出现在汉代,他们的根据是汉徐岳著、北周甄蛮注的《数术记遗》已经明确提到珠算。我国数学家、数学史家钱宝琮(1892—1974)曾经考证过,《数术记遗》是甄鸾依托伪造而自己注释的书。在北周时,乘、除运算都在上、中、下三层进行,又没有简化乘、除法的歌诀,因此甄鸾注释的珠算,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记数工具或者只能作加减法的简单算盘,和后来出现的珠算是完全不同的。

      珠算还传到朝鲜、日本等国,对这些国家的计算技术的发展曾经起过一定的作用。日本人在十七世纪中叶,在中国算盘的基础上,改成梁上一珠、珠作棱形的日本算盘。

     

    出入相补原理

      数学研究所 吴文俊  

      我国古代几何学不仅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重大的成就,而且有一个具有我国自己的独特风格的体系,和西方的欧几里得体系不同。这一几何体系的全貌还有待于发掘清理,本文仅就出入相补原理这一局部方面,就所知提出几点,主要根据是流传至今的以下各经典著作:

      《周髀算经》(简称《周髀》),

      《九章算术》(简称《九章》),

      刘徽《九章算术注》(简称《刘注》),

      《海岛算经》(简称《海岛》),

      赵爽《日高图说》和《勾股圆方图说》(简称《日高说》和《勾股说》)。

      田亩丈量和天文观测是我国几何学的主要起源,这和外国没有什么不同,二者导出面积问题和勾股测量问题。稍后的计算容器容积、土建工程又导出体积问题。

      我国古代几何学的特色之一是,依据这些方面的经验成果,总结提高成一个简单明白、看起来似乎极不足道的一般原理——出入相补原理,并且把它应用到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不同问题上去。

      以下将列举这些不同的应用。  

    简单应用和比例理论

      所谓出入相补原理,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指这样的明显事实:一个平面图形从一处移置他处,面积不变。又若把图形分割成若干块,那么各部分面积的和等于原来图形的面积,因而图形移置前后诸面积间的和、差有简单的相等关系。立体的情形也是这样。

      应用这一原理,容易得出三角形面积等于高底相乘积的一半这一通常的公式,由此以定任意多角形的面积。作为另一简单实例,可以观察左图,如果看作把△ACD移置△ACB处,又把Ⅰ、Ⅱ各移到Ⅰ'、Ⅱ',那么依出入相补原理有:

      Ⅲ=Ⅲ',□PC=□RC,……(指面积相等)

      由此得

      PO×OS=RO×OQ,PO×QC=RB×BC,……

      而

      PO=AR,OS=QC,PQ=AB,RB=OQ,……

      因而

      AR:OQ=RO:QC,AB:OQ=BC:QC,……

      就是相似勾股形ARO和OQC、ABC和OQC的相应勾股成比例。并且可以导出其他相应部分的比例关系。

      以上这些极简单的结果虽然没有在《九章》中明白说出,但是曾经多处用这些关系来解决各种具体问题,参看《刘注》。  

    测望术和重差理论

      在《周髀》中,就有用两表测日影以求日高的方法,计算的公式是:

     

      见右图,其中A是日,BI是地平面,ED、GF是先后两表,DH和FI是日影。《海岛》改测日高为测侮岛的高,同图AB是海岛,H、I是人目望岛顶和两表上端相参合的地方,于是日高公式成为:

     

      刘徽证明和所用的图都已经失传,但是据现存《日高说》和残图以及其他佐证,原证当大致如下:

      由出入相补原理,得

      □JG=□GB, (1)

      □KE=□EB, (2)

      相减得

      □JG-□KE=□GD,

      所以

      (FI-DH)×AC=ED×DF,

      即 表目距的差×(岛高-表高)=表高×表距。

      这就得到上述公式。

      按《海岛》共九题都属测望之类,所得公式分母上都有两测的差,“重差”这一名称可能由此而来。其余八题公式都可依出入相补原理用和上面类似的方法证明,现在从略。

      元朱世杰《四元玉鉴》中有和《海岛》完全类似的几个题,朱世杰对这些题的解法应该有古代相传下来的一定来历。依据朱对海岛一题的解法,我们认为原证比上面所示的可能稍复杂一些。如下页的图,现在重作证明如下:

      由出入相补原理,除(1)、(2)外又有

      □PG=□GD, (3)

      由(1)、(2)、(3)得

      □IN=□EB=□KE

      所以 MI=DH, (4)

      FM=FI-MI=FI-DH=表目距的差。

      由(3)式就得到海岛公式。

      如果依照欧几里得几何体系的习惯证法,那就自然应该添一平行线GM'‖AH,如下图,再利用相似三角形和比例理论作证。清代李璜以及近代中外数学史家大都依这一方法补作海岛公式的证明,这当然不是刘徽的原意,也和我国古代几何的传统相违背。注意作平行线的时候应有FM'=DH,和前面(4)式相比,M和M'的位置完全不同。

      明末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来我国,他的主要学术工作之一是介绍欧几里得几何体系。他曾口授《测量法义》一书,其中载有和海岛题完全类似的一题。在他所作的证明中,需要在FI上取一点M使(4)式成立,再用比例理论作证,见本页上图。按常理来说,利玛窦应该作平行线而取M'使FM'=DH,但是他一反欧几里得惯例而和我国古代传统不谋而合,颇使人迷惑不解。现在提出这一问题,希望大家共同探讨。 

    勾股定理

      在《周髀》和《九章》中,都已经明确给出了勾股定理的一般形式:勾2+股2=弦2。虽然原证不传,但是据《勾股说》以及《刘注》,都依出入相补原理证明,并且有遗留到现在可以用来作证的赵爽残图,这几方面互相参照,原证应该大致如下:

      如右图所示,勾股形是ABC,BCED是勾方,EFGH是股方,把二者的和DBCFGH中的△IBD移到△ABC,△GIH移到△GAF,就得到ABIG=弦2,由此就得到勾股定理。

      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中勾股定理的证明如下图所示,其中要先证有关三角形全等形以及三角形面积的一些定理,为此要作不少准备工作,因而在《几何原本》中直到卷一之未出现这一定理,而在整个《几何原本》中几乎没有用到。而在我国,勾股定理在《九章》中已经有多种多样的应用,成为两千来年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参阅以下各节和文未附表。

      在东西方的古代几何体系中,勾股定理所占的地位是颇不相同的。  

    勾、股、弦和它们的和差互求

      勾、股、弦和它们之间的和差共九个数,只须知道其中的二个犹可以求得其他几个。

      除勾、股、弦互求就是开平方之外,《九章》勾股章中有不少这方面的问题:

      第一,知股弦差、勾,求股、弦(五题);

      第二,知勾股差、弦,求勾、股(一题);

      第三,知股弦差、勾弦差,求勾、股、弦(一题);

      第四,知股弦和、勾,求股、弦(一题)。

      各题都列出了一般公式,《勾股说》的许多命题也属这一类,《刘注》还给出了证明,公式的来历和证明的方法都依据出入相补原理,有的也用比例原理作别证。

      试以勾股章第十三折竹题为例。题设竹高已知,竹在某处折断,竹梢着地,着地处和竹根距离也已知,求折断处的高度。见右图。如果以竹梢着地处和竹根的距离作为勾,就是从股弦和、勾求股的问题,《九章》原文给出的公式是:

      股弦差=勾2/股弦和,

      弦,股=(股弦和士股弦差)。

      《刘注》又给出了另一公式:

      股=。

      为了证明前一公式,可以考虑左图,其中正方形ABCD和AEFG的边各是勾股形的弦和股。依勾股定理曲尺形EBCDGF的面积应该等于勾2。现在把□FD如图移到□CH,那么依出入相补原理,□BH的面积是勾2,而它的边长各是股弦和、股弦差,就得到上面的前一公式。

      另一公式的刘徽证明也相类似。试考察右图,其中右下角曲尺部分的面积依勾股定理等于勾2,所以粗黑线围成部分的面积等于股弦和2-勾2。把长方形Ⅰ移到Ⅱ,依出入相补原理,这一面积是斜线部分面积的两倍,就是2×股×股弦和,由此就得到另一公式。  

    秦九韶公式

      秦九韶《数书九章》中有一题是已知不等边三角形田地三边的长(称大斜、中斜、小斜,以下简记为大、中、小),求田地面积。秦九韶的解法相当于下面的一般公式:

      面积2=

      秦的公式来历不明,证明也失传了。

      现在补作一证如下:

      作大斜上的高分大斜成两部分,作为勾股形的股和弦,见左图。由于《九章》已经给出三角形面积等于×高×大,所以问题归结为怎样求高,或怎样求股。

      由于

      股弦和=大,

      勾2=弦2-股2=中2-小2,

      所以问题归结为怎样从股弦和、勾求股。

      依上节的刘徽公式,得

      股=

      高2=小2-股2=小2-

      由此就得到秦的公式。

      按秦公式的形式十分古怪,当是依某种思路自然引导到这一形式的。

      上面的证法颇为自然,也符合我国古代几何的传统特色,说它是原证,也是不无可能的。

      在西方有所谓海伦公式(a、b、c是三角形三边的长):

      三角形面积=

      这一公式形式十分漂亮。正因为这样,如果已知海伦公式而再来推出秦的公式,将是不可思议的。相反,从秦的公式化简成海伦的公式,却是比较自然的发展。

      据此我们至少可以断言,秦的公式是独立于海伦公式而得来的。

      关于海伦的生平,从公元前二世纪到公元后十世纪以后,数学史家聚讼纷纭。至于海伦留传到现在的著作,也已经人指出,历代都经过重新编纂,有所增改,已经不是本来面目。这是熟悉希腊数学史的应予澄清的事,这里就不考虑了。  

    开平、立方

      从勾、股求弦,先把勾、股平方后相加,再开平方就得弦。因而勾股定理的应用自然导致开平方的问题。

      事实上,《周脾》中已经给出了若干具体数目的平方根,而在《九章》中,更详细说明了开平方的具体方法步骤。这一方法的根据是几何的,就是出入相补原理。

      试以求55225的平方根为例。这相当于已知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55225,求边AB的长,见下图。按我国记数用十进位位值制。因AB显然是一个百位数,所以求AB的方法就是依次求出百位数字、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先估计(《九章》中用“议”字)百位数字是2,因而在AB上截取AE=200,并且作正方形AEFG,它的边EF的两倍称为“定法”。把AEFG从ABCD中除去,所余曲尺形EBCDGF的面积是55225-2002=15225。其次估计十位数字是3,在EB上截取EH=30,并且补成正方形AHIJ。从AEFG所增加的曲尺形EHIJGF可以分解成三部分:□FH,□FJ,□FI,面积依次是30×EF,30×FG,302,其中EF=FG=200,所以从ABCD中除去AHIJ,所余曲尺形HBCDJI的面积是

      15225-(2×30×200+302)=2325。

      现在再估计个位数字是5,在HB上截取HK=5,并补作正方形AKLM,从ABCD中除去AKLM后所余曲尺形面积和前同法应该是

      2325-(2×5×230+52)=0。

      由此知K和B重合而55225的平方根恰好是235。

      求立方根的方法步骤和这相似,但是要把一立方体逐步进行分解,比平方根求法稍复杂,所依据的仍是出入相补原理,这在《九章》中也有详细叙述。

      我国开平立方法来源很古,它的几何本质十分清晰,而且方法上可以看出我国独有而世界古代其他民族所无的位值制记数法的高度优越性。不仅这样,至迟到十一世纪中叶,我国就已经把开平立方法推广到开任何高次幂,就是所谓“增乘开方法”,并且出现了有关的二项式定理系数表,就是所谓“开方作法本源图”。从这一方法的几何渊源看来,如果说当时我国数学家已经有高维方体和高维几何的稚影,似乎不是全无根据的。  

    解二次方程

      在开平方的过程中,曾经出现像第84页下图中黑线部分那样的图形,其中2×EF称定法。开平方在求得AE以后,其次几步在于从曲尺形EBCDGF的已知面积求得EB。现在把口DF移到□CH,那么依出入相补原理,□BH面积已知,此外□BH的两边EH和EB的差就是定法2×EF,也有已知数值。因而求EB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下面的问题:

      (A)已知一长方形(口BH)的面积、长阔差,求长阔。

      反过来,这一问题的解法,可依开平方中第二步以下的方法求得,称为“开带从乎方”。这在《九章》以来是用下面的语句来表达的:

      (B)“以‘长方形面积’为实,‘长阔差’为从法,开方除之,得“阔’”。

      以上“从法”一名,当来自开平方过程中的“定法”,“开方”一词也说明了它的来历。

      下面的例取自《九章》,见右图。图中ABCD是一方城,出北门北行若干步到G有木,出南门南行若干步到F再西行若干步到H;恰可望见木G,问题是求方城每边的长。据《刘注》的方法是依出入相补原理得

      □EJ=2□EG=2□KG=2×北步×西步。

      □EJ的长阔差是“南步+北步”,所以解法是以“2×北步×西步”为实,以“南步+北步”为从法,开平方除之,得EI,也就是方城边长。

      不仅应用开平方法可得问题(A)的数值解,而且应用出入相补原理,还可以求得解答的精确表达式。如果以长方形的阔作为,勾,长作为股,那么问题(A)相当于:

      (C)已知勾股积、勾股差、求勾、股。

      为此考赵爽残图如附图。图中大小两正方形的边长各是勾股和、勾股差,所以得

      勾股和2=4×勾股积+勾股差2。

      由此得勾股和,因而得勾和股。同样也可从勾股和、勾股积求得勾和股,这一方法可以参阅《勾股说》的未一命题。

      宋元时期明确引人了未知数的概念。如果以X(当时称为天元一)表长方形阔,那么问题(A)相当于解一个二次方程

      x2+ax=b,

      其中a相当于从法,b相当于实。所以在古代实质上已经给出了这一形式二次方程(a,b都是正数)的近似解和精确解,前者在宋元时期发展为求任意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后者虽文献散佚不可查考,但是据唐初王孝通的著作以及史书关于祖冲之的引述看来,不能排除我国曾经对三次方程用几何方法求得精确表达式的可能性。①

      在其他各国,公元九世纪的时候,阿拉伯数学家花刺子模(约780—约850)的代数学名著中列举了各种类型二次方程的精确解法,它的方法是几何的,它的精神实质和出入相补原理颇相类似。公元十六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关于三次方程的解法,也完全是几何的。  

  • 苏仁

    2010-06-15 21:32:33 苏仁 (愚者移山)

    《五曹算经》:《五曹算经》是一部为地方行政人员所写的应用算术书(作者不可详,有的认为其作者是甄鸾),全书分为田曹、兵曹、仓曹、金曹等五个项目,所以称为“五曹”算经。所讲问题的解法都 浅显易懂,数字计算都尽可能地避免分数。

    《孙子算经》:《孙子算经》成书年代不详,据考最晚不迟于公元3世纪,中国古代数术著作,《算经十书》之一。
      全书共分三卷:上卷详细的讨论了度量衡的单位和筹算的制度和方法;中卷主要是关于分数的应用题,包括面积、体积、等比数列等计算题,大致都在《九章》中论述的范围之内;下卷对后世的影响最为深远,如下卷第31题即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后传至日本,被改为“鹤龟算”(据藤原松三郎之《日本数学史概要》),下卷第28题即为后来的“大衍求一术”的起源,被看作是中国数学史上最有创造性地成就之一。《孙子算经》有新加坡大学数学教授兰丽蓉的英译本。

    《夏侯阳算经》:《夏侯阳算经》算经十书之一。原书已失传无考。北宋元丰九年(1084年)所刻《夏侯阳算经》是唐中叶的一部算书。引用当时流传的乘除捷法,解答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问题,保存了很多数学史料。

    《张丘建算经》:《张丘建算经》现传本有92问,比较突出的成就有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计算,各种等差数列问题的解决、某些不定方程问题求解等。「百鸡问题」是《张邱建算经》中的一个著名数学问题,它给出了由三个末知量的两个方程组成的不定方程组的解。百鸡问题是:「今有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凡百钱买鸡百只,问鸡翁母雏各几何。」依题意即解
      自张邱建以後,中国数学家对百鸡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百鸡问题也几乎成了不定方程的代名词,从宋代到清代围绕百鸡问题的数学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就。

    《五经算术》:《五经算术》为《算经十书》之一。相传为北周甄鸾所作。因经文中多处出现“按”和“甄鸾按”的字眼,亦有数学史家认为甄鸾并非作者。
      《五经算术》全书共两卷,搜集了《周易》、《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论语》、《左传》等典籍中所涉及的数学问题,并进行解释或解答。

    《缉古算经》:王孝通撰《缉古算经》,【王孝通撰《缉古算经》】唐武德八年(625)五月,王孝通撰《缉古算经》在长安成书,这是中国现存最早解三次方程的著作。
      唐代立于学官的十部算经中,王孝通《缉古算经》是唯一的一部由唐代学者撰写的。王孝通主要活动于六世纪末和七世纪初。他出身于平民,少年时期便开始潜心钻研数学,隋朝时以历算入仕,入唐后被留用,唐朝初年做过算学博士(亦称算历博士),后升任通直郎、太史丞。毕生从事数学和天文工作。唐武德六年(623),因行用的傅仁均《戊寅元历》推算日月食与实际天象不合,与吏部郎中祖孝孙受命研究傅仁均历存在的问题,武德九年(626)又与大理卿崔善为奉诏校勘傅仁均历,驳正术错三十余处,并付太史施行。王孝通所著《缉古算术》,被用作国子监算学馆数学教材,奉为数学经典,故后人称为《缉古算经》。全书一卷(新、旧《唐书》称四卷,但由于一卷的题数与王孝通自述相符,因此可能在卷次分法上有所不同)共二十题。第一题为推求月球赤纬度数,属于天文历法方面的计算问题,第二题至十四题是修造观象台、修筑堤坝、开挖沟渠,以及建造仓廪和地窖等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的施工计算问题,第十五至二十题是勾股问题。这些问题反映了当时开凿运河、修筑长城和大规模城市建设等土木和水利工程施工计算的实际需要。
      王孝通在《上缉古算经表》中说:"伏寻《九章》商功篇有平地役功受袤之术。至于上宽下狭,前高后卑,正经之内阙而不论。致使今代之人不达深理,就平正之间同欹邪之用。斯乃圆孔方枘,如何可安。臣昼思夜想,临书浩叹,恐一旦瞑目,将来莫睹。遂于平地之余,续狭邪之法,凡二十术,名曰《缉古》这段话清楚地说明了他写作本书的目的和研究成果。《缉古算经》涉及到立体体积计算、勾股计算、建立和求解三次方程x3+ax2+bx=A(a、b和A,非负),建立和求解双二次方程x4+ax2=A(a、A,为正,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四次方程)等数学内容。这类问题与解法大多相当复杂,就当时数学水平而言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在国子监算学馆要学习三年,学习年限仅次于祖氏父子的《缀术》。例如该书第三题,假如从甲、乙、丙、丁四县征派民工修筑河堤,这段河堤的横截面是等腰梯形,已知两端上下底之差,两端高度差,一端上底与高度差,一端高度与堤长之差,且已知各县出工人数,每人每日平均取土量、隔山渡水取土距离、负重运输效率和筑堤土方量,以及完工时间等,求每人每日可完成的土方量,整段河堤的土方量(即河堤体积)和这段河堤的长度、两端高度、两端上下底宽度,以及各县完成的堤段长度等。前两个问题是比较简单的算术问题,后两个问题则要经过较复杂的推导和几何变换归结为建立和求解形如x3+ax2+bx=A的三次方程。在《缉古算经》第十五题至二十题等属于勾股算术的问题中,王孝通还创造性地把勾股问题引向三次方程,并与代数方法结合起来,扩大了勾股算术的范围,发展了勾股问题的解题方法。在中国数学史上,《缉古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介绍开带从立方法的算书,它集中体现了中国数学家早在公元七世纪在建立和求解三次方程等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在西方,虽然很早就已知道三次方程,但最初解三次方程是利用圆锥曲线的图解法,一直到十三世纪意大利数学家菲波那契才有了三次方程的数值解法,这比王孝通晚了六百多年。王孝通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十分得意。他在《上缉古算经表》中批评时人称之精妙的《缀术》曾不觉方邑进行之术全错不通,刍甍方亭之问于理未尽",由于《缀术》已经失传,王孝通的说法是否正确,已无从查考,但想来恐有失偏颇。他还宣称,"请访能算之人考论得失,如有排其一字,臣欲谢以千金",这又未免有些过于自信。以后,宋元数学家创立了天元术、四元术和高次方程数值解法等,取得了更加辉煌的成就。

    《缀术》:《缀术》是中国南北朝时的一部算经,汇集了祖冲之和祖暅父子的数学研究成果。这本书被认为内容深奥,以至“学官莫能究其深奥,故废而不理”(《隋书》)。《缀术》在唐代被收入《算经十书》,成为唐代国子监算学课本,当时学习《缀术》需要四年的时间,可见《缀术》的艰深。《缀术》曾经传至朝鲜、日本,但到北宋时这部书就已轶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