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湖吃客 陶文瑜

 苏迷 2012-09-02
木渎举办美食节,邀请了六位评委,三位中有烹饪特级大师刘学家,他们是职业队,相当于武林中的少林武当东邪西毒,另外三位是叶正亭、车前子和我,我们比较好吃喝,也有一些心得,却没有职业素养,基本是江湖吃客,混到烹饪圈子里,江南七怪都轮不上吧。我问叶先生车先生,他们先前有没有担任过类似评委,两个人都说没有,我也是第一次,这是我们的处女评。

  当地饭店的厨师,将自己的拿手菜推荐出来,最后评选出十道品种。我看坐在我身边的刘学家,好多菜只碰一下筷子,有一道蒸饺端上来,他伸手将饺子皮撕一下,就明白就里了。老前辈真正做到了口中无饺心里有饺了,反过来说,在我们平常人看来,好端端的一个饺子啊,所谓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饺子就怕落在这样的评委手里。

  我曾经和吴涌根刘学家一道吃过一次台湾点心,那些汤包烧卖实在不合我的口味,就直接表达了这样的想法。但吴涌根说,汤包上起码是二十个以上的皱褶,功夫到位的,又说烧卖也好,腰是直起来的,这应该就是所谓的内行看门道了。

  相比较我的评判要直截了当得多,一是形状二是口感吧,要是抓主要矛盾,说到底我就看吃到嘴里的滋味。有一家饭店参评的是三件子,我觉得做得很地道,就给了高分,但刘老说,这道菜不能给太高分,因为技术含量不高,说白了苏州的家庭主妇,烧起三件子,都能做出个八九不离十的样子。

  三件子指的是鸡、鸭和蹄膀砂锅,往年冬至夜,我都要请老苏州茶酒楼的毕师傅烧一道三件子带回家,现在老苏州换东家了,毕师傅也去了石家饭店,所以今年的冬至,基本上是一个没有三件子的夜晚。

  江湖吃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吃喝起来有点没心没肺,有一道一口酥的点心,是生得很小巧的油酥和咸蛋黄馅,吃上去有点像月饼,但和月饼又有区别,很对我胃口,就一下子吃了三个。这是一个很失身份的行为,我想当时的厨师和在场的木渎群众心里肯定在说,这哪是美食评委,分明是馋涝坯嘛。但吃得对胃口的时候,我才不管这一套呢,因为我们是快意恩仇的江湖吃客啊。

  这一次声势浩大的吃喝行动,叫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两道菜,一道是石家饭店的酱方,这道菜几乎和木渎一样著名了,我也吃过好几十回了,在品了几十道菜之后看见,依然能有食欲,真是魅力无穷。另一道是老鸭螺丝,红烧的,汤汁不多,滋味很鲜活。天底下就这么些个吃的,搭配其实是很有趣的学问,有了创意还要大家接受,和写文章差不多吧,所以我心里一直把厨师看作同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