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择要

 淄水渔夫 2012-09-03

1.消渴的内容

《素问·奇病论》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2.、病机十九条内容

五脏病机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瘈,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上下病机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六淫病机

诸热瞀瘈,皆属于火;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3.、胸痹的内容

 胸痹之名首见于《内经》,《灵枢·本脏篇》云:“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

《素问·标本病传论》:“心病,先心痛”

《素问·藏气法时论》:“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背内痛”

《灵枢·厥病》:厥心痛者,五脏相干于心,其临床表现因脏腑的不同而有肺心痛、肾心痛、肝心痛、脾心痛、胃心痛之异,“真心痛者,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素问·痹论》:“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

4.、治痿独取阳明,何也?

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揔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5.、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出自《素问·通评虚实论》,为辨识人体正气强弱、病邪盛衰的纲领,精气,指人体正气。根据人体正气的强弱与致病邪气的盛衰,可以判断疾病性质属虚属实。若邪气亢盛,而正气未亏,正邪激烈对抗,可出现诸如壮热、无汗、烦躁、狂乱、腹痛拒按、便秘尿赤、痰多气粗、脉大滑实等一系列病邪壅盛的实证。如正气劫夺过多,可出现诸如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心悸气短、自汗、盗汗、头晕眼花、脉细弱无力等一系列正气耗散的虚证。掌握了疾病的虚实,就可按“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给予正确的治疗。

6.、正治与反治

正治法又称逆治法。指逆疾病征象而治的方法,所用药物的药性与病性相反。适用于病邪轻浅,表里症候一致,病情单纯无假象的疾病,所谓“微者逆之。”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

反治法又称从治法。指顺从疾病假象而治,所用药物的药性与疾病假象相一致。适用于病邪较重,病情复杂并出现假象的疾病,所谓“甚者从之”。如热因热用,寒因寒用、通因通用等均属反治法。

7.、水饮在体内的转输过程

《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长也。"

水谷的传变过程

《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中焦亦并胃中,出中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8.、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药食气味纯阳者为壮火,温和者为少火。气指正气,之作“使、令”解。后世将其引申为生理之火和病理之火。前一个食指消蚀,后食同饲。意思为药食气味纯阳者可以消耗人体元气,药食气味温和者可以充养人体元气。

9.、关于阳气的知识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上,而卫外者也。

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而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驰长,緛短为拘,驰长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阳气者烦劳则张;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10、诊脉标准

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  

11、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意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12. 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瞀闷,此谓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

13. 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14.藏象: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

15.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食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16.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腑。

17. 女子与丈夫两者功能排列比较: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二八而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18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gui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19. 治则治法: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等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清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源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20冬伤于寒,春必湿病;春伤于风,复生飧泄;夏伤于身,秋必疾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20: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

21. 是故持脉有道,虚静为保。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故日:知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此六者持脉之大法。 

22. 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五脉应象: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谓五藏之脉。

23.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 

24. 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胶下满。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阳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帝日:六府之咳奈何?安所受病?:五藏之久咳,乃移于六府。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肝咳不已,则明受之,胆降之状,咳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矢。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肾咳不已,则膀肽受之,膀跳咳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陵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帝曰:治之奈何?歧怕日。治藏者治其前,治府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帝曰:善

25. 有痛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对日:名为鼓胀。

26.五脏者藏精而不写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