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训练一百问

 风月尘缘 2012-09-03
 

心理训练一百问

 

 

一,如今媒体上谈到心理服务,主要是提心理咨询,极少有人提心理训练。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答:两者有以下主要区别。1、心理咨询最初是由一群精神科医生创立的,知识基础来源于医学,操作模式来源于医疗模式。心理训练的知识基础来源于心理学,操作模式接近于体育。
2、由于这两个不同的理论出发点,前者只着眼于将“低常”的人提升到“正常”的水平,后者着眼于提高普通人的心理机能,使其变得更强大,更具有竞争力。打个比方,前者是想让“负五”分的人提高到“零”,提高到社会平均水平。后者是想让人们从“零”出发提升到正五,正十,正一百……。
举个例子,杨利伟等宇航员都接受过心理训练,其效果并非是治疗他们的什么“心理疾病“,而是让他们的心理素质比普通人更强大,以便适应宇航这种尖端工作。
3、尽管发展到今天,心理咨询业者很多已经不具备医学背景,但作为一项工作,它一直保留着医学模式的框架。心理咨询业者总是将人们的心理问题归结于“心理疾病”,将有心理问题的人视为“病人”,并试图加以“治疗”。而心理训练的前提是将人视为正常人,将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归结于某些心理机能不足,训练目标是强化人的各项心理机能。
4、既然心理咨询是要“治病”,那么其服务对象只能是整个人群中的一小部分,并且只是在这些人一生中的短暂时期提供服务。而心理训练则服务于所有人的一生,因为人的心理机能永远会在特定情况下发生衰退,比如在患病或者疲劳时意志力会下降,进入老年记忆力下降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心理训练来改善。
5、人们寻求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体验到强烈的负面情绪。这种情况下一个人通常会受到很大冲击,感觉把握不住自己的心理,进而感觉控制不了自己的生活,于是会产生寻找心理服务的动机。
但是对抑郁、焦虑、恐惧这些负面情绪的价值,心理咨询与心理训练完全不同。前者认为这就是它要解决的问题,必须采用各种方式让人们消除这些负面情绪。而后者认为这是一个人开始人格整合,进而在心灵上得到升华的契机。一个人如果没有痛到撕心裂肺,怕到魂飞魄散,愁到心急如焚,他就没有深入到生活真实的部分,就不具备心灵成长的条件。
仅此而言,心理训练是在作让人们如何“痛定思痛”的工作。心理训练工作者很象是宗教工作者。尽管传教士向所有的人都宣传教义,但主要是去度化那些正处在痛苦中的人,而不是把精力放在那些正洋洋得意的人身上。
一个人体验到痛苦,当然希望马上消除它。但真应该这样吗?简单地逃脱精神痛苦,只能使人失去认识生活,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机会。
     6、心理咨询尽管有五花八门的流派,但总是逃脱不了“话疗”的色彩,以谈话为主要手段。人有意志、情绪、认知、行为四大类心理机能。认知部分又包括感知觉、记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机能。它们各自独立存在和运转,必须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而语言主要是作用于抽象思维,通过抽象思维的改变间接影响其它心理机能,远远不及直接作用于那些心理机能来得有效。
心理咨询进行到一定阶段,咨询师往往会对当事人说:“你需要改变自己,只有改变自己才能解决问题”。从这句话里我们能够看到心理咨询的边界。是的,当事人肯定需要改变自己,但不用咨询师来说,他自己都知道。尤其是现在不少当事人文化水平高,不知道已经读过多少本心理健康的书,或者在报刊上读过多少篇已经宣传心理健康的文章,不用咨询师来分析,他们早就能把自己分析得头头是道,但心理并没有什么改变。
心理训练不是用语言去提醒人们要改变自己,而是用实际操作帮助人们改变自己。
7、由于无法摆脱医疗模式的影响,心理咨询不管什么门派,主要是在一间咨询室里,由咨询师一对一地进行,这就决定了它的服务环境十分单调,对人们各种心理机能的实际影响十分有限。人的心理是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成长的,一间单调、封闭、狭小的屋子能够给当事人带来多少成长呢?
心理训练可以在任何情境下进行——教室、操场、专门修建的场所或者公共场所、甚至名山大川、旅游景点。前者“关门”,后者“开门”。心理训练尤其强调要在当事人自己熟悉的环境里进行,因为人在那样的环境里,自我会暴露得更多。而不是非要让他来到一个陌生的心理服务机构。只有这样,他的心理机能的提高和心理状态的改变才能直接与原来的生活统一起来。
8、人类自古以来就有各种提高心理机能,调整心理状态的方法——人文教育、道德修养、宗教修练、音乐、美术、体育、民俗、书法、武术,乃至各种健康的娱乐休闲。五花八门,形形色色,博大精深。心理咨询业者由于要强调自己的专业背景,总是试图把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这些传统人格陶冶方式区别开来,试图另起炉灶,结果便是脱离现实。
而心理训练则承认所有上述方法的效果,只是要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它们进行总结和提高,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这个抽象意义上来讲,心理咨询也是“关门”的,心理咨询师总戴着厚厚的面纱,做一些在公众看来很神秘的事。而心理训练则是“开门”的,要对整个人类文化成果打开大门,把基础建立在整个人类文明之上。当他在工作时,你会觉得他和平常人没有什么不同。
 
 
 
-
 

 二,虽然有很多的宣传,但如今中国人依然不大接受心理咨询,这说明中国人整体的文化素质不高。
答:并不是这样。这三十年里,外来的东西中国人接受了许多,所以才有今天的发展。心理咨询早在八十年代初就引入中国,当它在媒体上大规模出现时,我还刚刚读大学。那时候我也认为,通过一段时间宣传,中国人就会对心理咨询从误解到接受。但二十年下来了,这个局面很难说已经形成。不仅如此,很多人,甚至一些精英反而更怀疑心理咨询是否有意义。
这就不由得我们不想,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到底是中国人素质不高,还是心理咨询本身有问题?要知道,如今也有不少精英人士怀疑西医,但即使一个农村老太太得了病,她的家人也知道要送到城市里“大医院”去看西医。为什么呢?西医是个成熟已久的工作体系,它的效果也早就摆在那里。
宣传心理咨询的人有意无意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心理咨询本身并非一个成熟的体系,它还在探索中,它往往只能提出问题,不能解决问题。这种不成熟可能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它的方向正确,只是需要假以时日成熟起来。二是它的路本身就走错了,是一条死胡同。二十年前我持第一种观点,现在我怀疑是第二个原因。
而心理训练则不同,它和人们的常识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更深入,更全面,更准确。举个例子吧,一个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心理咨询业者就说他得了这样那样的“心理疾病”。而心理训练则认为,他出现心理问题只是因为心理的某些方面还不成熟,我们要通过这样那样的方法让他成熟起来。哪种解释更接近人们的常识呢?显然是后者。
正因为这样,所以我坚信,要把心理训练推向社会,可能不会花二十年时间。它的许多作法早就在你的生活里,只是你可能没有发现,可能没有总结,可能没有坚持。 
 
 
 3、我见识过心理咨询,但只去了一次就不想再去了。被人当成病人看,心理上总觉得很不舒服。
答:是的,只去一次就说“拜拜”的咨询者,在咨询机构那里甚至过了半数,这是心理咨询业的一个不宣之秘。很多当事人看了媒体上有关心理咨询的宣传,抱着一个良好印象去咨询,但却失望而归。咨询师对此很挠头,也总抱怨社会“不理解”心理咨询工作。但他们应该想想,问题是出在来访者身上,还是他们身上。
医生总是这样来对待病人:你的病因你自己不清楚,得由我给你检查。你的病你自己治不了,我给你治。所谓医学工作模式,这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对于疾病(生理问题)来说,这么做很恰当。但心理问题就另当别论了。
心理咨询由于继承医学模式,所以咨询师也总是用类似的态度来对待当事人:你的心理问题你不清楚,我清楚。你的心理问题你自己解决不了,只有我能解决。当他们抱怨人们回避心理咨询时,并没有反省过自己的作法,其实正是这种态度挡住了许多本想接受心理服务的人,因为很少有人愿意失去对自己心理活动的主导权。
从这种态度出发,心理咨询给当事人提供了这样的潜台词:你对你的心理问题不必负责任,那是病,你控制不了。这种潜台词对于某些人来说很有用。所以如果你呆在一间咨询室里观察一段较长的时间,你会发现那些希望由自己掌控心理活动的人很少留下来,留下来接受长期咨询的总是些依赖性很强的人。另外就只有被家长强制送去的青少年。
心理训练完全相反,它类似于教练员。无论教练怎么教,最终有没有效果还得看你自己如何练习,主导权在当事人自己。你不必担心接受心理训练时会被当成一只绑在桌子上的小白鼠。
从这种态度出发,心理训练也给当事人提供了这样的潜台词:你的心理问题或者来源于不充沛的心理机能,或者来源于错误的心理习惯,那都是你的问题,你要自己去改变它。心理训练只是提供一些方法,帮助你有效率地改变自己。
总之,愿意把自己交出去的人,请接受心理咨询。愿意把握自己命运的人,请接受心理训练。 
 
 
 4、“心理训练”这个名词听起来很新,它起源于哪里?现在发展得怎样?
心理训练最初起源于现代竞技体育实践。虽然“心理素质”这个词早就有,但往往看不见摸不着,大家只是凭感觉来谈论这个概念。但在竞技体育中,心理素质可以直接从运动员的运动水平上观察出来,它对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影响容易检验,所以在这里,它最得到了系统研究。
长期以来,体育院校内的心理学工作者就针对运动员的心理活动进行了大量研究,总结出提升心理素质的一套办法。由于一方面有实践基础,另一方面起源于心理学阵营之内(不象心理咨询那样,是起源于医学阵营),更加上一开始便运动体育模式,它很快就发展成熟。不过要知道,竞技体育教练往往出身前运动员,文化素质不高,不大懂心理学,所以即使在体育界内部,掌握大权的一线教练也不重视心理训练。
我可以提一位心理训练的高手,可能大家会比较熟悉,那就是前切尔西足球队,现在国际米兰足球队教练穆里尼奥。他拥有心理学学士文凭!他带的切尔西队在战术上并不太出色,但在足坛以有钢铁意志著称。体育记者不大懂心理训练,很少报导他在这方面的实践。但他治下的切尔西队显然就是一件心理训练的样品。他的后任者在改善球员心理素质方面明显不在行。
由于能够影响员工工作水平,后来体育心理训练的一般原则和一些具体作法便被推广到其它领域。如今在中国,针对军人、警察、公务员、金融投资人,甚至宇航员都开设有心理训练。那些太空英雄们人人要接受心理训练。
不过,心理训练普遍开展的时间并不长。就我国而言是在90年代才于学校里推行,2000年后才在各行业大力推广。但到目前为止,也只是在这些领域里有试点,算不上普及,其社会影响更是很小。
直到今天,提到心理工作,人们还只是联想到心理咨询,不知道还有个心理训练。有趣的是,由于开展时间很短,中国还没有建立心理训练的人才培养体制,现在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往往是从心理咨询培训机构里读出来的。他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总要先声明一句——我不是心理医生,我也不管治心理疾病。
另外,社会上一些以体验为主要内容的训练活动,如拓展训练、体验式培训、生命动力等,其原理都是心理训练。只不过它们或者发源于心理学阵营之外,或者发源于心理学阵营内,但却是在它外面普及开来的,因此心理学色彩被淡化,商业色彩被突出。所以虽有心理训练之实,却无心理训练之名。
不过,笔者所宣传的心理训练不是这些分行业、商业化的心理训练。原则上讲,一切行业的从业者都需要心理训练,提高心理素质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决定性的作用。我想这并不需要多解释,关心自己心理素质的人都会认同这个结论。
只不过现在仅有一些特殊行业开设了心理训练。一来它们急需,比如股民的心理素质对投资效果影响极大,所以投资训练班中往往附设有心理训练。二来这些行业也有钱开设,如人民公安大学就有心理训练中心,硬件完善,它有国家经费来维持。
笔者是希望将心理训练推广到它的极致——所有人群,男女老幼盖莫能外。事实上,只要一个人有心理活动,都可以通过心理训练提高它的机能,进而提升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水平。 
 
 
 5,我想系统地学习心理学,以便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就象学习生理学不能直接让你身强体壮一样,学习心理学也不能直接提高你的心理素质,因为它们都只是科学知识。只有长期训练才能改善你的身心。
学习这些知识可以达到三个目的:1,满足求知欲,2,考证拿本子,3,当你在进行身体训练或者心理训练时,能够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所以,每当有人说他想钻研心理学时,我都要问他,你的学习目的是什么?如果是前两种,那就算了,你可以把自己埋在书堆里了。但如果是第三种,那么我得老实告诉你,就是读上一百本心理学著作,也不能提高你的心理素质。知识和能力从来不是一码事。
只有在这第三个效果上,心理学才与你的心理素质有关。你可能会接触到不少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甚至报名参加过一些心理训练班。它们哪些是真功夫,哪些是瞎忽悠?怎么训练才更有效率?这些都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来回答你。有相关知识和没有相关知识的人比起来,训练获得效果更快,事后巩固更好。知识会起到辅助训练的作用。
不过,如果你学习心理学并非为了考本子,你不必学得很系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就行。心理训练才是直接提高你心理素质的途径。 
 
 
 6、算了吧,我又没有明显的心理问题,就不必接受心理训练了。
答:有心理问题才接触心理工作,这是多年心理咨询宣传给人们造成的错误印象。凡是心理咨询的宣传总是从一个案例开始。在这个案例中,当事人总是在某个方面出了问题。宣传文字或者电视片就围绕着这个心理问题展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咨询师怎么高明地予以解决。
心理训练的对象不是心理疾病,而是心理机能。对人们来说,不管你生活和工作是否出现问题,心理机能总是越强越好。儿童的注意力是不是越集中越好?青年人应不应该更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成年人是否意志越坚定越好?老年人是否记忆力越强越好?我想大家的答案是一致的,而所有这些能力都可以通过心理训练来增强。
出了问题,容易促使当事人寻求解决办法。人们往往是得了疾病(生理上出现问题),才想着多参加些体育活动。但体育锻炼本身的目标却并非防病治病,而是提高身体机能,让你的生活更有质量,工作更有效率。不管有病没病,体育锻炼必须持之以恒。
心理训练也是一样,通过提高各项心理机能,你的工作、学习会比别人更有效率,你的生活会比别人更有质量。不管自我感觉心理有没有问题,你都有必要参加,并且持之以恒。当然通过心理训练,你可以比别人更远离心理问题,但这并不是它的主要目标,更不是它的出发点。
总之,它的目标是让你更强大,而不仅仅是补偏救弊。 
 
 7、心理训练的对象究竟有哪些?
答:和那些从医学或者其它领域独立发展起来的心理服务工作不同,心理训练严格按照心理学对人类心理活动的划分来界定自己的工作范围。心理学从不同维度将人的心理活动进行了如下划分。首先分为内在心理活动和外显行为,也就是一个人脑子里想的,和他所做的。这是两个不同的系统,他人的内心活动你不可能直接观察,但行为可以观察。人们总是心口不一,言行不一,相信大家都有这个常识。心理学也是把它们分开来研究。
在内心活动这部分,又分为意志、情绪和认知三个领域。它们各自独立。人们总是感觉到内心冲突,最重要的就是这三者之间的冲突。在认知领域,心理活动又划分为感知觉、记忆和思维三部分。而思维又划分为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两部分。
在所有这些心理活动中,逻辑思维活动即所谓的“理性心理活动”。因为它直接运用语言,有逻辑性,可以逻辑地加工,并且可以用语言将思维结果传播给他人。这也是人们平时最注重的心理活动。古往今来那么多哲学、逻辑学、科学研究的成果都在加强着人的逻辑思维能力。
而形象思维活动、低级认知活动、意志、情绪、外显行为等等都独立于逻辑思维,所以“说不清,道不明”,统统属于“非理性心理活动”。心理训练就是通过人们的理性心理活动来训练他的非理性心理活动。毕竟我们要先给一个人讲清道理,他才能开始和坚持心理训练。这个能够“接受道理”的心理活动就是他的逻辑思维。
还有一个划分,就是将全部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和潜意识心理活动,前者是你此时此刻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后者是你现在意识不到的心理活动。
这里的潜意识不同于精神分析的概念,没有那么神秘。它是指“阈外心理活动”和“阈下心理活动”。阈外心理活动是存在于你注意范围之外,但随时可以注意到的心理活动。比如当你在电脑前读这篇文章时,外面车辆驶过的声音、邻家轻微的狗吠、电脑风扇声、水管里偶尔有水流过的声音、家人走过的脚步声,这些声音你的耳朵都会捕捉到。但因为你的注意力集中在这篇文章上,所以你对它们听而不闻,此时这些听知觉就是阈外心理活动。但过一些时候,你可能就注意到炉子上的水壹是不是开了,那种声音就进入了你的意识阈。
阈下心理活动是指低于你意识阈限的心理活动。有些心理活动是任何人都意识不到的,比如对于长度低于0。1毫米的线段,仪器表明人的视神经会有反应,但主观上意识不到。这些心理活动即使训练,人也不能体验到。
还有一些仅仅是因为人们未经训练而暂时意识不到,比如你对内脏、骨骼、肌肉活动的感觉,因为平时很少运用这方面的感觉,可能便会缺乏体验。但优秀运动员在这方面就比普通人强,他们平时要更多地感觉自己的肌体活动。中国气功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提高人的内感觉。
阈外心理活动不需要训练,只要随时转移注意力就行。阈下心理活动则是心理训练的对象。比如生物反馈仪训练,就是要训练一个人对他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感觉和控制能力。经过训练,我们可以把相当多的阈下心理活动提升到意识阈中来,加以认识和控制,除非它们已经超出了所有人的意识阈限。
从这些介绍中可以看出,心理训练的范围比任何心理服务都大得多,也远为基础。比如有人说,他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怎么办呢?平常人可能会对他进行道德说教,精神分析家可能会去分析他的“童年经历”。而心理训练则告诉他,来吧,学着控制自己的心跳、呼吸和血压,并且把这项训练持之以恒。和那些有关人类情感的空洞说教相比,和神秘主义的精神分析相比,这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8、你一直在提“医学模式”,到底什么是医学模式,还有什么与之相对的模式吗?
答:医学模式并非仅指医生的工作,而是社会各界工作者模仿医生工作原则的工作方式。打个比方,有的企业家在工厂里进行军事化管理,并不等于把工厂变成军队,只是模仿了军队的工作方式。
为了把这个概念解释清楚,先让我们看看下面三个对象的关系:“机体——机能——行为”。人体有一定的组织、器官、系统,便有一定的机能,机体是机能的物质基础。某些组织、器官和系统如果改变了,就会导致相应机能的改变。比如现在医生可以对近视眼进行手术,就是用改变机体的方法来提高机能(视力)。又比如一个人长期酗酒,会导致机体变化,进而导致情绪控制能力,注意力等机能的下降。
机能的变化进而会导致行为的改变。一个人的视力提高或者下降了,他观察物体的方式必然会改变。情绪失控了,待人处事的方式也自然会改变。
推而广之,什么叫治病呢?人有某种疾病,就意味着他的某些机能下降了,进而影响到他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行为)。治疗这些疾病,就是在提升这些机能,进而让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行为)恢复正常。
反过来,从行为那一端着手也可以改变机能,进而改变机体。比如长期进行负重训练,你的肌肉力量就上升,同时肌肉的横截面积也会增加。长期跑步,循环系统机能就提高,心脏、血管的内部情况也会改变。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两种模式,它们的目标都是提高机能,并且将这种改变巩固下来。“改变机体——改变机能——改变行为”,这就是医学模式。反过来,“改变行为——改变机能——改变机体”,这就是体育模式。
两者之间还有一个次要差别,那就是医生的工作只是将病人的某些机能恢复到“正常”水平,而体育锻炼旨在让正常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机能。一般来说,只有在某方面机能超众的人才会被视为在体育锻炼上的成功者。
当然,这是现代医学几百年间形成的现状,未必说明它只能如此。医学界有一种强烈的冲动,就是冲破医院大门,去染指正常人的生活,试图用物质手段改变机体,进而提升机能,提升健康人群的行为效率。他们为此作了许多努力,保健品行业就是这一努力的结果。但就目前情况看,公众还是认为,医疗的目的只能是补偏救弊。
医学模式和体育模式并非水火不容,在一些工作领域也有交叉,因为它们毕竟都是为了提升机能。比如康复医学就是用体育模式来辅助医学模式,目前对脑瘫患者和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治疗中,训练手段也必不可少。反过来,运动员在训练时必须注意合理饮食,这就是用机体调整来辅助行为调整,更快地完成机能提升。
在当今的心理服务领域,心理咨询一向采用医学模式,但并非意味着他们就是心理医生。媒体记者对这两个概念多有混淆。严格来说,心理医生指综合医院心理科,或者心理专科医院的医生,他们和心理咨询师之间还有区别。心理医生受过医学专业教育,有处方权,经常用开药的方式来处理心理问题,可以说是完全彻底采用医学模式。
而心理咨询师没有处方权,不开药,并且不少咨询师公开声明反对药物治疗。但在前面提到的那两个基本原则上,咨询师仍然继承了医学模式。他们认为心理问题的原因是某种实质性的心理疾病,把补偏救弊(治病)当成工作目的,而且总是将自己的工作方法称为“XX疗法”。为什么心理咨询师总把来访者当病人?因为不送上这顶帽子,他们就无法开展自己的工作。
可能也正因为和医学模式扯不断,分不开,心理医生往往瞧不上心理咨询师,认为他们是瞎忽悠,全凭嘴对付。有病不开药?那算什么!但我想心理医生未必会反感心理训练,因为心理训练一开始就和医学不搭界。心理训练针对的是普通人,旨在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心理机能,绝不会先送一顶“病人”的帽子给你戴。心理训练工作方法称为“课程”,而不是“疗法”。这些都明显有别于医学模式,而更接近于体育模式。 
 
  
 补:由于医学模式拥有强大的话语权,现在就是一些宣传心理训练的文字都声称这种工作是为了“克服心理障碍”。这只是心理训练在现阶段缺乏话语权的体现?#65308;僖允比眨嗣腔崛鲜兜秸馐且幌詈汀爸尾 懊挥泄叵档男睦砉ぷ鳌 
 
   
 第一问第三段的补充:
 把心理问题的原因归于某种“心理疾病”,从科学认识的角度讲未必正确,从实际角度讲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以“网瘾”为例。“网瘾”是特殊的,但行为成“瘾”根本不是什么特殊问题。我小的时候没有网络,那时的孩子弹球成瘾、“拍毛片”成瘾、掷彩(用断木来玩的游戏)成瘾,后来租武侠小说成瘾。大人们打麻将成瘾,玩棋牌成瘾。所有这些瘾的原因只有一个——自制力不足。公众早就知道这个原因,只是苦于没有办法系统地培养人的自制力。现在倒好,把行为成瘾归因于看不到摸不着的心理疾病,要由医生治疗。这解决了问题吗?没有!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因为它说到头仍然是个自制力不足的问题,只能通过自制力训练来解决。 
 
 
 九,心理训练有哪些基本原则?
答:心理训练来源于体育界,本身贯彻体育模式,所以体育训练的基本原则也被移植到心理训练中。包括:
1、主动性原则:训练有没有效果关键在于训练者自己主动,自己不动起来就没有任何效果,教练员不可能代他训练并取得效果。
这是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的一个明显不同,后者宣称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是咨询大师们的某种神奇疗法。当然,这是咨询师对公众宣传时采用的口吻。真到了咨询室里面,他们也会反复对你说——你得自己改变自己才行。
2、超负荷原则。训练中的心理负荷只有超越一个人平时承受的负荷才有价值。比如拓展训练中有个“高空断桥”项目。你不是恐惧吗?那就让你好好地恐惧一把。因为走高空断桥超过了绝大部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才有效果。可能只有高层建筑外层清洗工对恐惧的心理负荷才超过它。
3、循序渐进原则?#65308;锤汉梢鸩言黾樱衙粞盗肪褪钦庖辉虻奶逑帧=塘吩北匦胂冉岷系笔氯说那榭錾杓瞥鲆幌盗星榫常闷渲械男睦砀汉芍鸾ピ黾印?
不过,心理训练在极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冲击训练,一下子把当事人的心理负荷顶到极限。但大部分心理训练都要保持循序渐进原则。
4、持续性原则。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都是用进废退,必须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才能保持高水准。在这点上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也有明显不同。后者宣称其“疗法”的效果可以永远保持下去。进这个门时你带着一堆问题,出这个门你就是一个“新人”了。心理训练不承诺会有这个效果,它只是提供训练方法,当事人必须长期训练才能提高并保持心理机能的水平。
5、针对性原则。每项训练要增强哪方面的机能必须有针对性。现代体育和传统体育的一大不同,就是结合生理学知识,搞清了各种训练的针对性,去掉许多危险或者低效的训练手段。健身房里的联合器械就是分别针对你一块块肌肉来设计的。
心理训练在这方面更更困难一些。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各项心理机能都是统一发挥作用的,怎么样把它们抽取出来,用某种训练单独加以强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很准确的答案。但这是心理训练努力的方向。
6、个性化原则。每个人的生理情况都不一样,不存在完全统一的训练手段。教练员必须针对不同选手的情况制定个别训练手段。
如果说这一点在体育训练中还不太明显的话,由于心理状态的个性特点更明显,它在心理训练中必须要更严格地贯彻。心理训练的第一步就是先了解当事人的心理状态,再编制出特定的训练程序。
7、全面性原则。必须对全部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进行训练,不得偏废。
当然,由于人们从事的体育项目或者日常工作不同,肯定会有某些生理机能或者心理机能会被突出训练。但在这个时候不能对其它机能有所偏废。
目前社会上已经存在着不少心理训练班。由于训练时间过短,只能针对某一心理机能进行训练。有的是“注意力训练”,有的是“自信心训练”,有的是针对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不一而足。在心理训练目前这个发展阶段上,由于社会还不认可,条件简陋,从单项训练入手无可厚菲。但不发展到全面训练,单项训练的成果就不容易保持,因为心理机能在现实生活中是互相配合发挥作用的。比如不进行情绪训练,注意力训练的效果就不容易保持。不接受行为训练,外显行为笨手笨脚,长期低效率,自信心又从哪里来?
以上都是体育训练和心理训练共同的原则。下面是心理训练特有的原则:
1、特殊情境原则,一定的心理素质只能在一定的情境下体现出来。训练情境与真实情境越接近越好。
这是心理训练与体育训练明显不同的地方。在健身房里练出的力量,在比赛场合下基本能发挥出来。但在教室里训练出的“自信心”,在实践场合可能无影无踪。
人的心理活动与情境高度契合。在汶川大地震中,“范跑跑”抛下学生自己逃生。在这个特殊情境下,他显示出了“胆怯”的心理状态。但是那些指责他的人,是否就不胆怯呢?未必,因为他们没有经过类似情境的试训,仅仅是在观念上反对这种行为。而那些支持他的人,如果到了同样情境下,也许会为掩护家人献出生命,因为在那一瞬间,他才知道自己最爱什么。
这一原则也是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不同之处。心理咨询不讲究情境的区别,一般就是呆在咨询室这个小屋子里进行。所有心理咨询方法——“话疗”、“沙盘”、“心理剧”、“认知疗法”——其实都围绕这个特殊情境为背景设计的,以“足不出户”为特点。但在这个特殊情境里形成的心理状态,回到大千世界里往往难以保持。所以当事人往往在咨询时会觉得有效果,时过境迁就恢复原状。
2、体验原则,即主要通过实际体验来进行训练。心理训练不是讲道理,而是让训练者去直接体验。这是心理训练和道德教育,以及和心理咨询的区别之一。今天的道德教育基本上还是以理性的言语教育为主。心理咨询的基本内容也仍然是“话疗”:一对一进行谈话,只不过谈话方式和内容不断演进。 
但心理训练的基本活动是体验,而不是言语。它的原理是,人的非理性心理活动独立于言语活动,光从言语上下功夫,最终事倍功半。只有实际体验才能直接刺激感知觉、形成表象、激发情绪和产生行为。
目前一些心理咨询师通过自己的摸索,已经走到了体验原则的边缘。他们在“小屋子”里设计了大量活动,让当事人获得体验,并且形成了“多体验、少说教”的原则。不过由于还挂着心理咨询的招牌,这些“体验疗法”在心理咨询界内部也经常受到指责,被视为异类。 
 
 
 十,什么是意志力?它在心理训练中有怎样的地位?
答:意志是人生之本。一个人一生过得怎么样,不在于他有多聪明,而在于他的意志力有多强。光想不做,光说不练的“聪明人”,你肯定已经见过很多,并且不希望自己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吧。
同理,意志力训练也是心理训练的基础。意志活动就是在克服困难,而任何训练过程都是在克服困难。如果意志力都不行,何论其它训练。我经常遇到一些人,他们知道自己有心理问题,并且看了不知道多少本心理健康的书,但就是没有什么改变。为什么?改变需要意志力,而这才是他们缺乏的。
然而意志又是心理学中研究最薄弱的环节,由于怕触及唯心论,唯意志论的禁区,心理学家往往绕着这个研究领域走。不光是中国心理学家如此,外国也一样。怕别人说自己的研究“不科学”,这是全世界科学家的一种通病,在意志研究领域表现尤甚。
前面说过,意志是独立于逻辑思维之外的心理活动,它本身不依靠言语活动,所以人们平时描述的意志活动通常不准确,是把与意志伴行的其它心理活动误认为意志了。比如人们会在事后说,自己如何如何选择了这个,放弃了那个。或者自己为什么要坚持一个行动,为什么要忍耐痛苦的结果。这是把与意志活动伴行的思维活动当成意志了。为什么要选择、坚持和忍耐都是思维活动,而选择、坚持和忍耐本身才是意志。人们把错误决策称为“拍脑袋决策”,或者说某人是“脑子发热”,其实这正是意志活动时的真实体验。
又比如,某人和别人说话说急了,动手打了对方。事后他可能会辩解说,我没想打他,只是一时冲动。这是把与意志活动伴行的情绪活动误认为意志了。愤怒不是意志活动,允许自己的愤怒表现在行为里,这个过程才是意志活动。所以司法人员面对这种情况从来不会网开一面,因为不管一个人多愤怒,他的意志总能克制住愤怒,而他当时选择了不克制。
一时冲动打了人,一时冲动买了不想要的东西,一时冲动和异性上了床,所有这些“一时冲动”都只是辩解。在情绪高涨的同时,你的意志仍然能作选择,并且已经作了选择,所以要对这些行为负责任。
什么才是意志呢?这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解释。首先,意志对内表现为对心理活动的支配,对外表现为对随意肌的支配。现在让我们体验一下各种意志活动:
注意看你的表针,直到分针转过一圈为止。这是将意志力作用于感知觉上。
从手机里任选一个电话号码,马上背下来。这是将意志力作用于记忆上。
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你的名字,让它连续出现一百遍,中间不允许出现其它文字。这是将意志力作用于抽象思维上。
同样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浮现出你一个好朋友走路的姿势,要求尽可能浮现出这个姿势的细节,直到你无法想象得更清楚为止。这是将意志力作用于形象思维上。
当你生气的时候,不要让它在行为上有任何表现,连皱眉都不要。这是将意志力作用于某种情绪上。
以上这些都是将意志力作用于内在心理活动。将意志力作用于外显行为,主要是通过随意肌来完成的。你想深吸一口气,你不能支配肺,只能支配胸肌和腹肌将胸腔扩张。你想瞪大眼睛看清一件东西,你不是在支配眼球,而是支配眼部肌肉。你想举起重物,或者跑步,更要支配随意肌了。
当一个人想改变外部世界时,只能通过支配随意肌来进行。从擦桌子扫地,加工零件,到与人握手,聊天,谈判,演说,这一切都是你支配这块或者那块肌肉来完成的。只不过你得选择在什么场合下,支配哪些肌肉,做出哪些动作,并且做到什么程度。小到行走坐卧,吃喝拉撒,大到建功立业,所有这些行动最终都可以分解为一个个具体行为,并归结于随意肌的活动。
一直以来人们都有种幻想,希望不通过这么笨拙的方式,而是让意志直接影响外部世界。从传统巫术,到“外气”、“意念移物”都是这种期望的体现。可惜的是,没有一次有关报导被证明为真实。“心想事成”的祝愿更是这种期望的直接体现,但它永远只是个美好期望。你想办成任何事,都不得不支配你的随意肌来完成。没有随意肌,你的意志,甚至你整个的心理活动就被封锁在脑子里。看看轮椅上的霍金你就知道这一点是多么厉害了。
 
 而你的随意肌毕竟是物质的,现实的,永远只能做有限的动作。所以还是忘掉“心想事成”这四个字,想想你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吧。
其次,注意是意志的直接表现。将意志和注意合并起来是笔者的一大创建,在心理学体系里它们是分开的两个概念。其实没有必要,注意就是意志活动,它可以字面地理解为“注入意志”。往哪里“注入意志”呢?往你此时此刻进行的一切内外活动上。
注意这个概念只是把意志的一个特点显示出来,就是它只影响此时此刻的身心活动。你可以思考未来几年要做什么,你聊起前几天和老板吵架的事还会愤愤不平,这说明思维和情绪可以将过去或者未来的事当成活动对象,但意志活动永远只作用于当前。
一提到注意,人们往往就联想到学生们端坐在课堂上注意听讲,这又是人们对意志活动的一个错误认识。注意听讲只是对感知觉的注意。因为学校里特别强调注意,社会上的“注意力训练班”往往也都是办给青少年学生的,所以人们把对感知觉的注意误解为全部的注意。其实,你还在往思考、表象、记忆、情绪、动作这些心理活动上“注意意志”,本节前面那些体验已经说明了问题。
再次,意志是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任何随意的身心活动都要面对阻力。你想注意看书,但周围有人走来走去。你想很快记住一个外语单词,但背了十几遍也记不住。你想注意思考,但总有杂念涌上来。你想把情绪控制住,但它偏偏就要表现出来。你想把一个动作做好,但你的身体硬是不配合,或者你要克服一定的重力负荷才能完成这个动作。困难越大,你的意志活动越明显。
按照困难的来源,意志要克服的困难可以分为自然困难和人际拮抗两种。你走在路上,感觉到阳光暴晒,这就是一个自然困难。自然困难的特点是它不会针对你有任何变化,该怎样就怎样。你躲到树荫下,或者呆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就会躲开烈日。同样,再高的山也无非就是那么高,不会因为你去攀爬而增加高度或者坡度。
人际拮抗是他人有意识阻止你行为的行为。对方会针对你行为的变化作出调整,来保持这种阻止,这是人际拮抗与自然困难最大的不同。一个拳击手在练功房里击打沙袋,和他上场比赛,是这两种困难的鲜明对比。沙袋不会根据他作任何调整,而对手却会!在竞技体育中,训练强度不及比赛强度是个老大难问题,原因正是这两种困难的不同。
正是因为这样,人际拮抗带来的心理负荷远大于自然困难。现在人们经常会喊“累”——工作也累、生活也累。基本上都不再是指身体上的累,而是指心理上的累。身体的累往往是因为你要对抗自然困难,心理上的累往往是因为你要克服人际拮抗。
人们对意志还有一种误解,就是认为只有克服明显的,超过一般水平的困难才需要意志力。其实,就是你拿起一只笔,走出一步路,讲出一句话,这都是意志在起作用。有句俗话描述懒人,叫“油瓶子倒了都不扶”,正说明这一点:就是扶起油瓶子也需要一定的意志力。懒人只是意志力衰弱到连这一点也做不了而已。
最后,从一次行动的全过程来考查,意志活动包括行动前的选择,行动中的坚持。如果行动带来了负面后果,意志活动还包括行动后对这一后果的忍耐。当然,如果行动带来了正面结果,那么你又要开始另一个行动。所以意志活动无时无刻不伴随着你,直到你昏昏睡去。
人们对意志的又一个误解,是只重视事前选择,不重视事中坚持和事后忍耐。这是由于事前选择的过程伴随着较多思维活动,比较容易用语言表述出来。而事中坚持和事后忍耐往往没什么可说的,只不过是“要挺住”、“要忍住”。其实,事前选择在整个意志活动中,无论花费的时间还是精力都是最少的,坚持和忍耐才是意志活动的主要内容。 
 
19 回复:心理训练一百问 
 十,什么叫组织形式?做心理训练为什么还要考虑组织形式?
答:简单来说,组织形式就是指把一群人怎么样组织在一起,才能更有效地完成特定特务。由于行业不同,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特殊的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是这些行业几百上千年实践形成和保留下来的。
以军队为例,它最典型的组织形式就是金字塔式,一级管一级。古今中外军队打了那么多仗,实践证明这种组织形式最管用。反之如果是一个科研团队,或者艺术创作团体,用这种形式就没效果。因为这两种团队主要靠发挥个人能动性。
我们去医院看病,总是去看这个科,那个科,这就是现代医学探索出来的一种组织形式。古代医生背着药箱走街串巷,用今天的术语讲都是“全科大夫”,结果被分科医生取代。虽然这种组织形式也有很多问题被人诟病,但到目前为止,医院工作缺不了它。
大家都从学校里读出来,所以肯定知道,学校最根本的组织形式就是班级授课制。你的父亲、爷爷都这么上的学,所以你可能不知道,最早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一对一的个别教学,而没有班级。我们读《论语》,可以知道当年孔子并不是在讲台上给全班同学讲课,只是做个别谈话,那就是个别教学。著名的“因材施教”原则只有在个别教学里才能贯彻。今天中国的师范生一进师范院校大门,就被告之要对学生因材施教。但他们面对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光认全每个人就得花很长时间,平均能分给每个孩子多少时间精力呢?
班级授课制是效率最高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让最少的老师去教最多的学生,利于教育普及。但不是效率最好的教学组织形式,因为萝卜快了不洗泥,照顾不了个别学生。这个毛病教育圈之外的人多不了解,以为分班教学天经地义。其实一直以来教育家们就是既运用它,又改革它。他们发明过“导生制”、“复式教学”、“混合教学”等多种组织形式来弥补它的不足。不过现在分班教学还是主导。今天我们看《哈里?波特》,里面的孩子们在十九世纪背景的魔法学校里分班上课。其实那时候很多孩子只是接受个别教育,班级授课制还没占统治地位。
从组织形式的角度来考查我们就会发现,心理咨询其实就是针对心理素质的个别教学,后来又添上了小组教学(小组心理训练)。只不过心理咨询来源于医学模式,医生们并不熟悉教育学,摸着石头就过了河。而且公众心目中已经牢牢树立起“教育=在教室里分班上课”这个印象,所以没把心理咨询当成教育。
正因为这样,所以我说大部分心理咨询“疗法”其实是“挂羊头卖鹿肉”的心理训练。咨询师往往做着正确的事,但挂着错误的招牌。
那么,心理训练的组织组织又是什么呢?由于发源于体育模式,所以心理训练最好的组织形式是借鉴自团体运动项目的混合教学。体育有个人项目和团体项目的区别。孙海平教刘翔,不可能把刘翔放到一个班级里,只能是典型的个别教学。跳水教练于芬名义上带一个队,其实只是几个人,她也是在进行个别教学。
团体项目就不同了,它不仅人多,而且彼此间有配合。以人数最多的足球队为例,主力和替补在一起训练,有几十个人。有些活动是全体的,大家一起做,做一样的事。比如做准备活动,跑圈,针对这些内容,全体活动最容易管理。
有些活动是小组的,几个人一起做,每个人训练内容也不一样。比如几个队员练配合战术,你练套边,我练中路接应。你练攻,我练防你。有些活动是个人的,比如一个球员面对人桩练任意球,守门员练自己的的动作。根据实际需要,全体训练、小组训练、个人训练交替进行,这和学校教育只有班级授课一种组织形式呈鲜明对比。
心理训练也是如此。根据需要,个别、小组、团体要交替进行。个别训练就是一对一,这主要是在心理训练的开始阶段,训练员要了解一个人的现实心理状态,并拟定个性化的训练课程。小组训练是心理训练的主要形式,大部分活动以小组训练的形式展开。小组以十一二个人为上限,在这个规模里面,能够保证小组成员彼此都能互动,而不至于因为时间原因把个别人甩出去。
 
 如果有需要也可以上大课,方便一人对众人讲解。大课可以在大场地进行。人数最多时甚至可以远远超过学校班级的数量,进行几百上千人的团体训练。
除此而外,心理训练还特别强调两种组织形式,甚至把它们当成最基础的形式,排在上述组织形式之前,那就是自我训练和伙伴互动训练。自我训练就是自己练自己,这实际上是教育学家所忽视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他们只看到学校里面那点事,没有看到所有教育最终都得靠自我教育,学生自己不教自己,老师累吐血也没有用。当孩子们在家里完成老师留的作业时,那就是进行典型的自我教育。只不过教育学家忘了考查它。
而在心理训练中,自我训练是一切训练组织形式的出发点。学校心理训练,行业心理训练可能会有被动参加的情形,但社会公众自愿参加的心理训练,主动性是出发点。他自己不想来,谁能影响得了他?#65308;词故茄P睦硌盗罚幸敌睦硌盗罚挥械笔氯酥鞫渭樱姹阌Ω叮睦硌盗芬裁挥腥魏涡ЧU庖坏愦邮绿逵睦硌盗返娜嗽缇椭溃前训鞫釉毖盗返闹鞫缘背芍刂兄亍?
其次,伙伴互动训练也很重要。它是指由同样想参加心理训练的人结成平等伙伴关系,在现实中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场合、条件彼此训练。这是心理训练不同于体育训练的地方。体育训练需要特殊场地,特殊器械,所以只好集中到一个地方去练。当然在大街上也可以长跑,做操,但毕竟不是主要形式。
心理训练讲究“特殊情境原则”,力求在逼近现实的情境里进行训练,所以直接运用现实情境反而最好。特别强调要在当事人原来的生活环境中进行训练。而且要长期的,持之以恒的进行。这个时候,由心理工作人员来协助远不如伙伴们彼此训练来得方便。有空的话,大家可以找来美国电影《抓狂训练班》看看。那部电影讲的就是一个咨询师怎么在现实生活里改善一个男人的心理素质。故事讲得很好,可就是无法实现,因为谁能花得起钱,雇一个大牌咨询师24小时跟着自己的男朋友?而训练伙伴就是你身边的朋友,甚至亲人,他们才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关照你的心灵。
伙伴训练中运用什么方法呢?答案是现在心理咨询的几乎所有“疗法”都可以抽出来,稍加改造,由伙伴训练接过来使用。传统的一对一心理咨询既不需要专门器械,也不需要多么高深的专门技术,它只是形成了一些特殊的互动方法。这些方法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对改变人们的心理活动较为有效。虽然咨询界人士总是把这些方法形容得高深莫测,仿佛它有多“专业”。但它们的基本原则给大家讲几次课你就能掌握,剩下的只是你怎么在生活里和训练伙伴一起长期地运用的问题。 
 
 
 老师,看了你的东西。我学到了很多,作为一个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对您关于心理学的研究很感动。
但是,作为一名心理学的研究者,您一定是受人敬仰,学识渊博。希望您不要因为某些特殊原因,过于降低了心理咨询在中国的发展,心理训练我在学校接触的很多,但是您对于心理训练的内容是不是谈的过少了?
最后我只想说一句:“希望现在的书多一些学术的味道.” 
 
 
 十,我还是在校生,感觉自己心理素质差,学校也不作这方面的教育。这是不是学校教育的弊病呢?
答:学校教育以传授知识为核心任务,以操作文字符号为核心活动,在各项心理机能中主要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和机械识记能力。人的意志力只有在持续、频繁、可控的压力下才能获得有效成长,学校里唯一的压力源就是考试。考试的频率过低,而在工作中,每天,每周都有大大小小的压力。考试这种活动过于特殊,离开学校以后,现实生活中运用到考试的地方很少,即使接近的活动也很少。通过应付考试获得的意志力很难迁称到其它情境中去。
人的情绪要在真实情境中才能激发出来,文字符号所激发的情绪远少于真实情境。一个人长期埋在书堆里,给别人的感觉比较冷漠、空灵、没心没肺。没有激情,人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就缺乏根本动力。
人的感知能力更是要在真实情境中才能培养出来。天天看书本,除了能“培养”出近视眼外,在感知觉方面几乎一无所得。至于行为能力就更不必提了。知识多而动手能力差,一向是对当今学生的批评。

有的人为了加强呼吁的力度,声称意义识记高于机械识记,创造性思维高于聚合性思维,右脑机能高于左脑机能,情商高于智商,想象力高于知识。打个比方,一家健身房只教人练上肢力量。这时候闯进来一个健身教练说:瞧瞧你们下肢都快废了,以后别练上肢,就练下肢吧。当然,没有这样二百五的健身教练,但却有这样偏颇的“教育改革家”。无论你对学校教育多么不满,你都要知道:知识永远重要,重复的聚合性思维永远重要,死记硬背永远重要。问题只是光有它们还不够。

 
 我肯定是要继续批评心理咨询的,这也不是由于什么特殊原因,是因为现在没有多少深入批评心理咨询的文字,社会公众还没发现它有问题。等这种批评多了,我也就不写了。
 另外我这个一百问就是谈心理训练的,现在刚刚十来问,还没有深入到具体内容中,谈原则和起源比较多。心理训练现在不是没有,而是不系统。你提一种,他提一种,缺乏必要的整合。我是想从整体上把业已存在的单项心理训练统一起来。 
 
 
 
 补第一问第八条:
 一个人的生活出了问题,人们通常会认为或者是由于他不够聪明,或者是由于他意志薄弱,或者是由于他不擅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者是由于他办事能力差?#65308;盖昀慈嗣嵌际钦庋橐虻模沧芙崃瞬簧侔旆ǎ荚谔岣呷说母髦中睦硭刂省O衷诔鱿至艘蝗喝耍撬等嗣堑纳畛隽宋侍馐且蛭剂恕靶睦砑膊 保幌伦诱镜搅斯诔J兜亩粤⒚妗H绻馐钦媸档哪腔拱樟耍蹦辍叭招乃怠币舱驹诠诔J兜亩粤⒚妗5獠⒉徽媸担蟛糠中睦砑膊〉乃捣ǘ际强梢傻摹 
 
 四,心理疾病真的存在吗?
答:按照心理咨询界的说法,心理疾病既不同于精神病,也不是正常心理状态,介于两者之间。但对于什么是心理疾病,他们始终没有说清楚。
要知道,心理疾病和精神病有个重要区别?#65310;癫】凸鄞嬖谧牛缭诿挥芯癫∫缴埃诰椭烙芯窦膊〈嬖冢蠼稚嫌懈觥胺枳印保诰蛹依镉懈觥盎ǔ铡保荒苛巳弧V徊还挥芯癫∫缴芯康孟钢律钊耄⑶矣锌蒲Щ 6睦砑膊】赡苤皇且恢直昙浅隼吹摹安 薄M桓鲂睦砦侍猓郧安槐唤行睦砑膊。衷谟腥税阉怯残缘爻莆睦砑膊。绱硕选?
有哪些心理问题被硬性称为心理疾病呢?一是由于心理咨询师缺乏普遍心理学基础,把正常心理活动中的非理性现象当成疾病,这只是延续了公众舆论中的误解,就是人的心理必须保持理性才对头。
典型例子就是强迫意念、强迫行为。人类思维、情绪和行为都是独立于意志的心理,是自发的,所以我们总感觉自己会有突如其来的念头,有不自觉的行为。但这并不是什么病,我们只是应该练习着控制它们。一些人在没有正确方法指导下强行去控制,去打压,结果越控制越控制不住,但这就是病吗?只不过是方法不当而已。
二是把主观感觉痛苦的心理活动当成心理疾病。这恰好是医学模式的延续。人们为什么要去看医生?首先就是主观上觉得自己不舒服,不对头。如果问题出在生理上还好办,有病没病,有硬性指标摆在那里。心理问题往往纯粹是主观感受,没有客观指标。某些不愉快的体验人们普遍都有,且都想去之而后快,于是它们就被标记为心理疾病。
负面情绪就是典型。象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都是有适应价值的,是正常的情绪现象。但它们让人不愉快,所以就被当成问题,当成病。
三是人们因为彼此缺乏对心理活动的交流,不知道别人怎么个情况,所以会觉得自己的一些心理活动很古怪,可能是病态。而心理咨询师们总接受同样的咨询,慢慢就把这个现象真当成病。
典型例子就是视线恐怖。当事人不敢和别人视线相交。这其实也很正常。我们谁都会有心虚的时候,这时我们总是躲着别人的眼睛。或者我们做了对不起某个具体人的事,和别人接触时不怕视线相交,和他接触时就回避他的视线。这只是我们回避外界压力的一个习惯。如果一个人和绝大多数人都怕视线相交,那也没什么,只不过说明他特别心虚,害怕各种人际压力而已。
四是把个人成长或者衰退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当成病。如果我们阅读有关“心理疾病”的资料就会发现,大部分“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是青少年,到了成年人就好多了,到老年人又多发。也许青少年和老年真是高发人群,但另一方面,也可能这只是青少年还没有掌控自己心理活动。而老年人由于退出社会核心,心理控制能力再次下降,所以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
五是一些本来大家习以为常的生活问题,以前并不被叫作心理疾病。但因为包含着明显的心理反应,心理咨询界便把它们冠以心理疾病的称谓。
典型如“考试焦虑症”、“学校恐怖症”、“节日综合症”等。把名字换一下,是否能够让人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更深入更准确?不能。除了让人们重视其中的心理因素外,更换名称对解决这些问题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六是一些不符合社会通行道德标准的行为,被标记为心理疾病。典型例子就是同性恋。现在同性恋已经被排除掉了,但在心理疾病大名单里,肯定还会有不少应该被排除的现象。
把自己看不惯的行为骂成“有病”,其实是生活中常有的事。各地方言里都有这类俗语。一些心理疾病的概念恰恰是这一习惯的延伸。
我并非怀疑所有的心理疾病都不存在,但我怀疑其中相当一部分只是贴标签的结果。 
 
 
 五、什么是心理障碍?它和心理疾病有什么区别?
答:心理障碍是人们针对特定对象固定地产生负面情绪的现象,它使得人们要对这些对象做出相关行为时需要付出更多的意志力,甚至因为克服不了这些负面情绪而放弃。
作为两个标记心理问题的概念,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有以下不同。
首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理障碍,也就是说,你总有你想回避的人或事,有你害怕做出的行为。只不过有轻有重,有时候你重视,有时候不重视罢了。而心理咨询界则认为,“心理疾病”只是特殊人群的问题,大部分人心理是健康的。
其次,疾病的一个特点就是其症状不因具体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因为它产生于内在的生理原因。一个人感冒了,并不是在家里才咳嗽,到了单位就不咳嗽。或者在同事面前咳嗽,进老板办公室就不咳嗽。心理障碍则完全取决于具体对象。一个人在同事面前有说有笑,被老板叫到办公室就头上冒汗,说话结巴,说明他对老板这个人发怵。这就是心理障碍。
目前媒体上所说的大部分“心理疾病”,其实就是心理障碍。由于它只是针对特定对象产生的,所以反映了当事人和这个特定对象的矛盾关系。比如一个女婿很害怕见他的岳父岳母,见面就紧张,走后就放松。如果后者不是他的岳父岳母,只是邻居家的两位老人,他对他们就不发怵。这就是心理障碍,它只体现了双方现在的社会关系。
以这个标准来看,精神病确实是一类疾病,因为它的症状和特定环境、特定对象没有关系。精神病人在家里疯疯癫癫,在大街上,在医院里也是如此。而大部分“心理疾病”其实只是针对特定对象产生的,如“广场恐怖”、“考试焦虑”等,所以不应该定义为疾病。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心理障碍,只不过那些不太出格的,或者大家都有的心理障碍,没有被拿出来当成问题对待罢了。比如,绝大部分人在公众面前讲话都紧张,所以它反而不被当成问题。
心理障碍体现了一个人理性与非理性心理活动的矛盾,也就是说,当事人在理性上认为应该做,但不敢,或者不愿做的事,才叫心理障碍。比如一个学生理智上认为自己应该好好读书,将来应该考大学,但就是害怕去学校,这叫心理障碍。如果他理性上根本不觉得考大学有什么用,想去当影视明星,这就不是心理障碍,是他理性的决定。从这点来看,在一个人有心理障碍时,他的内心是冲突的,自己感觉到这种冲突,并为之苦恼。
心理障碍体现了当事人某些心理机能的不足。比如,一个人如果互动能力强,他就不容易对特定的人产生恐惧心理。当他是学生时,敢主动和老师讲话;当他是员工时,敢主动和上司讲话。这样,心理障碍也是心理训练工作的一个对象,因为心理训练就以提高这些机能为目标。
然而,克服心理障碍只是心理训练的结果,不是它的直接内容。这个意思是说,当你的心理机能提高了,你的那些心理障碍自然就克服,或者容易克服,或者不容易产生。比如情绪控制能力提高了,就不会对考试产生焦虑。但考试焦虑本身不是心理训练要解决的对象。
打个比方,今天你提不起一桶水,明天你杠不动一袋米。一个健身教练发现你这种情况,会帮助你系统地提高肌肉力量,而不是教你怎么提起这桶水,或者杠起那袋米。因为他知道,你不是不懂提起水,或者杠起米的方法,你只是缺乏力量。
这又是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在程序上的一个显著区别。心理咨询总是以特定心理问题开始,它宣称自己就是在解决这些特定的心理问题。而对于心理训练而言,特殊心理问题只是能促使人们发现自己心理机能不足,产生接受心理训练的动力。心理训练以系统训练为主,解决了这些心理障碍只是它的效果之一。 
 
 十一,针对人们出现的心理问题,有人说是出于生理因素,有人说是出于社会因素。哪个正确呢?
答:每种心理活动都既有生理因素,也有社会因素。就一个具体心理活动而言,生理因和社会因未必都有,也未必都重要。但你必须保证自己能从多角色去理解它,以防认识和应对上的偏颇。
目前做心理服务工作的人有的来自社会学专业,甚至文学专业、哲学专业。他们只强调心理活动的社会因素。有的来自医学专业,只强调生理因素。即使就来自于心理专业,因为这个专业文理兼召,从里面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也偏文或者偏理。事实上单纯任何一种理解都不全面。
正确认识心理活动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准确、全面地辨认这一心理现象。虽然大家每时每刻都在体验自己的心理,但对于缺乏专业训练的人来说,做到准确全面并不容易。举个例子,不少人把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混在一起,都是觉得“有点烦”。还有的人把抑郁情绪和悲伤情绪混在一起,都是觉得“有点痛苦”。其实它们的主观体验各不相同,各自的原因也不同,处理方法更不同。
即使能分清什么是抑郁,接下来还要记录自己什么时候抑郁,什么时候抑郁又消退,抑郁产生的频率有多高,它产生的时候在你生活里发生了什么事件。这些都是准确体验抑郁情绪所必须的。平时人们并不花这么多精力来记录一种情绪。表面上省事了,但结果就是让你的情绪分辨能力始终处于低下状态,总是觉得自己“莫名其妙就郁闷了”。
其实人的任何情绪都有一定规律可循。进行系统的心理训练,可以在高中甚至初中就拥有情绪体验能力。不这么系统地去体验心理活动,头发白了对自己都缺乏了解。
接下来就要寻找这种心理现象的生理因素。为什么要先从生理因素下手呢?因为生理因素是刚性的,可控性强,找到了马上可以解决。抑郁情绪有两类生理因素,一是长时期强烈兴奋导致抑郁。你的神经过度兴奋,它自己要抑制一下以避免“过载”,这时候的主观感觉就是抑郁,客观作用就是令你减少活动。因为人在抑郁时总觉得没精打彩,不想做事。
二是由于饥饿,寒冷,光线阴暗,缺氧,以及过多的冷色调等内外原因导致抑郁,这时候机体同样是通过抑郁体验告诉你,要减少活动了。
找到这些生理因素中的任何一条,解决起来都容易。比如一个人在高层建筑里呆久了,因为缺氧就会产生一定的抑郁情绪,这时候只要呼吸新鲜空气就行了。由于周围光线阴暗产生抑郁,只要多开灯不行了。是的,有时候解决心理问题就这么简单!人们每每将心理因素复杂化,拐了许多弯也解决不了问题。
另一端是社会原因——人由于行为受挫而产生抑郁情绪。这种情绪同样在提醒你——要减少活动,避免伤害。一般来讲,抑郁情绪产生于受挫一段时间后。受挫当时产生的是愤怒或者恐惧,导致一定的攻击行为。过后会慢慢转化成抑郁。所以人们总是觉得自己不知道怎么就郁闷起来了,这是情绪与事件发生不在一个时间导致的。其实从你最近一两天的生活和工作中,就能找到抑郁的原因。社会因素是柔性的,你自己难以控制,也不能马上就解决。但找到原因仍然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举抑郁这个例子是想让你明确把握一种心理现象的程序:1,准确、全面地体验它,2,找到它的生理因。3,找到它的社会因。心理训练要求你对每种心理活动都要按照这个程序去把握。 
 
 十三,什么是生理心理学?它在心理训练中有什么作用?
答: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试图从生理活动的角度来寻找心理活动的根源。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原理就是早期的生理心理学研究。一百多年来,生理心理学积累了大量成果。以前它最直接的用途,一是找到了大量精神药物,二是发明了一些改变心理活动的手术方法,如用毁损特定部位脑白质的方法减少人的攻击性,或者使人摆脱毒瘾。但这些都属于医学模式的运用。
心理训练将生理心理学知识通过体育模式加以运用,指导人们更科学地调整自己的心理。心理活动都有生理因和社会因。由于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和学习需要更多专业条件,所以一般人不熟悉这门科学,更偏重从社会角度寻找心理活动的原因,不清楚它们的生理因。这样在调整心理活动时会走入误区,拐很大弯子去解决本可以直接调整的心理活动(如直接处理负面情绪),或者死抱着一些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期望,如希望自己的反应时减少为零,希望自己永远不发脾气等。
所以,心理训练首先要介绍各种心理活动的生理因,以帮助人们客观地理解心理活动,消除错误认识。同时帮助大家从生活中寻找方法,创造条件,通过生理这个途径来改变自己的心理活动。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通过饮食来调整心理活动。由于它是通过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来改变心理,因此它不属于医学模式,而是属于体育模式,是一种训练。
其次,生理心理学家的一个重要工作是寻找各种心理活动的中枢定位。这项工作已经发展到非常细致的程度,生理心理学家可以画一个“地图”,指明上千种心理活动分别定位于中枢的哪个部分。这个知识不能直接被普通人运用,但它给大家一个重要提示,就是人类的意志、情绪、行为和低级认知活动都有独立的中枢,是独立于思维的。
日常生活中,人们由于不清楚这一点,总是想通过改变人的思维(劝说)来改变人的其它心理活动。比如,发现一个人意志薄弱,就劝对方“要坚强起来”;发现一个人情绪低落,就劝对方“别想不开”;发现一个人有坏习惯,就劝对方“一定要改变”。如果不奏效就反复劝说。其实,当事人自己可能完全知道应该“坚强起来”,应该“想得开”,应该“改掉恶习”,但这三种心理活动在中枢机制上独立于思维,并不是解决了认识问题就能相伴解决的。
现在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们由于发现自己有不良的心理活动,阅读了大量宣传心理健康的文章,对这些心理活动的原因讲得头头是道,但就是不改变。一些心理工作者缺乏生理心理学知识,遇到这样的人还是反复去讲道理,收效甚微。
心理训练的作法是进行直接针对意志、情绪和行为的训练,而不是靠讲道理(改变思维)。实际上,人类几千年发展起来的各种学说都是旨在改变人的思维,这个工作根本不属于心理工作,而属于哲学、科学和知识教育领域。 
 
 十四,什么机能主义,它对心理训练有怎样的帮助。
答:机能主义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形成的一个心理学派,代表人物有奥地利的布伦塔诺、英国的瓦德、美国的詹姆斯、普林斯等人。他们都将心理活动视为人类个体适应环境的机能,从机能角度来解释心理活动。
这个流派最初是为了反对另一个流派——结构主义流派而产生的。当时心理学中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非常少,给机能主义提供不了多少实证基础,而且机能主义本身也没有提供多少新知识,所以很快就消失在心理学史当中。
但是,机能主义对于我们理解各种心理活动的意义非常有帮助。而不理解这些心理活动的意义,我们无法知道哪种心理活动是“好”的,哪种是“坏”的。我们会仅仅凭借主观感受或者道德评价,把大量有用的心理活动当无用的(如遗忘),或者当成是坏的,不良的心理活动(如负面情绪)。进而形成许多空想,在调整心理活动上作大量无用功。比如将抑郁情绪当成坏东西,认为自己不能有一时一刻的郁闷。
因此,心理训练将机能主义复活了。它从机能角度重新解释了一些心理活动,如认为情绪是驱动行为的心理能量,以对行为的不同调节作用来重新划分基本情绪。又比如,认为所有行为定式的形成机制都一样,只不过其中一些被社会评价为“好”的(如工作狂),另一些被社会评价为“坏”的(如网瘾)。
机能主义重新解释了许多心理现象的意义。心理活动不管你觉得舒服不舒服,道德不道德,它们最初都是有用的,只不过脱离了一定的具体环境才变得无用,甚至有害。比如愤怒让我们保持必要的攻击性,驱动我们改变环境,所以一个人不能没有脾气,否则就会变成窝囊废。只有当具体的愤怒会让我们失控(如打架导致违犯法律)时,我们才需要压制它。
由于引入机能主义观点,我们会发现,许多以前被视为无用甚至有害的心理现象,如“我向思维”(即想入非非)、遗忘、负面情绪等其实都是很有用的。心理训练的目标是如何让它们与具体环境相匹配,发挥它们的正面作用,减少它们的负面作用,而不是一味消除它们。
一种心理活动如果只是被当成现象来研究,那它就无所谓好坏,我们也不能对它做什么。当今主流心理学正是这样来研究心理的。所以你可能读了不少心理学教材,掌握许多心理学知识,却不知道该对自己的心理、别人的心理做点什么。但如果把它们当成机能来研究,那么我们势必要问,它们到底有什么用?如何衡量它们的大小?如果一种心理活动很有用,那么如何去提高它的量?
所以,只有引入机能主义观点,才能使我们发现各种心理训练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机能主义可以说是心理训练的基石。 
 
 

源地址:http://blog./GetEntry.do?id=404111244&owner=23865080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