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好一名领导干部,多一点阳光心态很管用

 太阳下的森林 2012-09-04
时下,心理学领域有一个时髦词语叫“阳光心态”,它也是领导科学领域备受关注的话题。

    为了说透心态的作用和力量,下面先引用三个经典案例:

    案例一:甲、乙两个秀才去赶考,路上遇到了一口棺材。甲说,真倒霉,碰上了棺材,这次考试死定了;乙说,棺材,升官发财,看来我的运气来了,这次一定能考上。当他们答题的时候,两人的努力程度就不一样,结果甲落第了,而乙考取了。回家以后他们都跟自己的夫人说,那口棺材可真灵啊!可见,心态影响人的能力,能力影响人的前途和命运。

    案例二:德国纳粹心理学教授做了一个残忍的人体试验,他把一个死囚关在一个屋子里,蒙上死囚的眼睛,对死囚说,我们准备换一种方式让你死,我们把你的血管割开,让你的血滴尽而死。然后教授打开一个水龙头,让死囚听到滴水声,教授说,这就是你的血在滴。第二天早上打开房门一看,死囚真的死了,脸色惨白,一副血滴尽的模样。其实他的血一滴也没有滴出来,他被吓死了。这个试验表明心态影响生理和生命。

    案例三:亏了20万,六旬老翁猝死证券厅。这是发生在2008年3月份的事。这位老人61岁,去年退休后拿25万进入股市,开始还少赚了一笔。但没过多久,股市不断下跌,账上只剩下了5万元。3月12日的早晨,他走进重庆市杨家坪步行街某证券营业厅后,便靠窗坐下。稍后老人便捏着拳头,紧盯着大盘。10时10分左右,紧盯屏幕的老人重复着“又跌了,又跌了!”这两句话。不多久,老人的头逐渐向右倒去,搭在一位股民肩上。就这样,这位老人猝死在证券厅里。这一悲剧说明,害死老翁的不是别人,正是老翁自己的悲观、沮丧的心态。

    由此可见,心态决定成败,心态决定命运。可是,我们平常人不大理会心态的力量和作用,没有适时地调整自己心态,由着性子让不良情绪生发、扩展、蔓延。其实,在同一件事上的不同心态,会引发和产生两种方向完全相反的力量和作用,从而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人们知道,人的心境一般情况下有四种状态:高兴、烦心、平和、轻松。其中平和、轻松属于一般的阳光心态。此外,阳光心态还有一种高级的或最佳的心智模式,那就是知足、感恩、达观、积极。知足、感恩、达观、积极的心智模式,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具有这种阳光心态可以使人深刻而不浮躁,谦和而不张扬,自信而不怯懦。这是一个人应对竞争,成就事业,获得健康、幸福和圆满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各种思潮涌动,各种矛盾凸显,作为肩负发展、稳定、和谐多重任务的领导干部,除了要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外,还应努力塑造阳光心态,使自己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这显得尤为重要。

    以笔者所见,作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塑造和具有如下几种阳光心态:

    其一,要有荣辱不惊的平和心态。人的一生,有如簇簇繁花,既有红火耀眼之时,又有暗淡萧条之日。面对成功或荣誉,不狂喜,不盛气凌人,把功名利禄看轻些,看淡些;面对挫折或失败,也不会一蹶不振,只要奋斗了,拼搏了,就可以无愧地对自己说:“天空不留下我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泰戈尔)这样就会赢得一个广阔的心灵空间,得而不喜,失而不忧。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修身养性,内圣外王。《庄子》中有一句名言:“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意思是说,大家都说你好,你也不要浮躁,大家都说你不好,你也不要沮丧,要理性地对待。在信息化时代,领导干部只有保持平和的心态,才会从喧嚣中获得宁静,做到不诱于誉,不恐于诽,宠辱不惊,泰然处之。

    在改革的年代,领导干部以平和的心态正确对待职务岗位上的升、降、去、留十分重要。随着改革的推动和深入,领导岗位和职数的逐步减少将是一种必然和常态。在这种情况下,职务和岗位上的升、降、去、留是各级领导干部经常面对的一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多数同志能以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但也确有一些同志把官位看得过重,只能升不能降,只能留不能去,一不遂意便产生精神压力和思想负担,情绪低迷,心态消极,甚至会做出蠢事、傻事。类似情况出现的时候,要有意识地给自己心中浇点冷水,以浇灭某些欲望,保持淡泊宁静的平和心态。这样,烦恼和不快就会少得多。

    其二,要有利导思维的积极心态。

所谓利导思维,就是凡事都从好的方面去思考、去理解,用一种乐观向上的思维方式去面对所有的问题。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些伤心事、苦恼事,如果善于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就能挖掘出积极因素来,就能转“忧”为喜。人的生理试验告诉人们,不论遇到多么不愉快的事情,只要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脑内就会分泌出对身体有益的荷尔蒙;不论所处的环境多么优越,只要心情烦闷,忧愁苦恼,脑内就会分泌出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因此,一个人只要能保持乐观开朗的态度,就会拥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拿破仑·希尔写的《成功学》中有这样一段话:“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了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古人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因为任何事物都不只是一个平面,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心态就会看到不同的东西。法国大文学家雨果曾经说过:“生活,就是理解,生活就是面对现实微笑,就是越过障碍注视未来。”就是把“苦”视为“甜”,善于从消极因素中,认识蕴涵的积极因素,从而使之成为奋发图强的动力和契机。

    其三,要有饮水思源的感恩、豁达心态。中国有句俗话叫:“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领导干部要常怀感恩之心,时刻想到是党和人民给了我们政治生命,给了我们手中权力,给了我们施展才干的舞台;时刻想到没有下级的支持和努力,自己就寸步难行。以知足的心态去体察和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从而使自己博爱而善良,敬业而忠诚,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自己与社会、他人之间创造一种友善氛围。眼下,有一个新的提法叫“快乐工作、快乐服务”。就是在紧张的工作和繁忙的服务当中,感悟快乐。这是培养良好的健康心态的过程。和谐始于内心,和谐离不开豁达。豁达是和谐的内在元素、外在表现。内心不豁达,身心难和谐;内心不和谐,行为难豁达。豁达,能化解矛盾,消除隔阂,获得理解和支持。



    塑造阳光心态,是领导干部自我完善的重要方面。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的生活节奏普遍加快,压力日益增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也逐渐增多。领导干部除了面临一般人的心理压力之外,还承受着工作岗位和工作职责的双重压力,更容易被心理问题所困扰。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领导干部心理失常、自杀、伤人等恶性事件,均是不健康的心态引发的。因此,培育阳光心态,构筑坚强的心理防线,是领导干部应对社会竞争,适应现代社会变革的必然要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