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中自有桃花源——谈读书

 悠然一笑. 2012-09-04

书中自有桃花源——谈读书
 
 
图片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是读书一境,亦是人生一境。

一空谷,一几,一茶;书在手,有鸟声静响。
四野动,风动,水动;心不动,无闲事扰人。


图片


大家之大,在于有大心境,大气魄。
感情能沁人心脾,意旨能豁人耳目,无矫揉伪饰之态,所见真,所知深,所言切,绝乃大家之作。
读大家之作,凡六七次,十数遍,方解其中真味。

读书能有忽入桃花源之遇,书藏胜景,书乃该读之书;
有闲云野鹤一二,怀抱寂静,在残寺中,在枯树下,在破盏边,能潜心苦读,友必读书胜友。


图片


人读书有如谈恋爱,一时便专注于一人。
爱小说,就厌绝诗歌之晦涩;爱诗歌,就厌绝散文之平白;爱散文,就厌绝戏剧之琐碎;爱戏剧,就厌绝小说之呆板。
因为爱,所爱之物就生出超凡脱俗之美。
而实际上,文体本身并无美丑之分。



图片



尼采曰: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
以血书者,积情必久,且历久弥浓,浓久蓄势,终至火山喷发之烈。此类书,裸灵魂于旷野,凝挚情于胸间,字字泪,声声血。
读此类书,大悲大喜,大彻大悟。

读书人的阅历是一面镜子,可以洞鉴书之矫情、伪情、滥情,可以体察书之虚势、颓势、做势。故阅历越深的人,眼光越挑剔,可读之书越少。
也因此,阅历亦成了一条绳索,捆绑人之思想。从而使其拒绝了浪漫到瑰丽之书,幼稚到纯真之书。


图片



井中之蛙观天,能有四角的天空。
平庸之人读书,也有一管的见地。

文学流派纷呈,是文学之幸事,亦是读书者之幸事。
一坡的春色,看久了,无非春色也。,骤而可见一涧泉飞,一湖水涌,或又听得风敲叶响,炊烟袅动,方可阔人胸襟,开人眼界,悦人身心,怡人耳目。


图片


书实乃医病之良药。
是艰难困顿者的良药,是落魄潦倒者的良药。
一个人在精神的世界里自杀未遂,是书解开了套在他脖子上的绳索。

一种体制,始盛终衰,自然之变也。
能历久不朽者,盖能注变革于血脉之中,寓新奇于骨肉之中。
化腐朽为神奇,非鬼斧神工者不能为也。


图片



读书有容乃大。
胸能吞吐六合,上下千古,疏梅淡月,苍山流云,心方可宽广博大;书能读天文地理,经史子集,阴阳八卦,稗史野传,学问才可博古通今。

少年读书,人生百味不谙,英雄气盛,多生狂气、霸气、傲气;老年读书,世事沧桑阅尽,垂老迟暮,多生哀情、怨情、悲情。


图片



清心寡欲,方读得好书。
为成就功名读书,累,为卖弄风雅读书,浮。
书从来都是几上一茶,云中一鹤,荒野一径,要细品,遥看,徐走缓行。


图片
作者:马德 绘画:刘振辉 整理:秀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