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世考(上册)

 黑老赵 2012-09-04

作者  张志强

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内容提要

       昆仑丘是太帝之都,本应称为昆仑城。一个丘字,因为词意的变化,造成了太多的误会。几千年来,这个关中水乡一直被误解成了可以任意夸张的万“任”高山,其高度甚至夸张到了地球半径的三倍。

邰城若昆邰若轮,昆仑本是盘古坑。

自从昆仑开瑶起,三皇五帝邰室兴。

       本书不全是历史,也不全是小说,主要是传说考证。说小一点,《创世考》只是邰城史,说大一点便是龙的起源史,实际上是昆仑文化和昆仑城的来龙去脉。因为龙起源于邰,邰就是传说中的昆仑城,也是西周的宗周。周幽王被杀之时,昆仑城遭到了彻底的毁坏和血洗,并先后被犬戎-秦人-犬戎-秦人占领,突如其来的历史变故,造成了历史的真空。在反复动荡之中,昆仑历史不幸被弄丢了,自东周开始便成了是是非非的神话传说,一些错误的考证又加重了混乱。

       昆仑文化是古人留下来的举世无双的珍贵宝藏和文化遗产。本书根据邰城环境、象形文化、结构证据、历史背景、演变过程、相互关系和文献记载,对邰城的历史作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尽可能连续地将昆仑传说整理成了一个逻辑系统,提出了许多全新的观点和看法,化难以置信的昆仑神话为客观描述。主要结果是给出了邰城的确切位置,发现了宗周为邰城,发现了邰城为昆仑城,发现了邰城为三皇都,发现了邰城为五帝都,发现了邰城为三王都,发现了邰城为夏太室和夏桐宫,发现了邰城为27年的商初都,发现了邰城为周人的豳都、程都、宗周和南郑。

       条件所限、资料所限,时空错位的推论难以避免,一些论断有待于未来的地下考古去证实或纠正。一家之言,不求无过,但求带来一种别样的享受。

目     录

第一章  太室姜与昆仑城…………………………………………………
    §1.1  姜水与姬水
    §1.2  太室姜简史
    §1.3  昆仑城特征
    §1.4  太室姜遗址
    §1.5  鸟迹文之谜
    §1.6  昆仑城传说
第二章  姬水湾与五色水………………………………………………… 
    §2.1  五色姬水
    §2.2  西流白水
    §2.3  黑水洋水
    §2.4  弱水姬水
    §2.5  赤水沮水
    §2.6  黄水黄泉
    §2.7  青水漆水
    §2.8  天河天汉
    §2.9  河的本源
第三章  九州岛与邰四海
    §3.1  三山五岳   
    §3.2  卧月瑶邰
    §3.3  昆仑三岐
    §3.4  四海之谜
    §3.5  昆仑太荒
    §3.6  扶桑之谜
    §3.7  日月之山
    §3.8  昆仑九州
    §3.9  昆仑猜想
第四章  太室冢与太帝考…………………………………………………
    §4.1  太帝与天柱
    §4.2  玉皇与太一
    §4.3  昆仑与太山
    §4.4  太迹与雷神
    §4.5  八卦与昆仑
    §4.5  陈州与陈仓
    §4.6  天帝与成纪
    §4.7  丽山与洪洞
    §4.8  咸池与华州
    §4.9  女娲与昆仑
第五章  姜水湾与炎帝考…………………………………………………
    §5.1  炎帝与姜水
    §5.2  漆水与杜水
    §5.3  吴山与蒲山
    §5.4  炎帝故里辨
第六章  昆仑宫与黄帝考…………………………………………………
    §6.1  黄帝与昆仑
    §6.2  昆仑与姬水
    §6.3  轩辕与寿丘
    §6.4  有熊与毛郑
    §6.5  黄帝冢之谜
    §6.6  黄帝与凤凰

  第一章   太室姜与昆仑城

       中国人一向自命为“炎黄子孙”,自战国以来,炎黄故里就争论不休。《国语?晋语》曰:“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归根结底,争论的焦点在于寻找炎帝、黄帝的母亲河姜水和姬水。

§1.1   姜水与姬水

       姜水和姬水都在宗周,宗周是邰城而不是丰镐。幽幽的姜水,盈盈的姬水,本来只是两条泉水小河,不增不减,一横一纵潜行于邰城的九几之阙。由于时间太久和两水太小的缘故,所以一直被外界遗忘。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历史上,邰城别名无数,亘古不变的名称叫太室姜。太室姜由“太字丘、几字室、姜字邰”三块构成,故称太室姜。太室姜是太古时代的倒装词,相当于现在的姜太室。其中“室”字,形指“凤巢”,意指天然城池。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太室姜是鸟迹文环境,有取之不尽的汉字源形,例如“女字邰、姜字瑶、古字坑、母字泉、几字谷、玉字阙、羊字城”等等。姜字邰是太室姜的特征标志,现在称为瑶邰、后瑶,传说中多称盘古、王母、瑶姬、瑶池、天庭、昆仑等。

       汉字和神话起源于太室姜,太室姜就是神话传说中的昆仑城,因为内容丰富的昆仑文化全在太室姜。只要了解一下太室姜的环境结构,就不难揭开神秘的姜水、姬水、漆水、沮水、五色水、瑶池、天室、天柱、神龙、凤凰、鸟迹文和昆仑之谜。太室姜环境还可以揭开盘古开天、华胥履迹、女娲抟人、女娲补天、共工撞山、精卫填海、牛郎织女、嫦娥奔月、愚公移山、夸父奔日、后羿射日、劈山救母等神话传说的起源之谜和本来面目。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甲骨文的“姜、女、每、母”没有本质的区别,彼此通用。昆仑山主要由“瑶邰、天井、瑶坡”构成,其中瑶邰若头,天井若冠,瑶坡上穿瑶邰而下若盘腿。昆仑山的这一“冠、头、腿”造型为“姜”,看起来象一个盘坐的羊角女,简化为女,引申为“每、美、母”,进一步演化为王母“姜”。

       昆仑山的形状千奇百怪,古人的象形描写不计其数,每一种描述都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如王母形、女尸形、女丑形、破石形、石臼形、姜女形、姜窝形、卧月形、熊迹形、熊掌形、梳子形、梳圃形、灵芝形、马蹄形、月船形、莲花形、莲灯形、火盆形、赤县形、月兔形、蛤蟆形、金龟形、骷髅形、墓坑形、棺材形、鬼谷形、鹌卵形、五彩形、紫云形、鸟鼠形、漏斗形、漏船形、云盘形、七斗形、星月形、日月形、古字形、蟠桃形、龙洞形、龙珠形、洞庭形、宫仓形、回屋形、轮盘形、滚环形、碗丘形、鹓雏形、燕京形、悬瓮形、天池形等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昆仑山说啥象啥,耐人遐想,一轮弯月卧瑶邰,姜女盘坐熊掌坑,这就是“姬”字的意境来源。甲骨文和金文的“姬”字是昆仑瑶邰的“瑶姬”造型,大体有三种版本。一个是瑶邰的“卧月形姜女”造型,一个是瑶邰的“梳子形盘女”造型,一个是瑶邰的“熊迹形七女”造型。

       关于姬水,文献没有任何记载。不过你到扶风县的揉谷乡问一问“姬水坑坑”在哪里,那么年长的人都会告诉你“姬水坑坑”就是“太室姜”。太室姜现在叫做太子藏,这是汉光帝刘秀改的村名。太室姜传说道:

太室姜,四条坡,四条坡里姬水多。

太室姜,四条坡,四条坡里天井多。

太室姜,四条坡,四条坡里台邰多。

太室姜,四条坡,四条坡里墓坑多。

       太室姜的河水与湖水统称姬水,一般情况下,姬水为溪流和稻田之水。正是有了姬水,太室姜才是整个农耕时代的旱涝保收环境。只有在十分特殊的情况下,太室姜才会发生比较严重的姬水灾害。发姬水时,姬水会从地下大面积渗出,严重时,整个太室湾会变成一片汪洋,这是一种特有的自然灾害。姬水灾害曾在1976年的三个月连续阴雨之后出现过一次,导致许多房屋倒塌。1994年后,太室姜的所有姬水全部干涸。“姬水池、姬水渠、姬水河、姬水大滈、发姬水、姬水坑坑”等名称都属于太室姜特有的地方文化。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太室姜西南3里为姜嫄村,东南3里为姜尚村,三姜环绕一门形湾。太室姜上原有《山海经》记载的太室冢(伏羲冢、天柱)和少室冢(黄帝冢、弇兹),太室姜下原有姜嫄灵台和后稷灵台(纪念冢、周文王修建),有伏羲祠和女娲祠,有西周前修建的玉皇庙(伏羲庙)、药王庙(神农庙)、黄帝庙、马神庙(伏羲马庙)、女娲庙,有周人修建的姜嫄庙、后稷庙、公刘庙、太王庙、王季庙、文王庙、武王庙、太姜庙、太任庙、太姒庙,有秦文公修建的白龙庙。

       由此可知,周人承认的三皇为伏羲、神农和黄帝,三皇同时供奉在太庙东厢的三皇庙中。伏羲称为玉皇,神农称为药王。神话中的三圣母实际指太姜、太任、太姒,三太“太姜、太任、太姒”庙合称三圣母庙,在周庙西厢。

太室姜16庙毁于文革前后,吻合于文献记载,汉武帝曾把这6处16个庙当成单纯的后稷庙加以翻修,遗憾的是未能仔细地考证其历史。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封禅书》曰:“周兴而邑邰(指公刘复兴都邰),(在邰城)立后稷之祠(指公刘修建),至今血食天下(香火不断)。于是高祖制诏御史:其令郡国县(在长安)立灵星祠”。《汉旧仪》曰:“(汉武帝)五年,修复(邰城)周家旧祠,祀后稷于(长安)东南(灵星祠)”。

       灵星祠是汉高祖在长安东南修建的后稷祠,周家旧祠是周人公刘在邰城修建的后稷祠,原本泾渭分明,但文献记载得多少有点含糊不清,以致于误解很多。宗周和丰镐本不相同,宗周是邰城,东周以来误以为丰镐,西周王陵其实都在宗周邰城。

       《括地志》曰:“故(秦、西汉)斄城一名(东汉、两晋)武功城,在(唐)雍州武功县(今武功镇)西南二十二里,古(夏朝中后期)邰国,后稷所封也,有后稷及姜嫄祠”。

       邰城为太室姜,位置记载很清楚,现在人误以普集镇(今县城)计算,结果理解上东偏了6里多。邰城16庙为西周遗存确实可信,有据可查,几十年前依然可见,并非虚构。遗憾的是只有姜嫄庙为外界所知并予以承认。

       太室姜有八川九泉,八川为白水(匚水、卤水、夏水)、黑水(岐水、瑶水、雍水、华水)、姬水(太室河、天河、天汉)、弱水(炎嘴河、洛水、若水)、江水(小横水、三合水、合离)、沮水(白龙河、赤水)、姜水(姜嫄河、漆水、青水)、沣水(姜尚河、秦丰河、武功水)。九泉为玉皇泉(甘泉)、玉女泉(涝池)、黑水泉、白水泉、黄泉(黄池)、姬水泉、大滈(母字泉、吕津、天津、雷泽、黄泽、白龙泉)、弱水泉、姜嫄泉(娘娘泉、阪泉、炎池)。

       玉皇泉为玉皇庙前的一口井,文献中称为醴泉。太室姜传说称:天再旱,玉皇泉不干。只要虔诚祈祷,引玉皇泉水到玉女泉,天就会下雨。玉女泉水深2米,长宽50米,下有卵石铺底。姜嫄泉也称娘娘泉,在太室姜老人中,至今存在着喝娘娘泉多生子的习俗。

       太室姜的八川九泉成因于太白山上的冰斗湖、冰碛湖和冰蚀湖,没有这些高山大湖泊,也就没有太室姜的中水乡和不增不减的“五湖四海、八川九泉、姬水坑坑”。

       姬水坑坑是周人的世居之地,周人又是黄帝姬姓的正宗,加之姬水坑坑又有昆仑五色水和瑶池,由此可以断定黄帝之都为邰城。更多的证据还会进一步支持这一论断。

       《国语?周语》曰:“我姬氏出自天鼋”。“天鼋、玄鼋、轩辕、玄圃”都是姬水湾的特征描写词。“轩辕”本意是“宫车”,其特征是“双辕,有屏风”,表示环境,则指象“宫车”一样的四方三围城,两翼若屏风。“天鼋”表示“若天若鼋”,“若天”意思是“上有头,下为人字丘”,“若鼋”意思是“样子象王八”,上有头,下有八字隅。“玄圃”是“内低平,外高平”的城池形状。

       关于姜水,可考的最早文献记载是晋《水经注》和宋《路史》,其实大家熟知的“姜水面”就源产于姜水湾,另外“生姜、姜窝、料姜石”等也都源产于姜水湾。姜水现在叫做姜嫄河,当地叫做漆水河,“漆水河里鳖多,漆水河里捉鳖”,这是太室姜的习惯用语。类似的特有用语还很多,比如“大滈(读毫)里鳣(读颤)多,鳣在紫泥里”。鳣也叫鳣龙,属龙不叫属龙,而叫属鳣(据说甘肃庆阳也叫属鳣,但鳣指小蛇)。蚯蚓不叫蚯蚓,而叫“出鳣、地龙、蛐蟮”。青蛙叫“五采、雷蛙”、蝌蚪叫“粉咕嘟”。

       扶风与武功的漆水河实际上有南北两条,南漆水(源出上宋)沿渭河北岸东流,经邰城南与沮水会合,东流至普集镇西南(疙瘩庙),注入北漆水(源出麟游),东南流,注入渭河。南漆水比较小不为外界所知,发生在南漆水的历史,常常被误解到北漆水,但又自相矛盾。太室姜、姜嫄村和姜尚村都是姜水湾、姬水坑坑的历史名称。

       《渭水注》曰:“大道川(川字水、中央河、三岐水)东南流入(南)漆水,(大道川)即故岐水也。岐水(三岐水)出石桥山(石字山、邰西岳),东南流,历(南)周原下(邰下原、姜阳、中水乡)。(黑、白)二川并逝,俱(合)为一水,俗谓之(指黑、白二水为)小横水,(二合水)亦名米流川。岐水(南漆水)迳姜氏城南为姜水。北侧中水乡(邰乡、姬水坑坑)成周聚,故曰有周也”。

       “漆水、周原、姜水、中水乡、姜氏城”在同一个微观环境下,彼此相容,姜水的结构很明确,这个结构就是“姜水是漆水东流南过周原的一横段,姜水北侧是周原中水乡,周原中水乡就是姜氏城”。

       在太室姜,传承的岐水与漆水有别,岐水是“丁”字水,漆水是大横水。《渭水注》将二者混为一体,致使自相矛盾。姜水是东流漆水、大横水、姜嫄河,姬水是南流岐水、米流川、大道川、太室河。

       姜氏城在漆水的姜水段正北,岐水剖腹而穿姜氏城,这个漆水是且只能是南漆水,姜氏城是南周原,而不是北周原,因为北漆水在北周原的东部,不南过北周原,理解为北漆水,显然不沾边。历史上,许多研究者为了解决这个明显的矛盾,便将岐水解释为湋水,从而将姜水演义到凤翔,但姜水跑到了北周原的西部,这也与文献的记载大相径庭。《水经注》来源于年代很早的《水经》,尽管《水经注》多有误解,但《水经》的原文结构并未改变,将姜水放在北周原西部,这是结构性错误,违背了《水经》原意。

       《路史》曰:“扶风姜阳(指姜水北湾,即太室姜、姜嫄、姜尚三村环绕的姜水湾、姬水坑坑)有姜水”。

       这两个记载符合邰城环境,漆水与岐水略有区别,岐水为“大道川、米流川、中央河、姬水河”,东南流注漆水,漆水为南河(大横水)。米流川是“米字水”之意,其“四肢水”为小横水。《渭水注》记载的姜水相关结构除了漆水与岐水相混外,与邰城环境丝毫不差,邰城漆水为姜水,这是两个可考文献的共同记载。

       姜水北侧的“姬水坑坑”就是“姜阳、周原、中水乡”,最早的周原是邰城,现在应该称为南周原,以别于京当周原。邰城既是“周字城”,也是“石字城”。石桥山别称“积石、石门、桥山、鹊桥、鸣条”。“周”上原为三岐原,“周”下原为“古周原、古圃田”。“T”字水为三岐水。“中水”是邰城的“中字水、水字水、米字水、若水”。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有些学者为了将姜水解释为清姜河,故意将“扶风”放大为“宝鸡”,然后将“宝鸡”理解为狭义的宝鸡市,这是偷换概念。南宋的扶风就是现在的扶风,不是西汉的右扶风。狭义扶风的姜水是且只能是太室姜的“姜嫄河、漆水河”。清姜河从西南向东北流,西过姜城堡,不在“姜阳、姜南”,而在“姜西北、姜阴”,结构几乎完全相反。

       邰城是炎帝(炎居)后裔有邰氏的世居之地,姜水在邰城并不意外,自自然然,无可厚非。扶风姜阳就是中水乡太室姜,太室姜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昆仑城,而且是周人的邰城和西周的宗周。“姜水、南周原、邰城、宗周”是一个相容体。

       《黑暗传》(有加工)曰:神农生在姜水口,姜水口上有怪兽。身高五丈生双角,两个耳朵垂若刀。九尾足有三里五,头若碾盘生四足。怪兽名叫牵牛谷,牵牛谷里种五谷。神农北登羊头山,找到粟子开荒田。大梁山下寻稻子,稻子藏在水草间。小麦种在姜水湾,后人才有面食餐。后稷生在姜水湾,教民稼穑姜水田。

       姜水湾的姜水,当地除了叫做“青水河、漆水河、姜水河”外,还有一个十分古怪的名字叫斯岐河。“斯岐”在太室姜别有用途,特指食物“发霉、发馊、发酵、发酸”。

       姜水湾的姜水看起来象发酵池中的水一样,静止不动,死气沉沉,时不时冒出一些气泡来,所以姜水河被称为斯岐河,源于“死气河”的转音,由此演化出了“卧姜水”。

       在姜水湾,食物变味不叫变馊,而叫斯岐,并且一直都这么叫,如“面斯岐了、馍斯岐了、饭斯岐了、汤斯岐了、斯岐饭、斯岐面”等。

       “姜水、浆水”原为斯岐河之水,由“发酸、发馊”之意演变为“发酵”,当地称为“卧姜水”,特指用面汤炮制的芹菜水,由此发展为“姜水面”,姜水面源产于太室姜,意指用发酵方法制作的面,“发酵”源自于斯岐河,进一步姜水引伸为浆水,姜水也称为江水。

       由斯水引出的“斯”之意为“沉稳,冷静,和气”,如“斯文”,意思就是文静礼貌不动粗。“斯岐水”被误解为“此岐水”,因此“斯”派生出了代词用法。由“姜水”引出的“僵”就表示静止不动。由“姜水”派生的“犟”,就表示固执死板。缰绳之“缰”表示“固定不让野”。

       地下考古证实,粟的种植历史至少有7000多年历史,由此可见,第一代神农至少在8000年之前。姜水湾是一个象形兽,北有两角,因此而称“羊头山、牛头山”。南为三围谷,称为姜水口,形若一鸟,有两翼,垂天若云。姜水湾为五谷摇篮并非一家之言。

       《周书》曰:“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随耕而种之”。“神农耕而作陶,治斤斧鉏耨,以垦神莽”。

       “天雨粟”的“天”指“神莽、天田”,亦即微观环境“姜水湾、神仙州”。

       《拾遗记》曰:“神农时,有丹雀衔九穗嘉禾,其坠地者,帝及拾之,以置于(天)田,食者老而不死”。

       姜水湾为“丹字阙”,因为形若鸟,故称“丹雀、朱雀”。姜水口的地貌象形是“丹阙衔九首木禾”,神农在这里发现并种植五谷,故而人、事、环境融为一体,形成神话传说。《淮南子》和《山海经》皆云:“昆仑之虚,上有木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汉旧仪》曰:“(汉武帝)五年,修复周家旧祠……(后稷)龙星(上应天,下应地,龙星对邰城)左角(东南隅)为天田(圃田),右角(西北隅)为天庭(昆仑)。天田为司马(天马之形,指五谷城、姜水湾),教人种百谷为稷(食)”。邰城天庭即昆仑天庭。《昆仑记》曰:“昆仑之山三(界),下曰凡桐(天田)……(外)曰玄圃……上曰……天庭(邰室)”。

       邰城为昆仑城,有说不完的文献记载和环境证据。昆仑天田为后稷稼穑之田。

       《山海经》曰:“(从)南望昆仑(邰室、天庭),(若)光(若)熊。(从)西望大泽(天田),后稷所(田)也”。

       太室姜不仅有姜水和姬水,而且还有神话传说中的昆仑“五色水”和神奇的“瑶池”。瑶池现在称为“瑶台、后瑶、皇邰、天嘴、太室、台邰子、墓坑子、棺材子”等,奇就奇在难描难画,形状千奇百怪,一百个人看了会有一百种描述,并且各有各的样,不带重复。大体上是“瑶、邰、池、穴、盆、罐、庭、院、府、室、宫、谷、山、丘、窟、巢、窝、楼、口、臼、堡”等的综合体。

       瑶池形若甲骨文的“女”字,象“头、冠、碗、瓮、轮、盘、盖、墓、棺、骷髅、莲花”等,说是圆,但又象三角,西宽东窄。说是三角,但又封闭若环,四面绝壁。太室姜的瑶邰就是周人的“邰”和神话中传神了的“昆仑山、天室”及“千叶莲花”。

       昆仑山实际上是“骷髅山、盘(形)古(坑)”之意,原为虎穴,后为人类占据,并最先开挖窑洞。可以证明,“自从盘古开天地”的盘古是太室姜的“盘形古坑”和“象形人(神仙)”,但不能证明也不能否定盘古是人君。

       由于早期的不断塌方,所以形成了昆仑山的奇形怪状、庭中洞庭。后来人们掌握了抗塌技术,这种奇形怪状便一直保存到了现在。十几年前,因居民搬迁,失去了维护,所以全然报废。昆和仑都是昆仑丘的地理象形字。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特殊的词汇,昆仑是“昆轮、昆盘”之意,表示“昆字丘的脑袋若日若轮”。

       昆仑丘也很神奇,长了一个人形脑袋,两个蛇形翅膀,有背而空腹,一前一后象个葫芦,这个“昆虫、蛇鸟、葫芦”象形为“昆”,“昆”是“汽车、轩辕”,“仑”是“昆”上的“方向盘、圆脑袋”。苏雪林在《昆仑之谜》中妄断“昆仑”为外来词,明显地证据不足,自相矛盾。

       昆仑山小,可称为小昆仑(西北金邰),昆仑虚大,可称为大昆仑(东南玉阙),昆仑丘有内边界,而无外边界,可称为外昆仑,历史上称为无外山、外方山。外昆仑是内空外实结构,无法定义外边界,超过6里就失去了意义,故可以将外昆仑理解成直径为6里的圆盘。

       《诗经?生民》曰:“厥(周)初生民,时维(母为)姜嫄……克(忙)禋克(忙)祀……载(有)生载(有)育,时维(子为)后稷……诞(自)实匍匐(自幼开始),克岐克嶷(外忙三岐,内忙九嶷):以就(促)口食(粮),蓺之荏菽(种植五谷)……即有邰家室”。

       对原文的理解,多有歧义,但都摆脱不了神话色彩。按照太室姜环境,可以释读为:周初生弃,母为姜嫄。虔诚祈祷,终怀独子。三弃才哭,故名取弃。自幼开始,勤劳岐嶷。为增口粮,苦钻新技。稼穑之地,有邰太室。

       “克禋克祀”和“克岐克嶷”的“克”都是动词,表示“专心于、用心于、致力于”。“岐嶷”是邰城的三岐原(昆仑丘)和九嶷原(大小昆仑)。原文是说姜嫄久不生子,故虔诚禋祀于帝迹(鸟迹、太迹)邰乡的玄武庙(女娲娘娘庙),后来终于感动了神灵,生了后稷。

       后稷出生顺利,但一直没有第一“哭”,大家以为是死婴,于是将其丢弃。一弃误以为牛羊不理,二弃遇到伐木人,三弃引来食鸟。后稷是假死,丢弃在冰天雪地后,一受冷,结果使卡在喉咙的粘液冷缩变小,从而疏通了喉道,终于发出了第一“哭”,故死而复活。古人不解,以为神异。现代人将其解释为“不祥的私生子”则是荒谬至极。

       后稷自幼开始,就忙于邰城上下,种植五谷,追求新法,以增口粮。将“克岐克嶷”理解为“头大聪明”完全是歪解,将“诞实匍匐”理解为“会爬之时”不妥,因为这与“以增口粮,种植五谷”是不相容的,而应理解为“自幼开始”。

       岐山原本是邰城,也称女岐、豳岐,周太王自南岐邰城北迁后,扶风北山改称为岐山,这个北岐是周人的演义名称。

       《周本纪》曰:“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帝舜……封弃于邰”。汉初毛苌云:“邰,姜嫄国也,后稷所生。尧见天因邰而生后稷,故因封于邰也”。

       稷弃是帝尧之兄,在帝尧70年(岁)重用虞舜时,已经死去。帝舜封弃,实为帝尧封弃。邰为帝都,弃只是封为农师,并未封国。夏禹灭曹魏后,封第三代后稷于西土魏城(今武功镇)。夏少康离开邰城后,魏国扩大为有邰国,都于邰城。

       《周本纪》曰:“公刘复修后稷之业……周道之兴自此始”。《封禅书》曰:“周兴邑(都)于邰,立后稷之祠”。其中“邑”是“设都”,而不是“建邑”。邰邑一直存在,建邑之说不符合实际。

       夏桀3年,犬戎入侵豳邰。《纪年》曰:“帝桀三年,畎夷入于(邰)岐以叛”。《后汉书?西羌传》曰:“后桀之乱,畎夷入居豳岐(邰城)之间。成汤既兴,伐而攘之”。豳邰被犬戎侵占,周人不窋被迫离开豳邰,北迁西土芮(今彬县)。商太甲7年,不窋之孙公刘自芮迁回豳邰,周人自此而兴。并在原来玉皇庙、药王庙、黄帝庙的基础上增加了后稷庙,又修建了姜嫄庙。

       《吴越春秋》引范蠡言:“昔公刘(离芮)去(夏)邰,而德彰(复兴)于夏(邰)。亶父让地,而名发于(北)岐”。

       公刘离开客居的西土芮,迁回到(夏)邰,复兴于(夏)邰。公刘是从彬县迁回邰城的,而不是许多人认为的相反过程,即从邰城迁徙到彬县。《纪年》曰:“二十二年,商侯履来朝,命囚履于夏台”。成汤乘夏桀居夏台(桐宫)之机,抢占了夏桀的东都有洛,第二年被囚。此夏台不在河南,而在鸣条(桐宫)。《淮南子》曰:“汤以革车三百乘伐桀于鸣条,放之夏台”。鸣条夏台即公刘德彰之夏邰。

       《左传》曰:“我自夏以(做)后稷,魏(武功镇)、邰(豳)、芮(今彬县)、(北)岐、毕(旧邰、后宗周),吾西土也”。

       周人先封于西土魏,后扩封于西土邰,周人之魏是夏禹所封。《纪年》曰:“帝舜七十六年,司空(夏禹)伐曹魏之戎,克之”。西土魏扩大为有邰国后便消失了。西土魏、邰、芮、岐、毕都在泾渭之间。

       商武乙元年,戎狄侵人有邰国,豳邰为毕程氏占有,周太王被迫离开邰岐而北迁,岐山之名随之演义到了现在的位置。

       太室姜的环境结构可以揭开许许多多的历史之谜。太室姜象一只鸟,人们对这只象形鸟的艺术性描绘,创造出了鸟迹文。太室姜象一条蛇,人们对这条象形蛇的艺术性临摹,创造出了龙文化。

       甲骨文的“火”字是太室姜的“火”盆山造型。“炎”字是太室姜的“火”盆山与四角“水”的联合造型。甲骨文的“黄”字是太室姜“北街、由道、弱水、赤水”的联合造型。“帝”字是太室姜的“立邰、几丘、巾道”的联合造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传说中的昆仑并不在青藏新无人区,而是关中腹地的一个渭河谷,汉晋时称为武功城,秦汉时称为斄城,西周时称为宗周(姜尚城为南郑城),商朝时先为商桐宫,后为周豳城,夏朝时先为夏太室,后为周邰城,五帝时称为冀州,三皇时称为昆仑,本名为太室姜。昆仑城孕育了汉语文化和农耕文明,是华夏民族起源的子宫环境和摇篮环境。


                                                   §1.2   太室姜简史

       上至盘古氏,下迄周幽王,昆仑城一直是华夏民族的圣地,也是三皇五帝之都,即使是夏朝和商朝,其初都也都在昆仑城,西周的宗周就是昆仑城。昆仑遗址表明,千奇百怪的汉字造型都来源于昆仑“鸟迹”。越王勾践有言:“昆仑……帝处其阳陆,三王居其正地”。遗憾的是无人相信“昆仑城是夏禹、成汤和周文王之都”,汉武帝还将昆仑演义到了青藏新无人区。昆仑城既是三王之都,也是三皇五帝之都。《山海经》曰:“在昆仑虚东,羿持弓矢,凿齿持盾……狄山(毕陵),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吁咽(虞舜)、文王皆葬其所,一曰汤山(汤谷、汤池)”。这是最可信的记载,帝喾、帝尧、帝舜、文王同葬于昆仑丘,而且成汤也葬于昆仑丘。    《韩诗内传》曰:“汤为天子十三年,年百岁而崩。葬于征,今扶风征陌是也”。扶风征陌即古之昆仑、汤池、汤山、汤谷、正地、人正之国。《水经注?汳水》曰:“汉哀帝建平元年,大司空史部长卿按行水灾,因行汤冢,在汉属扶风,今征之回渠亭,有汤池,征陌是也”。成汤葬于扶风汤谷之征陌不假,但没有封土,有封土的“汤冢”是“汤谷太室冢”之意,实际上是玉皇冢天柱。

    《遁甲开山图》曰:“天皇被迹(影子、太迹)在柱州、昆仑山下”。《穆天子传》曰:“天子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指宫形昆仑谷)”。“天子登昆仑,以守黄帝之宫”。《国语?晋语》曰:“黄帝以(昆仑)姬水成,炎帝以(昆仑)姜水成”。洪兴祖注《离骚》曰:“中岳昆仑,在九海(淢)中……五帝所理(都)”。《洞天记》曰:“十洲三岛、五岳诸山皆在昆仑之四方巨海(淢)之中……五帝所理”。昆仑九淢之内,有上古四海、上古五岳。人类从天然洞穴到人工洞穴,开始于昆仑之天城。《诗经》(有重排)曰:“民之初生,未有居室。陶复陶穴,自土沮漆”。漆沮之土方就是昆仑城。民之有居,始于昆仑,有了定居,才有了农耕文明。传说中的盘古、伏羲、女娲、西王母、炎帝、黄帝、颛顼、夏后启等,既是人,也是昆仑丘。人头蛇身的昆仑丘传说中称为神仙、蛟龙、凤凰和麒麟等。


作为人的盘古氏,难以考证,但作为神的盘古,则是盘谷、古坑、汤谷、昆仑。昆仑是汉语文化的孕育中心和神话之乡。昆仑谷天然为城,本名叫太室姜,汉光帝改为太子藏,汉晋时为武功城,秦汉时为斄城,西周时为宗周,先为毛郑,后为芳京(包括南郑),商朝时先为27年商都(桐亳),后为豳邑,夏朝时先为103年夏都(夏太室),次为65年穷石,18年夏都,后为邰城和10年鸣条,五帝时多称冀州、阳城、太室、瑶台、有邰、苍梧和九州岛,三皇时多称昆仑、空桑、寿丘、华城和太室姜。

    昆仑遗址是鸟迹文遗址,天然的城阙环境造就了大量的汉字源形。昆仑传说记载了大量的山水结构,这些山水结构为判定昆仑的本源位置提供了客观标准。周幽王被杀于昆仑后,邰地遭到了血洗,后被秦人占据,分割为邰县、武功和美阳三县,因此昆仑成了不为人知的仙境。伏羲生死于昆仑城,别称玉皇、天帝、太帝。昆仑城有西周前修建的玉皇庙、马神庙和伏羲祠,玉皇庙内有昆仑甘泉。伏羲冢有封土,位于昆仑丘的北极位,称为太室冢,传说中称为天柱、汤冢、太陵、马冢等。邰城有西周前修建的女娲庙和女娲祠,也称邰庙、西王母、凤凰祠。

    按照传说,伏羲到神农之间,经历了很长时间,神农、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后稷都是同名多代的世系。黄帝元年估计在BC4500年,炎帝元年估计在BC5000年,神农元年估计在BC7000年,伏羲元年估计在BC9000年。伏羲世代和神农世代都居住于昆仑城。主流观点认为,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均为一代,本书不选用这一观点。按照《山海经》和《路史》,代表性的炎帝世系为:神农(末代)-帝柱-庆甲-帝临-帝承-帝魁-帝明-帝直-帝厘-帝来(炎居)-节并-戏器-祝融-共工-后土-帝信(少典)-夸父。

    可以考证,昆仑城为邰城和宗周。邰城有姜水、姬水、漆水、沮水、岐水和五色水,是姜水面、臊子面、岐山挂面等的源产地。邰城为姜氏城,是炎帝后裔有邰氏的世居之城。邰城有西周前修建的药王庙,有瑶台、太室姜、姜嫄、姜尚和白龙五个环绕村。炎帝世代居于邰城,即姜氏城、昆仑城。夸父与黄帝为兄弟。黄帝消灭炎帝夸父后,世代(有说10世)都于昆仑城。昆仑城为黄帝的生死之地,别称邰城、姬水坑坑、轩辕丘、寿丘、天鼋。(一世)黄帝冢有封土,在昆仑丘的落日位,称为少室冢,别称弇兹。邰城有西周前修建的黄帝庙。邰城除了西周前修建的玉皇庙、药王庙、黄帝庙、马神庙、女娲庙外,还有周人修建的姜嫄庙、后稷庙、公刘庙、太王庙、王季庙、文王庙、武王庙、太姜庙、太任庙、太姒庙,以及秦文公修建的白龙庙,共计16庙。《封禅书》曰:“周兴而邑邰,立后稷之祠”。

    帝少昊,世代(有说8世)居于昆仑城。颛顼时,少昊氏被封到了山东曲阜。帝颛顼,世代(有说20世)居于昆仑城,其间,有说一度迁都于河南濮阳(帝丘)。据《山海经》,颛顼葬于昆仑丘。帝喾,世代(有说10世)居于昆仑城(邰亳)。(末代)帝喾,历时63年。商人之祖有娀氏简狄及喾子殷契,周人之祖有邰氏姜嫄及喾子周弃也都初居于昆仑城。喾封殷契于商丘,封周弃为后稷(田正、农师)。据《山海经》,帝喾葬于昆仑丘。帝挚,都于昆仑冀州,9年被废。帝尧,昆仑冀州人,喾45年时被封于陶(山西襄汾陶寺),后徙于唐(盖山西翼县),历时27年。帝挚9年,尧继位,都于昆仑冀州。89(岁)时,作游宫于陶唐,97(岁)时,去世于陶唐,据《山海经》,葬于昆仑丘。

    帝舜,昆仑冀州人,30岁(尧70岁)被重用。盖40岁继位。帝舜14年,重用夏禹,15年,因昆仑水灾而迁都蒲阪(盖山西永济市),留夏禹在昆仑城治水。33年,帝舜迁回昆仑城。50年,帝舜卒于昆仑城。据《山海经》,葬于昆仑丘(昆仑苍梧)。夏禹出生于昆仑城,舜14年任司空,舜15年在昆仑城治水,舜16年伐曹魏之戎,封第三代后禝于魏。后一直都于昆仑城。舜33年任夏后,被封于河南阳城(登封王城岗城址)。舜50年时,奔昆仑城守丧,3年后,躲避舜子又居阳城。同年返回昆仑城登基称帝,后一直居昆仑城,历时45年。据《山海经》,葬于昆仑丘。

    夏后启在邰继位,第二年大战有扈于甘(户县甘亭镇),在位39年(或29年),夏太康继位,19年时别居有洛(河南二里头)而失国。后羿代夏,在邰建都,历时25年,寒浞继位,历时40年。夏少康中兴后,复都邰城,18年后,迁都于山西原城(盖济源),山西始称冀州。夏桀元年,居于有洛(斟鄩)。3年,犬戎(秦祖及岷山氏)侵占有邰国,赶走周人。13年,夏桀居于偃亳。14年,夏桀伐犬戎岷山氏,迁居桐宫(邰城)。21年,成汤侵夺有洛和偃亳。22年,夏桀囚禁成汤于桐宫(邰城),23年,夏桀释放成汤。31年,夏桀被成汤活捉并囚禁,34年,夏桀退位。邰城为夏都合计205年(或195年)。

    夏桀15年,成汤(元年)都郑亳(历时6年)。夏桀21年,成汤(6年)败夏桀于有洛和偃亳,迁都偃亳(历时10年)。夏桀则都于桐亳(邰城、夏太室)。夏桀31年,成汤(16年)活捉夏桀,都桐亳(邰城)。夏桀34年(成汤18年)为商朝元年。商朝元年,成汤在桐亳(邰城)建立商朝,历时11年。外丙在桐继位,历时2年,仲壬在桐继位,历时4年。太甲在桐继位,同年伊尹自立为侯,居郑亳。7年后,太甲自桐亳(邰城)东迁于郑亳,杀伊尹。邰为商朝初都历时24年,实际27年。周人弃出生于邰城,受封世袭后稷。夏禹消灭西土曹魏后,封第三代后稷于魏城(今武功镇),历时171年(或161年)。夏少康迁出邰都后,周人居邰,魏扩大为有邰国,历时269年(或279年)。

    夏桀三年,犬戎侵入有邰国,邰城为岷山氏占领,兴平犬丘为秦祖犬戎占领。周人不窋失去了稷官和土地,被迫北迁芮地(今彬县)。秦祖犬戎因帮助成汤灭夏有功,封为犬候,居兴平犬丘。周人居芮53年后,帝太甲迁出邰城,同时公刘自芮回邰,在邰城建立豳国,并修建了后稷庙和姜嫄庙,邰豳历时412年。周高圉、亚圉曾臣服于商朝,为商之诸侯,后脱离商朝。商武丁至祖甲12年,商及犬侯(兴平秦祖)对周多次讨伐,周人遭到历时82年的打击后,重新臣服于商,成为诸侯国。大约10年后,周太王继位。大约又过十年,犬侯和毕程氏联合侵犯周人,周太王被迫迁徙北岐。

    《楚辞?天问》曰:“吴获迄古,南越是止”。东吴本为邰,亦即“古岐、古坑、盘古”,古(岐、坑)公亶父(估计享年61岁)在邰继位(盖18岁)。古公大约35岁时,封太伯(盖20岁)为邰东之主,居秦邰县(邰东吴),封大女婿为邰北之主(舂山之阴),居秦美阳县。毕程氏侵占邰城后,太王和长子撤退到秦美阳县(扶风、岐山北部)。太王去世前,改封幼子公季为太子。长子太伯出奔荆楚,在岐山西的千阳河流域建立西吴国。太伯死后无子,由其弟仲雍继任,仲雍三传到虞仲,武王灭纣以后,虞仲被封到晋南做虞侯。康王时,虞侯改封于宜(无锡东北)。因此说“吴获迄古,南越是止”。

    兴平犬侯及咸阳毕程氏联合西侵秦邰县(邰东吴),邰城被毕程氏占领后,古公太王被迫北迁秦美阳县,投靠女婿。太王的迁徙路线是: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始邰城(古岐、南岐、古坑)?过沮水?出梁山(邰丘)?逆南漆水?折上宋?达扶风?逆七星河?终京当(北岐)。《诗经》曰:“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西水指七星河,东水指美阳河,两河皆在北岐以南,沿西水到达北岐,只能北上,不能南下。《周本纪》曰:“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于岐下”。从彬县到北岐,不能“先漆沮,后梁山”。“过漆沮、出梁山、逆漆水、沿七星、至岐下”,这是从邰城到达北岐路线。北岐21年,太王去世,王季(估计26岁)继位。北岐24年(王季3年,估计29岁),周人收复了邰城,消灭了毕程氏,降服了犬侯戎胥轩,后改封戎胥轩到西犬丘(甘肃礼县)。
    北岐35年,(盖王季37岁)文王出生。北岐40年,周王季(19年,估计45岁)迁都于邰城,称其为程都(毕都)。周王季在邰3年时被杀(估计48岁),11岁的周文王在邰继位。文王34年,被囚,40年时在姜子牙(盖53岁,享年百岁)谋划下获释,42年时受天命于邰毕,拜姜尚(盖55岁)为师。同年武王娶姜尚之女邑姜(盖15岁)为妃。46年,周自邰迁都于丰邑,邰城始称宗周。51年文王去世,享年62岁。姜子牙为太姜本家侄孙,本居于太室姜南邑,即吕城,周文王改称姜尚城。周武王(享年54岁)灭商后,成王东迁成周,封九叔毛懿公于有邰国。因宗周邰是周人的“郑、奠”之地,故别称圃郑,同样姜尚城别称南郑城,北岐别称北郑。
    由于成王称毛懿公为毛叔郑,所以邰城别称毛郑、郑父之丘。姜太公之子井叔原居于姜尚城南郑,后封于凤翔一带,故井叔封邑别称西郑。南郑在宗周之南,西郑在宗周之西,北郑在宗周之北。周康王十二年秋,毛懿公去世。其子毛文公都邰,毛文公之后,毛武伯都邰。周穆王元年,穆王在邰南郑城修建祇宫。九年,在邰城筑春宫。十二年、十三年、十四年,周穆王久居邰城。十五年,在邰城修建范宫。金文的周新宫实际指邰之祇宫、春宫、范宫。周穆王17年,周人正式复都于宗周邰城和南郑城,同时毛武伯之子毛龚伯移居北岐(北郑、京当一带)。自周穆王以后,宗周邰(邰芳京、邰南郑)一直为西周之都。郑的概念随之扩大,泛指大周原,其中南周原(秦邰县、秦武功)别称南郑,北周原(秦美阳)别称北郑,凤翔及陈仓一带别称西郑。西周末,关中自有南郑、北郑、西郑和东郑。
    周宣王22年,郑桓公始封于邰南郑(秦武功,即今眉县和周至)。西周末年,西郑(郑井)东迁华县建立华县郑(关中东郑),西虢(郑虢)东迁三门峡建立北虢和南虢,毛郑国东迁河南宜阳建立毛国。周幽王2年,郑桓公之子(郑武公)东迁河南(荥阳)虢、郐之间的“十邑、拾邑”,周平王四年建立新郑。周幽王11年,申侯联合犬戎发生政变,在岐丰之间发生激战。申侯从西向东,犬戎从扶风北向南,缯侯从东向西,三方包围周幽王于邰城,消灭宗周六师后,杀幽王及郑桓公于宗周邰城,杀太子伯服(丰王)于丰邑,邰城遭到血洗,西周灭亡。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邰南郑难民在三面被围的情况下,只得沿褒斜道南逃汉中,后建立汉中南郑。犬戎抢掠完邰城后,作为周平王的同盟,很快便撤出了邰城,并移居到了礼泉,最后占领区域在岐-丰-泾之间,相当于七星河-湋河-北漆水-渭河与泾河之间及户县,不超出岐丰之地。《周本纪》引周平王言:“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岐)地”。犬戎侵夺的是且只是岐丰之地,即京当与丰邑之间,东不过沣河,西不过七星河。犬戎消灭宗周六师后,也是损失惨重,一蹶不振。周王与犬戎两败俱伤,结果导致秦人崛起。岐丰大战后,北岐-扶风-邰城-武功以南、周至以西仍为西申和周平王所有。不久,周平王在西申城(秦眉城)登基,同年,周携王在长安镐登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周平王与犬戎因利益冲突,反目成仇,处于被割裂境地,被迫东迁成周。东迁时,得到了秦人的鼎力护送。秦襄公(秦襄公8年)一战犬戎占领的丰邑区(户县),二战周携王占领的镐邑区(长安县),又联合晋文侯三战渭水下游的幽王势力区(虢公、华县郑等),发生了激烈的骊山-戏水之战,终于使周平王安全到达了成周。后人把岐丰之战混为骊戏之战,把战国才有的烽火之事也附会于西周,忽略了周人的自相残杀,无限夸大了灭周犬戎的势力和势力范围。因为秦人救驾有功,所以周平王将岐丰之地的周原部分赐给了秦人,周平王赐给秦人的地盘并不大,只有秦邰县、秦武功县、秦美阳县和秦眉县。其中有些是犬戎的占领区,有些是周人的占领区,有些是周平王东迁后的空白区。
    西申和邰城都是秦人的直接接管之地。后来,秦襄公在武功一带与犬戎交战之时,战败被杀,秦人因此失去了邰城,不得已而退回到了西犬丘(甘肃礼县),邰城二次被犬戎占领。夏桀3年,秦祖犬戎侵犯邰城,赶走后稷不窋,后居兴平犬丘。成汤西进伐邰灭夏时,秦祖犬戎帮助商人活捉夏桀于邰城,因有功而封犬侯,世居兴平犬丘。商武丁时,秦祖犬侯多次兴兵伐周。周太王时,秦祖犬侯帮助毕程氏赶走周人。周王季时,周人消灭了毕程氏,并降服了秦祖犬侯。秦祖犬侯被周人改封到西犬丘。周孝王时,西犬丘非子封为宗周养马官,获秦姓。秦人自此崛起,先在邰城养马,后在千阳河、清水县一带养马,又因抗戎有功而封为西垂大夫,居西犬丘,因护送周平王有功而获诸侯。
    周平王2年,即秦襄公9年,周平王追封秦人岐丰之岐地,即秦邰县(今武功和扶风南部)、武功县(今眉县和周至)、美阳县(今扶风中北部和岐山北部)和眉县(今岐山南部和太白县一部)。岐地四县是秦人的封侯之地,也是秦人的立国之本,西和南为直接接管之地,北和东是灭戎可得之地。赐地同年,秦人在直接接管的邰城建立了侯国汧都。秦襄公12年(周平王5年),秦人与犬戎在武功与礼泉之间发生交战,秦襄公战死。秦人失去邰城之地,只剩秦武功和眉县两地,故秦人暂退西犬丘(礼县)。秦文公4年,秦人收复汧都邰城。10年,改昆仑眉城为白龙城,并建白龙庙。秦文公16年,秦人大败犬戎于礼泉,收复岐丰之地,并归还丰地,即户县、兴平、咸阳、礼泉、乾县、永寿等六县,正式拥有周平王赐封的周原岐地四县。初立荣县(后改斄县)、武功县、美阳县、眉县和西县(西犬丘)。
    秦文公19年,秦人自邰向西扩展,目的是打通从邰城到西犬丘的通道。秦人夺得了阳平到宝鸡市沿线周边,消灭了留守西虢(幽王势力)等,初立郁夷县(治今阳平镇宁王村)和陈仓县(治今陈仓镇),修建陈宝祠。秦文公27年,伐丰山巨树,改(邰)南郑城为秦丰。秦宪(宁)公2年,秦人为了继续向西发展,迁都于平阳(宁王村),修建了汧水祠,后消灭了宝鸡市与清水县之间的西戎荡社国。秦武公元年,秦人继续打通到西犬丘的通道,先后夺得清水县和天水市。初立邽县(清水县)和冀县(天水市)。至此,秦人的地盘得以贯通,东西两块连成一片。秦武公11年,秦人夺下彬县、麟游、凤翔、千阳县和陇县,消灭了留守西郑和小虢等幽王势力,初立漆县(今彬县)、杜县(今麟游)、郑县(今凤翔县)、渝麇县(今千阳县)和汧县(今陇县)。至此秦人拥有宝鸡和天水两地全部,成为西部大国,但东不过今武功,西不过天水,北不出关中,南不过礼县。
    汧的演变过程是:(邰)汧水渊-(邰)汧都-(宁王村)汧水祠-(秦武公)汧县-汧阳河-千阳县(渝麇县)。汧水祠因汧水渊而得名,汧县因汧水祠而得名,汧阳河因汧县而得名。(北)漆水河(原中亭川)因杜县而得杜水名,因漆县而得漆水河之名。秦德公元年,秦人为了向北发展,因此迁都于凤翔。秦人的初期发展是利用周王势力,因此避免向东发展,而是先向西发展,再向北发展,通过产除非周王势力来壮大自己,最后才向武功以东发展。秦穆公时,秦人雄霸雍州,成为霸主国,西至临洮,东至黄河,北至内蒙,南至汉中。秦孝公时,荣县改为斄县,太室姜为斄县城。
    秦朝时,太室姜为斄县城,地域为现武功县和扶风县南部。西汉时,秦武功县分出周至县。斄县、眉县、美阳县与秦相同。《史记?樊哙传》曰:“从攻雍漦城(斄城)”。西汉末年,武功为安汉公王莽采地,名曰汉光邑,后改新光。东汉初,汉光帝改太室姜为太子藏,改姜尚(秦丰、南郑城)为井上,改牛谷为揉谷。太室姜仍为斄县城。东汉永平8年,原斄县、原武功县合为武功县,县治为斄城。眉县与郁邑县合并为眉县。东汉末年,董卓曾封为斄乡侯,后自升相国,封郿侯,筑郿坞(斄西25里)。三国两晋时,太室姜为武功县城,武功县的范围与东汉相同。斄乡成獾里(今太室姜西北10里的毕公村)为马援故里,马腾、马超为马援后代,出生于斄乡姜嫄村或毕公村,因此刘备称帝后,封马超为斄乡侯。
    北魏初,太室姜为武功郡治。北魏孝文帝时,太室姜为美阳县城。北魏太和时,太室姜为武功郡治。北周天和四年,太室姜为眉县城和武功郡治。北周建德三年,武功郡改为武功县,县治为太室姜。后来,武功县治移到武功镇(中亭川,今迁普集镇),太室姜划归扶风县。武功县、扶风县、眉县、岐山县形成现在格局,太室姜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上世纪九十年代,太室姜成为废虚,五色水、三品泉、九天井、五连城、瑶台、黄帝冢等遗迹急速损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