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白居易与苏杭名妓的糜烂生活

 苏迷 2012-09-05

1. 白居易与杭州名妓苏小小

  (引子)

  杭州名妓苏小小,才活了19岁(一说23岁),成年男人几人不知,知者几人不思?请看以下大作:

  “苏小门前花满枝,苏公堤上女当垆”、

  “苏家弱柳犹含媚,岳墓乔松亦抱忠”

  “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

  “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

  她十七岁的那年夏天,就经常带着成熟女人的曲线般的身体,婀娜多姿的漫步在西子湖畔,沉醉在夕阳如晚的西湖美景里;她一现身,无数骚客色男便情不自禁地投注目光无数;赞誉亦纷至沓来;后两句便是白居易所作,还告诉你如何顺利地找到她。至于白居易是否与苏小小有染呢?时间不多了,后面告诉你。
2. 白居易在长安

  白居易(772—846),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年寓居洛阳的香山,自号香山居士。白居易从小聪慧。五六岁时学作诗,9岁时熟悉声韵。他刻苦读书,以致口舌生疮,手肘成胝。十五六岁时写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受到当时有名诗人顾况的赏识。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黄金时代,诗歌创作,浩如烟海,其中天才诗人白居易以3800余首诗位居第一。全唐诗中声妓诗占比重颇大,其中白居易所写声妓诗也为唐代诗人之冠。

  本人列其为第一,原因之一是他逛青楼是后辈杜牧、柳永的师父,原因之二是当我辈小学开始背颂《琵琶行》、《长恨歌》时,实不知背后还藏有如此背景,呵呵,作者原来是古今第一“骚”客啊!

  自居易在中晚唐时期,及时行乐的社会时尚的影响下,不免随波逐流;一入仕途,就流连于声色之中。据可靠的记载,白居易登科及第后,第一件事就是去逛青楼,就像某某某“登科后”,立马“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不晓得他是否有拜师父,要不就是他天纵聪明,不点便透,一下子就结识了长安名妓阿软,用诗句“绿水红莲一朵开,千花百草无颜色”来赞美阿软的美丽。这两句诗是白居易早期的作品,并未收入其诗集中,但当时已为一些风流男子所喜爱,广为传抄,于是有了手抄本流通;元稹到通州后,见有本上两句,为之咏叹不已,以为奇物,又抄寄自居易分享,白一看,发现原来是自己15年前初级第时,赠长安阿软的绝句。白居易感今怀旧,又写了一首诗寄给元稹,曰:

  “十五年前似梦游,曾将诗句结风流;

  偶助笑歌嘲阿软,可知传诵到通州。

  昔教红袖佳人唱,今遣青州司马愁。

  惆怅又闻题处所,雨淋江馆破墙头。”

  后来与元稹成为生死嫖友,搞出许多佳话。此节暂按下不表。在《江南逢萧九话长安妄游戏赠》中也提到阿软:

  “忆昔嬉游伴,多陪欢宴场,

  寓居同永乐,幽会共平康。

  多情推阿软,功语许秋娘。

  结伴归深院,分头入洞房,

  采帷开翡翠,罗荐拂鸳鸯,

  留宿争牵袖,贪眠各占床。”

  意态留连,留宿牵袖占床,这青楼故事娓娓道来,并不掩饰。长安(今西安)青楼很多,恋过阿软之后,不久又勾上李、马二妓。并以诗赞曰:

  “行摇云髻花钿节,应似霓裳趁管弦,

  艳动舞裙浑似火,愁凝歌黛欲生烟,

  有风纵道能回雪,无水何由勿吐莲,

  疑是两般心未决,雨中神女月中仙。”

  雨中神女,月中仙!还舞裙艳动!白居易就是这么风流。不过这只是开端。在后面的杭州和苏州的红灯区,老白的故事可是要多的多。 
3. 白居易在杭州《琵琶行》

  今天的小学语文课本里,依然有白居易《忆江南》一词,词曰,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美景,西子湖为盛;湖中有苏堤白堤,白堤便是为老白所修。又有词曰,“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各词不仅描绘了江南的景色之美,杭州风物之美,还有苏州女性之美,每首都以“江南好”开篇,而以深情款款之句作结,艺术概括力强,意境奇妙,使人读其词而直欲扑向江南风景区实地观览一番。你是否想过,白居易所写的女性之美背后,另有故事呢?!

  下面让我们回到1300多年前,先瞧瞧老白在杭州风景区的风流故事。

  自居易进士及第后任秘书省校书郎,本来事业春风得意,逛平康里的时间并不算多;后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受此打击,开始更沉溺声色。白在送别河梁之时,偶遇一从良青楼女子,即赋出千古名篇《琵琶行》。诗中有句: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主人客人,皆好此道;一闻异声,知道知己在彼。诗中对该风尘女子的从业简历有详细描述: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原来该女子比善才还有才,少年时如秋娘一样美貌,所以能在首都作妓女,翻手为巫山之云,覆手为三峡之雨;可惜过了二十三、四,老了,业务直线下降,不得不嫁了个茶叶商人;你听听,她们竟然认为“从良”,就意味着“落魄”,老白也是这个意思;这放在人民当家作主的解放后,简直不可想像。顺便说一句,现代女子过了三十才开始容颜衰老,用好了资深堂之类还能继续延缓之,时代毕竟是进步了。那时从业年龄如此之短,怎不令我等唏嘘!扯远了。

  老白联想起自己的“落魄”,不禁 “江州司马青衫湿”。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惺惺相惜啊!

  弦声婉语里,这境界,怎一个雅字了得! 
 4. 白居易在杭州《忆江南》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

  ――白居易词《忆江南》。

  长庆年间,白居易以中书舍人调任杭州刺史。杭州是江南胜地,人间天堂,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名姬云集;杭州红灯区向来是车水马龙,名妓举不胜举。

  白居易在杭州做官时风流潇洒,前前后后有不少青楼知己,先是找到了名妓商玲珑、谢好好,二人皆巧于应对,善歌舞。白居易每日以诗酒与之调兴。他经常携玲珑、好好外出游玩,留下了段段风流。尤其这玲珑,名声远播,色艺过人,当地的文人骚客以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为自豪,能请到玲珑作陪,便是有面子。好友元稹在越州闻之,厚币来邀玲珑往乐,(记住,那时就有出台小费了)。白遂遣去,使尽歌所唱之曲,让好友品评。后元稹在玲珑陪他一个多月送归,(包月?),并作诗调侃白居易云:“休遣玲珑唱我词,我词都是寄君诗。却向江边整回棹,月落潮平是去时。”二人自此成为连襟加铁杆嫖友,既交流经验,丰富文化界生活,又互通有无。成为唐宋一时佳话。

  老白在杭州青楼一向是十分沉醉,尽情享受;这不,继商玲珑、谢好好之后,又找到更美好的吴娘小姐;商谢何方人氏不清楚,可吴小姐的老家似可推断,不是苏南妹就是浙江妹,(两成苏南妹八成浙江妹),就像后世出名的四川妹湖南妹大同妹一样。老白对吴娘吴小姐的形容是,

  “半露胸如雪,斜回脸似波”,

  不知有无作胸部美白,那风流态度比起杨玉环的“回头一笑百媚生”似乎不遑多让,呵呵,男女同胞们别流口水哦。

  “三月三”,在唐朝一向就是一个十分浪漫的日子,据说当时公务人员还能休假,以便携相好女子到郊外“踏青”。(此一节明清有改革措施出台,以压制性腐败,有时间专文探讨)。这时节老白晚上常与吴娘伴舞,白天则常携吴娘游春,有诗云:

  “头仍未尽白,官亦不全卑,

  夜舞吴娘袖,春歌蛮子词,

  犹堪三五岁,相伴醉花时。”

  这时诗人经过贬官打击,已有点消极颓废,且老之将至,

  “美人劝我急行乐,自古朱颜不再来。”

  “何因驻衰老,只有且欢娱!”

  老白有一诗还赤裸裸地说:

  “火急欢娱慎勿迟,眼看老病悔难追。

  樽前花下歌筵里,会有求来不得时。”

  真是十万火急啊!过了这村没了那店啊!突然想起了杨振林博士来了,夕阳无限好啊,呵呵。 
5.白居易在杭州《三月三日祓禊洛滨》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话说这年三月三,老白还搞了一次比较大的聚会。用如今的说法,是开了一个很大的Party!其实就是古代的夜总会。

  白居易在《三月三日祓禊洛滨》的序中告诉我们说:“河南尹李待价以人和岁稔,将禊于洛滨。前一日,启留守裴令公。令公明日召太子少傅白居易、太子宾客萧籍李仍叔刘禹锡、前中书舍人郑居中、国子司业裴恽、河南少尹李道枢、仓部郎中崔晋、伺封员外郎张可续、驾部员外郎卢言、虞部员外郎苗愔、和州刺史裴俦、淄州刺史裴洽、检校礼部员外郎杨鲁士、四门博士谈弘谟等一十五人,合宴于舟中。由斗亭,历魏堤,抵津桥,登临溯沿,自晨及暮,簪组交映,歌笑间发,前水嬉而后妓乐,左笔砚而右壶觞,望之若仙,观者如堵。尽风光之赏,极游泛之娱。美景良辰,赏心乐事,尽得于今日矣。”

  15个大男人和/或老男人,都是有社会地位的男人,借“祓禊”之名招妓,而且在公众的面前;真个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观众如“堵”哦!现代的前卫男人,就是红楼楼主老赖也会觉得不好意思,或多或少遮遮掩掩一些;但唐代诗人白居易却想得出来也干得出来。老白在诗中把这次集体招妓的情况写得相当到位、精彩,其诗曰:

  "三月草萋萋,黄莺歇又啼。柳桥晴有絮,沙路润无泥。

  禊事修初半,游人到欲齐。金钿耀桃李,丝管骇凫鹥。

  转岸回船尾,临流簇马蹄。闹翻扬子渡,蹋破魏王堤。

  妓接谢公宴,诗陪荀令题。舟同李膺泛,醴为穆生携。

  水引春心荡,花牵醉眼迷。尘街从鼓动,烟树任鸦栖。

  舞急红腰软,歌迟翠黛低。夜归何用烛,新月凤楼西。"

  “春心荡”如水、“醉眼迷”花间、“红腰软”酥酥、倩眼“翠黛低”,呵呵,这真的是一次狂欢派对!从诗中透露的信息看,他们一直玩到月亮都转移到凤楼(妓院)西边天际的深蓝夜色里。宋代学者洪迈在其编纂的《容斋随笔》中,将这事作为前朝的一段“雅闻”记录了下来,成为后代文人酒席间的谈资。

  随着时间的迁移,此时的自居易可能只想及时行乐了。白其它诗有曰:

  “风月应堪惜,杯觞莫厌频”,

  “昨与美人对樽酒,朱颜如花腰似柳;

  今与美人倾一杯,秋风飒飒头上来。”

  “欲笑随情酒逐身,此身虽老未辜春;

  春来检点闲游散,犹自多于年少人。”

  有一回白居易来到灵隐寺,“月中寻桂子”,居然也以艳思情心代替禅意,调侃道:

  “芳情香思知多少,恼得山僧悔出家。”

  在这里我想起一首今人的“名诗”,

  “娇艳的春光照进灵隐寺,

  和尚们那沸腾的爱情,

  再也按捺不住了,

  悔杀不该出家啊!”

  这可是老白的版权啊!

  白还常以“花下醉”的“老颠狂”自居,有诗道:

  “二月五日花如雪,五十二人头似霜;

  闻有酒时须笑乐,不关身事莫思量;

  羲和趁日沉西海,鬼伯驱人葬北邙;

  只有且来花下醉,从人笑道老颠狂。”

  西湖醉花荫,酒不醉而人自醉啊!

  老白当时的职务是江州司马,相当于市公安局长,去个夜总会还不是小菜一碟吗。 
6. 白居易在苏州

  现在讲到老白以中书舍人调任苏州刺史,就是一省之长!

  后来白居易调任苏州刺史,苏州是当时又一著名的“红灯区”;在这样有一个有故事的地方,不玩出点风花雪月,白居易是不会甘心的。姑苏台榭,吴妹眉眼,使白领略到比杭州更佳的情趣。苏州有虎丘山、观音山,还有东西两湖,幽雅宜人足供游赏。他第一步逛青楼找好相好,先联系上苏州名妓容、满二女;之后,又觉得青楼环境不太好,想出台,就“携觞领妓处处行”,“老前有酒谁相劝,容可唱歌满可舞”。这不, 有一次便带着二女至太湖上放松,并宿于湖中。

  老白在《宿湖中》写道,

  “幸无案牍何妨醉,纵有笙歌不废吟。

  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

  太湖之游让白居易乐得合不上嘴,有美女作陪,月色相伴,他乐不思归,一连在太湖上玩了五天,夜里就搂着佳人宿睡在湖中、船上,所以这才有“何处宿”之感。而白居易不像杜牧那样“闷声做事”,并不隐瞒自己找妓女的事实,还把这次太湖冶游告诉了自己的“铁杆嫖友”元稹,曰:

  “报君一事君应羡,五宿澄波皓月中。”

  苏州城市不大,青楼不少。风流太守侧身姑苏,自然逍遥快活,乐不思蜀了。后来不久白居易又追上娟、态二名妓,逛吴江隈,泡齐云楼喝花酒,跑虎丘与佳人赏月色,还联想到西施姑娘在这月亮之下,馆娃宫里,如何就像花儿一样静静的开放。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老白总能跟美女们演绎出既雷同又不一致的故事。又有《柘枝妓》赞叹她们的舞姿,曰,

  “红蜡烛移桃叶起,紫罗衫动《柘枝》来。

  带垂钿胯花腰重,帽转金铃雪而回。”

  大家瞧瞧她们轻盈的身段和优美的舞姿!呵呵。

  去年曾有一篇广州金领们集体招聘面试玉女们的新闻,文中对赴约的玉女有个忠告,不要穿腰胯部有闪闪发光金属片的裤子,那样有风尘女子的嫌疑。可能就是要避免搞成老白说的“带垂钿胯”吧。本人加一句,帽子上也不要有“金铃转动”,除非是圣诞节滑雪派对。

  后老白还有长诗回味苏州这二名妓的风情,道:

  “江南旧游凡几处,就中最忆吴江隈,

  长洲苑绿柳万树,齐云楼春酒一杯。

  修娥曼脸灯下醉,急管繁弦头上催;

  六七年前狂烂漫,三千里外思徘徊;

  李娟张态一春梦,周五殷三归夜台,

  虎丘月色谁为好? 娃宫花枝应自开。”

  估计那时要有照相术,老白就是陈冠西了!那PP拍得决不会比冠西少,咱们也能比较一下,阿娇们与容、满、娟、态有啥子区别了。人的好奇心,尤其是男人的好奇心,和追求好奇的雄心,可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源动力啊!

  人终归不是铁打的。苏杭的风流放纵开始使自居易百病丛生,尤其是双眼模糊,疼痛难忍,任期未满就不得不北返东都洛阳。写道这里想起武则天以一人之力就可以使李治“双眼模糊不能见物”,呵呵!这既反映媚娘武功了得,又从反面反映老白的身子骨还是坚固的,是付出实在太多了;那时Vigra 又还没有发明。作为领导干部,尤其经常要出差广东海南江浙或者首都,身体坚不可摧是多么滴重要啊!

  白居易带病在途,唯一的事情就是回味苏杭风流史。吟诗道:

  “一片温来一片柔,不时常挂在心头;

  痛苦舍去终难舍,病欲丢开不忍丢。

  恋恋依依惟自系,甜甜美美实他钩。

  诸君若问余心疾,却是相思不是愁。”

  “一片温来一片柔,不时常挂在心头”,这几句好像我等涩友也写得出来,呵呵!后面一首意境与文字俱美,我等即或有冠西之阅历,却也不容易写出来了。他回到东都洛阳后,想起杭州与苏州,所阅之优美的风景和美丽女子,那一生的最爱,又写下了两首《忆江南》词,下面列在一起,大家好做个比较: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

  “江南忆,

  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清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

  何日复相逢?”

  吴娃双舞在吴宫?有点怀疑是最原始的3-P,也许就是它最初的起源也说不定。

  后面一节,老白要告别美丽如画的杭州和苏州了。

  回到东都洛阳,又会演绎出怎样的风流故事呢? 
7. 白居易与樱桃小口&小蛮腰

  樊素和小蛮就是白居易从江南青楼弄到的并千里迢迢带回东都洛阳的有名的家伎之二。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她们俩出名,皆因白居易的名诗“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又云,“两枝杨柳小楼中,袅娜多年伴醉舞。” 呵呵。她们善唱《柳枝》曲,所以又称“两枝杨柳”。(不是“两只老虎”)。另一首诗描述了配樱桃小口和小蛮腰的绿叶们,“菱角执笙簧,谷儿抹琵琶。红绡信手舞,紫绡随意歌。”没有对绿叶们的具体研究,老白怎么知道樱桃小口和小蛮腰的伟大呢?

  估计老白一生最爱的可能就是樱口桃樊素和小腰小蛮了。在他后来自感老迈而要将樊素转让出去时,樊素已“年二十馀”,诗中述樊素自言:“素事主十年,凡三千有六百日。”白诗又有云:“十年贫健是樊蛮。” 可知樊素、小蛮二人,还是留用了十年,可不在“三嫌老丑换蛾眉”之列。她们买进时大约也是十五六岁,过了十年,换主人时,已二十五六岁了。事主长达十年啊,其它女子从青楼弄来,过一月就不错了,十年在老白那是记录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支。先表表那“小蛮腰”。您一定到处都看到了这一称谓,没想过哪来的吧! 后人常常形容美女要有小蛮腰;走路登上高跟鞋,一扭一扭的,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前后左右看,都是醉人的风景。记得《金婚》里那男2号常跟在女1号蒋雯丽屁股后面念叨“那小腰”, “那小腰”的吗, 他可是比较出“水桶腰”和“那小腰”的区别了!这里顺便有“金玉之言”给女同胞,所谓国际上流行的减肥风潮,您紧跟这一点就行了:减肥瘦身关键是保持小蛮腰!又健康又活泼又好看。要节食与运动如瑜珈结合起来。光节食那是走进了误区!你想想,几个男人喜欢面黄肌瘦,前面飞机场后面打谷坪的排骨女?!记住我的话,您瘦身成功, 家庭幸福之后,要记得湖北的维哥哦!

  再表表樱桃口。您听听,后人千年来常常形容美女要“樱桃小口”,“唇红齿白”;“樱桃小口”就是这样来的,美女樊素的小口,就是有文字记载以来“口”以书传的第一只小口。

  其时,白居易已是晚年了。风流之幕正在缓缓落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