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点“春花”,多些“焦桐”

 三组 2012-09-06
少点“春花”,多些“焦桐”
2012年8月28日 11:03   中国纪检监察报  
【字体】  

行 俭

  报载,某地的地标性建筑“春花”天桥近日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该天桥造价约5000万元,却长期存在电梯停运、桥面积水等问题,被舆论称为“花架子”。
  
  看到“春花”天桥,不由想到河南省兰考县的“焦桐”。“春花”天桥共设4处梯道、4部手扶电梯及2部垂直电梯,是配备最豪华的人行天桥之一。“焦桐”是焦裕禄当年在兰考县胡集村调研时栽种的一棵泡桐,当地群众为纪念焦裕禄,将其称为“焦桐”,如今这棵树“两人合抱不住,立地参天”,至今还有不少人不远千里前去瞻仰。“焦桐”无语,“春花”无声,为政者的理念却尽在其中。
  
  “春花”并非孤例。前段时间,“豪华公厕”、“天价办公楼”、“天价路牌”等屡见报端,各地在城市建设上狠下功夫,手笔越来越大,投入越来越高,“地标”也越来越多。然而,城市虽美,却“千城一面”;“地标”虽靓,却与群众生活无关。很多地方,城市的建设没有考虑群众的实际需要,只要“面子”,不顾“里子”;只图“政绩”,不管“实际”。君不见,不久前大雨过后,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到城里来看海”的“诗情画意”。
  
  “焦桐”挺立,道出了与“春花”不一样的故事。焦裕禄生前经过调研,结合当地实际,倡导栽种泡桐。如今,泡桐已成为兰考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带动了经济发展。一树惠及今日,一息惟念苍生,群众怀念焦裕禄,理由就在其中。
  
  “焦桐”与“春花”折射的民心向背,为政者当为镜鉴。权力在手,所行所思当以民生为要;重任在肩,所作所为要经得起时间检验。惟如此,他日回首,方能问心无愧。
  

 (责任编辑:于洁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