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术分析不可墨守常规

 桃花背 2012-09-06

如果说基本分析(Fundamental Analysis)是投资者必备的内功,那技术分析(Technical Analysis)则是应对市况千变万化的各类招式;只有内功却不懂招式,无异于浪费天赋。而如“咏春拳”一般的招式套路,配合上充沛内功,便能助投资者打出淋漓尽致的功夫,在投资场上变身为“叶问师傅”。

跟基础分析学说不同,技术分析着重以股价的变动来分析大市趋势,志在捕捉市场及投资者心理,不大考虑经济等的基本因素。因为技术分析以图表为主要分析工具,所以又叫图表派。不过,技术分析虽然牵涉高深的数学理论,但却是客观的统计游戏,远较讲求主观看法的基本分析容易掌握。

市场上有一大堆各有不同名目的所谓技术分析,有些人对此深信不疑,学会后加以运用;亦有一批人为求自抬身价,自称技术分析大师,将技术分析搞得出神入化,用一大堆数学公式及理论,搞得人头昏眼花。

技术分析不能墨守成规,比如当股价跌穿某条移动平均线,就不要理会企业的基本因素,如行业是否结构性转型,或管理层是否欺骗小股民等,而盲目机械地入货。要成功,必须要集各家之大成,再去芜存菁,以基本分析作为理论框架,了解公司的增长和盈利能力,以技术分析去判别进退时机,于股灾来临前早着先机,加保全身而退。

说到技术分析,不得不提到道氏理论。道氏指的是查尔斯·道(Charles Dow),他与爱德华·琼斯(Edward Jones)成立道琼斯公司(Dow Jones & Company),并于1884年创办美国著名的道琼斯指数(Dow Jones Index),用来衡量股市的整体趋势。另外,他们还是《华尔街日报》的创办者。在解释道氏理论前,可以先从道琼斯指数的成立过程看出创办者的智慧。

1884年,道氏公布第一个股票市场指数,由11支成份股的收市价组成。道氏认为,在股市内找出具代表性的股票,可以充分反映美国经济的健全程度。直至1897年,道氏认为分成两个股价指数更能反映经济状况,于是建立拥有12只成份股的工业指数与20只成份股的铁路指数。1928年,工业指数的成份股数量扩增为30只,这个数量沿用至今。

不过,今天后人看到的道氏理论,其实并非由他们自己整理出来,而是由后人归纳结集成书。道氏上世纪初于《华尔街日报》的社论中发表他对于股票市场行为的看法。1903年,道氏过世之后,尼尔森(S.A Nelson)将这些论文整理为一本书,称为《股票投机原理》(The ABC of Stock Speculation)。20年后,他《华尔街日报》的同事威廉·哈密尔顿(William Peter Hamilton) 以他的理论基础撰写《股市风向计》(The Stock Market Barometer),首度使用“道氏理论”一词。其后罗伯特·李尔(Robert Rhea)把这套理论再提炼,于1932年出版《道氏理论》(Dow Theory)。

技术分析的基础,其实是来自心理学及数学,用统计的方法,研究人们买卖股票时的心理状态与变化,以及分析做出决定的考虑因素与过程。作为技术分析的始祖,道氏和其他门派一样,有着多个重要的假设,例如市场有效论,即股价已反映了市场上所有的信息,包括所有参与者对新闻和消息的看法,市场指数永远会适当地预期未来事件的影响,而在发生火灾、地震、战争等灾难后,市场指数也会迅速地加以评估。最重要的是,道氏理论是以客观数据判定趋势,而非主观看法,因为主观看法通常都是不足的,只会招来巨大的损失。

更多技术分析普及知识尽在《A股心法》


Greg Ga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